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6-13 16: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西藏
四川抗震救灾创下10个第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19:20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6月12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 车玉明、徐扬、王洋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一个月来,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人们见证了新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的背后,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共和国前进的足音。
第一次启动一级救灾响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国家一级救灾响应于5月12日22时15分正式启动。此前,在地震发生不到2小时内,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了国家二级救灾应急响应。
根据有关规定,一级响应启动后,民政部门直接向国务院报告灾害信息,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协调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组织开展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统一接收、管理、分配国际救灾捐赠款物等。
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迅速向灾区集结,社会各界总动员,全面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国内外捐助外资款项第一次突破400亿元
截至1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45.74亿元。也就是说,地震发生以来,平均每天有近15亿元的捐赠。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有关部门统计的中国2006年、2007年捐款总额。
在这次捐赠活动中,不仅仅是工商企业和企业家,各级政府、演艺体育明星、社会组织乃至国外政府都纷纷解囊。普通民众几乎全民参与。为规范捐助款物的使用,中央纪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发文,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布通知,加强对救灾捐赠工作的监督检查。
志愿者第一次大规模参与救灾
从灾难发生的第一天开始,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就无所不在。20多万奔赴前线的救灾志愿者,系着黄丝带或绿丝带,与消防队员的红色、子弟兵的绿色、医护人员的白色一起,构成了这次抗震救灾现场的一个特殊场景。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参与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在救灾一线,志愿者们争分夺秒,风餐露宿,参与搜索救援、医疗救治、心理救助与辅导、救灾物资运送与分发、维护治安、清理现场、环保检测、募集捐赠、丰富灾区群众文化生活等灾区几乎所有类型的服务。这次大规模参与救灾,既是志愿者的集体亮相,更是对这个群体的检阅和考验。
国外救援队第一次参与地震救援
自5月16日起,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四国的救援队相继抵达四川灾区,并立即投入救援工作。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震灾最前线展开。
5月20日以来,来自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古巴7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1支救援队285名医务人员在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重灾区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境外搜救队及医疗队的人道主义救援,得到了中国领导人和全体中国人民的赞誉和尊重。
第一次举国为平民哀悼
5月19日清晨4点58分,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一如平常地随着朝阳冉冉升起,然后徐徐降至半旗。当天14时28分,凄婉的警报声、汽笛声、喇叭声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鸣响,天地同悲、举国齐哀。
在伤亡惨重的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很多国家都由政府宣布设立全国哀悼日,而我国则一直缺少一个国家层级的集体祭奠活动,对于唐山大地震、特大矿难、渤海沉船等重大事故造成众多的死难者,从未举行过全国下半旗的悼念仪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设立为期3天的全国哀悼日。
对逝者的哀悼,无疑是对生者最大的慰藉。举国哀悼3天,寄托着政府对遇难者的尊重,对生者的关怀,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特殊体现形式。
第一次专门为地震灾后重建制订国务院条例
6月8日,国务院公布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制订和颁布,确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规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必将科学、有序、有力、有效地推动恢复重建工作,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从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出台,到这次专门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国在建设法治政府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一次震撼世界的信息透明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却没有造成社会恐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的及时、全面披露,与1976年唐山地震时极为封闭的新闻报道形成天壤之别。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政府准确、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聚焦了全民的关注,传达出对生命的关切。抗震救灾中每天的新闻发布会,将灾情和救灾的进展及时告知公众;向所有外国记者开放灾区采访……
中国政府抗震救灾中的信息公开透明,受到了《洛杉矶时报》等海外媒体的广泛好评。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中称:“大规模的救灾努力,以及中国政府在应对灾害过程中显现的透明度,赢得了全世界赞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