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7772|回复: 13
收起左侧

[发展新步伐] 潼南访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 19: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广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潼南访古 7 C4 }' }$ e* o* k( I0 d% t
张鹏翮(1649—1725),清代四川省潼川府遂宁县东路仁信里黑柏沟(今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人称贤相,系清代最显赫的巴蜀俊杰、政治家、治河专家,卒后葬于遂宁县中安仁里庆元山(今重庆市潼南县小渡镇月山村庆元山);其父张烺(1527—1715),亦葬于庆元山。明崇祯十年(1637),张鹏翮之祖张应礼(1578—1638),曾率明军与张献忠部激战于潼南县龙多山。为了研究张氏家族及张鹏翮川渝地区遗迹,2011545日,蓬溪县政协主席温勉双带领县政协秘书长唐惠、办公室主任刘志强、文史委主任胡传淮、农经委主任刘成荣、副秘书长唐钰玺、文史委副主任钟子宽、副秘书长邓岚等赴重庆市潼南县进行了一次考察活动。
( k- k4 x% H1 T( p' s  K张鹏翮题咏地:大佛寺
5 c. z' O! P% Y% k& A. V8 P1 b20114日上午八点半,我们一行从蓬溪县城出发。九时半,抵达潼南县双江镇,受到了潼南县政协主席张彬、副主席郑祖元、秘书长张琦、学文联委主任张元海等人的热情迎接。上午九时四十分,我们来到双江镇参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旧居。十时半,抵潼南县城,瞻仰了杨闇公陵园,并敬献了花篮。参观了张鹏翮题咏地——潼南大佛寺景区。 4 u  K8 E% b+ @. u/ p& I
大佛寺位于潼南县城西一公里之定明山下。寺创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禅寺。后因宋朝在寺内依山凿一大佛,改称大佛寺。该寺现存大佛殿、观音殿、玉皇殿等木结构建筑,多系清末遗物。其中大佛殿堪称壮观,殿高33米,依山傍水,高阁飞檐,结构独特。大佛殿内,是依崖而凿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坐像,头饰螺髻,方面大耳,慈眉祥目,脸颊丰满,依山面江,赤足端坐,周身贴金,光彩熠熠。因此这尊大佛俗称八丈金仙,它是我国第一大金佛、世界第七大佛。据《碑记》载,大佛身、首的开凿年代相距甚远,佛首凿于唐长庆四年(824),成于广明元年(880)。而佛身的开凿跨越五代及北宋,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才完全凿成。整座佛像开凿前后共历时300多年。大佛凿就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为了给佛像饰金,该寺僧人法修赴泸州,向泸州刺史冯楫化缘。据清乾隆本《蓬溪县志》载:冯楫,蓬溪县人,号不动居士,政和八年(1118)进士,官至敷文阁直学士、左中奉大夫、潼川府路兵马钤辖泸南沿江安抚使,知泸州军州提举学事兼管内劝农事,文安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著有《时议录》、《临安录》、《谏议录》等。冯楫是一位虔诚的信佛居士,慷慨捐出俸金四斤黄金用作金饰,还亲自撰写了《皇宋遂宁县创造石佛记》刻碑记事。绍兴二十二年(1152)二月,大佛装銮饰金完成,至此大佛通身贴金。后来,在清嘉庆七年(1802)、同治九年(1870)、民国3(1914)和民国10(1921),大佛又先后4次重装金身。我们这次去参观时,正逢大佛第5次装金。20065月,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作为隋至清代文物,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V# _8 O/ ?" q  @0 c张鹏翮曾多次游览大佛寺并留下吟咏诗文。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张鹏翮34岁,在故里遂宁丁母忧守制期满,遵旨还京,其父亲张烺、二弟鹏翼、三弟鹏举,一同将张鹏翮送至遂宁大佛寺(今潼南县大佛寺),并同游大佛寺。张鹏翮看见明代遂宁席氏三凤〔即嘉靖时太子太傅、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席书(1461—1527,谥文襄)、吏部侍郎席春(1472—1535,号虚山)、户科给事中、光禄少卿席彖(1476—1521,号海山)三兄弟〕在大佛寺的题壁诗,作《壬戌春余同二、三两弟侍先大人游大佛寺,见席文襄公及虚山送季弟海山谪判夷陵诗,今遵旨假满还京,重经此地,抚今追昔,不胜感怆,次石壁元韵》云:苦忆灵椿老树花,鹡鴒逐队舞晴沙。今来胜迹无寻处,惟见飞鸿带落霞。张鹏翮后来还撰有《题大佛寺》诗,云:涪江东渡古城头,缥缈云飞百尺楼。问月亭中人已去,南禅寺下水空流。山连来鹤千峰暮,树集鸣禽万壑幽。回首可怜戎马地,夕阳衰草古今愁。 1 q) o3 P  t- J# A- D1 t6 A
雍正二年(1724),张鹏翮76岁,请假回蜀省墓。是年正月,张鹏翮抵遂宁。二月十五日遵旨回京,路过大佛寺时,月夜游览了大佛寺东岩黄罗帐、石磴琴声(又称七情台、大佛洞)等名胜古迹。张鹏翮《过重庆寄弟》诗云:画船东下雨初晴,日暖风恬客棹轻。大佛寺前看月色,黄萝帐外听琴声。邮亭又送行旌发,驿馆重经候吏迎。迢递千峰随路转,夕阳回首望渝城。
! i  e3 c5 V1 B7 G: I大佛寺,为清代遂宁县境内之名胜。张鹏翮多次游览、吟咏大佛寺,表现出张鹏翮对故乡山水的热爱。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广州
张鹏翮安息地:庆元山 % `2 m6 g5 k3 G! \# ^9 R& f  g; T
4日中午,潼南县政协领导热情宴请了我们。下午一时许,在潼南县政协张彬主席、刘发科副主席、张琦秘书长、张元海主任、文管所丁军书记等人陪同下,我们一行近20人,前往潼南县小渡镇月山村二社庆元山,考察张烺、张鹏翮父子墓祠。
; `2 {- v$ p( A* \下午二时许,我们抵达月山村时,小渡镇党委书记李仁志、镇长张宏、宣传委员唐龙君等在庆元山麓公路旁迎接我们,并作向导,头顶烈日,陪同我们沿着崎岖山路,攀登庆元山。我们在张宏镇长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住月山村二社庆元山下祠堂湾的张清模老人,他是张烺第十一世孙,张烺、张鹏翮父子墓的守墓人。
* h+ _. r: f7 P- l庆元山,又名月山,明清两代皆属遂宁县所辖;民国元年(1912),由蓬溪县划出东乡11个场镇,遂宁县划出上安里、中安里、下安里17个场镇,取东乡及上中下安里联合设县之义,成立东安县。民国三年(1914),因其地处潼川府(治四川省三台县)之南,更名为潼南。庆元山亦划入潼南,今为重庆市潼南县小渡镇月山村二社所辖。其山从月山寺尖山子峰绵延向东到金簪子峰,俗称18罗汉坡,山势峻峭,气势雄壮,山清水秀,灵气逼人。张烺、张鹏翮父子墓就座落在庆元山金簪子坡祠堂湾内,山湾形似交椅。山下为庆元溪,自西北向东南流去。 , k1 o5 O. v# o* ?6 _' J7 n8 _
庆元山长满了乔木和灌木,绿荫参天,郁郁葱葱。我们沿着一条羊肠小路,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来到了张鹏翮的坟墓前。说是坟墓,其实外表看起来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土堆而已,没有墓志铭,没有人守护,矮小的墓碑上甚至连张鹏翮的名字也看不到了,坟上长满了绿草,没有修剪过,风儿在墓地树木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你经过这儿,你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土堆包容着清代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恭立在张鹏翮墓前,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世间最美丽的坟墓》中曾充满感情地赞许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简陋的墓地,那是“人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5 J; c" v$ a( j! Z3 P3 L
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张烺长子。生于顺治六年(1649)十一月十七日。配唐氏,子二人:懋诚、懋龄,女三人。雍正三年(1725)张鹏翮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二月十九日(1725年4月1日),张鹏翮病逝于京师,享年77岁,加少保,赐全葬,谥文端。张鹏翮性恬淡,不事生产,没之日,家无余资,宅舍惟竹楼数间而已。长子张懋诚四顾茫然,幸蒙雍正帝赐白金千两治丧,方扶柩回籍;雍正四年(1726)三月,安葬于遂宁中安仁里月山(小渡镇庆元山)金簪子坡。榇还之日,大小汉官齐集奠送。雍正云:“张鹏翮志行修洁,风度端凝。通籍词垣,旋效旬宣之绩;分司郎署,益征屏翰之才。十年殚力于河渠,疏凿之功丕懋。耆岁洊登于台鼎,敬勤之志弥彰。於戏!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树范岩廊,允矣千秋之茂典。”评价之高,无出其右。 2 N, S) \5 ^4 r, H4 Z2 x
