|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核心提示:7月3日,3年期央票遭遇停发命运。这是央行自去年10月25日以来,首次停发3年期央票。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加息可能性进一步增强。
四川新闻网7月7日报道 7月3日,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例行之日,但是预期发行的3年期央票,由于机构集体看涨加息,当天,3年期央票遭遇停发命运。
这是央行自去年10月25日以来,首次停发3年期央票。
巧合的是,北京时间7月3日晚间,欧洲央行经过一天的会议讨论后,宣布将欧元区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达到4.25%,成为近七年高点。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的首次加息。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政府选择加息的市场压力,加息可能性进一步增强。
7月4日,债市继续低靡,但加息预期却依然在高位徘徊。
7月4日,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的3年期政策性金融债,以4.82%的利率达到了招标的利率上限。而中长债收益率各期限品种一直在高位盘整,未有下行迹象。
债券交易人士告诉记者,从6月19日宣布电、油价格调整开始,市场对于通胀预期普遍上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长债收益率的走高。
自5月以来,央行开始在“稳住”央票价格的同时,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两度上调累计达到1.5个百分点,冻结银行体系资金6000多亿元,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则明显放缓,央票发行量明显减少。尤其是6月中旬以后,央票的发行量骤然下降。以3年期央票为例,从6月初的一期发行量170多亿元,骤降到月底的每期只有10亿元。
债券交易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资金开始明显趋紧,另一方面也与央票收益率一二级市场倒挂有关,目前各期限的平均倒挂利差约达到十多个BP。
“由于市场不认可央行的发行利率,所以可成交的发行量自然下降。”某证券公司债券分析员说,央票发行量的下降实际上是一种市场选择的结果。
此外,价格工具,还是数量工具,成为央行难以摆布的平衡木,从目前看,央行更倾向后者。
7月3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首破145美元每桶。在油价大涨的前提下,我国PPI也不断攀升创出新高,由于PPI往往是CPI的先行指标,市场对于未来的通胀预期并不乐观。
从抑制通胀,压缩总需求的角度,加息是一种选择。而央行央行周小川也确实于近期释放了“加息是一种可能”的信号。
不过,央行开始更多动用数量工具以吸纳因外汇占款而激增的基础货币,并于6月份起再次加速汇率升值步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月2的6.9372升值到6月30日的6.8591。
对此,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认为:“我国的通胀正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发展,然而基于汇率稳定优先的考虑,在巨额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下,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正受到严重考验。”
他认为,央行的操作空间日益缩小,副作用日益严重。
首先,长时间的价格管制并不可持续,并且代价越来越大,而效果不佳;其次,汇率单边升值的预期之下,热钱持续流入,流速有增无减。
何帆认为,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加息还是上调存款准备金,都只是“治标之策”,而更根本的解决方式,是通过汇率调整来给被动的货币政策释放空间。
他大胆提议,应该加强汇率波动性,改变单边升值预期。
而目前,热钱的大举流入,不仅使央行疲于回笼,亦增添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何帆认为,汇率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而解决汇率的根本则在于扭转单边升值的预期。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