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618|回复: 1
收起左侧

《潼南文化》:杨尚昆主席深深的档案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5 22: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熊光远

杨尚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杨尚昆生前曾经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领导过党和国家的档案工作,对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杨尚昆故乡的档案工作者,特根据有关史料和文章撰成此文,以表达我们对杨尚昆主席的敬仰之情。
一、临危受命负责档案撤离延安
1945年党的“七大”后,杨尚昆接任李富春同志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从此时起就与档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6年11月,党中央决定实行战略转移,主动撤离延安。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党中央已在延安住了十多年了,积存了一批极其重要的档案资料。在1946年底到1947年初,杨尚昆开始直接负责疏散转移文件档案的准备工作。首先是集中文件档案,将已被撤销部门(如北平军调执行部)及分散在高级领导干部个人手中的文电集中起来。当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同志就将自己保存的大量文件交给了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秘书处;同时,各部委的文件档案也适当集中。到1946年11月,中央秘书处收到的文件就达6000多件。第二步是销毁没必要保存的文件资料。毛泽东同志高度关注此事,他指出:“疏散档案,不要惊慌失措,确实不需要的文件可以销毁,重要文电一定要保护好,片纸只字也不要落入敌人之手,但该保存的要好好保护,不要滥烧”。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杨尚昆和各机关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档案撤离延安的准备工作。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中央各部门开始向延安以外疏散档案。其中,中央秘书处先期送出去的档案有:疏散到陕北保安县安条岭16箱,疏散到陕北清涧县十家塬子13箱。1948年3月,在中央后委的统一领导下,这批档案材料又继续转移,于1948年4月初到达中央工委驻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在西柏坡期间,中央办办公厅秘书处继续对这批档案进行了整理,并根据整理工作经验制定出了《材料工作细则》,由中央秘书长任弼时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批准试行。1949年3月23日,在周恩来、杨尚昆的统一组织和指挥下,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转移。从延安撤出的党中央档案资料以及在西柏坡期间形成的档案文件开始了最后一次转移,于3月25日安全到达北平香山,先是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二处保管,1958年移交新成立的中央档案馆永久保存。
杨尚昆作为转移这些珍贵档案资料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为保存我党我军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提纲挈领制定档案工.作制度
随着即将迎来全国的解放,中央办公厅事务如潮水般涌来。杨尚昆一如既往,总能分清轻重缓急,应对自如。尤其是在新的公文处理和归档制度的建立方面,杨尚昆更是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中央办公厅承办和收发电报及归档程序》就是这些文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个。它是将我党我军文书处理从战争环境的散乱状态纳入规范管理的开端。该文件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规定了文件的批阅批办制度和中央发文的签署制度,从而避免了来文无人批无人办或多人批多人办的现象。第二,规定了中央文件的传阅决策制度和具体的签发程序。第三,规范了归档制度,而且相当具体,便于实际操作。经过杨尚昆的艰苦努力,再次规范了我党机关的办文程序,建立了归档制度,为新中国诞生后的档案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础。
建国后,杨尚昆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杨尚昆当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继续兼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主管和领导党和国家档案工作,为解决档案统一集中管理和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在杨尚昆的支持和领导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先后召开了多次会议,制定了许多规范性的文件。如1951年3月经杨尚昆同意,中央办公厅召开了中央一级党、政、军、群各机关第一次档案工作座谈会。同年4月,中办厅和国务院秘书厅分别召开了党、政系统全国秘书长工作会议,讨论了加强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问题,制定了相关文件,对在党政机关建立文书、档案工作制度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195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北京召开了党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回顾了1949年10月以来的档案工作基本情况,提出了党的档案工作新任务,明确了“边做边学,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
到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全国档案事业已有了长足发展,为此,国家档案局于是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档案资料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达到1017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林伯渠、彭真、薄一波、杨尚昆等接见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杨尚昆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从1949年10月到1965年11月,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档案工作有关会议近十次,下发档案工作方面的文件十多份,每次会议每份文件都凝聚着杨尚昆的心血,大多数文件他都亲自修改,有的会议他还亲自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正是因为有包括杨尚昆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新中国档案事业才得以打下牢固的基础并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三、精心筹划建立档案工作机构
经过解放初期收集革命历史档案和接收民国时期档案,迫切需要一个机构来统一管理这些档案资料。为此,杨尚昆认为建立党中央档案机构的条件已经成熟,并就成立中央档案馆的问题同中办厅的曾三、裴桐等人进行过多次商讨。而就国家而言,也应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机构来加强对全国档案工作的统一领导。因此,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当时负责保存党中央档案资料)向中央提出建议,党、政、军各系统都应设立档案工作的领导机构,对各自系统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制定统一的制度,培养训练业务干部,筹建中央和地方档案馆。1954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二次会议就决定成立国家档案局。1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设立了档案管理处,中央军委办公厅也设立了档案处,分别对党和军队的档案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全国党、政、军档案管理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有领导、有计划地建设国家档案事业新阶段的开始。