张鹏翮墓位于金簪子坡下的第三台土内,坐北朝南。坟墓比普通坟冢略大,墓前立有一通墓碑,墓碑上顶半圆,下方为长方形,碑高144.5厘米,宽67厘米,厚14.5厘米。碑上刻有三行文字,尚依稀可辨。左刻“雍正四年春三月吉旦”,碑中部刻有“皇清”,下又分两行:“文华殿大学士□□□”、“书少保谥文端□□□”,碑下右刻“孝男礼科□□□”(以下文字漫漶)。墓碑之材质不珍贵,形状不奇特,与普通民众之墓碑相似,由此亦可证张鹏翮之清正廉洁。张鹏翮从政50余年,名满天下。康熙三十九年(1700),康熙谕大学士曰:“鹏翮往陕西,朕留心访察,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洵不诬矣。 " v- I; O5 @- T. t; q( G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二月十九日,为张鹏翮逝世纪念日,张问陶、张问莱兄弟前往庆元山拜谒高祖张鹏翮墓和张氏祠堂,作《二月十九日庆元山拜扫先文端公祠墓二首》,云:“五世承余泽,瞻依倍凜然。家风贫尚守,相业史重编。已盛难为继,无能只自怜。科名惭后起,一百廿年前。”“花静祠堂肃,丰碑照墓门。远谟征道力,孤立见君恩。有德留黃沁,无财累子孙。升香清不寐,松月上前村。”张鹏翮系张问陶五世祖(高祖),故云:“五世承余泽”;张鹏翮为康熙庚戌(1670)进士,张问陶为乾隆庚戌(1790)进士,相隔120年,故云:“科名惭后起,一百廿年前”;张鹏翮为雍正王朝初期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扬历中外,集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水利专家、外交家于一身,为清代268年间,蜀人作官地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九册)对张鹏翮治理黄河的功绩作了高度评价,张氏世代为官而世代清贫,故云:“家风贫尚守”、“有德留黃沁,无财累子孙。”
8 l) _8 C8 U1 M. [9 H# z张鹏翮墓超薄葬,让自己的灵魂在野草的覆盖下安息。其墓不以“貌”取胜,而以“一抔黄土”著称。有的人去世后安卧于陵墓内,有的人死后得到了个雕像,有的人身后则只有一抔黄土,不过,一抔黄土也许更“伟大”。
! Z* I5 {0 y3 v: q$ h. R* B我们从金簪子坡第三台土艰难地扶桑牵桐,下行到第四台土,这儿安息着张鹏翮的父亲张烺。
6 v8 l# ?* u5 D0 A. z- R  U张烺,字冲寰,号松龄,张鹏翮之父。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五月二十三日,配景氏,侧室季氏;子六人:鹏翮、鹏翼、鹏举、鹏飞、鹏翥、鹏搏,女二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八月初二日,张烺卒,享年89岁。十二月十三日,礼部奏闻,派遣川东兵备道佥事董珮笈到遂宁祠堂灵柩前读文致祭;五十五年(1716)十一月二十九日巳时(上午9时至11时),卜葬遂宁中安仁里月山金簪子坡下第四台土内,较张鹏翮墓碑下一台,其墓坐北朝南,坟冢略小,墓前有一碑石,但碑面已严重剥落。清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陈诜和康熙时状元王敬铭分别撰有《光禄公传》。 ( h9 D4 C* D* y8 v
清雍正二年(1724),张鹏翮76岁,曾请假回乡省墓。是年正月,张鹏翮抵遂宁。作《自遣》云:“七十六龄归故里,双双白发最堪怜。老人何幸承恩厚,许放还乡祭祖先。”二月,张鹏翮至月山(庆元山)谒父张烺墓。作《月山》云:“过庭犹记闻诗礼,回首白云双鬓丝。明发有怀恩罔极,养亲不逮悔何追。龙章凤诰焚黄日,春露秋霜结梦思。万里归来风木恨,四更吐月旧山时。”作《庆元山》云:“他日归来第四台,独寻春色几徘徊。五文锦上分明见,好向观音瓶内开。” + q( m  X3 H% h5 b/ b
我们来到张烺墓前,它没有墓志,矮小的墓碑上,字迹剥落殆尽,苔藓斑斑,附近几株大树荫蔽着张烺长眠的地方,既凉爽又幽静,树下长着低矮翠绿的灌木丛,只有风儿低吟,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我们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逼人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了,真是小冢素碑胜丰碑! 4 A% h3 u9 {% W' [: {* M3 @, d  A1 L
张烺、张鹏翮的祖茔在遂宁黑柏沟(今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至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为什么他们父子不葬在黑柏沟祖茔而葬在了远离祖茔的庆元山呢?这主要是因为古人很讲究风水,认为风水至关重要,能决定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将祖先安葬在绝佳的风水福地,能带给子孙后代吉祥如意。所以许多人家安葬死者前必请堪舆师到各地选择好的穴地,故有“三年寻龙,十年点穴”之说。清代张邦伸《锦里新编》卷二《文秩》云:“文端公(张鹏翮)高祖(张尚威)葬遂宁黑柏沟,山势雄峻,落穴端平。惟元神水直出,不能百步转澜,行家以为贵而不富。张氏自文端公后,科甲连绵四五世,至船山,官阶俱至府道以上。累世皆以清节著,家无余赀。彼行家风水之说,诚非无因也。”风水学认为:山管人丁水管财,穴地水流不能直来直去,应来无踪去无迹;去水应九曲回澜,形似不忍离去最好;来水也不能水势太凶,直冲墓穴,总之应山环水抱,前有山水亲迎,后有依靠,才是风水吉地。黑柏沟之水“不能百步转澜”,而庆元山、庆元溪才符合“山势雄峻、九曲回澜”这些条件,所以张烺、张鹏翮父子没有葬在黑柏沟祖茔而选择葬在了庆元山。
* l# D8 f. C+ @5 ^1 ~5 O3 X张氏祠堂,又名张公祠,在庆元山金簪子坡下祠堂湾。康熙五十九年(1720)张鹏翮72岁,任吏部尚书。六月十五日撰《家书》,专门安排庆元山张氏祠堂的修建方案及注意事项,有云:“五月二十五日,予自热河行在,率月官引见,事毕回京。接安纯所带家信,无一语及月山(庆元山)祠墓事。所云懋文(张懋文,张烺之孙,张鹏翼第三子)看守月山祠墓,懋德(张懋德,张烺之孙,张鹏翼第六子)看守两河口(今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祠墓,令懋宗(张懋宗,张烺之孙,张鹏翼长子)董理,俱照议行。黑柏沟有始祖墓(即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大樟树湾张万墓,今存),尚未有祠,须令懋德兼看,以防楚人侵占。月山祠堂照数令懋文监修,断无花费,其如何修理之处,并未声明于我,心有戚戚焉。我年老矣,屡次陈情,国有师命,未蒙放归,夙夜所关心者,先人之祠墓耳。祠堂虽建,片瓦竹壁,恐难经久,必照南方祠式椽上布板,板上布以灰泥,泥上盖瓦,覆以筩瓦,护以檐钉,四面砌以砖墙,灌以油灰,栋宇植立坚固,方免风雨鸟鼠之患,可垂永久,以此地距县颇远,后世子孙,日远日疏,不得不过虑耳。本乡烧砖之匠,虽有造筩瓦之人,或求之他处,未尝不知其难。前此石人石马,侄辈领价未修,八与十以此为口实,若祠堂不照此修理坚固,不惟无以妥先灵,亦无以慊吾两老人之心。途长纸短,书不尽言,统惟心照。庚子(1720)六月十五日,冰雪堂手书。”(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卷四《家书》)。可见,庆元山张氏墓祠是张鹏翮心中最大的牵挂:“夙夜所关心者,先人之祠墓耳。” ' y0 _6 {0 i% L1 t
据张氏守墓人张清模讲,张氏祠堂位于湾的正中,坐北朝南,由一进两层的两个四合大院组成。正门外有牌坊一座、石狮一对;大门上方挂有一匾额:“真正善人”,为镏金大字,盖有御印。康熙五十二年(1713),张烺上京师祝康熙60大寿时,康熙帝赐张烺为“真正善人”。祠堂正厅内立有张氏神祖牌,两旁列有旌旗幡伞、金爪月斧等;正厅为扇门,有精美的雕花装饰,后房及两旁厢房为客厅、守墓人住所、厨房等。祠堂四周旧有御赐的祭祀田四百亩,免交粮税,以资爵禄。而今大部分房屋已拆除,所余房屋均残破、零乱,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世间已无张鹏翮,繁华鼎盛已不再,真是沧海桑田,“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y" ^4 H0 o* j1 W/ d瑶亭碑位于张氏祠堂前靠庆元溪岸人行石板路左侧。据张清模回忆,瑶亭碑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立,属张公祠的辅助性配套设施。原建有亭,坐北朝南,为八柱木亭,分两层,楼无梯,青色筒瓦,四周围以木栅栏,内有石碑一道,碑位于石刻龟背上的缝隙中,用力推动,碑会摇动,因此,当地人讹称为“摇亭碑”。碑文曰:“皇帝谕祭,诰封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加三级张烺之灵:朝廷弘锡类之恩,典均存殁;人臣著靖共之节,荣被庭帏。尔张烺,乃现任吏部尚书加三级张鹏翮之父,尔子历任有年,勤劳素著,推原所自,宜贲彝章。特颁谕祭,以慰幽魂。尔如有知,尚克歆享。康熙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凡有朝中官员路过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惜1967年,亭被拆毁,碑石已被用作亭前石河埝的砌石,现浸泡在水中。瑶亭碑旧址上已建起了张清模的小楼房。
