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96|回复: 2
收起左侧

[国内] 警惕制度剥夺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2 12: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年年初,从温总理的关注开始,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又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基本情况是,在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中,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总体在上升,从1989年的占43.4%到2003年与城市生源比例持平,2005年已经达到53%。问题主要是在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在明显下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农村新生的比例
早已不足20%。农村学生历来较多的中国农业大学,下降趋势也很明显,2001年前均在39%左右,2007年已跌至31.2%。

    结论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在发生变化,是从显性的总量不均衡,转为更为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体现为城乡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布。在国家重点高校,具有较强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强势社会阶层的子女,占有较大的份额,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逐渐减少。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最多的农村学生,也集中了最多的高校贫困生。

    重要的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一个明确的结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阶层差距,是高中教育机会的延续和放大,也就是说,问题主要出在高中,在基础教育阶段。通常的解释是教育资源、家庭“文化资本”的巨大差距,拉大了新形势下城乡学生学业能力的差距,造成农村学生考入重点高中的机会明显减少。

    这一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没有任何课外培训和课外读物的农村学生,要与3岁就学剑桥英语、5岁就学奥数的城市孩子竞争,是越来越难了。另外一个因素是近年来重点学校的择校生制度。在权力和金钱的竞争中,不仅农村学生难以应对,城市普通家庭的学生也不是对手。重点中学、尤其是重点高中优势阶层子女的比例之高,已经到了不正常的程度。可以说,重点学校制度已经成为巩固和加剧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的工具。

    还有更令人惊诧的做法。8月4日《中国青年报》披露,山东乳山县今年重点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城乡有别,农村学生678分,城市学生为601分。教育资源更为匮乏、学习条件更为艰苦的农村学生,竟然还不能平等地参与竞争,录取分数比城里的学生高出77分。这种对农村学生雪上加雷电冰雹的政策,是一种明显的歧视性政策,违背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违反竞争性入学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不知这是否孤立的个案,作为教育不公的一个标本,其警示意义却具有普遍性。与文化资本形成的学业成就差距、择校收费对入学机会的影响完全不同,利用录取政策直接破坏教育公平、制造教育不公,对弱势群体是一种赤裸裸的、制度化的伤害,因而是一种最危险、最有害的做法。它所体现、所保护的,是决策层所属社会群体的既得利益,这也正是那些高考加分政策的价值基础。建议上级主管部门重视这一事态,认真查处、纠正这一政策。

    教育公平的原则,首先是竞争性机会的公开平等、一视同仁,然后是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性补偿。因此,不仅要清理、取消对农村学生的歧视性规定,取消主要面向城市学生的优惠政策,例如某些高考加分项目;还需要考虑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切实保障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

    建议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例如规定重点高中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不应低于考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或制定一个必须控制的底线,如不低于50%等。同时,建议监测并公布重点高中学生家庭背景状况,作为对公办学校履行社会责任和公益性的一种评价、考核。可以想见,没有这种强制性的政策保护,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仍将一路走低,从而危害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杨东平 原题:警惕对农村学生教育机会的制度化伤害)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1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落到实处,这样老百姓才有希望
发表于 2009-8-22 18: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想起我大学同寝室一JM,成绩非常好,基本每学期都是前2名,毕业时被保研。但就因为她家里是农村的,没有关系没有钱,于是本来是公费的被莫名其妙弄了个自费,公费名额被别人顶了。自费的话她家里给不起钱,于是放弃了……多好的一个女孩,不但学习好,人也很好,大学期间一直都很照顾我,就这样莫名其妙被黑了,每次想起这个事都觉得很为她不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