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浩浩涪江,绵延千里;巍巍鉴亭,芬芳百载。潼南中学坐落在潼南县梓潼街道文星山鉴亭书院原址上,濒临涪江,俯瞰全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她已成为了一所环境优美、师资雄厚、设备一流、名播巴渝的省级重点中学和市级示范高中。
一、基本情况
潼南中学,其前身为“鉴亭书院”,始建于清道光13年(1833年)。书院因附近的大佛寺旁有宋人魏了翁读书台“鉴亭”而得名。光绪29年(1903年)废科举、办学堂,鉴亭书院改为初等小学堂。光绪32年(1906年),升为高等小学堂。民国3年(1914年),学校更名为潼南县高等小学校。(潼南因地处“潼川”之南而得名)民国13年,即1924年,成立“潼南县初级中学校”,潼南中学之名由此诞生。杨鼎新为首任校长,校址设在鉴亭书院,第一班招生110人。
1932年4月,潼南女子中学成立,学校设于梓潼镇南华宫处;1935年秋并入潼南中学,校址不变;1938年秋,全部迁入潼南中学,并将女中5—8班编入潼南中学男生16—19班,合班上课。1943年,女中正式复校,校舍暂用凉风垭附近的唐姓四合大院。1947年秋,女中新校舍在书院坡落成,原女中学生全部迁回。1950年春,女中再次并入潼南中学。
1933年秋,柏梓私立广育小学附设的职业班学生转入潼南中学。
1940年,潼南士绅傅丕成等成立“私立潼光初级中学校”,由谢成纲任首任校长,定址于慈教寺,后迁至南禅寺,首届招生189人。1950年6月,潼光中学并入潼南中学。
1945年,潼南中学始设高中班,并于春秋两季各招一班新生。
1946年,潼南中学接受停办的塘坝“私立志存中学”部分高中生。
1948年,经四川省文教厅批准,学校正式定名为“潼南县立中学校”。
1949年12月5日,潼南解放,潼南中学踏上了新的征程。
1950年3月,潼南县立中学组成了以傅先楷、梁秋霞为首的校务委员会,王定远为训育主任,聘用周继造为教导主任。是时,潼南中学共有教师27人,高中6个班共157人,初中6个班共346人。1951年9月,学校恢复校长责任制,调中共地下党员袁明道为校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员周继造续任教导主任。
1951年12月26日,中国教育工会潼南中学委员会正式成立,袁明道、李知达任正副主任委员,从此,教师有了自己的组织——工会。
1956年10月中共潼南中学联合党支部成立,袁明道任书记。
1982年,潼南中学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
1984年,徐教华任潼南中学校长,袁明道任专职书记。1991年,夏晓宇任潼南中学校长;1992年7月,曾和平同志任潼南中学校长兼书记;1997年7月,吴永松同志任潼南中学校长兼书记;2003年12月唐绍奎同志任校长兼书记。在此期间,潼南中学在徐教华、夏晓宇、曾和平、吴永松和唐绍奎等同志领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同志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潼南中学的发展、壮大,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科学管理,无私奉献,他们治校有方,辛勤耕耘,功不可没。
1997年,重庆市直辖,潼南中学亦更名为“重庆市潼南中学校”。
199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确立潼南中学为首批办好的市级重点中学。2003年,学校开始创建重庆市示范高中。示范高中将在近期由市人民政府确立并授牌。
2007年8月,潼南县委、县人民政府调米强荣同志任潼南中学校长,米强荣同志于2008年7月兼任党委书记。从此,潼南中学在党委书记、校长米强荣同志的带领下,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狠抓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狠抓常规管理,不断开拓创新。学校开始了新的航程。
二、光辉业绩
1、解放前的办学业绩
潼南中学自1924年始设初中至1949年冬,共招初中生42届,毕业37届;毕业学生1217人;高中共招生10届,毕业5届。毕业学生703人。潼南中学的教师克服了教学设备落后、经费紧张、环境动荡等重重困难,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为潼南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的教职员工在简陋的学校原址里不仅要教书育人,还在课余和学生一起从事劳动,不断扩建校舍,美化校园环境。1932年7月,在重庆刘湘主持的会考中,潼南中学学生多数毕业,其中8班学生屈天紫英语成绩全场第一,震惊邻县人士。
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积极开展体育、文娱活动。学校每年在春秋两季举行运动会,进行球类、田径类比赛。平时则抓好体育课,并在班级之间开展球类友谊赛,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潼南中学的学生在参加县内运动会时,矫健勇猛,多次折桂。学校的各项文娱活动也丰富多彩,每当课余或假日,学生便自发组织起来,表演川剧、话剧,开展书法比赛等活动。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教师常分组带领学生在校内外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流亡三部曲》、《游击队之歌》等成为学校流行的抗日歌曲,《放下你的鞭子》、《小放牛》等成为当时颇受欢迎的戏剧,老师也在课堂上讲“抗日必胜”的道理和军事常识等内容,极大地鼓舞了学生。
2、建国至文革时期的办学业绩
1949年12月5日,潼南解放,潼南中学踏上了新的征程。1951年9月,袁明道调任潼南中学校长,在这位潼南老教育家的领导和老师的努力下,潼南中学翻开了新的篇章。袁明道校长到校后即着手抓教学工作,克服了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匮乏、经费紧张等重重困难,有效地纠正了学校管理上的混乱现象,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充实教师队伍,解决师资匮乏问题,袁明道四方奔走,几尽艰辛,终于找到德才兼备的老师数名,这对为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狠抓学生管理的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认真抓好学校的“10项工作”,特别是加强备课、成绩考察、课外辅导和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品德教育。学校教导处及时组织各班学生反复讨论,并定出具体措施认真执行,学校的学风、校风大为好转。在第二年7月遂宁专区中学教学质量联合考核中,潼南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地区第一。
