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俞刚
) Y3 `6 x: U F$ L; j3 X
B4 y0 ]1 x7 O9月9日上午11点钟,潼南县新胜镇盘山村的罗盘山顶上,66岁的谭昌明与老伴冒雨在挖姜,足有30余公分长、比巴掌还宽的白生生的子姜,逗得人流口水。; w8 g, Q; Y% S5 T7 B9 \- \# t) o
可谭昌明却高兴不起来,“再隔些年生,没了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婆,这祖辈种了上千年的罗盘山生姜就真要绝种了哟!”/ o% p Z( {$ m8 ~% y
3个小山村有两个国家地理标志特色产品. ~# |6 O" A1 l" u1 W! m
盘山村坐落在罗盘山上,泥夹沙的土壤,加上特殊的气候,使山上出产了目前全国唯一的无筋生姜。这没有筋的姜,色泽洁白、香脆可口,种植历史已有上千年。2011年,罗盘山生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p4 J8 x1 x; B; n
“我家祖祖辈辈都种姜,我从10多岁开始种,已在这山上种了50年姜了。”谭昌明说,这山上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是“种姜人”出身。10年前,盘山村600多户村民就种有上千亩的姜。7 b% s, P' f2 u0 @% ?% q# `
“当时姜的量大,我还专门收购,用车把子姜贩销到重庆、四川的泸州、绵阳等地。”村委会文书黄乘龙说,那些年,罗盘山生姜可出名了,山上的人靠种姜,日子过得不比山下的人差。/ |/ K: Z; b0 W( M# d! S# P
与盘山村相邻的,是石桥村和钟峰村,在这3个小山村里,还有一个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罗盘山黑猪。
/ B1 w4 a w0 v* j- F$ z 罗盘山黑猪没有经过杂交,在这一区域里,一代一代地自然繁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不喂混合饲料,全喂粮食,要养一年的时间,才长到200斤左右。因此,其肉香味独特。去年8月,罗盘山黑猪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t/ p, A: Q) d' D 生姜收购量逐年减少,黑猪出栏数下滑明显9 t4 j% O# t1 k8 o6 s9 V ]
可如今,新胜镇这三个小山村里的这两个国家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都陷入了尴尬。
+ C$ }4 J- R0 C J+ s 9月是罗盘山生姜收获的季节,可记者在罗盘山上转了一圈,已见不到多少地里有姜了。, `4 p, X1 n3 E" M
“今年,全村只有60余户村民种姜,总面积也就200多亩。”村文书黄乘龙说,现还在家里种姜的人,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婆了。
; Y) |2 U# W3 I ? h* N 盘山农业有限公司是收购销售生姜的龙头企业,公司经理龚先锋说,去年在盘山村收购的姜有3000余吨,今年只有700多吨,收购量在逐年减少。 X% E/ _8 F% g& K) X
罗盘山黑猪也不乐观。新胜镇党委书记胡广建介绍,镇里农业服务部门对黑猪从小猪开始,就一家一户建了档案。今年,最多也就能出栏1000头左右,数量也下滑明显。
1 {) z4 g; b) i+ b 如果照此下去,罗盘山生姜和罗盘山黑猪这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都将走向“绝种”的边缘。
) w8 @+ ?+ P, p, N( E% R 姜瘟病带来种植风险,黑猪难以规模养殖
% Q r; w0 I' P7 g6 V3 Z 罗盘山生姜和罗盘山黑猪这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啥会陷入尴尬?" \ o! j) _7 B% _ Y
是效益不高吗?
: Y2 H4 E8 d. C% S; W" z 不是。5 u" Z2 j6 |' f' K9 Q" K5 D; u# n
今年,盘山村的生姜,在地头收购的价已经高达每斤8元,而且是还在地里,就基本上被订购完了,根本就不愁销。
6 E: }4 m* O4 x “我今年种了2亩姜,亩产在6000斤以上。”谭昌明说,早市的收购价是10元1斤,现在是8元1斤。今年每亩买姜种,花了1000多元,花工60个。9 p7 K5 s' i- _! M
按这样的成本算下来,种1亩姜,效益在3万元以上。
; q- V' {5 q" f- }0 F: N 罗盘山黑猪的效益也不低。胡广建说,去年黑猪的活猪收购价已上涨到每斤16元,今年将涨到20元1斤。农民养1头黑猪,有上千元的赚头,而且也不愁销,到杀年猪时,不用运出去,在农民家里就被订购完。( V W) \8 d# a6 Q
产品有市场,效益也不低,可为啥产业还在下滑?8 l9 P' ?4 B6 _; L; `/ d
“是种植风险让我们不敢多种。”黄乘龙说,生姜种植容易得一种姜瘟病,这种病就像人患的癌症一样,只要一患上,可以说是前功尽弃,全部“打倒”,当年的投入血本无归。4 f" \7 J$ ]/ C: F! ^( z" B
由于有此风险,罗盘山上的年轻人,都不愿担此风险,外出打工找现钱去了,留下老头、老太婆在山上,苦苦地支撑着这一“国标”产品的生产。
8 [5 j+ l/ K4 d! k8 D& P 养殖罗盘山黑猪虽然风险不大,但由于其传统的养殖方法和以粮食为主的饲料限制,规模养殖上不去,也只有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一家一户养两三头。+ G# p& E. p9 [
基层也有苦衷,单靠镇里力量难保两个“国标”( O5 F5 n+ G6 g. S! u
“走向‘绝种’边缘的两个‘国标’产品,让我们忧心忡忡。”胡广建说,“如果这两个产品在我们这届政府手中‘绝种’,我们将无脸面对祖辈。”& Z8 c& F& R3 r4 l4 y
从去年开始,镇里已在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这两个“国标”产品。每年从拮据的镇财政中,挤出100多万元,加大对这两个产品的宣传,使销路打开,价格上升。并投入了600多万元,把罗盘山上的公路硬化好。 F4 ~ i' ~' t7 x5 L
姜瘟病是难关,镇里曾把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的专家等请来会诊,至今也未找到解决的好办法。目前,姜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轮换用地,种过一季的地,要隔三四年才再种。而这种笨办法,又带来在家种姜的村民土地不够的新问题。0 R x2 G+ ~; j/ y
“姜地用水较多,罗盘山上的水利设施也不完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胡广建说。
* f$ D* P( U: j- Z8 [ “镇政府为保护这两个‘国标’产品不走向‘绝种’的边缘,已竭尽全力。”他说,“但如果单靠镇里的力量,已难以继续支撑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