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827|回复: 19
收起左侧

潼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3 0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07年2月6日在潼南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潼南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罗建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潼南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的回顾

    县第十四届政府自2003年组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真抓实干,克难攻坚,负重前行,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完成了既定的各项任务,谱写了潼南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一)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四年来,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巩固加强农业,突出发展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全县经济发展逐步步入到了既重经济体量、又重结构变化,既有发展速度、又有运行质量的轨道。

    着力于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全县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速度。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内生产总值63.6亿元,年均递增10.8%;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1.69亿元,年均递增1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4亿元,年均递增13.8%。农业总产值达到21.4亿元,年均增长6.9%;工业总产值达到43.1亿元,年均递增2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亿元,四年共投资85.5亿元,年均递增16.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实现47.4亿元,年均增长17.7%。

    着力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全县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好调整。在一产业的结构调整上,粮猪型二元结构得到改变,无公害蔬菜和特色农、林、牧、渔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综合开发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蔬菜、粮油、生猪、笋竹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在二产业的结构变化上,规模以上企业逐步成为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30户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总产值净增9.3亿元。在三产业的结构变化上,现代营销方式和新型商业业态不断涌现,以文化、餐饮、服装和小商品为主的特色街日趋繁荣,以综合市场、特色市场、特色街为主的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以革命传统教育与历史建筑艺术、石刻艺术与宗教文化、现代农业与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资源得到逐步开发。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31.6:24.9:43.5调整为25.4:30.8:43.8,不仅使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6.2个百分点,而且实现了二产超一产,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着力于增强发展后劲,培育经济增长板块,全县经济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重庆潼南工业园区、江北化工产业发展区逐步形成企业集群。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7亿元提高到4.5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85.9%提升到148.4%。万利来化工等4户企业实现产值过亿元。以简氏纸业、康河食品、三鑫林业、盈裕丝绸等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市级龙头企业,“两社两化”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服务农民、发展农村的推动力量。新世纪百货等现代商贸企业开始进入。杨尚昆故居、双江古镇、大佛寺等旅游景区景点开发逐渐启动。劳务经济作为第一资源型经济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

   (二)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空间得到了新的拓展

    四年来,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既重县城规模的迅速拓展,又重镇乡场镇建设的功能配套。县城东下北移战略得到了实施,“一江两岸三大片”建设有序推进,县城区面积扩大5平方公里,达到13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9.3%,年均增长2.7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9.7万人。完成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城市规划区面积达到12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规划实现全覆盖。充分利用城市投资有限公司这个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四年来,完成城市固投7.3亿元,改造建设城市主次干道13条,新增城市道路20.4公里,新城新区1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轮廓已见雏形。城市多维配套功能正在逐步完善,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动工建设,完成了奋进广场、三角广场、滨江公园、二水厂、潼南一中等一批公共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爱我潼城,洁净家园”活动深入开展,城市灯饰工程坚持实施,城市绿化度、美化度和亮化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潼南这座正在建设中的山水园林相辉映、旧城提升与新城拓展相匹配的中等城市,行将展示出新的英姿和独特魅力!

   (三)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取得了新的成效

    四年来,把改善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通车、通电、通气、通讯“四通”着手,不遗余力优化发展硬环境。四年共投资3.7亿元改造和新建公路272公里,快速铁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富金坝航电枢纽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渝西唯一的化危品铁路专线已通过成都铁路局验收,“王兴”、“中塘”等县内骨干公路建成通车,“1小时潼南”工程全面竣工,全县151个村启动了村道建设工程,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39公里,比2002年新增1046公里。能源通讯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投资近1.2亿元的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基本完成农网改造,实现户户通电。新建成日输30万立方米天然气复线,CNG加气站已建成投入使用。综合通讯覆盖全县,光纤电视得到较快发展,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在着力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努力创造优良的软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聚合力,开放型经济有了新发展。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范行政许可,具有行政审批权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集中对外服务,实行“阳光作业”。建立了招商项目秘书制,强化了对企业的服务。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步优化,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调动了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及成渝两地产业梯度转移,农化集团、新华化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入驻潼南,成功引进项目共计381个,实际引资25.3亿元。外向型企业从无到有,全县自营出口企业发展到12家,外贸出口供货值达5亿元。输出外派劳务人员1400人,位居全市前列。通过举办“重庆·潼南采购会”、“美食文化节”等会展活动,积极参加市以上会展洽谈、商务活动,促进了县域发展多层面交流与合作,潼南的知名度和开放度得到提高。

