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3年日减2000吨 小区内设5类垃圾桶
发布日期:2013-6-13 7:54:52 新闻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胡虹 手机看新闻 微博看重庆
端午节,上海静安区万航公寓居民何美丽拎着垃圾袋,走到咖色“厨余果皮”垃圾桶前,打开塑料袋,将里面的粽子皮倒入桶内。
自2011年5月起上海推行“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政府实事项目,3年来,已有超过120万户上海居民参与了干湿垃圾分类。至2012年底,共有1580个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干湿分离,200个企事业单位、100所学校、100个机关、100个菜场、50个公园完成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如今,全市末端处置的生活垃圾相比以前日均减少了两三千吨。今年,上海将实现机关、学校、公园和菜场等场所垃圾分类全覆盖;居民区干湿垃圾分类覆盖200万户。
尝试厨余果皮除袋投放
为解决居民弄脏手担心,在垃圾房旁建水斗,供居民洗手
有统计显示,上海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左右,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60%是厨余果皮等湿垃圾。”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废弃物管理处生活废弃物管理科科长李雅芳说。
2011年5月,上海启动“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活动,提出“十二五”期间减量目标,即以2010年为基数,每年减少5%。对居民而言,垃圾分类主要是干湿分类,即分开投放“厨余果皮”和“其他垃圾”。
据了解,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居民的准确投放率不高,居委会聘请志愿者督促居民改正。物业单位也让相关的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确保“厨余果皮”的纯度。“纯度达90%以上,才能进入湿垃圾处置设施进行生态处置。”李雅芳说。
目前,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大多要求居民将湿垃圾专袋放置,连袋投入“厨余果皮”垃圾桶,由分拣员或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去除塑料袋和其他杂物。
有些地区还在尝试除袋投放。静安区曹家渡街道以万航公寓为试点,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上海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这一社会组织,推动居民除袋投放湿垃圾。“我们进行了调研,发现居民普遍担心除袋投放湿垃圾会弄脏手,就与物业等部门协商,在垃圾房旁建了个水斗,供居民洗手。”爱芬环保项目专员马晓璐介绍道。
静安区绿化市容局环卫业务管理科科长董幸福告诉记者,“作为上海面积最小的区,静安区今年将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不同垃圾收运方式不同
厨余由专业公司制成肥料;废纸让保洁员回收,费用作补贴
在上海垃圾分类居民小区里,通常有5个垃圾桶,除咖色“厨余果皮”、黑色“其他垃圾”桶外,还有绿色“玻璃”、红色“有害垃圾”、蓝色“可回收物”3个桶。
经分类投放,最后送到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的垃圾明显减少。“我们这里原来垃圾每天5大桶不止,现在分类投放后,大部分被资源利用了,剩下的垃圾两桶都不到。”万航公寓保洁员黄家生说道。分出的各种垃圾中,厨余果皮最多,每天大约3大桶。而玻璃、有害垃圾量较少,三天都放不满一大桶。
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收运及处置方式。“厨余果皮”和“其他垃圾”均由环卫部门每天派分类专用车辆收集,并分别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处置。其他垃圾一般焚烧或填埋,而厨余果皮则进行生态处置,资源化利用。
上海环兴废油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就是进行“厨余果皮”垃圾生态处置的专业公司。总经理刘国荣告诉记者,他们收到环卫部门送运的“厨余果皮”,会经过人工物理脱水、机器干燥并粉碎、加热滤油、发酵再粉碎等工序,最后制成肥料。“比如我们平均每天收到静安区约80吨湿垃圾,大约可制成30吨的肥料。”
