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1 1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成功,推广;失败,重来——一个充满机遇的重庆等待浙商
“无疑,渝蓉地区将是中国近期的一个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教授、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首席专家倪鹏飞这样说。
对于浙商来说,现在最关心的莫过于重庆成为新特区后,将享有哪些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将最终决定浙商去那儿会有多大利润空间。
18创富为此致电重庆市发改委询问改革试验区政策,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渝蓉“新区”尚没有获得足够明晰的优惠政策。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说,有关试点的政策还没有定下来,有关部门和四川省、成都市及重庆市政府相关人员将在下月汇聚北京,研究方案,以等待通过国务院的最终审批。
而目前官方的解释是“所谓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国家新的改革试验田,其最大的吸引力是以“试验”的名义向地方让渡了中央的部分职权,使地方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更直接,他预测,成立新特区后,重庆有望享受6大利好政策:
一是财政方面。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对新特区给予专项补助,同时还可得到税收、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重庆地方财力较弱,可以争取在上缴中央财政的增量部分,实行先征后返,这样5年下来有400亿左右。另外,三峡工程发电获利可返部分资金给重庆,今后南水北调一旦取水重庆,也可望获得资金支持。有了这些资金,重庆可在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方面增加投入。
二是金融方面。重庆可以率先在西部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推出一些金融新产品。如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权,支持基础设施类企业自主发展,支持重庆企业上市融资,以及在西部建产权交易市场或股票交易市场等。
三是在重庆设立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这样可以使货物的通关效率更高,使城市物流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保持城市竞争力。
四是将加快土地流转试验,一些农村土地能整体规划用于城市建设,农民变成市民。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土地指标受到严格控制,而成为新特区后,重庆的土地政策有望更加灵活,可以在区县之间调整用地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目前,国土资源部已经在土地审批环节给予重庆支持,这将有助于重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五是特色产业培育。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将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这将有助于重庆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主城污染企业的搬迁,建成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等。
六是农村发展。重庆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要实现城乡统筹,农村发展是重点。新特区设立后,国家将在重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给予支持,如在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方面增加投入,通过改善基础条件,为农村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浙商联合会秘书长万人杰用商人的语言作出的解释可能更加容易理解:“作为一个新特区,我的理解是八个字:‘不设框框,任你发展。’这里将会有一个非常宽松的政策环境。搞对了,就推广,搞错了也没有关系,重新来过。”
作为香港人,中国西部投融资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律因为写了不少关于重庆建设建议的博客而受人关注。他的理解也和万人杰一样,他说:“原来的重庆是一个强政府,弱市场的路线。现在的重庆是一个开放的重庆,必将走一个强市场、弱政府的路线,新观念、新体制、新管理、新人才、新资本,一切都会进来。”蔡律说,“而且现在的重庆市政府是一个开放的政府。中共重庆市委书记WY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鸿举共同写了一封《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致社会各界的一封信》,有气度向全世界听取意见。他们现在的特点是‘不争论’,你先干起来再说,用实际来说话。成功、推广;失败,重来。对创业者来说,有这样一个开放的政府的环境是最好的环境。”
“重庆的投资机会,并不亚于深圳等沿海地区。”蔡律说:“矿产业、旅游业、高端服务业、金融业、创意产业这些都是重庆急待借力发展的产业。”
显然,这样的创业环境是浙商熟悉的,这样的创业领域是浙商擅长的,这样的创业方式是浙商喜欢的。
一个充满开放性的重庆机会等待着浙商。
你需要知道的重庆名词
2007-07-01
城市目标
到2012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0亿元,年均增长13.5%,人均GDP达到25500元,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多,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360元、7700元,收入之比由2005年的3.6∶1缩小到3∶1;城镇化率超过55%;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到2020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500亿元,年均增长13.5%,人均GDP达到66130元,在2012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多,跟上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3250元、17120元,收入之比进一步缩小到2.5∶1;城镇化率提高到70%;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圈两翼”战略布局
“一圈两翼”即“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两个经济片区。“1小时经济圈”是将重庆加快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核心地区和主要载体,也是带动“两翼”发展的综合性战略平台。“两翼”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圈”与“两翼”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重庆总体经济布局。加快培育壮大万州、涪陵、黔江、永川、合川、江津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20多个10万-30万人的中小城市,把100个左右中心镇发展为1万-3万人的小城镇,形成网络化城镇体系。以建设“一圈两翼”城镇群尤其是打造“1小时经济圈”为重点,着力强化其产业支撑、以工促农和转移就业功能,使之成为西部地区现代产业高地,大幅度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大容量吸纳农村劳动力。