   (四)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四年来,积极深化各项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国有工商企业、粮食企业、供销企业改革顺利推进,尤其是股份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改革面达到98%,化解企业各种不良债务1.2亿元,企业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改制后的股份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运行良好。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结束了农民几千年缴粮纳税的历史。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乡镇村建制调整,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能。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实行财政综合预算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了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行政决策听证、行政首长问责制等制度。投融资改革进展顺利,多元化投资格局正逐步形成,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完成,组建了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构建了发展融资平台。

   (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和谐形成了新的局面

    四年来,以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己任,积极落实惠民政策,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83元增加到319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111元增加到8834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4.4万人减少到2.8万人。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加6平方米、3.2平方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得到保障,空气质量逐年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人居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3.3万个,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面有所扩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低保标准有了提高。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四年发放各类救灾救济金3165万元。“平安潼南”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有了好转,安全工作不断加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化解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全县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社会和谐氛围愈益浓厚。

   (六)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四年来,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成功举办了信息扶贫国际研讨会;“两基”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99.9%、97.7%,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9.6%,“普九”欠债逐步清偿,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9.6万平方米;优化中小学布局,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成功举办了全县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食品药品监督网络遍布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增强,战胜了“非典”、禽流感、人-猪链球菌等疫情,夺取了抗御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的全面胜利。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改善了人口结构,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5%。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严肃查处违法用地,有效治理了寨子坡、文景山等地质灾害。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化下乡活动持续开展,节日、纪念日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开展了“解放思想,实干兴县”大讨论,努力培育潼南人文精神。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共办理回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建议、意见776件。积极开展全民普法,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努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阳光型政府,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审计、监察监督不断强化,民族、宗教、外事工作得以加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向前发展,武装、人防、消防、档案、保密、统计、物价、质监、药监、气象、双拥共建、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位代表!回首四年,弹指一挥间。可以说,过去的四年,是我县发展速度得以加快、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的四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夯实、优良发展环境逐步营造的四年,是产业层次有所提升、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的四年,是和谐社会得以构建、人民群众实惠逐步增多的四年。盘点这些成绩,无不凝聚着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无不凝聚着人大、政协及社会各方的鼎力支持,无不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辛勤耕耘。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潼南经济社会发展付出劳动、打下基础、作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帮助和支持潼南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总结过去,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我县正处于爬坡上坎、负重发展阶段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由于发展起点的差异及地理区位的劣势,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反复多变,由于长时期投入的严重不足,我县目前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在渝西以至全市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次。二是强势产业发展乏力,优势产业链条较短,骨干企业集群尚未形成,在建大中型项目偏少,经济社会发展缺乏鲜明的兴奋点、支撑点和增长点。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农村产业建设还比较脆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城市发展也显得有些脱节,新城新区人气、产业、功能“空心化”的问题还客观存在。四是县级财政总量小、负荷重,一些公共建设和关系民生的好事实事该办未办,一些历史积淀的遗留问题一拖再拖,一些干部职工的正当待遇也没有完全落实兑现,一些地方和行业也还存在着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五是部分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高效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科学有序的运作机制尚未完善,一些干部习惯于计划经济、封闭状态、经验主义的老一套,创新欲望不强,创业氛围不浓,创建激情不够,很容易禁锢于“小步即可、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困惑中。

    科学评判已经取得的成绩,既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潼南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又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具有潼南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还使我们更加对潼南未来发展充满着十足的信心!辩证审视目前还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既使我们更准地把握潼南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根本症结,又使我们更好地寻求建设潼南的有效之策,还使我们更能紧扣潼南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实现新的突破。我们坚信,潼南一定能开创新的发展局面,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思路

    未来五年,既是潼南发展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又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发展期。在这五年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将全面展开,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将加大力度,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将大大加速,我县作为地处中国西部的渝西农业大县、省定贫困县,必将获得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和梯度转移的强力推动。在这五年里,市委、市政府将大打“直辖牌”,建设“重庆1小时经济圈”,我县作为“重庆1小时经济圈”主要出口通道和成渝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必将承接重庆、成都两大城市较多的产业转移和较强的辐射带动。在这五年里,渝遂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的全面贯通,加之“三纵一横一补”的县际交通体系的完善,使我县曾是“渝西边陲”的地理区位劣势变成了近靠重庆、成都两座大城市的区位优势,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强的后发优势必将得以凸显。在这五年里,杨尚昆主席故乡的知名度将不断提高,红色旅游开发的强度将不断加大,无公害蔬菜的品牌效应将不断发挥,劳务经济作为第一资源型经济的培育将不断强化,这些都将对加快我县发展产生明显的聚合效应。在这五年里,县委给我们绘就了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营造了一种“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配备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这些都将对我县今后五年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未来五年,是潼南机遇集成、蓄势待发、一触即发的重要时期,是潼南夯基立柱、提速提档、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当前,潼南正处于由稳步发展转为阔步发展的新的历史“拐点”上。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潼南为总揽,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保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坚持务实创新,突出夯基立柱,奋力追赶跨越,深入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努力开创潼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力争经济发展速度超过渝西地区平均速度,经济发展水平赶超渝西地区平均水平。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3亿元,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达到3.4亿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年均增长8%;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序列由“三二一”变为“二三一”,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力求向2:5:3的目标迈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为了贯彻县委提出的指导思想,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一定要坚持“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弘扬“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图变图强”的人文精神。自强不息就是依靠自身力量奋力向上、奋斗不止,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创业是发展的端点和重要平台,图变是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演绎过程,图强是发展成果的最终体现。县委提出的“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图变图强”具有鲜明潼南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关键是要激励全县干部群众焕发出一种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艰苦创业、励精图变、发奋图强的精神状态,为潼南加速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建设潼南,我们要热爱潼南,宣传潼南;我们承认落后,但绝不甘愿落后;我们要唱好潼南发展的“正气歌”,吹响潼南加速发展的“进军号”。