4 d* K' w4 X; h2 Y6 g; s下午五时许,我们离开了令人难忘的庆元山。夜宿重庆市大足县城。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9: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广州
张应礼激战地:龙多山
1 I% B7 D+ `; j+ T1 b5月5日下午2时许,我们抵达潼南县龙多山西面山麓。 , `- v- Z8 U$ N: F' F
龙多山位于潼南县东北檬子乡与合川市龙凤镇、赤水镇交界处,距合川市城60公里,距潼南县城20公里,海拔619米,因峰岭逶迤,绵延天外,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而得名。小车行至半山腰,因道路陡峭,我们只好下车徒步攀登。约半小时之后,汗流浃背的我们,终于攀登到了龙多山飞仙石附近。但见炎炎烈日,染红了绵延起伏的龙多群山。在山寺廖禹先居士(潼南县人)的热情引导下,我们考察了龙多山寨。
1 I: `& h8 r/ e4 _" e( k龙多山寨位于群山之巅,现属合川市龙凤镇龙多村二社。山寨周长约3公里,有四门八个山头,突兀耸立的绝壁把寨子围出了一圈几乎天然的环形城墙,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都修建在万丈绝壁之上,地势险要,具有标准的山地城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非凡气势。四门为永镇门(东门)、瑞映门(南门)、太平门(西门)、迎恩门(北门)。我们一行从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的西门(太平门)进入山寨。西门前,是一条陡峭的石阶,石阶的左面是万丈绝壁,右面是悬崖深渊。在方圆100多公顷的龙多山山寨里,有香烟缭绕于山头,有清泉流淌于林间,有晨钟与暮鼓颂扬着这里的安详。嵯峨的寺庙,巍峨的道观,茂密的松林,朴实的农家,明镜的水田,古老的龙多山寨则又是那样的恬淡而清新、古朴而自然。
; K  A! g% t1 C龙多山是佛道并存的宗教圣地,西面为道教区域,东面为佛教区域。西晋永嘉三年(309)有广汉(今蓬溪县)仙人冯盖罗在山上炼丹,一日全家17人飞升仙去,从此龙多山闻名于世。唐代武则天称帝时曾“钦敕”山僧在山上建放生池。后人在冯盖罗“成仙”的大青石附近,修建了“冯仙祠”,也就是今天的玉清宫,民国年间又重修。在玉清宫里,如今仍供奉着冯盖罗的塑像。据玉清宫道人讲,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龙多山千百年来沿袭的庙会,有来自合川、潼南、武胜、蓬溪、遂宁的香客,成千上万地云集这里,为冯盖罗烧香,并祈求仙人冯盖罗保佑平安。清道光本《蓬溪县志·山川》载:“龙多山,县东南二百里,接合州界,绵亘深远,峰峦秀拔,为蜀名山。唐天宝间敕旨醮祭,上有龙多寺,山东有大池,曰放生池,武后时放生处也。有岩曰石仙岩,广五十丈,前人题咏甚多。晋时广汉人冯盖罗炼丹于此,永嘉三年举家十七人仙去,遗迹尚存。唐孙樵有《龙多山录》。”盛唐之时,山有一道宫、三佛刹,“佛殿、僧堂、法堂、方丈、山门、厨库,寺所当有,无不备具。”(宋·冯时行《龙多山鹫台院记》)鹫台献瑞、飞仙流泉、怪石衔松、晴岚绕翠、黄龙吐雾、赤城旧迹、横江白练、群峰堆翠,号称“龙多八景”。其他景点还有:静老崖、飞仙泉、飞仙洞、灵隐崖、仙台,癞蛤蟆石、巴蜀分界石、望夫石、人面石、鹫鹰石、猪仙石、飞仙石等,形状各异,惟妙惟肖,令人惊叹。
* [$ w' t- A! l. y2 Z龙多山古建筑以寺庙为最多,最早为西晋始建,最晚为民国时期,但均已毁坏,或存地基残殿、或作农房。灵山寺,始建于晋,原名冯仙祠,今仅存寺基。鹫台寺,龙多山的主庙,原名集圣院,唐初永嘉禅师创建,1962年拆毁,存残柱碑碣。武丑宫,古至道观,始建于初唐,清乾隆年间改建后名牛王殿,民国时培修,改名武丑宫,今殿宇已作农民住宅。龙君亭,始建于宋绍定元年(1228),祀农神及冯仙像,亭已毁,存基。孙公祠,在灵山寺侧,宋政和三年建,祀孙樵,只存基。晚唐著名古文家孙樵,与龙多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孙是关东(今陕西凼谷关以东)人,唐宣宗大中九年(855)进士,著名文学家。唐末黄巢起义占领长安,唐僖宗奔蜀,孙樵被召往任职方郎中,后寓居遂州,曾遍游龙多山。他被奇丽的景色所吸引,竟然停车饱览两日,浮想联翩,提笔撰写了《龙多山录》。龙多山寨里,处处可见唐砖宋瓦、残碑断碣;台痕上阶绿,破败中透露出一丝丝生机。
9 d5 y+ X5 l7 M5 D% K) i3 b+ j# v进入内城,绕过绝壁,让人有峰回路转的感觉。山坳之间地势平坦,潺潺山泉穿越纵横交错的水田。野花灿漫、林地果香,十来户山上人家在此生息劳作出一片祥和安宁的田园美景。信步游玩,掬一口泉水,俗尘之身来到桃源境地,久违的惬意,总能够在不经意间从心底扩散开来,产生出与时间捉迷藏的窃喜。 # E  L/ {. r- I: G1 P& Y" A
龙多山最精华最珍贵的是千余年以来所留下的古石刻艺术。我们行至龙多山东岩,简直就像进入了一条古韵悠悠的历史文化艺术长廊。这里不仅有数以千计的摩岩佛像,而且还有众多的题刻珍品。最早的作品为东晋,多数为唐宋,明清亦有遗存。龙多山摩崖造像现存76龛,造像1742座(含千佛龛),因风化和人为破坏,多数残损不全。唐代凿造的“十佛龛”和“弥勒佛龛”为珍贵品。这些栩栩如生、平易近人的佛像,或站或坐,或躺或卧,或手拿念珠,或打坐莲花,他们的体态是那样的丰满,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安详。走进龙多山东岩,就像走进佛教之中的禅宗道场。民国三十五年(1946),顾颉刚、杨家骆、傅振伦所著《大足石刻图征录》称:“合川多唐代造像,龙多山跳珠洞咸通五年弥勒佛龛,其最早也。”千佛龛气势不凡,石壁上整齐雕刻着上千尊佛像,在郊野历经一千两百多年风雨洗礼,依旧神采飞扬,让后来者深刻感觉到,前人的那份强烈而可贵的执着。此外多为宋代造像和明、清石刻,多剥蚀不清,仅明代万历阴刻划线“二仙传道”人物刻石保存完好,高3.2米,宽2.4米,刻冯盖罗、田老子像,每像高约1.5米,万历进士布政使李作舟题有《跋记》。 我们的祖先用摩崖石刻的方式,几乎完整的记录下了国人思想的心路历程。龙多山的佛像,表情生动、姿态夸张、五彩的颜色,让塑像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灵动活泼。 0 c, B+ t" R' @6 {
龙多山上的石刻碑记主要集中于东岩一带,时人称之为“碑林”。清代道光本《蓬溪县志·金石》收录有北宋政和六年(1116)立、果州州学教授刘时行撰歌颂赤水程知县推行王安石变法德政的《知县程公政事记碑》;宋兴隆二年(1164)立、唐代古文家孙樵撰写的《龙多山录碑》;宋绍兴丁巳年(1137)立的《何麒诗碑》;宋乾道九年(1173)立的《张夫人梦佛记碑》;以及《宋乾道庚寅题名》、《宋文圣与诗刻》、《宋冯倓诗石刻》、《和冯使君诗碑》、《宋庆元戊午题名》、《宋嘉定辛未题名》、《宋文师敬诗刻》、《龙多唱和十咏诗刻》。光绪本《蓬溪续志·笔存》收录有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学者冯时行撰《龙多山鹫台院记》、淳熙己亥(1179)成都赵楙撰《龙多山至道观记》、宋绍定元年(1228)文熙之撰《龙君亭记》等。民国《合川县志·金石》收有唐代石刻7处、宋代72处、明代3处。漏收的有明代刘世奎题、现存55字的《龙多山题记》;明嘉靖十三年刘世奎作的《登龙多山诗》;明熹宗年间曹学佺题写的七绝《憩龙多山题子规亭》;清初蓬溪县僧福泰作的《龙多山八景》等。这些精妙绝伦的碑刻作品,或草书,或行楷,或魏碑,或隶书,或行云流水,或刚劲有力。精妙的文字叙述与精湛的书法艺术,更为古老而神奇的龙多山,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 c" t% G/ ^: h5 L( L) Y- C
古老的龙多山寨,是南宋军民在合川钓鱼城后方的又一个防御堡垒,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龙多古寨曾演绎过一幕幕农耕民族抵抗外敌的惨烈战事,亦是张应礼率明军与张献忠部激战的古战场。张应礼,张鹏翮之祖父,字和斋,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三月十六日,娶周氏,子九人,官怀远将军都司佥书;卒于崇祯十一年(1638)十一月十二日,与张惠合葬于两河口双相山,其墓今存。《烬余录》载:崇祯十年(1637),张应礼集族姓百余人,往援四川总兵侯良柱攻打张献忠部,在龙多山杀贼千余人。绝岭而上,侧耳聆听山风呼啸,俯探乱石林立的古战场,让身处几百年后的我们,依旧还能窥探到一丝来自明清之际改朝换代的金戈嘶鸣之声。
7 u( e* l7 A8 L9 a! @) l; X下午4时许,我们告别了廖禹先居士,离开了神奇的龙多山。(作者胡传淮)
     
