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876|回复: 5
收起左侧

诗画花岩 花美果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9 14: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诗画花岩  花美果甜
——写给花岩镇第二届梨花节和采梨节
作者:陈世军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写梨花的诗句,道尽了春天的靓艳、蓬勃与宏大。还有什么比“千树万树梨花开”更觉春风荡漾和春意盎然的呢?你且想想,春风之中,梨花吐蕊,花开万朵,踏青梨园,口齿留香,这是何等的诗情画意?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李白的宫中行乐词,更是以春的浪漫,描写出宫中梨花的清香雪白。天下的花中,要说白,当数梨花。花开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的《长恨歌》,则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用春天一枝带雨的梨花,来形容泪流满脸、凄凉寂寞的杨贵妃。梨花颜色圣洁如雪,初春刚绽放的就更是一尘不染,沾上点点雨滴简直是美不可言,带给我们一种圣洁高贵的艺术之美。
这些直抒胸臆的梨花诗,能如此鲜明地在脑海里一一浮现,只缘于一个地方的一场最美的相遇。这个地方,就是潼南区花岩镇。这一场相遇,就是花岩镇举办的梨花节和采梨节。
    两届梨花节,我都曾去花岩镇观景赏花。景区路旁,挂满了“品梨乡文化,享农家风情”、“相约最美乡村,品味梨花春色”的主题招牌,让人未进景区心已神往。梨园之中,花开千亩,吐蕊竞芳,让整个花岩雪堆云涌形成一片花海,景色蔚为壮观。梨花丛中,成群结对的游客穿梭于雪白的梨园,或赏花、或拍照、或扑蝶、或吟诗,到处洒满了欢快的笑声。如果玩累了,你可以在路边休憩椅上小憩一下,或者到景区的农家乐里去,泡上一杯坝坝茶,体味一种别样的闲适与悠然。赶上饭点的话,索性就留下来,吃一餐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再走。土鸡、腊肉、生态鱼、牛皮菜、凉粉,应有尽有,一定让你大快朵颐,赞不绝口。意犹未尽的话,还可以捎一点土特产回家,山鸡蛋、蜂蜜、苕粉、梨糕、折耳根,让你离开之后,依然回味无穷。此时此刻,你会更深地领悟韩愈笔下“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的陶醉之情。
    然而,若去花岩镇,只有梨花节的靓艳感受是不够的,同时体验过采梨节的香甜之后,你才会对花岩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轮廓,你才会心悦诚服地承认“诗画花岩”绝非浪得虚名。所以,在这个火热的七月,当区作协受花岩镇党委、政府之邀,组织作家们赴花岩采风,一起走进采梨节景区,赏景采梨品果,并与当地干部群众近距离接触寻找创作灵感之时,我便毫不犹豫地欣然前往了。
    沿着景区整洁的人行便道,踏着流火的夏日节奏,走进花岩村的千亩梨园之中,与千棵万棵的梨树洪大相遇,我的心已陶醉。扑面而来的,是穿透梨林的清风野韵;伸手可及的,是悬挂枝头的蜜梨香果;擦肩而过的,是络绎不绝的采梨客商;随处可见的,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楼,以及别具风情的餐饮农家乐和乡村坝坝茶。当然,更少不了这份季节的火热,嘶鸣的蝉声,似乎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讲述一个个蜜梨丰收的故事。
    在一处梨园,我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赏景拍照,一位大嫂开着摩托车径直来到梨园采收蜜梨,车架两边各悬挂着一个箩筐。询问得知,大嫂姓阎,这片梨园便是她家的。阎大嫂热情地招呼我们采摘购买她家的蜜梨,叫我们挑最大的蜜梨免费品尝。禁不住阎大嫂热情的召唤,更是被她爽朗的笑声所感染,大家纷纷动了心,迫不及待地进入梨园采梨。几个性急的朋友,顾不得斯文,摘下梨来,张嘴就咬,还“甜啊甜啊”地叫唤。阎大嫂一边帮大家采摘、装箱,一边爽朗地笑道:“放心吃吧,我家的梨个大味甜,环保绿色无公害”。
