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14|回复: 3
收起左侧

[杂谈] 重庆医药推销员自述:我昧良心干这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9 1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几年前我在一家医药公司当医药代表,每次新药,首先是到当地卫生局报到拉,报到肯定不是百报的拉。报到费是多少我们不可能晓得。然后进医院一般是要按照当地物价局定价下浮20到30个点。但是医院得到了优惠卖出去并不是按照下浮后的价格顺加15点,而是按照物价局的价再顺加15个点卖给患者。所以患者就没有享受到医院压药商后的实惠,医院相当于加价了白分之4、50。当然当地物价局核实的价格到底有多少水分我们不知道。但是想要利润高肯定药商是想要把价格定得越高越好啊,那自然就要烧香进贡了啊。进贡多少我们也是不晓得的。(进医院之前还有多少活动费用或者赞助费拉这些就不用说了。)然后进了医院,就要看销量了。要想销量上去,谁都晓得销售行业的规则,就是回扣。以前一般来说直接处方的医生的回扣是15到20点。现在听说最少都是20点了。而且有些抗生素之类的回扣达到了40到50点,因为用量大嘛。药剂科主任和科室主任一般不是明按照确的百分比拿回扣,而是随意的给红包。有大有小。然后就还有一些小鬼了,比如说库管员,药房发药的,甚至护士和护士长。而且时不时的还要组织医院几个科室打保龄球啊KTV啊。公司给我们的回扣是7到9个点提成。做的好的话一般一个月8千到一万多没有问题。然后主管还要提我们总的销售的3个点。那么老板赚多少我们也是肯定不知道的了。只是老板现在悍马宝马别墅全部一应仅全老。我数学不是很好,大家算算,这么多的中间环节,药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里应该翻了好多倍呢?
有一家县医院的脑外科Z老师(医生都喜欢你称呼他老师,不晓得是不是这样称呼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是高尚的知识分子?)曾经私下里和我摆谈,“在我们医院住院的病人几乎是农村的,用一支你们的药人家就几乎要花卖一挑谷子赚的钱了。”听他这么说,联想到这是秋收农忙的时节。一次在吃饭时间经过病房的走廊,很多排着队的病人家属在医院准备的一个燃气灶上烧热从家里带来的饭菜,有等着烧热还有一丝油水的鸡汤的,也有等着烧热头天还没有吃完的冬菜肉丝的....走廊上显得拥挤但是却那样的安静,只有锅里的油榨裂声和一旁水管冲洗碗筷的水滴声。其中那里边有女人,有男人,有老人,也有小孩。几乎清一色的是,男人穿着长袖衬衣硬巴巴的而且总是袖口一支比另一支挽得要高一些,女人穿着洗得满身是起满小球的秋衣,袖口也是胡乱的挽到手臂,男人和女人们都一样散乱着干得有点发黄了头发就象是秋收后的稻草,看他们好似都刚从田地里收割了庄稼赶来。那一年的气候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他们之间都没有说话,感受不到他们有没有秋收后的喜悦,眼神里透露着的只是疲惫和无奈,甚至还能够感觉到一点不能够看透的小心和害怕。空气中浓浓的消毒水味夹杂着饭菜热了蒸发出来的油香味,这种不融合的味道会让每个不经常在医院呆的人都会产生一丝不安和害怕的情绪,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我不能够感受到他们丰收后的喜悦啊?我匆匆走过他们身边,此时心里情不自禁会想,造成这样的情形是不是也与我有关呢?
干上这行,也许只有这样昧着良心吧。就如同Z老师暗地里虽然给我说得那样动情的样子。但是他却是我在他们医院发展的最好的一个大处方医生。几乎他管的病床都是按照说明书上的最大剂量用着我们公司的药。一挑谷子才能够用上一支,我们公司那种针药的最大剂量是一次八支。
发表于 2010-7-29 11: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s:374]
     
发表于 2010-7-29 15: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汕头
[s:374]  [s:374]  [s:374]
发表于 2010-7-29 15: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这种帖子不属于菜都爆料,也更属于新闻,因此移动到此板块非常合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