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许木泉 祝俊业 本报记者 张海华
轮椅为伴,陪伴身患绝症的妻子万里寻医近4载;
病房为家,厮守全身瘫痪的妻子共战病魔又7年。
武警广东省总队原总队长张炳生,用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忠贞抒写着人间真情。
爱是牵手,怎会因你的病痛而放开
1996年4月的一天,张炳生从武警广东省总队总队长的岗位上退休。回到家,他急忙拿出皮箱整理衣服,北上石家庄陪妻子去看病。
张炳生的妻子叫伍孝顺,此时的她已病魔缠身,生活不能自理,身体蜷缩在轮椅里……
妻子曾经为老张整理过多少次行装呀。老张去基层蹲点,下部队检查……结婚30年了,两人聚少离多。妻子从没有埋怨过,她善良勤快,在广州市某机关任人事处长,两个儿子都成家了,老张从不用为家里的事担心。
妻子和他约定:“你退休了,我就提前退休,咱们出去旅游走遍全国。”
“好!”老张答应得很由衷。
旦夕祸福总来得出人意料。1994年秋天,妻子就觉得腿软无力,一向吃苦耐劳的妻子没有跟老张说。1995年7月的一天,老伍不小心摔倒在地就是起不来,左手也动不了。家人连忙把她送进医院,肌电图、头颅CT、血生化等检查都做了,医生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绝症!生命也就在一年半载。
晴天霹雳。老伍没有思想准备,精神一下子就垮了。老张安慰说:咱们再看看其他医生。老张四处寻医,周末带着妻子去看病,中医试了,西医找了,诊断没变。妻子的病情恶化得让人揪心,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腿开始萎缩,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坐轮椅。老张推着轮椅上的老伍上茂名、佛山、肇庆,走遍了广东省。领导朋友听说了,也帮着找医生,找到了石家庄的一位医生。一刻也不停留,马上就上路。
到了石家庄,老张事先请求医生鼓励妻子:这个病是世界难题,各国的科学家正在研究,要相信科学的进步,在坚持中等待希望。老伍的精神一天天好起来。可病情还是在恶化。
哪里有治病的希望,老张推着轮椅带老伍走向哪里。北京、太原、长沙,老张推着轮椅上的妻子走了大半个中国。3年半的奔波已经打破了医生的结论——国内最长存活2年、国外最长存活3年,创造了生命奇迹。
2000年1月27日凌晨,老伍深度昏迷。各路专家会诊结果,只有切开气管上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上了呼吸机,后果也难以预计。医生和孩子们都在等着老张的回答。
“人活着就有希望”。老张没有犹豫。专家切开了妻子的气管,妻子开始了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生活。
爱是读心,最能懂你的人是我
妻子出了重病监控室,老张住进了妻子的病房。从此,病房成了张炳生和伍孝顺的“家”。
老伍神志清醒,知疼知痒,但是全身瘫痪,只有眼睛能动和“龇牙”。安上呼吸机没多久,妻子发起高烧,全身抽搐,心律失常。生死边缘的老伍有苦说不出。老张深知妻子受的苦,他用手轻抚着妻子的额头说:“老伍,你要是哪儿不舒服,你想干什么,你就‘龇牙’,我做得不对,你就看着我,我做对了,你就眨几下眼睛。好不好?”老伍看着老张眨了好几次眼,很快乐的样子。老伍一“龇牙”,老张凝视妻子的双眼,揣测着妻子的感受边想边问。心意相通,总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头疼,老张告诉医生;胃疼,老张告诉医生。医生对症下药,妻子向老张眨眼。老伍度过危险期,老张一下子瘦了5公斤。
一个小小的感冒和不适就能引发妻子多种并发症。为避免感冒、感染,老张仔细观察着妻子的点点滴滴,找到了妻子身体变化的规律,摸索出一套方法。白天,每隔一小时,晚上,每隔两小时,就要给妻子翻个身。
