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江津的定位目前看来有两个,一是以前提出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二是新提出的主城的卫星城市。& ^& ]: C+ {$ J; J0 \: }
% J* v$ m$ l8 N4 f6 F8 \, n 先说第一个。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一是大城市。
9 |# g, \4 d- @' c+ c: F$ k8 ]
7 X5 `2 N/ z$ E2 A" ]0 u 某篇文章对区域性中心城市有个概括性的描述:
( V& p* ~9 o( Z* A- t 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聚集体。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一般城市而言,中心城市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心城市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若干“中心”,如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等,中心城市通过这样的“中心”对区域发展起带动作用。3 K2 R) U* Y: X8 Y9 j: ?
( C, J* Y% H) f1 E7 ?/ E3 c 如果非要抠字眼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只是这个区域有大有小罢了。例如江津的白沙,虽然是一个小城市,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辐射永兴、石蟆等镇,也算是津西这个区域的中心。同理,绝大多数的县城都是本县的中心城市,江津城作为近千年的县治所在地,当然拥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但这样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显然不是重庆给江津定位的本意,更不是江津发展的目标。
4 M' i8 [+ m6 T9 ^' u 7 U2 t; `. N. [
至于大城市,在中国是有硬指标的。即按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对城市规模进行划分。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
7 o4 V. @) W8 Z i: o# J+ j7 z 这里还顺便提一下城市分类的问题。城市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在中国,一般划分为工业城市、矿业城市、商业城市、旅游城市、港口城市、综合城市等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城市,都必须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包括产业的支撑,交通、商贸、教育、医疗、文化等相关服务设施的配套。尤其是大城市,产业和服务的功能显得更为重要。
/ x- D3 E3 Y A( h! I4 l u
; q# s( Z; |% ]+ n9 \! H 综上所述,一个“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完整的或优势性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发达的交通体系,较强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绝不仅仅局限在本行政区域内),超过50万的城市人口聚集,五者缺一不可。
' a( k4 q/ B7 V5 e4 |$ F; K! g0 J ' D W# q4 t7 W9 O5 ]$ Q
在看江津之前,先看看定位与江津相同的永川。二十多年地区驻地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留下的丰富遗产,再加上良好的区位,永川的商贸一直强于江津,以渝西三区(江永合)最少的人口实现了最高的社零总额,现在工业发展也相当强势。在交通上,有成渝高速公路、三环高速公路、成渝高铁、老成渝铁路。在城市服务上,有“西部职教城”,十万大中专学生,有所谓的三甲医院——重庆二院(现在已成为重医附属医院),有车管所,负责包括江津在内的渝西数区县的车辆审核,而且这些都在永川城中或紧邻的城郊。从这方面来说,永川已经成为了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如果继续发展它的优势产业——第三产业,继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学校和医院,继续改进较为弱势的产业——工业,其城市人口将逐步增加,只要跨过50万这道坎,“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目标就算彻底达成。, Q# { r7 O/ h! i) v" c
- B: F( I9 U# r- S
再看合川。合川在历史上长期为合州,其行政级别高于县级,以繁荣程度被称为“小重庆”,在五十年代初就曾一度建市。扼守重庆的北大门,拥有数条铁路和高速公路,潼南、铜梁为其传统的辐射区域,最近成立的车管所也管辖这两个县。“重庆第二高校园”经过数年建设,已有五、六所高校入驻,学生数万。城市中大型卖场有国美、苏宁、重百、新世纪等,社零总额直追江津。以合川的现状来说,略逊于永川,但优势明显,后劲十足。
" k% X; H& @8 q! |- s5 o
$ b3 x) R+ H. A* p4 U) S0 u8 I 最后看江津。江津的实力在大重庆曾经名列前三。但十几年后,各项经济数据,不管是总量还是人均,不管是绝对值还是增速,大多已掉到十几名的位置上。重庆直辖的十几年,也可以说是江津一步步沉沦的十几年。
! Y5 k; ^. o' I% ~6 X: H& e 江津偏安于重庆西南方,不在任何两个大中城市的必经之路上。曾经辉煌了几十年的成渝铁路已经衰落,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高铁擦边而过,二环高速公路和渝泸高速公路离江津城还有相当距离,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渝昆高铁充满了变数。
4 ^: J- w- w+ U0 T" ` 江津目前所拥有的科教文化医疗等服务机构在区县中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几乎没有管辖其它区县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区域性机构。短暂的地区驻地的历史留给江津的最后一笔遗产、江津城内唯一的高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津校区——即将搬离,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学院远在白沙,新引进的几所高校也在与江津城不通公交车的双福,去接受重庆主城的辐射。
1 `% S" R' `: U% G* ]0 J9 T- o 2 L: h# w: J) {$ `( y
