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华龙网讯 市长黄奇帆昨天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0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重庆工业累计投资1500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确保实现25000亿元,力争30000亿元,工业在全国的位次上升2―3位,轻重工业比重调整为4∶6,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万亿,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规划特别明确了重庆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快速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以高端制造为重点增加产业附加值,提高工业转型升级的质量;以垂直整合和加工贸易结算为突破口,降低物流成本,新增工业税源,提高工业转型升级的效益;以两化融合为切入点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转型升级的效率。
“十二五”,工业利用外资累计180亿美元,新增上市公司25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0户以上
规划明确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具体考核目标,这些目标既有创新、开放等发展动力指标,又有集群、低碳等功能性指标,包括:新增就业150万人以上,职工平均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工业利用外资累计180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30%以上、工业投资的8%;对外投资100亿美元以上;工业进出口总值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50%;累计新增上市公司25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0户以上。企业管理创新可比成本每年降低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30%;企业R&D支出占销售收入之比确保1%,力争达到1.2%,工业领域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职工总数的5%。形成100个优势整机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80%,工业园区销售产值占全市工业80%。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42吨标煤,每度电产出强度提高到30元,每方天然气产出强度提高到20元。企业设计、管理、生产信息化率分别达85%、80%和60%,工业产品返修率下降到0.5%以下。生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3%,软件产业占制造业产值比重提高到7.5%。
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各有侧重
考虑到不同产业转型升级有不同的功能性要求,规划明确每一个支柱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各有侧重。电子信息产业目标规模1万亿元,重点实施“云端计划”,建成2亿台级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百万台级服务器的亚洲最大云计算产业基地;汽摩产业目标规模6000亿元,汽车产量320万辆,大力发展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乘用车比例,提高汽车电子产品本地配套率;装备制造业目标产值4000亿元,重点抓好轨道交通、风电装备、精密数控机床等重大装备引进和产业化工作,提升整机设计制造水平,夯实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增强总包及系统集成能力;化医产业目标产值280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低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产品、新型专用精细化学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单位资源的产出强度;材料工业目标产值3000亿元,改变“两头在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建筑、电子信息等行业所需的原材料,提高本地配套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广节能技术工艺;消费品工业目标产值3500亿元,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建立和完善产品营销和产品配送体系,加强废纸、废塑料、废电池等废旧产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引导区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合重庆市“一圈两翼”的总体发展架构,规划还明确了产业空间布局:一是要依托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等快速通道,引导工业更多向两江新区、西永园区、区域中心城市和区县布局,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力争在2020年形成两江新区、西永地区、江南工业走廊、二环沿线,以及其他区县“五大万亿工业板块”。三是要发挥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园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四是结合各区县(自治县)资源、产业现状,规划提出了各区县特色产业定位的导向意见。
规划提出,将把各区县工业结构调整状况纳入区县综合考核体系,重点考核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产业园区集中度和企业研究开发投资占销售额比重等指标,引导区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会议还审议了《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庆市“十二五”基础设施及物流保障规划》、《重庆市主城及周边地区碎石资源规划(2011―2015年)》、《重庆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费征收管理办法(修订案)》、《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草案)》等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