    二是必须抢占“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发展先机。一定要把潼南发展放到“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特殊背景和发展格局中来找准定位,来谋划方略,来寻求突破。要按照大都市产业转移“承接地”、农副产品“供应地”、劳动力资源“输出地”、旅游休闲“观光地”的要求,抢占先机,尽快动作,有效融入,全面对接,彰显出我县在“重庆1小时经济圈”中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主要出口通道的作用。

    三是必须立足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模式。紧抓机遇,发挥优势,科学策划和对外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多元化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大马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建设,寻求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建设现代中等城市、打造西部绿色菜都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发展步伐的新提速,实现发展进程的新跳跃,迎得一种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模式,使我县自身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壮大,使我县在全市特别是在渝西地区的位次逐步得以提升。

    四是必须坚持构建和谐潼南的总体目标。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要求,始终把构建和谐潼南作为发展的总体目标。要坚持时时爱民,处处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困难问题,努力夯实建设和谐潼南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贯彻县委提出的指导思想,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一定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

   (一)突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工业强,则发展兴、财政富。未来五年,我们要突出工业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力争用五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使工业经济成为全县经济的“半壁河山”。

    培育主导产业。要以承接主城区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以汽车、摩托车配件生产及农机产品为重点,培育既当“主角”又当“配角”的小巨人企业,把潼南初步建成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机械制造业基地。要以天然气化工为龙头,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做大做强化工企业。要大力开发农化集团、新华化工、万利来化工等企业的上下游产品,形成化工产业链,逐步把潼南建成重庆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要充分发挥农业大县的比较优势,围绕特色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潼南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重大影响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建设工业园区。要按照“拓展规模,打造形态,完善功能,集聚企业,快出效益”的思路,加快建设潼南工业园,使其成为全县工业发展的“火车头”,使其成为全县的经济高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在积极支持已建化工企业技术改造、规模扩张的同时,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农化集团铬盐项目尽快投产,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化工产业区的发展。要通过有效融资,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实现潼南工业园区运作的低成本效应。要增强园区集聚能力,提高招商能力,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积极引进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落户园区,促进园区内关联产业的聚合和产业链的形成,努力提高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努力提高企业的产出速度和强度。

    发展企业集群。要在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以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更多的企业落户潼南,形成潼南发展的企业集群,激励一大批企业活跃在潼南发展的舞台上。要坚持大中小企业并举,既要“繁星点点”,更要“皓月当空”,对倡导发展的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的引进,要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创造企业最佳的发展环境。要对国有的、民营的、本地的、外地的企业一视同仁,特别是要对发展初期的民营企业及初始落户潼南的企业,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要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实行重点工业企业县级领导联系制度,坚持召开工业企业“双月联席会议”。要通过五年努力,培育10个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工业骨干企业,让其逐步挑起全县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大梁。要更加树立品牌意识,更加注重科研开发,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和提高科技含量,努力增强全县工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

    大力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迅速形成抓招商引资就是抓机遇、抓经济、抓发展的共识。坚持抓大不放小,紧紧抓住“外资内移、内资西进”的有利时机,积极承接成渝两地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有针对性地引进规模大、前景好的工业大项目。大力拓展招商领域,紧紧围绕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丝绸、纸业等重点产业,突出会展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产业链招商,积极策划和包装一批招商项目,积极发挥企业家特别是潼南籍在外企业家的桥梁作用,着力加强对项目的推介,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力争五年引进各种资金50亿元。