江津的辐射能力与永川、合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有一篇关于铁路的贴子,其中与江津有关的一段:
% @# x7 B( M. E) t
3 a1 w6 h" O4 V c3 ?9 {0 L 江津的辐射区几乎为“0”:8 b5 U6 U0 Z! k' I. O% k* d
A、西边:是合江,合江是泸州市的近郊县,合江与泸州之间,高速公路就20余公里,它直接接受泸州市的近距辐射,自然就弱化了江津对它的影响力;2 q' H; w7 }+ S. C$ n0 G
B、西北边:是永川,永川曾经是地区行暑所在地,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永川的地理位置成了荣昌、大足、双桥等渝西区县与江津的隔段
& X. J: h! a6 E; D C、东北方向:是重庆主城区的九龙坡、大渡口和巴南三区,他们完全不需要江津的辐射。 t F1 z, f, h' J' n. s: @
D、东方:是綦江,綦江向北的主要交通要道都指向重庆主城区,根本不在乎西边江津的存在。
" B _4 H B4 c+ M3 Z1 r E、南方:是贵州赤水和习水,一道大娄山的支脉—四面山、佛宝顶几乎把江津与赤水和习水阻隔,因此,江津向南也没有辐射能力。
* u, k+ |! Z8 u2 C1 K 江津实际就是一个没有辐射区的孤岛!& ^, a$ [3 T/ ?: c8 N L) q7 [6 R
石蟆和朱杨。永川正在大力建设朱(沱)松(溉)港口新城,规划人口二十万,先不管这个规划到底能不能实现,至少已经给朱杨、石蟆带来了一丝希望。再加上三环高速公路朱沱长江大桥的建设,朱杨至朱沱铁路专线的规划,朱杨、石蟆已经迫不及待要为朱松新城搞配套服务了。% G+ H" O5 J# D- A
珞璜,大概只是在行政上还属于江津而已。到渔洞不过两元车票,从渔洞到重庆市区的公交车也不过两、三元车费,而到江津城不下十元的车费,经过数个收费站,哪边更有吸引力,不问可知。难怪现在的珞璜人,买房、购物、看病都去渔洞。: M4 H1 O. R* f/ x0 F: A
双福,又是一个大概只在开会才跑江津城的地方。双福到走马、白市驿都比较方便,随着双福的发展,开通到重庆的公交车并不遥远,从技术上来说,不过是把重庆市区到白市驿、走马的公交车延长一些线路罢了。- ~6 Y5 y; O) g7 D. U0 q( |
广兴,早就提出了要在经济上“融入綦江”,要“作綦江的后花园”。毕竟离綦江太近了,区区三公里,它不受綦江辐射是不可能的。
6 @4 W1 o! ~4 n( b4 p( k( { " C2 y8 P2 M0 y
最后再看硬指标:50万人口。以目前江津的“市区”——连续建成区——来说,大致包括几江城区和德感城区,最多也就二十来万人,刚刚够得上中等城市的标准,要建成“大城市”,至少还要容纳三十万人,而且居住区还要连成一片。象目前的东方红、支坪这些地方,严格来说都不能算“江津”这座城市的人口,就象北碚不能算作“重庆”这座城市的人口一样。当然,目前在这方面,有很多争议。# [# I3 j, i: J5 J/ z0 p
6 F6 ]. v$ o. U+ \ 为达到这个目标,江津政府提出一江两岸。东部新城建设已有数年,北部的滨江新城又描绘出了宏伟蓝图,再加上双福新区,一个庞大的江津城跃然纸上。# U$ C9 E) Q# `& i2 `# p! r3 v5 J4 v
江津的规划:2 {5 g7 v1 t, u+ d8 [; Q! H) B
近期至2012年,规划人口规模45万人,其中几江片区为15万人,德感片区15万人,双福副中心为14万人,支坪组团为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42.75平方公里,其中几江片区为8.3平方公里,德感片区为18.75平方公里,双福副中心为15.7平方公里。 _+ _1 x, E* {* B" p
远期至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70万人,其中几江片区为15万人,德感片区为28.5万人,双福副中心为24万人,支坪组团为2.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68平方公里,其中几江片区为8.3平方公里,德感片区为32.8平方公里,双福副中心为24.4平方公里,支坪组团为2.5平方公里。, [4 o3 W/ X1 ?/ v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但是,城市建设不是拼图游戏,更不是数字游戏。今天的规划,谁又能保证明天变成什么样?
# j+ l' a2 S, B+ `# _7 V& I8 d { * Z: D5 o9 h7 t* x+ D% V5 @& `
在很多人连“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前段时间,重庆市又出台了《都市区空间发展规划》,提出“五大卫星城”的概念,即江津、璧山、长寿、合川、綦江要建设成为重庆市的卫星城。( }$ M+ X2 }# L3 W5 _# Z
关于卫星城的描述大概如下:. `: x7 ?* {6 K
在大城市周围的若干距离处建立起来的中小城市或城市型居民区。它自成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同时又同大城市在生产、生活方面保持密切的联系。由于这种城市的分布宛如卫星围绕着行星,故称之为卫星城。
% z6 Z H! E3 w( w 卫星城是以所在地区的工业企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国家行政机关等为基础,利用和依赖同大城市之间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在卫星城相应地进行市政建设,建筑一定数量居民住宅,设置各类商店、学校、文化、体育、娱乐等设施,提供各种有效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卫星城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为疏散大城市内的工业和其他企业、改善市区环境、吸引和截流农村过剩劳动力和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对生产力进行合理布局,并解决因人口过分集中而造成的大城市拥挤等问题。由于有些卫星城并没有起到以上种种作用,因此,有的学者反对建立这类城市,而主张发展中小城市来解决大城市过分拥挤等问题。+ w; f* I8 n$ ^; H
* U8 r/ L& I1 W
从上面可以看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和“卫星城”之间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承担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城市的全部功能,并辐射其它中小城市或城镇;后者则是依附于“母城”的相对独立的城市,接受母城的辐射。- O1 }) [6 C2 S3 [$ H5 c, d; t
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城市人口超过50万,重庆的万州区就是一个“区域性中心大城市”,而台北县的板桥市(县辖市)就只能算是台北市的卫星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