在落实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为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潼南中学在1956年从初三年级就开始设置农业生产基本生产技术课,鼓励学生在课余为农村栽秧、植树、筑路,建设太安罐头厂,这也为潼南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在袁明道担任潼南中学校长8年期间,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在1955年、1956年高考中,学生参加升学考试上线率均达90%,名列遂宁专区前茅。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反修”等思想冲击下,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极大影响。潼南中学的主要领导明确了工作重心要放在教育教学上,并与教师讨论、撰写了《加强学校工作的一点体会》,并指出要加强形势教育,端正师生学习、工作态度;狠抓教学工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学习“反修”文件同时,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全校性大辩论,进一步明确了搞好教育教学是学校不可偏离的航线。这使得潼南中学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中仍得到不小的发展。
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强健学生的体魄,成立了不少文化团体,并号召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文化和体育活动。1964年9月,学校成立了有30多人的学校文工团和舞蹈、歌咏、乐器、化妆等小组,为庆祝国庆,文工团举行了第一次演出。师生演出了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南方来信》、《丰收之夜》,一时好评如潮。第二年6月,在县城举办了横渡涪江游泳比赛,潼南中学学生勇夺桂冠。同年8月,学校成立体育卫生委员会以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和注重个人卫生,并将体育成绩作为评定学生操行的依据。这使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是年9月,潼南中学游泳队在绵阳地区比赛中,成绩卓著,获多项第一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当时的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阶级斗争进一步升级,各地纷纷成立“造反派”组织,潼南中学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被迫终止。次年一月,上海“一月风暴”震撼全国,潼南各机关单位,处处发生“夺权”事件。潼南中学也被“造反派”接管。1970年,潼南中学开始复课,针对学校几乎瘫痪这一现实,袁明道校长组织全校教职工讨论复课后的工作计划,并制定了《工作实施意见》,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工作秩序,学校通过这一举动拨乱反正,逐渐走上正轨。由于“四人帮”对教育的破坏,学生掌握各科基本知识的能力很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情况,袁明道组织学校老师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他提出教师要加强备课,吃透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从基础入手,主动为学生补课,严格检查作业。学生的成绩也在短期内有了较大的提高。在1977年的高考中,潼南中学上线人数居江津地区第一名。
3、文革后的办学业绩
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的教育事业渐渐步入正轨,潼南中学也驶上了高速行驶的快车道。学校再次明确了工作重心,即教育教学,并指出中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后备军,一定要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成才。学校首先动员教师积极、认真探索各科学习规律,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增强学生技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求各组教师相互听课、认真评课,提高教学水平;再次,与兄弟学校结成互助联盟,相互砥砺,共同提高。
此外,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学校号召全校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并出台关于开展体育活动的相关文件,大大提高了师生对体育学科的认识,这对校内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1980年3月,潼南中学被定名为“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同年5月,在全县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潼南中学成绩特佳:有88人打破校记录,其中13人次打破地区记录,潼南中学也因此成为了江津地区体育专业训练点。
1982年1月5日,校长袁明道参加四川省重点中学工作会议时,四川省教育厅宣布潼南中学为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在新的荣誉的鼓舞下,潼南中学在改革后的神州大地上阔步前行。
1984年4月,学校明确提出要树立和搞好三风(教风、学风、校风)的建设。为了让老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学校还特别制定并通过了《潼南中学教师公约六条》。与此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规范课堂秩序,学校开始实行教改意见,先后制定了《教学工作规范》、《课堂教学评价重点和评分细则》、《班主任工作规范》等规定,学校也开始试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制度,力争做到一结合(过程管理和效果检查相结合),实现三个转变(即常规管理型向科学教育型转变,单纯传授知识向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转变,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都出现了明显的转机。
在学校教职员工的努力拼搏下,在八十年代中,潼南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都名列全地区前茅,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许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九十年代之后,潼南中学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加强管理、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凸显出鲜明的办学特色。这主要表现为:
明确目标,科学定位。潼南中学的办学目标和定位就是创建重庆市普通示范高中和全国普通示范高中,把学校创建成为“环境一流、设备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巴渝名校、中华名校。