   (二)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以农业产业化牵引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点上抓示范带动、面上抓便民惠民”的立体式新农村建设格局。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一镇一业”、“一地一色”的思路,切实抓好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重点抓好无公害蔬菜、蘑菇、PIC优质生猪、七彩山鸡等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全县大力实施蔬菜复种面积近100万亩、蘑菇种植100万平方米、出栏PIC优质生猪100万头、养殖七彩山鸡100万只的“四百工程”。要大力推进以链式经济为重要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相对集中建立农业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连结机制,实现农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大打生态绿色品牌,要在建设生态明珠的过程中打造绿色菜都,严防工业污染和过度开发,巩固发展“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县”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品牌,积极申报市级、国家级优质农产品认证,努力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品牌。

    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分享公共服务。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巩固“1小时潼南”工程,逐步实现镇乡公路通畅,村级公路通达,方便农民群众出行。未来五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260公里,油(硬)化率力争达到80%以上。要把水利建设放在与交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多种形式兴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及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积极解决20万场镇和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要切实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生态明珠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要不断改善农村电力,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努力提高农村通讯覆盖面,逐步扩大农户用天然气的比重,继续推进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把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要强化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强化对农民的法律知识普及,强化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懂文化、讲文明、有本事的新型农民。要重点加强对30岁以下农民较长时期的技术培训,使一部分青年农民成为“农村科技尖兵”和“致富带头人”,使一部分青年农民带领全家有效地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要通过多管齐下的措施,使一大批农民树立新理念,兴办新产业,打造新风貌,建设新农村。

    不断完善农村建设机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发展、农村民主管理、农民长效增收、社会公共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开辟新空间、增添新动力。要积极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倡导“一事一议”,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服务的发展机制。要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两社两化”,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深入开展扶贫攻坚,努力提高对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服务效能,逐步形成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要对镇乡和部门工作实行年度综合考评,有奖有惩,赏罚分明,形成各镇乡(街道)竞相发展、各部门创优争先的局面。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服务社会化水平

    第三产业是新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要以商贸、旅游和劳务经济为重点,积极推动房地产、金融、餐饮、娱乐、中介服务业及创意产业、会展经济的发展,大力提高三产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潼南发展的新形象。今后五年,要高度重视并着力强化第三产业发展,使第三产业在全县经济中占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比重。

    搞活商贸经济。要树立大流通、大市场的观念,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变迁,依靠重庆、成都两大城市的辐射,进一步找准搞活商贸流通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把我县建设成为“服务潼南、连接成渝、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商贸中心。要积极发展新型商业业态,着力引进现代流通企业,推进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网上购物等流通方式,提升商业发展的层次。要加快金鸭坝中心商圈和新城现代商业的建设,打造特色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形成县城规模级配合理、档次不断提升的商业网络。要扶持规模大、辐射广、功能全的特色专业市场,形成重要的渝西边贸集散基地。要不断完善商业服务网络,构建城区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区、乡镇商业区和农村商业点五个层次的商业服务网络,沟通城乡商贸流通,发挥经济合作联社作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到2011年,争取引进2—3家大型现代商业企业进入潼南,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40亿元。

    做特旅游经济。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贯通为契机,迅速提升潼南旅游“红色文化、金佛文化、生态文化”,进一步打响“全国第一金佛、双江历史文化名镇、西部绿色菜都、重庆生态明珠”等旅游精品品牌,推动特色旅游经济的大发展。要以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以双江古镇为载体,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整合、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展示“名人、名镇、民居”的风采和历史音符,促进我县旅游产业文化品位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支持东升茶场开发旅游资源,用好富金坝建设形成的上和、别口库区这一“渝西三峡”独特资源,精心包装项目,实行对外招商,力争尽快启动建设。要狠下功夫打造旅游景区、景点、景色,开发旅游产品,积极争取开启潼南红色旅游市内大环线,形成成渝旅游大结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潼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到2011年,争取全县游客达到1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2亿元。

    开发劳务经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量多价廉的优势,推动劳务经济开发上规模、上水平,尽快使我县劳务经济真正成为第一资源型经济。大力开发我县劳务经济,一要对外输出一批,进一步拓宽输出渠道,抓好用工和输出信息对接,有序组织,形成规模,既要向劳动力稀缺的发达地区输出,又要逐步加大向国外输出的力度。二要培训提高一批,注重劳动力培训资源的整合,加快新城职教中心建设,加强劳动力技能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用工订单和劳务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培训人才的就业率。三要招引回流一批,进一步抓好服务保障,强化劳务输出跟踪服务,鼓励和吸引一大批有实力、懂经营、会管理、能有效开拓市场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经商办厂,带动致富。四要就近转移一批,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县内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引进和兴办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向县城、向集镇、向工业企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通过以上“四个一批”,使我县农村劳动力每年要以1—2万人的速度转移,农民劳务经济收入每年要以200元左右速度增长,农村城镇化水平每年要以2个以上百分点提高。