发表于 2011-6-3 19: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潼南要充分挖掘这些古人的历史底蕴。
发表于 2011-6-3 19: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先顶在读[s:325]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2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广州
潼南还有很多历史文化有待挖掘,没有系统的历史文化是不行的。
4 `" y8 k. T# B( W其实很多遂宁的历史名人,都有可能是出生在潼南这片土地上的,只是历史上并且潼南这个名字而已,所以显得潼南并没有多少历史名人、历史文化,所以才更需要花大力去发掘,拿出像这两年挖掘陈抟老祖文化一样,应该对其它的潼南历史名人进行挖掘。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20: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广州
这些蓬溪的历史名人之中,说不定就有一部份是咱们潼南这片土地所产生的,因为历史上,潼南很大一片土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就属于蓬溪,大家不妨了解一下吧:
+ j- y/ |: T8 `# s' l 1 E1 @) \( V0 C3 J# X
席书7 L8 z! H7 j! [( z$ ~* l
席书(1461~1527),明代贤相,字文同,号元山,遂宁吉祥乡(今属蓬溪县)人。1489年中进士,历任工部尚书、左副都御史、礼部尚书等职,死后赠太傅,谥文襄。他为官颇有建树,在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兴办教育、平定叛乱等方面政绩显著。力主改革,上表献新政十二事,嘉靖帝颇为赞许,诏令逐条执行,深得皇帝的器重,被“倚为重臣”。
$ }! X/ [! Q3 J1 P# u1 p( W: `
张鹏翮2 D1 W$ l+ k5 V' n" l4 t
    张鹏翮(1649~1725),清代名臣,字运清,号宽宇,遂宁黑柏沟(今蓬溪县)人。从22岁中进士起,为官50余年,历任总督、三部(刑、户、礼)尚书等,几乎从事过清王朝从统一走向鼎盛时期内政、外交的各种重要工作。他是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胆识过人的外交家、政治家。1688年,他奉命随使团出使俄国,抱以“愿效张骞,以身许国”的决心,终不辱使命,使这次出使为第二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创造了条件。他还是治理河道的专家,提出“开海口、塞六坝”等治河主张,经过近十年努力,在黄淮水系上修建了一系列工程,使狂野不羁的黄淮和运河顺轨安澜数十年,黄淮灾区呈现出连年丰收的景象。他将治河经验写成《治河书》十卷,《中国水利史》对此列专章介绍,给予高度评价。康熙帝将其树为名臣楷模。生前康熙评价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死后雍正帝赞誉他是“卓然一代完人”。
张问安 4 D8 o% U& U& C
   张问安(1757—1815),字悦祖,号亥白,祖籍蓬溪县,张鹏翮玄孙、张船山之兄。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例授教职不就,遂遍游名山胜水。后家居奉母,以图史自娱。曾主讲华阳、温江书院,多所成就。亥白与弟船山,皆一时之杰,以诗名世,号称“二难”。清诗人王学浩评亥白诗云:“读之但觉其语淡而味腴,节短而韵长,盖将韦孟之外,另辟一径,以与唐人争席也”。著有《亥白诗草》8卷,存诗840余首。胡传淮选注的《张问安诗选》、编著的《清诗人张问安年谱》,对研读张问安有重要作用。 / w8 n; R. S* p- K, o' v
张问陶
, l$ R- e! P  c% A& M$ i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名相张鹏翮玄孙。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五十五年(1790)三甲第55名进士。五十八年(1793),任翰林院检讨;嘉庆五年(1800),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年(1805),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巡视南城;十四年(1809),擢吏部郎中;十五年(1810),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十七年(1812),称病辞官;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病逝于苏州,归葬蜀中故里蓬溪县金桥乡两河口。张船山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著有《船山诗草》及《补遗》,共26卷。张船山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胡传淮所著《张问陶年谱》对了解张问陶的生平事迹可资借鉴。
0 W. w- @( l2 R张问彤
0 x7 m! M8 J# T4 Y   张问彤(1768—1832),字受之,号饮杜,与张问安、问陶为从兄弟。少负隽才,工古文词,兼冥心理学。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乡试第一。嘉庆元年(1796)荐孝廉方正,补什邡教谕,日以讲学为事。晚授山西和顺县知县,山西巡抚欲留其在省垣以备顾问,以知州升用,未果,病卒。问彤精音韵学,又工诗,与问安、问陶时有唱酬,然独主少陵,故名其诗集曰《饮杜诗集》。
程孟宗" u% K- N/ d3 G* Q! Z# i5 H
    《蓬溪县志•孝行•古迹》、《四川通志•节孝》、《蜀梼杌》等文献均记载:程崇,又名程崇雅,字孟宗,五代后蜀蓬溪县人,性纯孝。母老病笃,冬忽思笋,崇雅无计可得,乃往林中抱竹哭泣。须臾地裂,出笋数茎,亟待归以进。母食毕,即愈。蜀主孟昶于广政二十年(957)十二月旌其门,于冬笋沟筑“孝义台”以彰。) E* B1 C; p4 }0 V5 O" ?, Z
   故里存有:教孝台、故里碑、泣竹林、孟宗墓等,景物古幽具地方典型特色。教孝台中设孟宗祠,塑孟宗像。台内环壁镌刻各代治官和名人题赞诗文。清•潼川知府吴树臣、清•安岳知县朱云骏、清•太守张松孙、清•道光贡生何中权、清•宋家蒸和涂卿云等题有《冬笋沟》、《教孝台》、《故里碑》。
9 s1 B' j( R2 T8 d0 r   朱德到宝梵后,迳往入遂官道催程,约十余里,即见教孝台置于官道左侧,故又瞻仰孝子故里。因感慨而赋诗《题教孝台》于教孝台正祠:: a* w2 K) v9 D8 A