    跟阎大嫂聊天得知,她老公和两个儿子在外打工,每年净收入十五六万元。她独自在家打理四亩多梨园,按每亩三百株梨、每株采收十斤蜜梨保守估算,每年卖梨收入在两万元以上。梨花节期间,她还开了一个农家乐,赚了不少钱。家里很早就修了两层小楼,宽大敞亮。去年还购买了农用三轮车和摩托车,方便采收和运输。这样算下来,阎大嫂一家早已迈入了小康,生活一点不亚于城里人。
    阎大嫂讲,花岩村原本是个贫困村,为了脱贫,她是最早一批响应政府号召种梨致富的梨农,并很快就有了可观的收益,由此带动了全村家家户户栽种蜜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蜜梨基地才有了现在的规模,生活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当初死守传统种养业,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脱贫致富也是一句空话。说到困难,阎大嫂说,没有举办梨花节和采梨节之前,她最发愁的就是销售。蜜梨贮存期短,销售不畅,一年的辛苦就会泡汤。如今镇里办节会,游客如潮而来,再也不愁销路,还能卖个好价钱。除了蜜梨,其它农产品的销售也能带动起来。对于办节会,阎大嫂举双手赞成,她由衷地说:“种梨致富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整整一个上午,大家都在梨园景区流连,品尝蜜梨之甜,享受采摘之欢,感悟梨农之乐,最后还每人采购了满满一箱物美价廉的黄花蜜梨,既得了经济实惠,又感受了乡村风情。同时,这热情似火的天气,也让我们汗流满脸,体验了一回劳动的崇高,领悟了一回“没有付出哪有回报”的人生哲理。
2
    花岩镇因一座山形如莲花而得名。莲花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寄托着当地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打坐于莲花之上的观世音菩萨,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地乡民的宗教信仰。然而,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幸福生活的,不是打坐于莲花之上的观世音菩萨,却是这花开千树、如雪如玉、流光溢彩、清香扑鼻的梨花。
    也许,当初正是抱着花开富贵、蜜梨致富的梦想,花岩镇的村民们才会在二十年前,顺应党委政府的号召,依托相关部门的支持,情有独钟的种下一棵棵梨树。同行的花岩镇宣传委员周炼玉告诉我们:花岩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试种矮株密梨,一经上市就以汁多、味甜皮薄、口感细腻的特点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世纪初,镇党委、政府极力调整产业结构,借退耕还林之机,大力发展密梨,而今密梨品种已由原来单一的黄花梨发展为黄金梨、凤水梨、翠冠等优多品种并存,全镇种植面积达5200亩,集中成片种植达3000亩,密梨产量达到5000余吨,矮株密梨已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之一。
    蜜梨产业的壮大,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大大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然而好事多磨,正当大家沉浸在美好憧憬中时,梨价却因受市场影响逐年下滑,严重挫伤了梨农的积极性,一度时期以来,梨农们甚至动了砍树的念头。面对窘境,镇党委政府胸有成竹,运筹帷幄,一方面加强政府采购,稳住梨价,让老百性吃下定心丸。另一方面,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梨农家中开展宣传,一起掰指头算经济帐,找出路,想办法,终于凝聚了四点共识:一是逐年改良品种,多发展早、晚熟品种,解决中熟品种上市价格低的问题;二是多吆喝、多宣传,解决好规模栽种之后的销售问题;三是美化包装,精细加工,提高附加值,解决蜜梨产品档次不高的问题。四是办节会,树品牌,发展乡村旅游,农旅融合发展,打造融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诗画花岩”!
