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县城到古溪镇28公里,路程不算远。以前,是条坑洼不平的碎石路,座车要颠簸两三小时才能到达。
记得有一年,出差参加古溪中学中招体考,客车陷在途中烂路坑中,后经救援加步行,五小时后才到达。差点误了大事。
这些年,交通不断改善,碎石路先变成水泥路,现又改成柏油路,最近还开通了公交车。两地之间通行越来越便捷了。
申办了公交敬老卡,今天要拿它去享受一下。先到这过去通行不便,少去的地方,走走、看看。
沿途乡村面貌,也有很大变化。木瓦农房都变成了小洋楼;小块的农田,变成了连片的林果园或者养鱼塘;田间小路铺了水泥路面;弯曲的小河沟,改成了整齐的排灌渠道...
半小时左右,就到了终点站,古溪镇金竹城。这比以前,真是快得多了。
古溪镇地形,山水相依。古溪河从山下,穿城流过。大街小巷,枝枝叉叉,依山而建,就象一棵横卧的大树,主杆躺在河边,多数枝叉延伸山上。小镇风貌,既显示出山的雄伟挺拨,又包含有水的柔美秀丽。小镇早就有小重庆之美誉。
金竹城,是小镇扩建的居民新区。它在这棵横树主杆的左上枝,地处半山腰上。新区面积不小,号称半个城。里面分别建有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商场、影院、花园、广场...完全一派现代化城市小区面貌。问了一下房价,才两千多元平方米。感觉这是一处美丽亦居的地方。
也许是怀旧,更想看看那些记忆中的老街老景。下车后,就顺街巷向着河边往下走。
这是两条主街交叉口,小镇的商贸中心,商埔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现在更加繁荣拥挤,看来巳有必要在此处设置红绿灯,划出斑马道。
镇街中心位置这座庄严建筑,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却是该镇城乡及其几十万人口的大脑和控制中心。它是古溪镇政府所在地。
山门后边,有块象盆境样的世界。这是山里娃生长梦想的摇蓝,古溪镇小学。其内书声朗朗,朝气蓬勃。
这是一片绿水环绕的风水宝地,古溪中学。它培育过无数金龙玉凤。千万靑少年,从这里成就学业,走出山沟,飞向世界。它的高中部现己撤离,完中改成了初中,但校园仍然美丽,风景依旧。
小山城的最下边,是古溪河及河滨路,这是小镇的美景最胜之处。
回忆初见时,被这一带景色所振憾。两岸绿树参天,垂柳摇摆,槐花飘香。河中,碧水缓流,鱼翔浅底。路旁桥影相映,情侣相依。谁家炊烟飘飘,缠绕在吊脚楼下。悠扬钟声从古庙传出,在河谷中回荡。走进滨河路,仿佛置身仙境。
今天再见,有些变化 。河水干了。询问,是有了污染,临时排干消毒,很快要恢复储水。尽管暂时有些失了灵秀之色,但仍然显出天生丽质模样。
古溪丝厂,座落在河上游对岸,这曾是一家名震川渝,有过辉煌的企业。那时,它财色双全。说财,指它产的绸缎、丝棉、生丝等产品,畅销世界,能挣大把外汇。说色,是指厂里有很多年轻漂亮的缫丝女工,叫丝妹儿。她们成为古溪镇一片美丽的色彩。丝妹多数是乡村跳出农门的小芳。不但能干、漂亮,而且能拿工资。她们成为无数年轻小伙梦中追求的对象。
有一段顺口溜,表达出人们当时对丝妹儿的向往:
幺妹幺妹快快长,
长大好进丝二厂。
又有工资拿,
又吃供应粮。
干部军官任意挑,
全家老少有福享。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的荣光,化为历史。种种原因,如今该企业不复存在,人去楼空,厂房成为一片废墟。那些美丽的丝妹儿,不知散落何方。
听说古溪好钓鱼,因为交通原因,末能成愿。 来了,也顺便了解一下这边野钓场地。这下方便了,为以后过来出钓,做个准备。
走进渔具店,老板娘把知道的热钓地点、鱼情等等,毫无保守给做了介绍。为了表示谢意,特又买了一支鱼漂。其实这个家里都有,并不缺少。
接近午饭时间,有点饿了。决定就在镇街上吃,免得回去动手麻烦。
桥头这家食店很小,清净,有另外一个客人在就攴,蒸笼还冒着热气。老板为了节省热能,把已蒸好的馒头和大小肉包,混装一笼盖上纱布,揭开一角放灶锅上保温展示。
要了三个小肉包,一碗稀饭。肉包面皮用的老面发酵,皮质清香酥软,肉馅丰实,味道鲜美,且吃不出筋渣,肯定是用上好鲜猪肉加工的。于是又加三个。
结帐,共计二块五毛钱。这是几年来都没有遇到过,还有这样实惠便宜的攴饮。
我说: 老板,你家的饮食好吃又便宜,给拍个照,宣传一下吧!她非常高兴,急忙揭开纱布,又用筷子把笼里馒头包子摆放整齐,弄得好看些。
时常到处走走,随意拍个照,是为留个纪念。这么一说,也是常用的拍照借口,免得对方不乐意让拍。她却当真了,是个朴实憨厚的店主人!
把這段小插曲記录下來,也是想給這位厚道店主人兌現我說出的藉口話。不過,這家店的肉包,的確好吃,便宜实惠。
吃飽喝足,边打著飽嗝,边向回程的公交車站走去。古溪,我還將再來,來觀賞這裡別樣的美景,來看這裡新鮮的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