" Q& c4 e) |# t/ d  孟宗哭竹冬生笋,感应苍天是孝心。8 N$ P8 h; D! M1 B+ u) w6 L
1 Z* S0 V5 p# E0 c* ?7 t$ i
  我受慈恩未曾报,高台一过泪沾襟。
0 q( Q: S0 t4 l9 ?6 U6 n) M# G6 |# b' p- X2 b+ N- h9 x
  教孝台楹联  f) y/ R3 K% U6 L1 M

. g. U. P9 k! q0 X6 h4 |6 [3 R7 M  冬有天亲,泣竹独存奇孝;" o. a/ x0 j/ P9 ?

8 f; Y7 V5 t6 T7 d& V  谁夸人子,登台应念深思。. {* O; _) o$ h1 y4 A

/ z! D7 M# r$ V, E3 x- `' c. e  (清;吴章祈题)
冯楫 4 y: Y. d0 ~  K0 X  z% T

  \5 j* K2 c3 F0 {+ z   冯楫(1075—1152),字济川,号不动居士,宋代遂宁府蓬溪县人。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蜀州教授,尚书司勋员外郎、巴州知州、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剑州知州、涪州知州。绍兴八年(1138)任国信计议副使;绍兴九年正月,任宗正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绍兴十三年九月,任泸南沿边安抚使知泸州,成为宋朝的边陲大员。绍兴十九年,升为敷文阁直学士(从三品)。绍兴二十二年六月卒。撰有《时议录》《谏议录》等著作。今存《中兴永安桥记》《净严和尚塔记》《密印寺钟楼记》《大中祥符院大悲像并阁记》《南禅寺记》等文。
. q$ @% s2 a: F3 u       冯楫官至礼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是宋代一位高级官员和著名佛教居士,《四川通志》《五灯会元》《巴蜀文化大典》载有其事。曾捐修泸州报恩塔、大足多宝塔和潼南大佛,在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等历史文物中,尚存有冯楫铭文6件,全国重点文物多宝塔内塑有冯楫造像。

$ c1 f" o0 r$ v/ t张令问
4 i4 r& B9 O/ E: s1 ?7 B( W  
4 d0 m# J; h* f( z4 A- B       张令问,自号天国山人。唐末蓬溪人。博学善诗,不屑仕进,以隐居闲适为乐。尝赠杜光庭诗云:“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白昼眠”。可见其志趣。《全唐诗》录其诗一首。《四川通志》《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载其事迹。
1 |2 o; X0 P( E/ s& s& O$ B, g& p
谢金
- A4 X7 ]* p/ Q2 e/ S. A. T3 S0 |2 n7 T
       谢金,字子真,宋代蓬溪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司马池(司马光之父)知小溪县,重其人而与之订交。尝居五龙山(今天福镇五龙盘),以诗自娱。其诗平淡,有韦(应物)柳(宗元)之遗风。著有《五龙山居诗》2卷,今佚。《四川通志》《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有传。
6 k* `( z$ H0 ?: E. o! @- u. W+ Z
张 赞 . |' `1 t% t+ v1 r& K, a
       张赞(1415—1489),字邦翊,号靖翁,明代遂宁黑柏沟(今蓬溪县)人,清代名相张鹏翮系其昆孙。明景泰五年(1454),张赞中三甲第167名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因其志行深纯,明习典故,智略可任边事,遂于天顺八年(1464)出任云南省姚安府知府。张赞到任后安辑地方,拊循人民,躬节俭以励其俗,登诗书以施其教,威德并行,吏民服从其化,使姚安府民安耕凿,士知礼义,惠政卓著,吏民称颂。《云南通志》《姚安县志》,载其事迹。

# g/ _4 V0 J2 M4 a8 p席 春 ( G" H) a$ i+ H- H# P" l- G; v
       席春(1472—1535),字仁同,号虚山,席书仲弟。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三甲第161名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河南道监察御史、云贵巡抚、翰林院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诗文雄深,著有《虚山文集》。

& V- X$ c3 y4 V$ n席 彖
  @& l& I  c; k! T2 }      席彖(1476—1521),字材同,号梅山,席书三弟。明正德九年(1514)三甲第52名进士,官户科给事中。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欲幸金陵,席彖劝阻,被贬谪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判官。十五年(1520)秋,席书任湖广巡抚,席春出按云贵,俱相继取道还家,与席彖联床故庐。十五年(1520)冬,席彖赴夷陵,席书、席春送至潼南大佛寺而别,各作诗记之。世宗继位,复席彖原职,而席彖已卒,赠光禄少卿。

  u! Q8 M9 a0 ?1 D2 d张 庠
7 Y/ c8 v% L( x       张庠,明代蓬溪人。正德甲戌(1514)年,三甲第133名进士。嘉靖十年(1531)官至贵州兵备副使。因都匀苗民反叛,张庠上任,整饬兵马,直捣其巢,执首领,释放协从者,苗人畏服。十一年(1532),杨恒又倡乱,庠率兵剿破,声名大震,去任之时,士民卧辙攀留。《贵州通志》有载。

