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潼南地处巴蜀腹心,位于渝西经济走廊的最末端,交通不畅,曾经是潼南农村发展落后的症结所在,农村的变化,交通必须先行,为此,县委、县政府根据县情、镇情、村情和民情,及时决策制定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目标,把农村公路建设与产业结合调整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真正做到建一条路就搞活一方经济,让老百姓从农村公路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十一五末,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8 亿元,共新改建农村公路1335 公里,其中硬化农村公路657 公里,解决了22个乡镇街通畅、279 个行政村通达、172 个行政村通畅问题,在全市率先提前1 年完成了100%乡镇通畅,乡通畅率比“十五”末提高30%;行政村通达率从“十五”末的43%提高到100%;行政村通畅率从“十五”末33%提高到61%。 创新方法 科学谋划 在建设规划上,该县把“以村为主”作为建设原则,该县把各行政村作为本辖区内村级公路建设的业主单位,修与不修、怎么修交由村民自主决定,修建计划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双向”工作方法,村把民主决策的方案向镇乡街报送,经审查后,报县备案。凡发动群众不充分、村民意见不统一、建设资金未落实的村不能启动公路建设。这样操作既满足积极性高的村建设要求,也体谅实在有困难的村暂时缓建,达到了以点带面、以先促后、循序推进的良性效果。新胜镇三星村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全村100%的村民都赞成修路。年过八旬的王忠余老人,拄着拐杖把自己预备办后事的1000元钱作为修路款捐到村委会。很快,全村筹集资金20多万元。像三星村这样的感人事迹在该县不胜枚举,有的出钱出力,有的主动拆旧居、迁祖坟、扯青苗、填塘堰,不要补偿,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修路热潮。特别是2010年被该县确定为农村公路建设“双百”目标攻坚年,建设里程达到231公里,全面完成了农村公路“双百”目标建设任务。 在建设方式上,该县立足于“四轮驱动”(舆论发动、政府推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 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一是舆论发动。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大农村公路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为农村公路建设造势鼓劲、摇旗呐喊。 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教育、感染和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激发群众修路热情。二是政府推动。实行“三长”(县长、乡镇长、村长) 挂帅攻坚,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协调、监督和指导,组织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等进行检查,总结交流经验,收集和反馈建设信息。三是政策调动。结合该县实际, 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税费征收能免则免、能减则减;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根据群众意愿,该调就调,该补就补,愿捐则捐。安排部分公路建设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四是典型带动。 注重培育和发现典型, 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对照典型找差距,以典型的经验为动力,推动整个农村公路建设。 在建设资金上,立足于形式多样、共谋发展。一是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拨” 款,用好用活市委办42号文件等相关政策,争取市委、市政府及市级部门的支持;二是转变经营机制“换”款,盘活路产路权的存量资产,实行经营权转让或以土地储备换取建设资金,为农村公路建设筹集资金近8亿元;三是借鸡生蛋“贷”款,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为主要思路,争取到商业银行贷款8000 万元; 四是动员社会“筹”款,特别是在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上,在不增加群众负担和自愿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群众的修路、护路的积极性。同时,也充分发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他们有的千里迢迢专程赶到修路现场捐款,亲自将钱投到捐款箱里,表达了他们关心家乡长远发展的真挚情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之妹杨白林老人也为潼南的修路捐款2000元。 依靠群众 严格管理 在建设过程中,该县把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由各镇乡街道负责,村作为业主实施,通畅工程项目由县公路开发公司作为业主负责实施,交委不具体承担工程建设项目,只下达建设计划,同时履行交通行政管理和监督。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生命,如何建成让群众放心的路,规范的管理是关键。在农村公路建设期间,建设任务重,时间要求紧,在工程质量要求上该县形成了县领导巡查,工程监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群众监督的三级工程质量督查机制。质监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督查工程质量,顶酷暑,冒严寒,穿梭在各施工现场,全方位实施质量监控。在水泥标号、粗细集料级配、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实行严格把关,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各镇乡施工现场,镇乡干部、群众代表轮流监工,把沙石、水泥严格过称,逗硬执行配合比。经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一条条农村公路得以保质保量完成,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廉政工程,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全县没有出现一起上访、告状事件。 路通财旺 助推发展 在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以前,尽管有不少村民率先搞起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多种经营,他们终年劳作,但仍然没有摆脱贫困的窘况。在崇龛镇白沙村,一位农民辛辛苦苦种植了3亩大白菜,但绵绵的冬雨,使得原来的机耕道泥泞不堪,汽车根本无法开进村里,如果请人挑出去卖,一挑白菜仅够工钱,倒不如让它烂在地里算了,农民痛心呀!村民常常望着崎岖的山路叹息:“光靠箩篼扁担,就是有座金山,也运不出去,变不成钱啊!” 如今,村民们尝到了农村公路通畅带来的甜头。崇龛镇白沙村公路修通后,村民们在公路沿线建起了大棚蔬菜基地,更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崇龛油菜花已成为全国最美花海,崇龛菜花节正成为潼南的一张靓丽名片,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流连忘返,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崇龛镇白沙村已从穷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上和镇石镜村村民张云说:“现在路通了,我家盖了两层小楼,光材料运费就节约了5000 元。”几位外地客商向花岩镇抛来绣球,在蜜梨之乡搞起了“梨乡垂钓”、“幽路蹊径”、“绿色长廊” 等休闲农业。新胜镇依托建好的公路,大力发展优质生姜和优质大米,仅生姜一项,全镇人平增收达360 元。梓潼东升茶场依托公路建成一个集观光、娱乐、休闲、渡假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和一家生产优质茶叶的大型龙头企业,解决了近500人的就业问题。
% r$ S e9 M0 p8 s# [, ~1 s. D: f 农村公路建设的显著变化也为潼南农村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39 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14 元。农业增加值由16.9 亿元到27.6 亿元,增幅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农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以交通助发展,以发展促交通”的双赢局面,正在为潼南实现新的跨越,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