    正是基于四点共识和梨农支持,花岩镇才底气十足地吹响了举办梨花节和采梨节的号角,其醉翁之意不在赏花品梨,意在搭台唱戏,提升花岩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生态梨园风光,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走进花岩,关注花岩,促进花岩经济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花岩镇举办的梨花节和采梨节,果然了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吸引重庆、四川等周边地区游客纷至沓来。从发起至今,虽然只举办到第二届,但一届比一届办得好,一届比一届有看头,景区越来越大,活动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老百姓的收入也越来越高。镇党委书记赖宗碧自豪地讲,尽管对上争取资金有限,但全镇上下同心,举全镇之力,通过整合资金和本级投入,在短短两年间,做到了无中生有,有中生精,呈现给世人一个“小家碧玉”般的梨园景区。试看景区内外,道路通达,标识清晰,餐饮卫生,导游图、赏花点、采摘点、休憩点、农家乐、停车场、公共厕所规范整齐,干净卫生,秩序井然,令人赞叹。去年游客近四万人,今年就猛增到八万余人,翻了一番。随着游客的增加,当地老百姓的收益大增,蜜梨以及其他农产品销售十分火爆。两届节会,带动实现蜜梨销售收入三千万元,加上其他旅游收入六百万元,让老百姓赚了个盆满钵满。
    两届节会成果有目共睹,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今年,区委、区政府将重庆潼南·花岩第二届梨花文化节升格为区级节会,纳入全区九大乡村旅游系列节会予以培育、打造、推介。区委书记辛国荣充分肯定了花岩镇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作法,要求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完善景区功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区长王志杰鼓励花岩继续创新思维理念,整合资源资金,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面对殷殷嘱托,镇党委书记赖宗碧、镇长代卫东谦逊地表示,全镇将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方向,整合天然气、历史文化遗产等资源优势,立足“小家碧玉”式乡村旅游景区定位,突出“诗画花岩”主题,增强文化底蕴。基础设施上,力争打通景区环线公路;功能完善上,力争让景区更加精致、规范、整洁,努力把花岩镇打造成为吸引重庆、四川周边市民出游消费的假日休闲地。
    办节会,造景区,绝对是个苦差使,镇村干部跟着吃苦受累不说,镇财政不仅不增收,还要大把大把地往里面投钱。这还是个技术活,技术含量高,如果筹划不到位,品位上不去,资金跟不上,弄不好就会“爹不疼娘不爱”,老百姓还不买帐。但花岩镇偏偏不信邪,他们不等不靠,咬牙坚持,敢拼敢扛,敢想敢干,凭借不懈努力,终于交出了一份“农旅融合办节会、无中生有创品牌”的与众不同的新答卷,捧献出一个“山鸡变凤凰、产区变景区”的另辟蹊径的新花岩,留给我们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超凡脱俗的惊叹号。如今,梨花节和采梨节已经成为花岩镇响当当的两块金字招牌。虽然还不能与崇龛镇的菜花节同日而语,但若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大放异彩。
    “我们办节会,镇里虽然不挣一分钱,但老百姓家里的收入在成倍增长;“诗画花岩”的知名度在呈几何级地增加,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意识发生了悄然变化,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旅融合、农耕文化、城乡互动等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种理念的变化,是花岩最可宝贵的无形资产,必将成为推动花岩新一轮大发展的强劲动力。”花岩镇党委书记赖宗碧、镇长代卫东说的这番话,不正是举办梨花节和采梨节的真正意义所在吗?只要老百姓的意识变了,观念新了,何愁不能致富奔小康?何愁花岩的明天不会更美好?
    想到这里,心中不觉释然,白居易的一句梨花诗重又计上心来:“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在我看来,这首梨花诗,似乎就是对花岩镇未来发展的最好隐喻,让我看到一幅这样的图景:梨花丛中,自信的花岩人正挥舞红袖,意气风发,织染着自己的绮丽色彩;农家乐里,自豪的花岩人正把酒言欢,赏花填词,夸耀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集乡村花果、旅游、休闲、文化特色于一身的“诗画花岩”,一定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嬗变为潼南乃至川渝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发表于 2016-8-9 16:59:15 来自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吹牛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9 1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很不错!潼南千百年来都是一个农耕为主的县,虽然近年来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类似于花岩这样的纯农业镇,全区还有很有很多。无疑,花岩镇选择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让农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实在值得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9 19:45:24 来自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4 02:38:39 来自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IP:云南
“忽如”一夜春风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20: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我也去花岩镇看了的,可惜写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