3 u- W1 E+ U- ^2 m9 Y8 r) E谭 缵 . K: ?. r$ ^' {! T5 T3 L
   谭缵,字元孝,明代蓬溪人。正德丁丑(1517)年,三甲第180名进士。初授行人,外升江西道监察御史,议大礼,引帝怒,杖于廷。又参劾权贵强夺民田事,几致奇祸。继而又弹劾翰林院学士、吏部尚书汪钅宏,先以揭贴呈堂,汪读之,面发红,云:“吾亦至此乎”?谭缵怒而对曰:“御史无状,据以闻,丝毫不敢隐”。闻者吐舌,暗称好一个铁面御史。嘉靖十一年(1532)升河南副使,抚治信阳兵备,致仕卒。著有《宝梵寺修造记》。 . q; D, j  h, T; I
谭 訚
) t$ }7 d4 p$ h; z5 d# n   谭訚,明正德辛巳(1521)年,三甲第105名进士,历官陕西副使,兵备固原,始议修边墙以御外患,因边有铁铸泉,番人数饮马于此,谭分兵驻守,番民不敢近境。边境安宁,大建边功,闻于朝,受上赏。
# w& b' b! d6 w' E+ w: f  谭 维   O7 [8 ?' V2 F8 Z
   谭维,明嘉靖十七年(1538),二甲第53名进士。官主簿、户部主事。人称至孝,居乡耻逢迎。谭缵、谭訚、谭维是三兄弟,他们是蓬溪历史上,继宋代赵溥、赵炳、赵球“一门父子三进士”之后,又出现的一个“一门兄弟三进士”。县人曾在学宫侧为他们建立“兄弟进士坊”,以资表彰。
- D+ M% W. L7 j* u) N& a8 B; U
王 庭 : w( y& J7 W; b9 J
   王庭,明代蓬溪人。隆庆辛未(1571)年,三甲第20名进士。性至孝,中进士后,不就铨选,回乡归养三亲。躬耕数亩,出入闾巷,布袍草鞋, 不乘车马,与樵夫野老为伍。著有《陈情乞归养表》《重修学宫记》。 $ Q( i/ l9 ^% g, e' G
杨作楫 & H) L. U7 l& v0 V$ ^
   杨作楫,明末蓬溪人。万历丁未(1607)年三甲第181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升编修。万历三十七至三十九年(1609—1611)外任山西闻喜县知县,以政绩卓异,升山西提督学政,转调任河南布政使。万历四十三年(1615)任江西布政使。崇祯初年,擢河南巡抚。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势如破竹之际,杨作楫督兵剿捕,使起义军大受挫折。崇祯末年,卸任归里,家无余资,田舍仍旧,唯存书史而已。著有《修建石鱼山书院记》《重修明月寺碑记》《重修学宫记》等诗文。 $ ]) _/ B4 Z/ l
杨 艹仰
4 g# ~) E, ^5 U5 |8 T   杨艹仰 ,号竹泉,明末蓬溪人。崇祯诸生,以诗名于时,《明蜀诗》载有其诗。
+ n9 e2 E1 q. M& b杨廷极
/ M" G! n7 g( E; h   杨廷极,杨艹仰,之子,字青石,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有诗集,今佚。《剑阁芳华集》载有其诗。
  _, |+ P3 f! E蒲拱辰
/ `; \* R: k+ r3 C8 |   蒲拱辰,字居北。清代蓬溪县人。幼家贫,研读经史不废。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自甘淡泊,以教授生徒自娱。执教善诱,从学者众。杨兆龙、王许、梁再灏等名士皆出其门下。蓬溪本荒僻之地,清代振兴文教者,实自拱辰始。《四川通志》有传。

5 ]1 F4 ]* |* A8 R, i6 g张懋诚
" v  X( F  p* r3 E, m   张懋诚(1667—1737),字孟一,号存庵,张鹏翮长子、张船山曾祖。性忠直,有气节。读书时即不趋奉豪贵。惟事诸大家书籍,手口诵作不辍。康熙二十六年(1687)中举人,出任安徽怀宁知县十年,抑豪强,处衙蠹,救穷民,爱寒士,开运河,护城池,作养斯文,文教大兴;治怀实政,民深感戴。任期内,张懋诚续修《怀宁县志》并作序,今存。他还重修大观亭,今已成为古城安庆的一大景观。康熙五十四至五十八年(1715—1719)任奉天辽阳知州,处死妖恶。特放科道,疏流民,纠保举。巡东城,称铁面御史。后升通政使司通政使,不避宰相私人,行必参奏。署工部右侍郎,一清积案,官吏肃然,有古良吏风。著有《通政诗集》一卷。
( n& D; q) i6 Z; D" G) C张勤望 ' l8 D( ^7 t- N) \& V4 ]
   张勤望(1694—1757),字孚嘉,号后斋,又号莲洲,张懋诚子、张船山祖父。天资敏悟,约已嗜学。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恩荫,补顺天粮马通判。后随祖父张鹏翮治黄河,实心办事,京察一等,升户部员外郎、郎中,命往江南署安徽宁国府知府。会有徽宦与民讼争坟山,案积二十余年,上官以其贤能,专委勘谳。张勤望至徽,按册清查,而界址立分,悉以地归诸民,旁观数千人赞云:“不愧天下清官张相国之孙,二十年尘案,片言决矣!”乾隆十一年(1746),先署山东莱州府篆,旋署登莱青道,题补登州府知府。至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劝课农桑,奖善惩恶,作育英才,政声远播。乾隆十三年(1748),张勤望对登州莲洲书院重修,改名为瀛洲书院,今为山东蓬莱市城区历史名胜,遗址在蓬莱一中大门附近。其墓位于今四川省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今存,素碑无饰雕。
6 S! o7 A* ~+ C$ m. f; s张顾鉴 4 W6 U, p$ B1 o& M
   张顾鉴(1721—1797),字镜千,号耐舫、冰亭,张勤望子、张船山之父。乾隆六年(1741)中顺天乡试副榜,得教习,考满,分发河南,署遂平知县。后补安阳知县,除奸剔弊,积习一空,蔡以台修撰赞美云:“西门豹、梁彦光之风,其复见于今日乎?”乾隆十七年(1752),调任嵩县知县,兴建伊川书院。二十二年(1757),丁父忧。服除,改补山东馆陶县知县,兼署冠县知县,承办郯子花园行宫。升湖北均州知州,调任荆门知州,还署黄州通判,升汉阳同知,再升云南省开化府知府。以荆门州失出案,被议离任。工诗善书,著有《撷芳集》《晓窗集》《近花集》行世。卒葬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
. h9 K' Y  f) `' N- |! B
杨兆龙
# K% d7 r$ \5 R8 S. J   杨兆龙,清代蓬溪县人。康熙十一年(1672)解元,授涪州学正。为官廉洁持正,不为毁誉所动。出王士祯门下,其诗颇为王士祯赞赏,著有《杨兆龙诗集》行世。《四川通志》《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有传。
$ D% H& k. `9 Z奚继徽
/ x$ y  K7 X2 j' P4 M) A8 ^+ R   奚继徽(1741—1821),字慎典,号琴轩,清代蓬溪县人。少家贫,洁身自强,出则勤耕,入则勤读。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授直隶曲周县令。为官十余年,除积弊,轻徭役,明决善断,惠民为先。去官日,士民绘“攀辕图”以送。年七十八卒于家。著有《琴轩诗草》《鹤鸣草堂文集》行世。
. ^1 [4 ^9 {6 u& J蒲心豫 * M* `4 a9 Z+ U* M
   蒲心豫,字则立,号有亭。清代蓬溪人,乾隆甲子(1744)年四川乡试解元;乙丑(1745)年,三甲第112名进士。幼聪颖绝人,凡书史之文,过目则能背诵。中进士后,出任山东观城县知县。二十一至二十四年(1756—1759),任湖南麻阳县知县,廉洁自守,所至卓有循声。任满归里,囊无余钱,行李萧然,人皆叹仰。著有《归林诗集》行世。 4 J; u0 ~/ ^$ X. S% Z" G& F+ B
王旭龄
/ v$ ?1 P3 K8 W3 V0 a/ m  g/ ^/ e   王旭龄,字东升,号书山。清代蓬溪人,乾隆甲子年(1744)举人,辛末(1751)年,三甲第123名进士。乾隆十七至二十年(1752—1755),任湖北房县知县。二十五至二十七年(1760—1762),任郧阳县知县。有惠政,廉洁自持,卒于官,贫不能治丧事,士民感其德,集资抚榇归里,闻者皆叹其有清德。
& i% R: }/ t( {7 `
蒲文甲 $ x) X2 c  U6 ~
   蒲文甲,字震东,清代蓬溪县人,嘉庆戊午(1798)年举人,辛酉(1801)年,三甲第76名进士,授内阁中书,历充方略馆协修、大清实录馆分校、文渊阁检阅官、稽察六部事务,后为军机处行走,俱能称职。性倜傥不羁,工诗,凡所阅历之事,必以诗记之。时云、贵、川三省白莲教起义,蒲文甲深感时局动乱,政局不稳,遂离任而归,不久病逝,年仅38岁,世人尤感可惜。著有《清平诗集》。
8 X5 e6 J' M. p; D6 w' i奚大壮 9 g5 ?) _6 P# r/ V0 g* b' e
   奚大壮(1775—1829),字安止,号雨谷。清代蓬溪县人,清嘉庆戊午年(1798)举人,乙丑(1805)年,二甲第89名进士。丙寅(1806)年授湖北应城县知县,卓有政声,尤以拿获天主教匪徒,名震湖广,被皇上垂询接见。己巳(1809)年亲往云南办铜,所历山川风物,民习社风,皆行于诗。第二年回应城县时,“从前父老攀留处,又见儿童竹马迎”。甲戌(1814)年应城遇奇旱,县境大饥,流民塞道,迁徙他方。奚大壮亲奏,请缓征税,上悯其为事诚,百姓苦,准于减免。次年,再遇饥荒,倡议官绅、胥吏出俸赈济灾民,州境内流民安养,各图生计,得以民情稳定。二十二年(1817)升兴国州知州,四充湖北、云南乡试同考官,所拔多知名人士,民仰之如神。道光元年(1821)春得其父家书,言身染重病,奚大壮即请终养,离任回籍。后应聘掌教成都墨池书院。道光九年(1829)病逝,年54岁。奚大壮为清代蜀中诗人,著作有《雨谷诗集》《雨谷文集》《应城县志》《纪行草》《办铜管见》《重修常乐寺记》等。清《国朝全蜀诗钞》录其诗10首。
' H# r( D. c9 M+ w5 i杜思柔 ; q, S4 M9 X9 x7 H( x7 T
   杜思柔,字容谷,更名宇昕,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官温江、昭化教谕,擢河南封邱县知县。有《试院煎茶》等诗留于后世。

