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5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三、教学管理工作常规
(一)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1、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有关课程计划编排课程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便增减科目和课时。科学设置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
2、每位教师必须备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学校有关领导要备有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全面学习和了解各学科课程标准。
3、学校要规范教材的选用和征订。严禁选用和征订未经市、县中小学教材发行审查小组审查通过的教材。同时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丰富完善教材体系,鼓励各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积极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4、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严禁利用课余、晚上、周末和节假日安排学生补课或上新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初高中控制在1.5小时以内。
5、严格学籍管理,有步骤地推行学籍管理电子化。要切实采取措施,控制学生流失,小学和初中普及程度各项指标达到“两基”的标准要求。
6、严格控制班额,班级学额不得突破市、县教委规定的人数。
(二)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1、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严格教学常规,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实验实习、课外辅导、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等。
(1)备课。备课内容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点;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实验课前要预做实验;提倡同年级教师集体备课。
(2)编写教案。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法设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及过程。教案内容要与上课内容相吻合既要体现教师教的过程又要体现学生学的过程。不备大课,一节课一个教案,无教案不得上课。课前必须熟悉教案,充分作好教学准备。教案应有二至四课时的提前量。
(3)上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衣着得体,仪表端正,不得酒后上课,不得室内吸烟,不得打接手机。课堂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既重视双基教学,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方法科学新颖,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尽量采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教态亲切自然,注重人文关怀。
(4)辅导。要求全面性、针对性,因人而异,方法灵活多样。优生要求以拓展与提高为主;中间学生要求以补充与转化为主,促进向优生转化;后进生要多关心、多接触、多面谈,以示转化提高,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5)作业布置与批改。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做到适时、适量和科学,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小学低年级一般少留或不留作业,中高年级语文、数学每周作业次数不少于总课时的4/5次;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业次数不少于总课时的3/5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不少于总课时1/2次;中小学其他应有课外作业的学科不少于总课时1/3次。中小学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6个,小作文不少8个。作业批改要及时,并注明批改日期;提倡进行面批面改,并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周课时12节以下的教师要全批全改,周课时12以上的教师至少批改一半,鼓励全批全改。
(6)考核考查。学校对所有学科均应进行考试或考查,既重视对师生教学成果终结性评价,又注重教学过程性评价。各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学情考试考查制度。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一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的考核考试必须坚持(县的抽考)。
(7)课外活动。按照学科教学要求认真开展课外活动,达到探究知识、强化知识、拓展知识、应用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2、凡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规范意识。大力提倡师生在校园里使用普通话。
3、抓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小学校三年级以上应开设英语课程。做到上课时间、任课教师和教学考查三落实。组织小学生口语比赛,提高英语会话能力。
4、学校各项课外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或球类运动会;一次文艺演出和一次学生征文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学生作业展览。定期举行演讲、书法、绘画、普通话和各种小制作比赛,以活跃校园氛围。
(三)培养学生良性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性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做到:
1、按时到校,按时作息,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积极动口动手动脑,按时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3、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4、考试不作弊。
(四)教研教改常规
1、设置教研机构。各校必须建立相应教研教改机构,例如教科室、学科教研组、年级教研组等。各教研组(室)是教研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的主要阵地
2、教研制度建设。各校每期至少举行两次全校性的教研活动,每学年举行全校性的说课或赛课活动一次以上。各教研组(室)必须每月举行一次教研活动;每月组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一次。教师每学年必须上1-2节公开课或研究课,听课20节、评课2节以上(教龄10年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周听课1节以上)。。
3、提高科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学校活动应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立足学校实际,针对本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客观现象和现实需要开展教研活动。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从时间、内容、方式、技术力量等方面,保证活动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同时要注意研究问题的系列化,关注教研活动的连续性。
4、各校每期必须举行一次课题知识讲座,每年进行一次教研教改成果评比,拟定一个校级课题并展开研究工作。
5、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当好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教师都应学会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与教改,把成功的做法及经验上升为一定的教育模式及理论,以至成为立项的科研课题。要认真积极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的各项教研活动,努力出色地完成各项教研任务及项目。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写一篇专项的教改经验文章、论文或撰写一篇优秀教案、教学心得、教育叙事。
6、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应根据师资结构层次的不同需求,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从教育理论,教材教法,专业技能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7、建立教研教改成果奖励制度,对优秀的教研教改成果进行奖励。学校必须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教学经验总结,对教师文章在各级获奖或各类报刊发表给予一定奖励。
(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坚持素质教育方向,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发〔1999〕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逐步建立素质教育的分层次督导评估体系。坚决改变以升学率高低为主要指标评估教育政绩优劣、办学水平高低、教师工作好坏的做法。认真使用《学生素质教育记录册》、《班级素质教育评估表》、《教师个人素质考评》等。要积极改革和完善对干部、教师的评价工作,使督导评估起到推进学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
3、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应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严格控制考试科目及次数;要改革考试和学业测评办法,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行为,不按考试成绩公开排列学生的考试名次,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生动活泼发展的和谐环境。
4、坚持开展“两活动”(即课外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校要成立篮球、体操、鼓号、笛子、口琴、书画等符合学校实际的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推进教育创新
推进教育创新,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各校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和新的管理思想,实现教育管理体制、模式和教育技术的创新,使学校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态势。
(七)推进“村小主任教师负责制”
“村小主任教师负责制”是我县经过长期摸索实践总结出来的一条提高村小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各相关学校要不断完善有关制度和实施细则,狠抓落实。要“以村为主”,实行人、财、物、事自主管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提高质量。
(八)加强和改进薄弱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教委主管部门要不定期地举行音、体、美和英语、信息技术等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公开招聘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选拔教育教学管理骨干到薄弱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2、开展对口扶贫支教。继续遴选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开展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进行教学扶贫。逐步推行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服务期制和定期交流轮换制度。各相关学校要在实现中心校教师向村小的良性流动上做文章,“定岗定员、轮岗支教、合理配置、减员增效”,促进薄弱学校向特色学校的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