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启航新征程!重庆全力打造, n, i6 ]0 l+ Z7 O6 Y, N$ q1 Z$ Y
! L: Y3 ]9 J0 P) A1 `3 t
“轨道上的都市区”
* |# h2 ?/ d7 z- i2 t' t# q! y3 U0 h! z9 d% W7 o4 ~$ x$ ?
: k; a, E; b4 u7 {: w$ Y: p
从中心城区坐轨道交通出发,1小时内,向北至铜梁,向南,可至江津,向西,可至荣昌。这种跨城通勤的生活方式,在不远的将来即将成为现实。6 }0 l- G, ?6 U6 v
- A4 P- ~% X' x+ Q- y6 {# N: P/ E$ N( e
所谓轨道交通,是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主要包括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轨快线)、城市轨道等。2 G$ e# _2 X4 |0 s, y
! G0 x2 p7 ?& @ s- |1 M7 F& N1 k' u) g2 ~
10月12日召开的全市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提速构建“米”字型高铁网、城市轨道交通网、城际铁路网、市域铁路网,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轨快线)、城市轨道“四网融合”,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有力支撑。$ X+ o/ z) U9 X& D9 F
$ u* h. K$ U# W
+ a8 w+ {6 h4 M' E- y一条条从中心城区延伸的轨道,打破了市域的边界,连接起现代化大城市的未来和广大市民美好生活的企盼。重庆,正通过“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重塑城市发展的格局,深刻影响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
& p* T) b5 D" G6 X3 U3 }6 n' f& X* A# ^
域发展新趋势:城市群都市圈在轨道上“赛跑”! M- \; `5 N i- g
人口增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近年来,许多城市在不断变大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遭遇“大城市病”的困惑,重庆也不例外。
9 e: K1 O/ S: R2 \* T3 H8 w全面破解“大城市病”,我市科学谋划,精准“开方”。
* s4 S3 ?/ Q: b" O, R, j4 x2019年2月,市政府第41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计划实施方案》。
% ^4 l. W5 x I( l9 J2020年5月,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要求,大力推进主城都市区内部各区互联互通,打造“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 L! |0 W2 D* q+ G
今年2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科学规划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 @) F4 p @" h. r% k A# P
5月公示的《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建设现代化的主城都市区,规划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轨道建设新蓝图:2035年总里程将达6059公里左右4 B* y b! N6 }. p8 k
作为主城都市区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轨道交通备受各方关注。“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体量有多大,将给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 J+ u$ T- {1 ]3 _& ^据介绍,重庆“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范围包括中心城区9个区和主城新区12个区(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组成,其中包含了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态之城、西部科学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是重庆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中心,面积2.87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2027万人、经济总量1.8万亿元(2020年),构成重庆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在如此大范围的跨地区协作中,高密度的轨道交通联系显得尤为关键。6 f/ T$ z' l6 g, m J% L) ?
市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介绍,重庆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针对主城都市区不同板块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构建差异化的轨道交通体系。
# h4 B8 W/ n/ I0 Z7 }) f) z# k1 L未来,我市将强化轨道交通对西部科学城、东部生态城等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域及主城新区重点城市的服务保障,以轨道上的都市区的建设推动璧山、江津、长寿、南川率先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形成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中心城区功能向往扩散的重要传接点;有力提升涪陵、永川、綦江-万盛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形成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中心城区功能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传递的战略支点;有力推进荣昌、铜梁、大足、潼南立足自身优势加快特色发展, 发挥连接城乡、联动周边的桥头堡作用。
7 |* }1 v) Q* }8 @* ^$ |截至目前,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轨道交通规模达到2800公里。到2035年,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约6059公里,通过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实现主城都市区“1小时”轨道全覆盖。
: h9 @9 O! r1 [% o5 F0 \1 x+ U
据测算,“轨道上的都市区”建成后,重庆中心城区以高频次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实现轨道站点20分钟步行范围内居住人口及就业岗位覆盖率达到8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不低于65%。
) A2 C( V; _2 n& Y% ^四个同城化先行区以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为主,实现人的便捷通勤,与中心城区重要枢纽及节点及周边城市30分钟通达,率先融入中心城区。- s# k8 R: q' K0 V3 t# ^5 a# k
四个支点城市以高速铁路、市域(郊)铁路、干线货运等为主,串联城市和各类园区促进货物要素高效低成本绿色流通。实现与中心城区重要枢纽及节点45分钟通达,与周边城市30分钟互联互通,物流30分钟覆盖周边各类园区。未来,更多活跃经济、畅通物流、汇聚人才、加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将陆续开工或投用——明年春节前后,9号线一期32公里线路建成通车,实现我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402公里;。- @& k: n* ]6 \ p; f
2022年,力争9号线二期、江跳线、4号线二期共三条、68公里线路建成通车,届时我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470公里。
9 {6 k' h' X6 a# F此外,我市将开工建设27号线、17号线一期和7号线一期工程,实现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进一步支撑城市空间向外拓展。0 Z8 [7 C; u) x2 @5 K
不仅如此,“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建设,也将成为重庆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的一个重头戏。我市将预留相关城轨快线延伸至泸州、广安、遂宁等周边毗邻城市条件,并支撑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等建设,助推川渝中部崛起,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市以轨道交通为引领,加强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之间的人流物流往来和产业要素联动,重庆将迎来一个“同城化”发展的美丽新世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都市。
9 e' j# o' u9 I' s" o& q/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