7 V! S. {8 O- p3 b" Y陈鸿翥
9 G+ D' S4 T- S5 H, ]1 N   陈鸿翥,字羽仪,号逵亭,清代蓬溪县人。嘉庆年间庠生,历任什邡、夹江、珙县教谕。振德行于庠序,资单寒以膏火。晚致仕归,喜印《文昌孝经图注》以赠人。工书,遗迹今有存。有什邡《游慧剑寺》等诗留存后世。 & s7 o, U7 {- F* P2 W
陈 鼐 : @/ Y$ d% p* p) J$ D$ o0 o
   陈鼐,字南村。清代蓬溪诗人。曾任江西峡江知县,历官德化、瑞金、兴国、星子、新城、石城、都昌及义宁知州。工诗书,为官清正。著有《出塞吟》《南村诗集》等,清代顾也樵《诗缘正编》录有其诗。 ) m  q& m+ K, T. D" q% o, K
钟瑞廷
) C6 b' |; S9 L6 Z0 y# F   钟瑞廷(1805—1884),字微垣,号梅花瘦人,清代蓬溪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授中书科中书。由于时局动荡,遂决意不求仕进,著书自娱。曾主讲蓬莱、蓬山、象山、经义书院。著有《龙溪诗草》2卷。
& V, L- _5 z) e! z1 \7 @6 G杨树之
. W, }, m9 ^' Q& u7 r: ?   杨树之,名希淦,字树之,号荷溪,清代蓬溪人。道光甲午(1834)年举人,官四川仁寿县教谕、浙江石堰场盐大使。著有《味鸥山房诗集》4卷。
( z3 C+ c& C8 |6 n3 P+ q: ]  x庞际超
. l- ~  B9 T  }. F   庞际超(1807—1861),字希元,清代蓬溪县人。清咸丰二年(1852)恩贡,喜为诗,著有《绿秀山房诗草》。
- r: X8 C: u& R! X4 A$ _胥仁禧
, e6 C( J* }/ R) z, ]   胥仁禧,号春生,清代蓬溪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官九姓土司训导、巴县教谕。有《寄庞际超四首》等诗留于后世。
4 t# e) k& H* w$ U/ t! b0 h6 U2 g5 s王 衮 % r7 [2 ?9 l) Q2 Z- {, _
   王衮,字补之,清代蓬溪布衣诗人,誉为蓬溪“诗人之杰”,终身贫困,常绝食,不食嗟来之食,性高洁。著有《匏庵志异》2卷、《抱牍山房诗集》2卷。 0 d! F+ A' s* d  `  j7 b
张秉谦
* N9 n" u, g/ z" F. X   张秉谦,号虚船,清代蓬溪县河边场(今大英县河边镇)人,同治六年(1867)岁贡生,著有《孽海慈航》《南宋忠义录》等。主讲蓬山书院,多所成就。及卒,四川按察使牛树梅为之作传,刻入《闻善录》中。
3 j" }/ M1 W+ i  e钟永定
2 C8 H' o9 R: f4 D5 L+ k+ X   钟永定,号止安,清代蓬溪县石板滩(今大英县象山镇)人,钟瑞廷第三子。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曾任江苏按察使李鸿裔(中江人)幕僚,后回川主讲中江、三台、蓬溪诸书院,任广安州训导,皆精心育才。年八十八岁卒于家。著有《龙溪诗草后集》4卷、《龙溪骈文》1卷。 2 L5 j1 I8 }% \2 e: |
何兆熊 $ B) b) l1 ?% G
   何兆熊(1845—1906),字云帆,清末蓬溪人。同治十三年(1874)三甲第53名进士,历官礼部主事、总理各国衙门章京、掌印郎中、海关道道尹。端品立行,办事练达。光绪三十二年(1906)卒于任上,归葬蓬溪县旌忠乡。有诗《永圣祠题壁》等留存于世。 7 z, ~' ]) D5 P/ S  I
何中权 4 @" h' R+ V/ w  B
   何中权,号秋坪,清代蓬溪增生。性聪敏,博通书史,长于词章之学。大竹江国霖,以探花及第,过县境,与江莘野先生叙宗族,盘桓有日,提倡词章之学。何中权从学于江氏,尤得奥秘。所著诗赋,俱足传诵。
4 E, g8 k- u/ W: A& F杨应祥 + b7 s' K, [' k: V
   杨应祥,清代蓬溪人。光绪七年(1884)岁贡生。著有《倚竹窗诗草》4卷。《巴蜀古诗选解》录有其诗。