1954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批准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下设立第三处,即中央档案馆筹备处。1955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馆。1956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中央档案馆和国家档案馆在北京开工建设。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党政档案联系密切,甚至是密不可分。1958年11月7日向杨尚昆主任、习仲勋秘书长并中央书记处报送了《关于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报告》。经周恩来审批,中共中央于1959年1月7日发出了《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中央在批示中指出:“在档案工作统一管理之后,各级档案管理机构既是党的机构,又是政府机构;为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应规定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在中央由中央办公厅主任直接领导。……”从此,党和国家档案工作就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直接领导。
到1960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档案馆1635个。中央、省、地、县各级档案馆的建立,为新中国档案馆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各级档案馆建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积极为领导机关和中心工作、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劫后复出仍然关注档案工作
“文革”期间,杨尚昆作为所谓的反党集团成员之一被“监护审查”,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决定“恢复杨尚昆同志党的组织生活,分配工作。”12月10日,中央任命杨尚昆为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主任。这时,邓小平对即将离京赴任的杨尚昆说“你先不要走,把中央办公厅的班子重新组建,安排好了再走。”杨尚昆顾全大局,服从分配,利用上任前一个多月的时间,整天接待来访的老同志和原来中办厅的干部,了解情况,思考问题,积极向中央领导汇报,出主意,当参谋,为党中央政令畅通,工作正常运转出谋划策。他建议把冯文彬、曾三等老同志请回来,把为“四人帮”十分卖力的“三种人”清楚出去。正是在杨尚昆和中央领导的关怀下,被“四人帮”一伙严重破坏的档案工作才得以恢复,并逐步走上正轨。1979年4月,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局恢复工作,中共中央档案馆恢复中央档案馆的名称和职责,推倒了强加于国家档案局和档案战线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受珠连和受迫害的人员,也得到了平反昭雪。
杨尚昆到广东上任后,正值改革开放伊始,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但杨尚昆却始终不忘档案工作。1979年11月28日,杨尚昆出席了广东省档案工作会议,亲切地会见了久违的档案工作者,心情激动地发表了长篇讲话。杨尚昆的这次讲话,不仅对广东省档案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当时思想长期被禁锢的档案工作者,对全国档案工作的恢复、整顿、建设、发展也同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因为如此,国家档案局于1980年3月12日向全国档案系统印发了杨尚昆这篇讲话,供大家认真学习。
从1980年9月后,杨尚昆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常委副主席、国家主席兼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参与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公务十分繁忙,但他一如既往仍然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档案事业。1981年12月18日,他接见过全军档案干部训练队的官兵并讲话;1983年5月14日,他在全军档案工作会议上讲话;1984年7月9日,他在全军党史资料工作座谈会上讲话;1985年1月14日,他在党中央办公厅召开的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讲话;1985年5月6日他在中央军委常委会上就档案工作问题作过指示。1987年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出版时,他欣然命笔亲自书写了序言。他在这些讲话、指示和文章中,一再强调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加强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为军队建设服务,为研究和编写军史、战史、党史服务,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杨尚昆对长期在他领导下工作的同志和档案工作者十分关心,他同长期在他领导下工作的曾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90年4月,他为《曾三档案工作文集》题词:“总结历史经验,为建设和发展我国档案工作服务”。1990年11月28日,曾三因病逝世,已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杨尚昆亲自参加了12月13日举行的曾三遗体告别仪式,表达了对老部下逝世的极大惋惜、怀念和悲痛之情。
杨尚昆不但长期领导和关心党和国家的档案事业,而且还身体力行做好为党和国家留存档案和历史资料的工作。他几十年坚持写日记,为我们党史、军史留下了许多真实的,有的还是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2007年5月,《杨尚昆日记》正式出版发行。1997年春杨尚昆同志开始撰写回忆录的写作全面铺开。为写好回忆录,从1996年起直至1998年6月因病住进医院前,他同撰稿人谈了近百次,留下许多珍贵的口述资料(电视文献片《杨尚昆》中曾大量采用)。即使在他住院期间,他仍念念不忘写回忆录之事,多次问及进展情况。就在生命垂危,可能不久于人世之际,仍将此事挂在心上。他在1998年9月2日(即他逝世前的12天),写给党中央的信中还说:“……比如回忆录等,我也已作了交待”。
杨尚昆主席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他生前为档案工作打下的牢固基础,为档案工作制定的基本原则,他对档案工作的精辟论述,过去、现在以至将来对档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缅怀杨尚昆的丰功伟绩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他领导档案工作的丰富实践以及他关于档案工作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刻苦钻研档案业务,更好地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档案文化信息资料千秋万代的流传和发展服务。
     
 楼主| 发表于 2009-9-5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声明:
    本版系潼南论坛与潼南文联共同主办,本文作品系潼南文学界的权威作品,授权潼南论坛发布,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否则本网及潼南文联将保留向转载人员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