有害垃圾则选择专业企业收集,交由有专业处置资质的机构进行无害化及资源利用处理。如废电池则送到有危险物处置资质的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废旧灯管送至全市惟一有资质处理含汞灯管的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
而以废纸、塑料瓶罐为主的“可回收物”,上海一般鼓励保洁员回收。“所得费用作为补贴奖励给保洁员,提高他们的分拣积极性。”董幸福说。玻璃由于量少、回收价值低,小区保洁员通常不愿意送去回收,上海便采取市容环卫所集中收取、统一送至废品回收站的做法,坚持资源利用。
企业封闭回收处置
市民可加入环保会员,可回收垃圾交投后能获消费积分
在上海的垃圾分类中,还有企业参与并封闭运作的模式。
6月5日,市民陈先生拿出“阿拉环保”会员卡,在一台比人高的智能回收箱上一刷,机器就“吐”出一张自粘条形码,贴到废弃的鼠标上,放进箱内,回收箱屏幕上显示“您的物品交投成功”。等到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公司回收后扫描一下条形码,陈先生的会员卡上就会有相应的积分。“累积的积分可兑换礼品。”公司技术总监褚永怡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又和光大银行合作推出了“阳光阿拉环保IC卡”,积分还可直接换成人民币。
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物联网模式回收电子废弃物的专业环保公司,他们在全市设置了近1500个电子废弃物回收箱,用于收集小型电子废弃物,定期回收。而像冰箱、空调等大家电,居民则可以通过上网、电话等方式预约,公司工作人员免费上门回收。每回收一个物件,交投居民都可获得相应积分,用于消费。
与金桥再生资源公司一样,上海缘源实业有限公司也是自己研制专业回收箱,投放在居民区,专业回收废旧衣物。回收来的衣物,经臭氧消毒,或用于慈善捐赠,或进行纤维化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
上海的垃圾分类,后续收集及利用渠道分工明确,“不可能产生分类之后再混合的现象。”李雅芳明确表示,市区两级绿化市容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严格督查,一旦发现后道混合现象,相关部门的所有考核“一票否决”。“垃圾分类开展至今,我们虽然接到投诉,但经查未发现一起后道混合现象,投诉通常是市民未看到二次分拣而产生的误解。”李雅芳表示。
链接
日本 小学普及垃圾分类
就日本垃圾分类,本报记者采访了日本环境省、东京都目黑区政府清扫循环科、东京都目黑区鹰番小学及相关专家。他们介绍,日本垃圾分类习惯的形成经历了漫长时间。
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环境公害问题,政府开始在学校、社区、家庭、企业等进行环境教育,有些地方政府开始推行“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粗分制度。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开始实施详细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促成民众在2000年左右形成垃圾分类习惯。该制度就是,每个地方政府设立多个垃圾回收点,每个回收点在固定时间回收固定类别的垃圾,居民需要从地方政府购买专用垃圾袋。
2000年左右,日本小学普及目前的垃圾分类教育。据东京都目黑区鹰番小学负责人介绍,每个孩子要学会如何进行详细的垃圾分类,他们回家后也可督促父母和长辈自觉分类。
日本垃圾回收是以区为单位进行的,每个区的分类方法有些差异。在日本,新迁入的居民到区政府办理手续时会领到一份垃圾分类指南。此外,政府网站上也会介绍分类知识。
虽然日本相关法律规定,不按规定垃圾分类可能会被警察拘捕并罚款,但实际操作中很少会罚款。如果发现乱扔垃圾,所在街道的志愿者会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进行口头教育。
韩国 大型垃圾要买印花
在韩国,垃圾按规定主要有5种:一是可回收垃圾,分为纸类、塑料类、玻璃瓶、金属、衣物纺织品、鞋;二是食物垃圾,单指可制成动物饲料的剩菜剩饭等;三是需要集中回收的危险垃圾,包括灯泡、灯管和电池;四是大型垃圾,包括家具、家用电器和电脑等,需要从物业购买印花才能丢弃,价格从2000到15000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不等;不属于以上4种的为一般垃圾,需要装入专用垃圾袋才能丢弃。其中除大型垃圾之外都有专用垃圾桶,大型垃圾有专门的堆放处。可回收垃圾会分解后再利用,食物垃圾会制成饲料,大件垃圾会拆卸后继续利用,一般垃圾则会焚烧或掩埋处理。
对于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人,韩国实行教育宣传和惩罚并举。惩罚措施是通过丢弃物品或摄像头找出丢弃者后,处以20万到100万韩元的罚金。
(本报驻日本、韩国记者刘军国、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