+ q  A! T$ p$ ^' ?6 ]/ M梁仲舒 ; l$ r) n2 w5 U0 P' o( D$ T4 v
   梁仲舒(1845—1908),字虚谷,清代蓬溪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后任蓬溪县劝学所视学,调任资阳训导、南川县教谕。光绪三十四年(1908)卒于官,年六十四。著有《樨香馆诗草》《英灵集》。 . G' {. e! [' Y6 D2 d) [
庞仲瑶 % D9 t9 O* J& ~. u
   庞仲瑶(1853— ?),名琼科,蓬溪县人。清末秀才,民国时私塾教师。善诗、工书画。 $ q: h& r1 @( T
曾世礼 9 a, }4 X7 i8 i9 M4 @  r
   曾世礼(1867—1928),字修五,蓬溪县石板滩(今大英县象山镇)人。工诗善文,光绪三十二年(1906)优贡,与射洪李雨生、邬建侯并称“涪江三名士”。曾任湖南湘乡知县。参加编辑有《蓬溪续志》《蓬溪近志》,著有《容园诗存》等。
6 I1 M( H+ s  n+ l廖 嶷 & S& M1 y) J6 X' {, f5 f
   廖嶷,字云泉,蓬溪县新胜乡人,善诗文,工书画,山水师王石谷,后拜清末著名书画僧竹禅为师,笔力雄浑,画虎尤为所长。民国二十五(1936),客成都,与李瑞峰、傅双无、岩沛友善。性嗜酒,郊行辄醉而归。1938年2月,新都宝光寺方丈贯一和尚题廖嶷山水画云:“远望烟云锁翠峦,虎溪笑意对谁谈?渔翁指顾云何渡,一篙春水过江南”。今新都宝光寺尚存其书画。
) P4 \- F7 U& s" u  h+ M胡祖虞
: Q0 W, C9 T+ T& N1 c& j   胡祖虞(1855—1915),字俊之,蓬溪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梁山中学教员。民国初年,袁世凯欲称帝,他写下了感时绝句:“闲来无事数鸣豚,冬日围炉懒出门。休怪先生无远志,满天风雨近黄昏”。可见其对国事的感伤。
" X6 q6 z) b- m2 ]% X李凡丞   e" j' ?8 }$ S! v0 d0 r- r( R2 m
   李凡丞(1887—1953),名先干,四川蓬溪县人。1905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习国画,工花卉、翎毛,尤善绘鹰鹞,人称“李鹞子”。1928年后,先后在隆昌、遂宁、南充、蓬溪等地任中学国文和国画教员。建国后,选为蓬溪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X" D2 }9 C, `, t0 t4 S
段虚谷
& |* A$ ~% i5 Z; l  o$ |5 B* c5 v   段虚谷(1904—1977),四川蓬溪赤城镇人。1924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毕业后,执教于四川美专、蓬溪中学。1956年,调至西南师范学院,专攻山水画,人称“段山水”。其诗也富有雅趣。
1 ]' @( m- C9 h9 f席征庸 , U: \# S+ h1 x  E6 B
   席征庸(1905—1990),蓬溪县上东乡人。民国时期供职于国立编译馆,主编小学语文教材。抗日战争初期,著有《太行烈士》《抗战送粮歌》《死守宝山城》等诗文。建国后,任国家出版总署(今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6 ^# R* J" i( r$ o4 ~
何域藩 # X7 Y* u8 V3 P) e) G  [
   何域藩(1906—1970),蓬溪县板桥乡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民国时期曾供职于文井小学、成都女子师范、四川省通志馆;建国后在四川省博物馆工作,为成都市西城区政协委员。长于辞章、书法。 % @0 {5 {( k5 h9 o. e* o
岳立言
( r% h+ B: b& \, r   岳立言(1916—2005),名继训,号香桥,四川省蓬溪县文井镇人,曾任教师、县志办编辑,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南诗词学会会员、蓬溪县蓬山诗词学会第一届常务副会长,为蓬山诗词学会的筹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工诗词书法,曾内部出版《香桥集》。
发表于 2011-6-3 23: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首先顶起!
4 T3 L9 w4 m0 R* k$ g# T 8 Y1 T2 g* Y/ ]
古潼南境属过蓬溪县(包括现在的遂宁地古时都曾属蓬溪县)。" u$ L9 N: C( n! Z4 O* O
. `8 g& z' s# z& I
潼南境先后有古晋兴县、崇龛县、铜梁县、青石县、遂宁县等。遂宁名字的起源就该在现潼南境内。现在的遂宁市所在地曾是古德阳县治所,而古遂宁郡就是潼南(有德阳志及遂宁志等相关联佐证),遂宁郡和遂宁县都在现在潼南境(大佛坝或下县坝)。大佛坝老场是古城,据传是因为被火烧了才迁到寨子坡下面的。后来德阳县治所迁走,设了东遂宁郡(以区别遂宁郡)于现在的遂宁境内。历史变迁,潼南这方土地上没能继承下古遂宁郡和遂宁县的“遂宁”名字,也没继承下其他曾经有过的县名,而后重设的东安县也因与湖广的东安县重名而更名为潼南县。
5 f& \# g0 L+ r+ O- h+ V
: l7 V6 Z  A+ I可见,遂宁、铜梁等地历史文化都在现在潼南境内。遗憾的是在潼南这方土地上没能继承住它曾在这里起源的郡县名称,因而好多历史文化也就随治所的迁移而带入别地的志书当中成为了别人宣传的历史。
, Q7 G% I0 D1 E: ~% w8 N  q
5 k& T$ e; V9 }/ u5 u8 {" m4 l但是,自古以来,行政区划不断变迁,要看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应该是从实际发生在这个地方的人和事来看,而不能一味的用现在的地名去对应古时的地名。比如,遂宁和潼南,潼南就是遂宁名称的历史源头,后来虽然还是有个遂宁行政单元但地辖地已经变了(过程有点复杂),但谁能说曾经发生在现在的潼南境内历史就不是潼南的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潼南这方土地真的是人杰地灵、历史厚重。
* {1 o: F. X3 {* b0 |* ^
7 g  t! G( B5 O5 h再看看“遂宁”名称所寓“详和”之地究竟在什么地方。今天的遂宁对遂宁名称的由来的描述是这样的:“东晋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但见风和日丽,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这位长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感慨万端,一种厌恶战乱、渴望太平的思绪油然而生,因而在这里设遂宁郡,取‘平息战乱,达到安宁’之意,故名遂宁。从此,川中丘陵中的这片红土地,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遂宁’”。从德阳、遂宁和潼南等地的地方志中可以断定,即使这个故事是真的,而这里说的“县境”其实就是现在的潼南境。因此,古人誉为详和之地的地方应该是现在的潼南中心城区所在的地带,因为,“另置遂宁郡”的地方就在潼南大佛坝那片土地上。
  i( _) W3 v9 X
1 R( D3 T" l" \, A3 ?5 @  }% e什么是潼南厚重的真正的历史文化底底蕴?在潼南境内存在的一切历史人物和事物均是。正如Duhm列举的千年古金大佛、陈抟老祖,还有现在仍叫下县坝、观音场、青石坝、崇龛、庆元山的与历史人物和事件相联系的小地名等等。有佛、道两大文化的历史,有历朝历代的名人等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色”旅游资源是潼南实实在在有根有源的资源,而不是后天“无中生有”的如在废弃的盐矿场搞的死海、在涪江上造的观音湖。事实上,潼南的观音场才是真正的有观音文化历史的地方,只是至今没人去挖掘“观音场”的历史。历史事件、历史事物发生在哪里就是哪里的,无论事物或事件发生地后来叫什么名称,它始终是属于那里的。
8 t* s' B! V: E' h
( {7 A9 o9 G+ I, a0 e: ^受了阿杜对潼南历史文化的热情的感染,才码了这多文字。潼南的历史文化或者的历史的确需要深入发掘,该是潼南的就是潼南的,正本清源是应该的,不管潼南以后叫什么名称,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始终是属于这里的。潼南这个名称快满100周年了,也许改区后不再叫潼南了,多年前就传过叫“双江区”或“两江区”或其他什么名称也是有可能的。如果真改名了,潼南也成为了新名称的历史。
     
发表于 2011-6-4 09: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s:377]  [s:377]  [s:377]  [s:377]  [s:322]  [s:322]  [s:322]
     
发表于 2011-6-4 12: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顶啊顶顶顶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