有天夜里,妻子又在“龇牙”,请来的护工问了很多,老伍都瞪着眼。正在打盹的老张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赶紧起来。他一面用手抚摸着妻子的额头,一面问:“是不是头疼?是不是想孙子了?是不是有谁给你脸色看了?……”妻子一直都瞪着眼睛。护工以为将军也问不出来的时候,老张突然问:“你是不是背上痒?”妻子终于眨眼了。老张轻轻地掀起被子,把手放在老伍的背上,“是这儿吗?”妻子眨眨眼,老张就多挠几下。妻子眨了好几次眼,老张知道妻子已经感到舒服了,就停了手。他用手摸着妻子的额头,像哄着婴儿:“睡吧!睡吧!”目睹这一幕,护工把脸背向将军,用手轻轻抹泪。
妻子躺在床上,老张是忙碌的。上了呼吸机,妻子只能通过食管的流食维持生命。为了增强妻子的体质,老张找营养师咨询,再根据妻子的口味专门制订了食谱。一早,他到市场为妻子采购最新鲜的蔬菜、肉类,回家做成家常菜,再把每样菜用搅拌机打成糊状,特制成营养糊,为了减少妻子的肺部感觉,老张还为妻子准备了雪梨银耳羹。早上6点,牛奶、鸡蛋;8点,蜂王浆;9点,11点半,14点,营养糊;16点半,梨、银耳、冰糖;18点、20点、22点半、凌晨1点、3点半,营养糊。这就是老张为妻子坚持了近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食谱。
“气管切开的病人能活7年是个奇迹。”一直在负责治疗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内科主任银翠云如是说。
爱是快乐,共同追求生命的精彩
2006年,张炳生退休整10年,妻子病了11年。10多年的点点滴滴,感动着人们的心灵。走近张炳生,能感受到一种力量。老张身材高大,腰板笔直,走路很快。走近他的妻子,能感受到一种美丽:面颊红润,皮肤光洁,精神焕发,一点也不像65岁年纪的病人。
妻子爱美,老张深知。每天,老张都给她梳洗得干干净净,擦上护肤霜,抹上润唇膏,换上整洁素雅的睡衣,拿上镜子给妻子照一照:“多精神!”妻子明亮的大眼睛看着老张。
力量、美丽和快乐来自老张和妻子对生命的珍惜。妻子每月的所有开销支出,老张列出一个清单,最少要2000元。为了节省开支,张炳生有空时就去超市摸行情,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就买上一批。妻子生病前,老张从来没有陪老伍逛过一次商店,现在,他能把每个市场的行情摸得一清二楚,谁家能便宜几角几分都清清楚楚。张炳生想到医院已经提供了很多便利,不能再给医院添麻烦了,他自己掏钱买了呼吸机。“妻子的单位对她很照顾,办了医保,总队医院更是照顾我们,老领导和老朋友都很支持我们,要是没有这些帮助和支持,我和妻子也不会走到今天”。干休所协理员姜虹说将军几年都没有买过新衣服了,伍阿姨的病用掉了老两口的积蓄。
老张也有病缠身,腰椎间盘突出,胃肠功能紊乱。这么多年,也有人在劝张炳生:放弃吧,对你和老伍都是解脱。多少次,他和妻子四目相对时,眼泪从妻子眼角不停地流出,老张明白妻子的心思:“放弃吧,我不想拖累你!”老张边掉泪边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要她相信科学的力量,在积极坚持中等待特效药的研制成功,一直说到妻子眨眼睛为止。病房里的生活平淡如水,老张和妻子品味着如水般纯净的生活味道。妻子醒着时,老张要么陪着她看电视,要么陪她聊天,要么给她读报纸讲新闻,有趣的地方,妻子眨眼睛,老张开怀大笑。有时候,老张在病房里也练练毛笔字,他是老年大学书法班的学生,最爱写的字是“知足常乐”。一到周末,老张就让两个儿子和儿媳陪伴照料,自己拿着放在病房一角的钓鱼杆到广州郊外去钓鱼。他告诫自己:不能倒下,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妻子。
老张和妻子心中都充满希望,坚持寻找治病的良方,坚强等待奇迹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