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
重庆将成为国内京广线以西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根据打造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的新定位,重庆市规划了渝蓉线、渝蓉城际列车线、遂渝线、兰渝线、襄渝线、渝万线、渝怀线、渝宜线、渝黔线和渝泸线等10条铁路线网。其中除老渝蓉线外,其他铁路线都将建成复线。同时,西安、重庆、昆明之间将新规划一条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复线,几个小时就有望从重庆到达越南等东盟国家,成为重庆对外发展的大通道。该线路初步方案已得到铁道部规划部门的认可,将编入正在调整的“全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除现在的重庆站(菜园坝)、重庆北站(龙头寺)两个主要客运站外,还将规划建设一个新的客运站,暂定名“新重庆”。
重庆的七个唯一性
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重要的产业、人才、科教和工商基地,是西部地区唯一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我国唯一位于中西部腹地的内陆型新兴直辖市;是我国唯一具有省级区域幅员、行政管辖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我国唯一的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是我国唯一承担管理三峡水库这一国家级工程及库区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直辖市;是我国唯一的拥有长江上游资源(这一空间资源具有综合性,兼备交通、水电资源和旅游等三个主要功能)的直辖市;是我国唯一的主城区地形以山地特征为主的直辖市。
沙坪坝商圈分析
2007-07-01陈欣文
现状:目前重庆市仅次于解放碑商圈的最大次级商圈,是四大区域性商圈中零售额最高的,具有明显的教育经济圈特征。以三峡广场至绿色文化艺术广场为主,辅以南开步行街,目前商业营业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包含新盘)。经营商品包括百货、家电、IT产品、图书、休闲娱乐等。由于该区云集为数众多的教育、医疗等系统的高收入人群,又有来自全市甚至全国各地的年轻学子,消费力呈现整体走强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态势。商圈以步行街、广场为依托,分布众多零售百货商家及专业市场,商业结构逐渐完善。该商圈目前有重百沙坪商场、新世纪凯瑞商都、立洋百货、王府井百货、家乐福超市、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商社电器、赛博数码广场、华宇时尚商业街、三峡广场等。
未来发展规划:在未来的商业物业及经营业态中,将强化区域性商业中心地位,吸引北碚、井口、双碑的消费者,突出教育产业经济对商业的带动作用。商业发展向天星桥、杨公桥方向拓展。
明年茂业集团、融桥集团等也有大幅动作,未来将有近百万方商业面世!
凯瑞商都到重庆百货:周一~周五之间人流量平均值为:15万人流,16-35岁占总人流的76%
节假日的人流量平均值为:22万人流,16-35岁占总人流的81%
通过平均统计,该地段日均人流量约18~20万人
建设银行到双巷子步行街:周一~周五之间人流量平均值为:9万人流,16-35岁占总人流的72%
节假日的人流量平均值为:11万人流,16-35岁占总人流的79%
通过平均统计,该地段日均人流量约10~15万人。
b
2007-07-01张玲丽
□李小洁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也是我将暂时告别商报、告别18创富的时候,提起来未免有些伤感,习惯了一年多深更半夜下班、披星戴月回家的生活,突然按时就寝可能还会失眠。但是看着同事们不约而同通过MSN发来各种祝福和关切的话语,一种超越了平淡的工作关系的感激油然而生。
这是四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我获得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招聘考试时,有200多人前来报名,我是所有候选人中第一个进行面试的,当时心里就一个劲地犯嘀咕:中奖的点子我就没那么准,这回肯定要被刷掉。不过,幸运最终还是眷顾了我这个“身家清白”的小菜鸟。
四年可以让小树苗变得枝叶繁茂,四年也可以让婴儿长成活蹦乱跳的小淘气,感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给予我充分的时间,让我完成社会大学堂的第一份试卷,并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在跑过超市、房产、汽车、健康、金融等领域后,2006年6月,我加盟了18创富,成为这个杭州市十大名专栏的第三任编辑。记得刚进报社才大半年的时候,一次编辑岗位的竞选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虽然还不知道编辑到底要干些啥。在递交了一张只写了七八行文字的所谓“任职构想”后,我被领导叫进办公室:“你这个小同志(当时确实是这样称呼的)勇于进取的精神很值得鼓励,不过可能在经验方面还有些欠缺,过一年再来试试吧!”然而,这一过就让我再也没兴过这个念头了,心想还是踏踏实实把基本功练好吧。
直到18创富还了曾经的莽撞少年一个朦胧的心愿。虽然身居二线,不像记者可以接触到那么多生动的创富故事、鲜活的创业人物,但是在每天的稿件梳理中,一家小饭店转让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一个青年旅舍被200多人“争抢”的意外反响,三位七旬老人晚年激情创业的“惊世骇俗”,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世上还有两样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梦想和执著。记得有人说过:如果人生无梦想,跟条咸鱼有什么分别?是的,18创富走到今天,累计14万余个热线量,直接产生了3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为数亿元的闲散资金找到了项目,为1500多个项目找到了资金或主人……这一切不仅为创业读者们的梦想助力,也让我们这些成天疲于工作,已经有些麻木的心灵忽然生长出消失已久的对于梦想的热情。
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申请,我幸运地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就要启程去那里攻读硕士学位。记得17岁时,我在藏龙卧虎的重点中学里是个成绩中不溜的普通学生;20岁时,大学校园里美女如云,我也不过是棵少人问津的无名小草;到了24岁,在交际能力强才能吃得开的报社舞台上,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如今,即将出国求学的我也许依然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就像我刚进报社时有那点“中奖”的小幸运,以及刚刚重燃的梦想热情,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让有希望的人生比现在再好一点点。
也要祝福商报,祝福18创富,祝福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们,还有依然坚信梦想的每一位创业读者们,希望你们的明天也比现在再好一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