   (四)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加速推进县城一体化建设

    我县城镇建设特别是县城建设,既是上届工作的亮点,又是本届工作的重点。今后五年,要切实抓好以县城建设为抓手、以强化功能为取向、以经营城市为手段的城镇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县城一体化建设。到2011年,力争全县城镇面积新增1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新增10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3.7个百分点,达到43%。

    完善城镇发展体系。坚持应用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准确把握我县城镇发展的基本定位,在较高起点、较高标准和科学化原则下,做好城镇建设的规划编制和调整,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依托、以边贸场镇为重点的城镇发展体系。县城建设主要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集聚城市人气,促进“一江两岸三大片”的有机融合,使县城实现一体化发展。小城镇建设要着力于彻底改变镇乡场镇面貌,提升场镇形象,建立场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到2011年,全县建成34.6平方公里的城镇,其中县城20平方公里,镇乡14.6平方公里。

    强化城镇综合功能。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管网、绿化等市政公共设施建设;要加快“两高”配套工程建设,完善交通有效链接网络,建成涪江二桥和人行桥,发挥新城、旧城的连片拉动效益;要进一步加快新城新区建设步伐,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宾馆等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公共建设,营造和激活新城新区的人气、商气,大幅度提高人口入住率。要以镇乡(街道)政府所在地为依托,实行一镇(乡、街道)一策,突出特色,推动小城镇发展。以长效管理为基础,以重点整治为支撑,以综合治理为保障,全面改善城乡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要在引入业主高档开发房地产业的同时,加强物业管理,努力创建洁净、有序、亮丽、优美的家园,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质。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在“经营城市”上大作文章,以市场化的机制、多元化的渠道筹集建设和发展资金。一要盘活城市土地资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新城新区土地资产收益,做好“以地生财”文章,逐渐将新城新区的建设由行政推动向市场推动过渡。二要盘活基础设施资本,充分利用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转让拍卖城市道路、设施的广告权和冠名权等模式,实现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做到投资多元化、运营效益化。三要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凡是可以向民间放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要大胆地放开,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弥补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四要着力解决城市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比较发达的第三产业,用产业化来支撑城镇化,用城镇化来推动产业化。

   (五)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社会均衡化发展

    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科教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新城学校建设,形成高中、初中和小学齐备的学校布局,切实解决新城区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力争全县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4年提高到8.9年。注重科技对经济的强力拉动,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不断提高科技长入经济的份额,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由43%提高到48%。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培养与选拔、引进与留住人才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步提高专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比重,逐步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环境。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造,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标准村级卫生站,建立设施齐全的乡镇、社区、村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解决未参加医保的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医疗问题。未来五年,全县乡镇(街道)卫生院力争全部建成市级规范化卫生院,示范村级卫生站的比例新增5个百分点,办好梓潼、江北新城卫生服务中心,创建1所市级中医示范医院。

    注重发展文体事业。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加强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服务,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用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去占领群众的思想文化阵地。充分挖掘我县民间艺术资源,大力开发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杨尚昆故居、杨闇公陵园、大佛寺、双江古镇等具有潼南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大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力度,继续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举办潼南县体育运动会。

    落实基本国策,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排污行为。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生态潼南”建设。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改善出生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加强国防、人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等工作,关心老年人、残疾人等事业,做好人事、编制、统计、审计、物价、档案、宗教等工作。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倡导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军警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完善村民自治、社区民主管理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形成管理合力。

   (六)围绕构建和谐潼南,强化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更加关注民生,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入手,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弱势群体在就业、住房、医疗、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人民享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断提高就业水平。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对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增强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能力。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把财政、信贷支持和税费减免等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城乡公平就业。认真研究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新城新区失业农民、拆迁安置失地农民、低保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逐步完善低保政策与就业联动机制,促进有条件、有能力的低保人员积极就业。未来五年,全县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万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对各类参保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让更多的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保障城镇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继续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和开展“慈善两日捐”活动,对农村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实行“两免一补”。积极帮助特殊困难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住房等实际困难。加大廉租房保障力度,对全县人均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户,实现廉租房保障全覆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加绩效和工作量工资以全面提高村干部待遇,保证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全部加入养老保险。

    推进“平安潼南”建设。强化社会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地方黑恶势力,卓有成效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潼南一方平安。高度重视和加强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信访管理水平,畅通信访工作渠道,尽最大努力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尽最大努力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正当权益。加强对生产、食品、交通、消防、民爆化危品的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2007年工作的任务

