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林黛玉是如此的美,美得让人惊叹;又是如此的柔弱,柔弱的让人爱怜。
_; \0 Y4 ]5 b: w5 g; k! U$ v0 B5 O( ]& t- x9 @2 S
她的身上带着体香,生得“两弯似蹙非蹙含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体貌。这种美,是那样圣洁、那样摄人心魄,那样惹人爱怜,犹如天籁一曲,能触动人特别是男人灵魂深处某根向善向美的弦。于是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感觉到,“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薜藩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目瞪口呆,“酥倒”在地;像兴儿等下人见到林黛玉的时候,“不敢出气儿”,“生怕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这样的美,也让女人中上至元妃娘娘,下至一般下人都另眼相看。这种美不是那种冷若冰霜的美,不是那种盛气凌人的美,不是那种惹人妒嫉的美,但却是那种人见人怜,人见人爱,让人肃然起敬、不忍亵渎的美,让人不由得发出惊叹“此女只得天上有”。" S# P( d# w2 E
& H/ m0 s2 k) H( W5 }! a) {: U 林黛玉身心又是如此的纯洁,如此的清若甘露、不染纤毫杂尘。 8 k+ R3 p* d- f* f2 V
& |; r' Z) h- G6 U+ D 回想她的前生,曾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神瑛使者日以甘露灌溉,“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她的今世所依,左不过一所大观园。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衣食无忧,每日所接触者,无非花柳锦簇的园子、花柳锦簇的姐妹以及宝玉一个男人;每日所悲所叹者,无非嗔宝玉、感身世、怀家乡而已。她生活在自然的真空当中,与世俗的污浊、男人的污浊,完全的隔离了,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就那么翩跹活在一个真空而透明的世界,美得让人禀息,让人凝视。
]& R- }7 ?: J0 f) [% t$ K' u2 M
; L7 `" w( w# e: n 林黛玉的才情又是如此的高逸,如此至情至性、善感与博爱。
( ]; M n" O5 E! g% c* {6 N
5 z5 i O( t; a/ N p 花儿谢了,落红满地,谁人理睬?只有她,物伤其类,拿着锄头,将其一锄一锄地埋藏,使得这些花儿魂归净土。也只有她,能写出“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那样憾人心魂,让观者唏嘘,宝玉为之恸倒的诗句。也只有她那透着灵气、风流韵藉、发自肺腑、感伤怀物的诗句,能让大观园其他姐妹的诗为之黯然失色。也只有她堪做宝玉的红粉知己。% J( L; w7 V E8 x( H- A) e' f
3 Y2 F; P3 o/ x; ~2 _ 林黛玉又是如此的知己知心,如此的痴情痴意。
* J/ _! M7 a: J
5 i& i( J" z6 O, T' W 当宝玉挨打的时候,哭得双目肿如核桃的是林黛玉;只敢偷偷来看视的是林黛玉;哭着说了句“你可都改了吧……”再也说不下去的是林黛玉;当宝玉为应付贾政老爹突然而来的功课检查,手忙脚乱的写功课的时候,送来一叠早就备好的依照宝玉字体写成的帖子的是林黛玉;当宝玉娶了薜宝钗,为之绝情饮恨而死的也是林黛玉——林黛玉的生,本就是要用眼泪来偿还前生的甘露之惠,并且为此矢志不渝。
4 I' @0 n% x/ E) F8 b' M) {$ _# c% G8 M$ o2 O) v
林黛玉又是如此的聪明机智、风趣幽默、知书达礼。
" |! y: C( b+ t. S U2 h3 h! l4 \6 ~3 g( N w7 q
虽然这“聪明机智、风趣幽默”往往伴着醋意,这“知书达礼”不过是些大家女子平常应有的修为,然而在林黛玉身上就如此地与众不同。当贾宝玉对着薜宝钗发呆痴看的时候,林黛玉抿嘴笑着倚门而立,把一块香帕仍在宝玉头上,让宝玉看天上有一只“呆雁”。当湘云喊宝玉“二哥哥”的,偏生黛玉学舌逗趣,将“二哥哥”学为“爱哥哥”。黛玉是知书达礼的女孩子,虽然有些小性子,但一般性的为人处世上还是不失世故的:初进贾府时只有七岁的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从饮食、问人、探人等都有礼有节,不失大家女子风范,让刑夫人等为之赞叹。就是对待大观园里人见人厌的赵姨娘,她也不失其礼仪,当赵姨娘进入其屋顺路人情问病时,黛玉忙毕恭毕敬的起身倒茶让座。宝玉的无名小丫头佳惠到黛玉屋里送茶叶,适逢黛玉屋里丫头们正在分贾母送来的钱,黛玉顺手就抓了两把钱也不管多少就给了佳惠……
" ]9 _# q. T) L# w8 ~( K. `6 [" f- B% N$ K. T3 n6 q' A: B
林黛玉常使小性子,但她的小性子又是如此的可亲可爱。
! t0 I1 H$ P( q* f, O7 A6 }
- D9 E4 w$ }2 x5 [6 c" a 她的小性子,更多只是针对贾宝玉的,很少波及外人。而且小性子发作起来来得快去得快,并不记仇,有时还深裹着悔意。这小性子,是因爱生妒、爱无所着所成——一个无家可依的女子,碰到一个可以相依的男子,却偏又出来个如宝钗般美貌多才、深得拥护、家业殷厚、应合了“金玉良缘”的情敌,她内心的危机、不安和焦虑感可想而知。所以她就用话不断试探宝玉之真心,所以她就不断的说些气话引起宝玉的注意,并在这受注意程度的深浅中测量宝玉对自己的爱情的多少……而到了最后,嫁给了宝玉的,正是黛玉当日吃醋的主要对象——薜宝钗!一个女子,因为对一个男子的痴爱而每日流泪伤心,因为吃闲醋而动辄使一些小性子,贾宝玉是幸福的。林黛玉还看重亲情,不计仇怨。宝钗是黛玉假想的情敌,黛玉与其争风吃醋却并不记仇,尤其宝钗对其“劝读”一节后,两个人反而成了闺中知己,情同姐妹,黛玉还认宝钗之母薜姨妈为母亲。这都是黛玉孩子般可爱可亲的一面。
* y, }3 m9 O7 o) g: _; T+ D
+ s% s5 m5 V3 U/ A: Q 黛玉之美远非俗人所能体悟。只可惜,最后在泪水中逝去,只留下一句:“宝玉,你好……” 结束了她凄美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