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8 23: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在秦志戬的描述下,马龙绝对是一个愣头小子的模样,为了证明,小秦引用了一段他和马龙的对话:“你怎么反叛了?”
“跟爸妈没法沟通!”
“怎么不能沟通?”
“跟他们说乒乓球他们不懂!”
“你可以聊点别的。”
“别的怎么聊?没法聊!”
“那你回家都干嘛?”
“回家天天问我吃什么?喝什么?睡觉,起来玩电脑!”
“你要跟父母沟通,聊聊天干嘛的。”
“就这样,没法聊!”
马龙内向的性格,让人觉得他跟王励勤青少年时代很相像,这一点大家都很认同。“他自己承认跟王励勤比较像,特别是性格,但他又喜欢看陈玘打球那个劲,有点羡慕。我说他:‘你既不像大力那么执著、那么认真,又不像陈玘那么潇洒、胆大!你是居于他们俩中间。他看大力那么认真,觉得不喜欢,太闷!我不应该这样,我应该潇洒!看着陈玘那么潇洒,他自己又做不到!’”
“这几年看着他在慢慢进步,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广州世乒赛前集训,感觉马龙整个人厚实了很多。”
“我现在在改造他,力度要加大,要把他从男孩改造成男人!”
“会不会不由自主把马龙当成自己?”
“不会。”
“赛场上也不能?”
“做临场指导时可以,看他打时好像自己在打,在那想办法。如果下来也这么想的话就会为他找很多种理由。”
秦志戬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在他的人生哲学里,计划性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因素。而运动员也必须有自己的目标,有远的,也有近的。“我现在在慢慢地把目标扩大,越来越长一点,特别是对运动员的培养,提前计划好,几年之后把他塑造成什么样。”
“你告诉他吗?”
“有的会告诉,有的不告诉。”
“马龙你不告诉他?许昕呢?”
“许昕告诉我!”说到这儿,秦志戬憨憨地乐了。“也不是通过我来告诉他,你必须3年怎么怎么样,有时候需要他们反馈给我,看他们是怎么想的。跟我的想法是否吻合?如果吻合最好;如果不太吻合,我也不会抹杀他,争取找到一个切入点。队员里边有人条件好,有人条件不太好,有的这样,有的那样,不一定是肯定的,也不一定是绝对的。”
“你当运动员的时候有目标吗?”
“我当运动员的时候还真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
“你没有,为什么要求运动员这样?”面对我半开玩笑的质问,坐在对面的这个男人处之泰然,看得出来他的思想完全超脱了运动员的思维。“对,我这点做得不好!当运动员的时候看得往往比较短,因为有输赢,始终在牵着你。只能看到眼前这场比赛要拿冠军,不会考虑通过眼前的这场比赛,自己要磨合一些东西,成长一些,两年以后我怎么办,这些东西在运动员时期相对想得很少。”
让运动员跳出眼前的输赢,考虑得更长远一些,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个要求对年轻运动员很高。2007年5月25日,萨格勒布世乒赛单打16进8,马龙遭遇韩国削球好手朱世赫,前两局马龙以11:5和11:7领先,随后却被朱世赫连扳4局淘汰。比赛结束后,秦志戬自己走到馆外抽烟。“朱世赫发的全是半高的球,全是骗他,让他以为能一板拉死,其实拉不死……”也不管我听得懂听不懂,他说了一大堆,我只是了解,教练员也需要发泄!
一年之后的这个夜晚,和秦志戬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听他讲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当天输完后他比我还生气,我知道,像他这种运动员肯定要经历失败,不可能第一次一下就拿了,他不是那么野的人,必须从失败中一步一步翻过去!”
“那天你说他了么?他哭了么?”
“没说他,输完以后我听说有记者看到他一个人顺着河边走出去了,走了很远。听说他们打完晚上在旁边吃Pizza的地方聊天喝酒,和邱贻可、张超、陈玘几个人,不知道谁刺激他了一下,说你打得不错!当时马龙一下就哭了……”
好像从认识秦志戬开始,他就是这么成熟和冷静,时不时抛出的那一点儿冷幽默,让这个男人的性格更加丰满。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小秦的经历几乎跟每一个从运动员成为教练员的人一样:蔡振华、施之皓、刘国梁、孔令辉……那些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人,他们曾经也一样地面临转换过程中的彷徨和不知所措。聊完了事业,我们开始聊家庭,这个时候,小秦沿袭了乒乓队固有的风格:把妻子藏在身后!
“说说你的家庭,去年领的结婚证?”
“我看是不是去年啊?好像是2006年。”
“结婚纪念日是哪一天?”
“忘了,真忘了!”
“别回头你老婆打你!”
“好像是2006年5月份。”
难道真像书上说的,世界上的男人都记不住结婚纪念日吗?
“你觉得一纸婚书对你来说代表什么?”
“责任。”
“什么责任?”
“家庭责任,男人的责任!”
“男人的责任是什么?具体呢?”
“具体的说,成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上面要孝敬父母,下面要培养下一代,承上启下。”
“评价一下你的妻子?”
“懂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