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穿越历史的烟尘
——我看《南京!南京!》
李贵华
《南京!南京!》这部影片,是青年导演陆川在经过大量详细周密的历史考证的基础上,以精良的制作手段,以超出一般史诗大片的沉重质感,复原出发生70多年前那个阴冷冬天里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影片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提供了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故事。对于男主角之一的侵华日军下级军官角川的刻画,突破了以往对于“日本鬼子”的脸谱化描写。惟其如此,就更深刻探究了战争、杀戮对于人性的摧残。
以前反映抗战的电影,往往把人分为两类——非敌即友、非正即邪、营垒分明。陆川的勇气和才华,在于把日本军人角川还原为了人类。角川不是恶魔,而是一个有人性的侵略军士兵。他所爱慕的日本慰安妇百合子的之死,使这场战争的宗教意义即所谓“圣战”在他心中坍塌。角川看见姜淑云的十字架项链,他说自己也在教会学校读书,索要了过去。他的上司松井开枪打死小妹,说“这么美的女人,不该这样活着”。对此,角川感到了震惊、迷茫。后来,姜淑云被日本兵拖走,她回头朝这个揣着十字架的角川说“打死我”。角川开枪打死她,也最终打死了他灵魂中的那个日本军人。而角川“活着比死更艰难”的道白和最后的自杀,是一个被绑上罪恶战车的人的灵魂忏悔、自我救赎。
陆川的叙述主体,其实是战争和屠杀本身。换句话说,《南京!南京!》就在讲战争和屠杀是怎么回事儿。为了讲清楚这一点,陆川用了很多敢于逆悖观众传统欣赏习惯的细节处理,以及备受争议的从日军士兵的视角表现战争。尽管影片给人有一些支离破碎的感觉,但却较为真实地呈现了战争和屠杀本来的面目。
更为重要的是,影片在战争和屠杀的后面,表现了一种中国人延续了几千年的求生本能和在死亡面前的尊严与勇气。譬如:
陆剑雄——典型的中国军人本色,视死如归,面对南京失守后带着剩余的士兵与日本鬼子对抗,最后慷慨赴死。
[/pre]姜淑云——一个勇敢的中国女性形象,她和拉贝先生在一起,与日本侵略军作抗争,尽全力去保护难民营的人。在最后为了多救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士兵抓走,她知道她将失去尊严时,毅然对角川说“杀了我”。士可杀不可辱,宁愿死去也不能没有尊严。
[/pre]唐天祥——拉贝的秘书,当其“出卖”行为并没有换来家人的安全,相反女儿被摔死,小姨子被逼做慰安妇也死了,惟有能保住的就是妻子和妻子肚子里的孩子时,他放弃了跟拉贝先生离开,回到了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的难民营。他的死,有“以死谢罪”的成分。临死之际拒绝蒙住眼睛,直面死亡,并微笑着告诉日本人:“我老婆又怀孕了”。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pre]江香君——一个很悲惨的角色,为了能够让难民营所有人换取食物,带来生命,第一个站出来充当日军强要的一百名慰安妇,最后受尽凌辱,赤裸裸地死去。
这些求生本能和在死亡面前的尊严与勇气尽管很微弱,却从来没有放弃,这才是最可贵的,这足以让72年后的我们可以有尊严地说,在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和屠杀面前,那些最底层、最普通甚至最贫贱最底下的中国人,勇于抗争,勇于牺牲,想尽一切办法争取生存的可能。他们有自己的面孔,有自己的尊严。
影片不只是为了表现残暴而渲染残暴,为了表现血腥而渲染血腥,而是尽最大努力,用影像靠近历史的真相,让人们在影像中深刻重温和体会这场战争残酷和悲惨,从而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所以,观看《南京!南京!》,我认为不是给人们提供一个激发民族仇恨、强化民族主义情绪的机会。记住历史,并不等于要延续仇恨。穿越历史的烟尘、淡化仇恨,也许才是是和平的开始。“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应该是我们的一种文化传承。中国民间不也常有“冤冤相报何时了”一说吗?
重庆市潼南县正兴街2—87信箱 李贵华 402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