    2007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七大,迎来市第三次党代会和重庆直辖十周年,迎来尚昆主席诞辰一百周年。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大灾阵痛之后的大干之年,是向“十一五”目标阔步迈进的关键之年。起步关系胜负,开局关系全局,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做好2007年的政府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又好又快的发展方针,必须抢占市委提出打好“直辖牌”、建设“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发展先机,必须符合县党代会对我县五年发展绘就的宏伟蓝图和政府今后五年工作所作的部署,必须顺应全县人民长期以来对政府工作的期盼和要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07年我们要抢抓机遇、追求卓越、健步前进!我们要千帆竞发、你追我赶、奋力争先!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县委提出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实现本届政府第一年工作的开门红!

    2007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3亿元,增长13%;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86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3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50元,增长8%;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万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万人,城镇化率提高2.7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做好2007年的政府工作,一定要在充分遵循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认真履行政府所作承诺的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紧扣重点寻求新的突破!2007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抓好两大发展板块,举办四个重大活动,启动六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八个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十项民心工程。

   (一)抓好两大发展板块

    农村和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的两大发展板块,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翼”。今年,我们要坚持农村、城镇两个板块“两手抓”、“两促进”。

    抓好农村板块的发展。坚持“三农”地位求重、农民感情求真、发展理念求新、推进方式求变、工作作风求实的“五求”思路,把握“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农村、造就新型农民”三个着力点,深入扎实地推进农村发展。今年的新农村建设,“点”上要抓好3个示范村、22个推进村建设,尤其要抓好桂林双坝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动;“面”上要抓好惠民便民,把中央、市、县关于惠及农民的政策落到实处,启动实施一批“便民工程”,让广大农民得到比过去更多的实惠。今年的农业产业建设,要突出一窝菜(绿色蔬菜)、一朵菇(蘑菇)的发展,力争在两三年内达到十万至百万级的产业规模;启动实施山鸡养殖10万只、生猪出栏100万头、小家禽饲养1000万只的“十百千”工程。要加强专业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主体的培育,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的作用。今年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建设、村级公路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生态林建设为重点,争取立项和启动建设鹭鸶溪水库,力争完成1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使16个未通公路的行政村全部通上公路,完成桂林中低产田土改造任务2.2万亩。投资1500万元完成桂林农网改造,实现全县农网全部改造。今年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推进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筹建无公害蔬菜科研所,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启动农村教育“三改工程”,加强危房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加强镇乡(街道)卫生院人才培养。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镇(乡、街道)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建立农村救助体系和农村低保制度,在22个镇乡(街道)全面建立社保服务所,在20个镇乡普遍建立“稻草援助基金”。加强“双拥”工作,落实优抚政策,推进村务公开,实现民主管理。深入推进整村扶贫开发。同时,要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要搞好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

    抓好城镇板块的发展。从今年开始,要加快县城-区域中心镇-边贸镇-农民新村的城镇体系建设,把县城作为展现城市形象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着力点。今年的县城建设,要逐步改变“一江两岸三大片”脱节发展的局面,走县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要在重视新城建设的同时,对老城适度开发改造;要规划建设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特色街区,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和整体效果。今年的县城建设,要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和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重点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主要加快学校、医院、道路交通、供水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建设,切实保障水、电、气供应,尽早启动新城三校、涪江二桥、人行桥、金鸭坝及大佛寺片区开发、滨江路防洪堤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并积极引进现代商业企业,全年县城基础设施投入力争达到10亿元以上。要在符合县城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拓展潼南工业园区规模,搞好农民拆迁安置,实施园区“三通一平”建设,加快通凉路及凉风垭片区的开发建设,吸引更好的产业、更多的项目、更大的业主进入,强化产业支撑。今年,县城要争取吸纳外地及本县农民3万人,新城人口要保持1万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村劳动力争取转移到二三产业的达到4万人。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镇乡场镇综合治理,形成规模级配合理、功能比较完善的小城镇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快城镇小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不断繁荣社区文化。开展“卫生下社区活动”,推进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搞好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充分就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

   (二)举办四个重大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宣传、推介、展示潼南,不断提高潼南的影响力和对外开放度。一是举办纪念杨尚昆主席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杨闇公和杨尚昆故里红色文化巡展、生平业绩展和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以发挥伟人效应,提升双江“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品牌,积极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二是举办“潼南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高端论坛。研讨潼南作为成渝经济高地战略支点、重庆1小时经济圈重要通道和渝西主要门户的应对之策,捷足先登,牢牢把握重庆大打“直辖牌”的主动权。三是举办第四届“重庆·潼南采购会”。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将第四届采购会办得更上档次、更具规模、更有影响,尤其要扩大我县“重庆生态明珠”、“西部绿色菜都”的影响,真正发挥区域性经济合作平台的作用。