办学理念,独具特色。潼南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总结百余年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这就是:彰显个性,为了学生的发展;开发智能,为了祖国的腾飞。这一理念突出了办学育人的目的,强调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切合学生的实际。
方针明确,思路清晰。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学校的办学方针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有风格,办学有特色,这是党对学校工作的基本要求。潼南中学在10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自主管理。这就是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纪律、行为习惯、清洁卫生、学习成绩等方面自己管理自己,以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0年,县政府把师校和潼南中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潼南中学。学校已由90年代的24个班扩大到现在的近100个班,学生人数由1400人增加到目前的7000人;学校现有老校区和江北校区两个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333000平方米(500亩),建筑面积14392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387人。其中,研究员、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120人;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4人;中级教师130人;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87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和重庆市优秀教师27人;有市级、国家级科研成果奖获得者27人。
学校教学设备先进,设施一流。学校按照国家对重点中学、示范高中的要求配置设施设备;有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音像阅览室、校园宽带网、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监控系统、自动化办公管理系统、图书馆、天文馆、标准化运动场、体操馆、学术会议厅、综合大楼、科技大楼、学生公寓、多功能礼堂等。
学校视教学质量为命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中,潼南中学高中毕业19260人,有17579人考上理想的大学。陈卫国、陈军、徐睿、黄文峰、沈宏、樊勇、杜江、龙伯滔、蒋志、罗勇、廖茂、蒋艾玲、邹涛、杨升、袁嘉露、齐亮、黄一芮、邱体红、肖朝洋、梁举、赖良鹏等同学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而今,学校每年都有1500名以上的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40%以上的学生能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重点、名牌大学;高考升学率长期稳定在96%以上,教学质量名列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前茅,为海内外人士所称赞。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联招考试,50%以上的学生能考上重点高中,90%以上的学生能读上理想的学校。初中的教学质量年年位居全县第一。全县的高考状元和中考状元年年都是潼南中学的学生。
学校实施“科研兴校、名优兴校、艺体兴校”方略,取得辉煌成果。教科研成果位居重庆市重点中学之首。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课题2个,市级科研课题6个。有3人次被评为国家级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有2人次在国际科研学术会上和全国科研工作会上交流经验并获得好评。有11人被评为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和荣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学生每年参加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等奥赛,多人获全国一等奖。学生蒋志荣获第26届中学生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组队参加重庆市历届中学生田径、排球比赛,长期名列前三名。每年都有20名余学生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并获得高考加分的奖励。
学校也获得了众多殊荣: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教学质量优秀学校、重庆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教学设备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实验学校、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优秀学校、重庆市卫生单位、重庆市绿化先进单位、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全国中学生排球协会会员学校、重庆市德育优秀学校、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潼南中学创办至今已有176年的历史。百余年来,潼中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靠着“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潼中精神,在潼南中学的历史上,写下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画图,创造出了历史的辉煌。而今,新一代潼中人,在党委书记、校长米强荣同志的带领下,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同心协力,辛勤耕耘,默默奉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切实整顿工作作风,强化劳动纪律,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学校形象;与此同时,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把我校办成“设备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巴渝名校和中华名校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