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31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西藏拉萨
外国媒体记者称灾区展现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10:57 南方周末
马珍做了10年驻华记者,这是她第一次自由地在中国灾区采访。图片由马珍提供
本报特约撰稿 平客 发自北京
记者的工作不是老去夸奖一个国家,而是去找它的不足……
5月24日午夜1点多,人在成都的英国《泰晤士报》北京分社社长马珍(JaneMacartney)接到了来自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的电话,邀请她跟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去映秀。“他们告诉我,还有很重要的人物出现。”这是马珍在四川采访大地震的第12天。
24日上午,马珍与路透社、美联社、美国CNN和NBC、日本NHK等国外新闻机构的12名驻华记者一起,登上一架军用直升飞机,从成都飞往映秀,马珍所属的《泰晤士报》是惟一受邀的国外纸媒。
11:30,飞机降落在映秀一片废墟旁,映秀有点闷热。几分钟后,温家宝总理与潘基文一同出现。
现场也有中国记者,温家宝提议把更多提问机会让给外国记者——马珍是第一个提问者,她的问题是:“你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现在去问豆腐渣工程那样复杂的问题还不是时候。”马珍说。
5月25日出版的《泰晤士报》上,马珍写道:“自中国四川5月12日发生现代以来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后,温家宝的表现总是令人惊讶……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话非同寻常的坦率……他表情严肃,嘴唇干裂,眉头紧锁。这种关切的表达已经让他赢得全国范围的支持,对地震中的幸存者起到了鼓励和安慰的作用。”
马珍用“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令人惊讶的秩序井然”描述了她在四川灾区的所见所闻。
豆腐渣震动中国?
马珍1985年到1989年任美国合众社驻中国记者,1995年到1998年在路透社担任驻中国首席记者,是一个老资格的中国通——她的先祖是215年前觐见乾隆皇帝的英使马戛尔尼(GeorgeMacartney)伯爵。2005年马珍加盟《泰晤士报》,担任北京分社社长。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北京的马珍赶上了第二天8:00飞往成都的航班。到达四川后,马珍听说四川省外办会给外国记者发放一张特别通行证,以保障他们在灾区采访顺利通行。“2007年1月1日起,中国政府就开始为奥运及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提供便利。”马珍说,到2008年10月17日止,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只需受访单位同意,无需像以前那样报外事部门审批。
马珍打电话到四川省外办咨询,那里的人告诉她,每天夜里12点之前她可以随时去办通行证。
到达四川的第三天晚上,马珍从灾区回成都发稿,在外办拿到了特别通行证,前后只用了15分钟。马珍说:“以前任何采访都得特别申请,经常申请递上去了,要么拖拖拉拉,要么干脆就没下文了。”1996年2月的丽江大地震,她手下的记者就没能去那里采访。
5月13日中午到达成都后,马珍租了一辆车,立即赶往都江堰聚源镇中学:“到那之后,我们被告知不允许接近学校,因为他们还在找活人,不能干扰他们的工作。”尽管得到了特别通行证,偶尔也会碰到一些限制,这些她都能理解。
美国公共广播公司(NPR)的自由记者陈家敏(JamilaTrindle)用“难以置信”来形容自己有关这次地震的观感,她难以置信的是“可以在中国这么自由地报道这样一个灾难”。
汶川地震发生时,NPR美国总部的一个团队正在成都一家修道院采访,忽然地动天摇,地震了。
NPR的主持人录下了现场的情形,传回美国在广播节目里播出,并上传到NPR网站的“成都纪行”博客中。陈家敏随后赶往四川,5月19日,她在绵阳体育馆向美国听众报道了2万多生还者等待亲人消息的情景。
5月22日,陈家敏还制作了5分11秒的特别报道《豆腐渣震动中国?》在NPR播出。同时,她告诉美国听众:中国政府已经表示将严惩豆腐渣工程责任者。
厕所竟然不臭
马珍用“秩序与迅速”来描述她看到的四川灾区:“灾民都集中在九洲体育馆,那里人很多,但让我吃惊的是,厕所竟然不臭。”
马珍努力为中国政府的灾后反应速度说好话。她在什邡红白镇碰到一个老百姓,孩子在学校遇害了,老百姓抱怨政府反应太慢,凌晨4点才赶来。“自己的孩子被埋在下面,哪怕5分钟都觉得够长了。但我认为,凌晨4点到达已经够快了,我们自己的车从成都开到红白镇,开得已经很快了,最起码要3个钟头,况且已经有山体滑坡了,谁也不知道路的情况怎么样……下午两点半发生地震,他们用了12个小时到达,而且组织出了足够的人力,这很不容易。再比如汶川,哪怕是飞机也没法到,因为没有平的地方,任何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有这样快的反应,不容易。”
马珍强调:“作为一名记者,也许我不该说这么多好话,但这确实是我看到的真实情况。”
在四川灾区的12天,马珍每天为《泰晤士报》及其网络版发出两到三篇有关中国地震的稿件,除及时报道灾情、中国政府救灾工作外,也对豆腐渣工程导致大量伤亡的现象提出质疑,“这些也是真实的。”
这些文章大都刊发在《泰晤士报》二三版的重要位置,网络版也在首页进行了重点推荐。
5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摄于四川灾区的《摩托车上绑在一起的夫妻》——中国丈夫将死难的妻子绑在身上,骑上摩托车带走。照片迅速被全球媒体和网站转载,成为“给死者尊严”的典型。
美籍独立摄影师沈祺徕就是这张照片的拍摄者,他曾于2001年春节只身奔赴河南睢县拍摄艾滋病人。
此次沈祺徕跟随《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采访灾区中的孩子——这是他第一次实地拍摄灾难新闻图片。在沈祺徕看来,西方人非常关注地震中的独生子女。
出发前,沈祺徕心里没什么底,他并不确定手中的外国记者采访证能让他走多远。让他意外的是,一路上不仅没遇到太多阻拦,5月15日,从成都赶往北川的路上,甚至还得到了一位军区大校的帮助,这位大校开着车顺路把他们带到了距离北川只有5公里的救灾指挥部。“我非常希望中国新闻能一直开放下去。”沈祺徕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