    四是筹备举办潼南城市化·工业化招商会。策划包装和及时推出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市场化运作的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开展宽领域、多层次、高强度的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

   (三)启动六大基础设施项目

    优良的基础环境条件是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今年,我县要致力于夯实发展基础,重点启动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逐步形成发展的后发优势。一是建设涪江二桥,开工涪江人行桥,修好连接高速公路的田塘路、通凉路,逐步形成2—3桥飞架县城南北、有效承接高速公路传导辐射的交通发展新格局。二是启动莲花变电站升压、110千伏“风潼二线”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农化集团等企业用电。三是启动火车站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商贸流通、市民休闲等综合服务功能。四是启动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优化生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五是启动滨江路工程建设,力求建成具有防洪、休闲、商业等综合功能的城市高品质发展区和城市风景线。六是启动江北新城小学、初中、高中“三校”建设工程,尽快改变新城教育滞后、人气不旺的状况。

   (四)建设八个产业工程项目

    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保持财政和居民收入高速增长的重要依托。今年,我县要致力于培育经济支柱,重点建设8个产业工程项目。一是加快农化集团铬盐项目建设,力争年度建设投入进度新增4亿元。二是实施新华化工厂“1万吨改2万吨钛白粉”和催化剂钛白技改项目,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再生能力。三是加快红旗钢圈厂搬迁项目建设,力争达到年产汽车钢圈100万套的规模。四是开工建设大佛塑料厂技改扩建项目,引进福建晋江包装公司建设现代包装生产线。五是新建川艺机械厂出口摩托车抽水泵生产线,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六是积极引进长华公司,深度开发蘑菇产业,加快桑枝食用菌开发与纤维板生产项目建设。七是启动康河食品公司PIC种猪基地及深加工建设,提高养猪综合效益。八是建立七彩山鸡基地,在花岩镇及其周边达到10万羽七彩山鸡养殖规模。

   (五)实施十项民心工程

    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竭力多办、快办一批社会比较关注、直接惠及人民的好事实事。今年,我县要尽最大努力,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一是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完成卧小路、上佛路、双大路等7条公路近100公里的路面改造。二是实施桂林双坝村抢险救生通道一期工程建设,新建横向和纵向通道8.6公里。三是实施江北新城步行街及公共设施建设,年内建成公厕和垃圾站各6座,步行街1条。四是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新建沼气池2500口,巩固和发展农村能源示范县。五是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解决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退耕还林面积5000亩。六是认真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服务工作,年内培训劳务人员5000人,实现多层次就业转移1万人。七是加强城区供电、供水、供气管网的改造和完善,排除安全隐患,保障有效供给。八是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对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700元的予以补助,对城市、农村低保人员中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分别增发20元和10元。九是切实加快消除学校危房步伐,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1万平方米。十是及时落实兑现对农民的各项直补政策,及时兑现落实新出台的对干部职工的工资待遇政策,做到不截留、不挂帐、不打白条!从2007年起,干部职工一个月的奖励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对过去拖欠干部职工的待遇,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逐步兑现!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紧紧围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主题,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建设创新实干型、高效服务型、阳光诚信型、法制责任型、清正廉洁型政府。

   (一)建设创新实干型政府

    树立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务求创新实干,把好事干实,把实事干好。一是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坚决破除唯书唯上、因循守旧、画地为牢的思想,树立求实求是、开拓创新、奋力争先的意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新的思维方式、有效的操作模式,去投入新一轮的发展之中。二是用创新的手段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对外开放度低、资源开发度低、有效服务度低的问题,努力解决人浮于事、职责不清、目标不明的问题,努力解决国有企业改制、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问题。要把创新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贯穿于加速发展的全过程。三是形成一个真抓实干的浓烈氛围。要深入基层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问题,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困难和矛盾,着力打造培育亮点、看点和经济增长点,把真抓实干落到实处,在全县上下形成“多干少说、先干后说、干好再说”的社会风尚。

   (二)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

    坚持快节奏的工作,讲求高效率的服务,让人民满意,让企业满意,让关注和支持潼南建设的各界人士满意,是政府工作不懈的追求。树立效率观念,县级各部门要精简办事程序,建立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绩效考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将制定提高行政效率办法,规定追究影响行政效能、贻误工作行为的具体责任,监察部门要经常性、不定期督查各部门的行政效能水平。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效率,县行政审批大厅坚决实行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任何一起审批事项都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办结。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尤其要在城市管理、农村卫生、医疗、教育和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大量优质服务。尤其要做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五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提高环保、住房和社会治安公共服务水平,让全县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转变服务作风,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长问责制,不断规范政府行政服务体制。

