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6 13: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百年大旱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
今年我市发生的特大旱灾是自1891年我市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总体上为百年一遇。
此次旱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干旱持续时间、强度、范围、程度、旱灾损失等“五个历史之最”:东北部的夏旱从5月中旬开始,伏旱较常年提早10~15天,导致夏旱连伏旱,至9月下旬旱象仍未彻底缓解,全市大部分地区总旱天数超过70天;各地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降水大部分地区偏少9成,蒸发量偏多6成到1.8倍,气温、降水、蒸发量等主要干旱指标均为历史同期极值;37个区县出现特大干旱,受灾人口突破2100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近2000万亩,人畜饮水困难峰值数分别为820.39万人、748.78万头大牲畜;大江大河水位创历史新低,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只占到正常蓄水的1/3,2/3的溪河断流,275座水库水位处于死水位,472座水库、3.38万口山坪塘干涸见底,1081个乡镇(街道)中有2/3出现供水困难(其中区县级政府所在地7处);旱灾直接经济损失90.71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经济损失66.35亿元。
我市今年干旱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就水利方面来讲,主要暴露出三大问题: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由于历史欠帐多,我市的水利现状与兄弟省市比,与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比,差距很大。全市至今没有一座大型农灌水库,中型水库量少个小,人均蓄引提水能力为135.5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1%;全市农民人均旱涝保收面积0.2亩,仅分别占四川的52%,云南的60%;全市还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没有解决,按现在的供水能力,全市有10余座县城、近500个乡镇在2010年左右将出现严重缺水。由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应急抗旱水源工程不完善,水利设施的抗旱能力较差。特别是在持续高温、少雨、蒸发量大、地表水枯竭的情况下,目前的水利工程现状很难抵御大的干旱。在今年的特大干旱灾害中,全市有近500万人、400万头大牲畜需要依靠提水、引水、打井、送水等措施才能临时缓解饮水困难。
二、已成水利工程功能发挥不足
病险工程多,有水不敢蓄。全市2786座水库中,绝大多数建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建设标准低,工程质量差,经几十年运行,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病险水库达1485座,近年来虽已整治了548,但仍有937座病险水库(不含今年因旱灾新增病险水库369座)急需整治,山坪塘等小微型水利设施的病险更为严重。为了确保防汛安全,这些病险水库和山坪塘实行空库运行或限制蓄水,工程蓄水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全市病险库减少蓄水4.14亿立方米,影响灌溉面积95.84千公顷,影响供水人口144.3万人。
渠系配套差、毁损严重,有水放不出。我市小(一)型以上骨干水利工程在完成大坝枢纽工程后,多数渠系配套不完善。而水库已配套的渠道,大部分为沿山明渠,易受山洪、滑坡损毁,且渠系输水损失大。近年来又受国家水利投入重点不在渠系配套方面的影响,加之区县财政投入少、配套差,组织受益群众维护渠系工作差,致使渠系配套工程建设难、完好率差。全市水库渠系配套完好率仅25%,而山坪塘基本没有标准渠系,只有简易的毛渠,且损毁严重,垮、堵、淤、漏的渠道占总里程的比重高达46.2%。全市有980座水库由于渠系不配套和毁损等原因,减少灌溉面积237.37千公顷,减少供水人口111.09万人,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小微型水利工程公益性功能弱化,水质污染严重,有水难利用。根据国家和我市的水利工程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小(一)型及以上水利工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落实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这些工程依靠上级扶持、多种经营维持基本运转,为抗击大旱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小(二)型及其以下水利工程多数由区县(自治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由于管理经费不足,乡镇政府大都简单地采取了租赁、承包等方式出让水利工程的经营权,普遍存在经营权出让收入不用于工程管护和包而不管、管理粗放、监督管理流于形式的现象。由于经营者个人利益的驱动,多数塘、库都开展了养鱼和较大规模的养禽,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灌溉用水无法保障。今年全市有200余座水库因水质恶化等原因,减少供水人口23.44万人。
三、抗旱应急管理能力不足
抗旱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市及区县(自治县)都制定了抗旱应急预案,但应急水源、应急物资的储备落实较差。这一问题在干旱期间部分县城集镇暴露得十分充分,给抗旱工作造成了被动。
抗旱监测预报能力弱。我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滞后,水文、旱情监测站点少,水文站仅16个、水位站11个、雨量站128个,旱情监测试验站仅3个、固定点62个、移动点36个,且分布不均,代表性差,汛情、旱情收集上报手段落后,基本靠原始的电话和传真,调度、指挥反映迟缓;加之干旱预测预报能力较弱,特别是对中长期的旱情或汛情的监测、预警、预报精度不高。
指挥调度能力差。长期以来,我市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缺乏必要的统筹协调能力和手段,加之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较全国其他省市起步晚、投入少,信息收集手段差、速度慢,使防办值班人员成天主要忙于各类信息的收集、转达,而缺少时间和精力分析关键信息,研究决策建议,难以发挥参谋部和指挥调度中心的作用。
抗旱指挥机构、应急队伍人员不足。全市从事防汛抗旱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市防办人员编制仅8人(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四,其他省市平均编制在26人左右,而国家要求省市级防办人员编制一般应在20人左右),区县防办人员一般只有3—4个,连起码的“四班三倒”防汛抗旱24小时值班都不够。我市现有市、区县抗旱服务队34个,但受抗旱服务组织体制和建设投入机制的制约,抗旱机具档次低、数量少,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抗旱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