   (三)建设阳光诚信型政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制定出台《潼南县政务信息公开办法》,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规范政务公开内容、丰富政务公开形式,及时把政府决策、政务信息、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尤其要理顺财政体制,规范非税征收,严格政府采购。县财政要对各单位和镇乡按照年初的财政预算,按时间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要将争取上级的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业主单位,真正打造阳光财政。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严格履行政府作出的承诺。加快“守信于民、服务社会”的信用型政府建设,着力建设“诚信潼南”,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信用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所作出的决定,非因上级纠正和非经法定事由及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撤销、变更。要努力提高政府决策、执行、监督、服务、商务的信誉度。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四)建设法治责任型政府

    高度重视政府法制建设,规范各种行政行为,坚持法律与机制体制相结合,推进法治责任型政府建设。一要坚持依法行政。继续落实《行政许可法》,切实加强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尤其要做好对政府形象影响较大的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对交通、市政、规划、国土、农业等部门执法情况的监督,查处与民争利、坑民害民等执法违法行为。切实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坚持信访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决制止越级上访,努力实现信访“零上市”、“零进京”的目标。二要建立责任机制。用有效机制塑造责任型政府形象。要建立责任无缝机制,使全县上下形成责任闭合链,不允许出现责任没有明确落实到部门和人的现象;要建立责任落实机制,用制度和科学流程推动责任落实;要建立责任监督机制,整合县内监察、审计、法制、人事、财政等监督力量,依照程序在职责范围内进行责任有效监督。要建立责任激励和追究机制,制定便于操作的行政人员引咎辞职的规定、对失职和违法人员的惩罚制度,通过惩罚、奖励、表彰和责任记录来体现责任落实的效果。要建立责任风险机制,不推卸和敢于明确政府承担对社会风险处置的责任,不推卸和敢于承担对全县的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积极应对的责任。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要支持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开展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的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办好潼南的事情。

   (五)建设清正廉洁型政府

    从建立制度着手,从创新机制着手,从重点环节着手,切实抓好反腐倡廉,树立政府廉洁形象。一要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县上下都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深入开展政府及各组成部门领导述职述廉活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依靠制度力量,规范权力运行,尤其是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细则,作为每年考核的重要依据。二要着力抓好反腐重点环节。重点监控我县土地市场和建筑市场,规范基建工程招标市场,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财经执法力度,解决干部群众反应突出的财经问题,防止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强化审计工作,尤其在今年换届之中,涉及审计的单位和人数众多,审计部门要加大审计力度,全面审计全县公共财政的收支规范状况,坚决依法严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三是切实加大监督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严厉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腐败案件,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堵塞管理漏洞,杜绝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充分尊重纳税人的劳动成果,努力打造亲民、爱民的“人本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机遇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挑战激发着新的斗志,新的形势催生着新的创业冲动。让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潼南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方略,自强不息,自我超越,团结拼搏,疾蹄奋进,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的发展篇章,创造出无愧于92万潼南人民的新的壮丽辉煌!
     
发表于 2007-2-14 11: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希望关心潼南的人士多来了解一下未来5年县里的发展大计.
发表于 2007-2-16 01: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我觉得领导还是很强的,怎么说呢!他们读这么多字都没有叫中场休息.我在想让我读这么多字的话,眼睛都要看花,嘴巴都要读干!所以说我不是一个当领导的料啊!但是为什么总有人说我长得象毛主席呢!哈哈,都说我有一个官相!我希望到我当领导的时候,就不用读这么多的文章了,那我可能还有可能哦!
发表于 2007-2-16 1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来点实际的可不可以?给我们一个工作!大了我们看不懂,小了你们又不想做.但是你们可知道群众利益无小事!哎!
 楼主| 发表于 2007-2-16 12: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相信政府,2007年的工作任务将会落到实处!
发表于 2007-2-23 15: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规划、计划都提出来了,就是看落实情况了,尤其是清正廉洁、高效型、服务型诚信的落实!
发表于 2007-2-23 19: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我也来学习一下......至于如何实施我还时是相信政府的
发表于 2007-2-25 14: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我也来了解哈,这可是大事啊, [s:303]  [s:303]  [s:303]
发表于 2007-3-1 08: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珠海
这个论坛政治气息太过浓厚。。。。。。。。。无语。。。。。。。。。。。
     
发表于 2007-3-1 09: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8楼的,我们这个论坛是家乡的网站,各方面内容都要兼顾,介绍家乡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是我们网的宗旨个责任.该网站已经成为让潼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潼南的一个窗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