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357|回复: 13
收起左侧

[热门] 联手装配新“引擎” 川渝共同打造成渝经济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7 12: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联手装配新“引擎” 川渝共同打造成渝经济区


2007-3-27 9:42:00  来源:重庆日报
--------------------------------------------------------------------------------




  中新重庆网3月27日电 据重庆日报报道  (记者 张红梅 任锐 高海龑) 经济学家将区域发展的思路归结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家“齐头并进一起走”;一种是“有人在前面领着大家,有人在后面跟随”。
  前一种,就是“撒胡椒面”似的均衡发展模式。后一种,就是“率先发展带动后进”的非均衡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非均衡战略的实施,让我们有了三个“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这三个“增长极”就如三台“引擎”,在它们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加速前进。
  三大“增长极”都在东部,对中西部的带动作用有限。那么,能不能直接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再装一个新“引擎”?
  4月2日,我市党政代表团将赴成都,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就“联手打造成渝经济区,培育‘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目标:跻身“第一梯队”
  “成都之行,始于今年2月的渝川高层会晤。”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今年2月2日,铁道部及甘肃、重庆、四川三省市的高层领导在兰州研究兰渝铁路建设事宜。借此机会,重庆、四川两省市4位高层领导就加强渝川合作进行了首次商谈,随即达成共识,并责成两地发改委具体推动落实。
  10天后,杨庆育率队赴成都,与四川省发改委主任解洪共同主持了“川渝合作工作座谈会”,四川省副省长王怀臣参会。经过商议,双方形成了初步方案。
  2月26日,解洪率队回访重庆,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参加座谈会。工作框架基本形成,两地发改委开始草拟行动计划。
  几经磋商,《重庆市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打造成渝经济区(或渝蓉经济区)推进川渝合作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基本成型。
  即将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包括:渝川合作定位于“一极五基地”———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全力打造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建立统一市场,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显然,此次渝川聚首的战略企图很明确:共同争取跻身国家级的“第一梯队”———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背后:渝川为何中选?
  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支点。
  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开始显现:三大“增长极”都在东部,对中西部的带动作用有限,导致生产力和资源分布呈现两种相反的梯度:越往西走,人均占有资源越高,但生产力水平越低。
  于是,有了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于是,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失衡:长江下游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而上游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贫困地带,沿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大与最小的省区段之比,已由1990年的不到3倍扩大到4倍多,城镇居民收入也相差1倍多。
  市综合经济信息研究所所长易小光说,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非均衡推进”的结果。在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区域战略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步入区域共同发展和城市群带动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新的区域成为战略支点。
  那么,谁会是新的增长极?
  “渝川联手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既是一种历史积累的必然趋势,又是国家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政府官员和专家的一致看法。
  杨庆育提供了一组数据:2006年,长三角GDP是4万亿左右,占全国GDP总量20万亿的20%左右;珠三角2.3万亿,占11.5%;京津冀地区,与珠三角差不多;四川和重庆加起来GDP1.2万亿左右,接近国家GDP总量的6%。加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接近国家GDP总量的50%,占了近半壁江山。“客观需要,优势组合,成渝经济区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重庆工商大学副院长廖元和是打造成渝经济带的最早倡导者,他参与的《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专项课题2005年已提交到国家发改委。他出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西部人口2.9亿,面积544万平方公里,其中成渝经济区人口占了1/3,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为西部的3.5%。那么,是建设整个西部所需的资源、资金多,还是建设成渝经济区所需的多?
  他说:“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对成渝经济区进行重点开发,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廖元和还透露了一个信息,现在,成渝经济区有可能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又一个“增长极”,已由学者的学术研究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今年初,国务院西部办颁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成渝经济区”。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王金祥认为:“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区域。”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也说,可以编制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的发展规划,把成渝作为一个大区域来抓。
主旋律:合作才能共赢
  在采访中,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中国经济步入了区域共同发展阶段。一般情况下,一个大城市很难单独构成中国经济的一极。
  让我们看看那三个增长极的成员构成:长三角,16个城市;珠三角,12个城市;环渤海,8个主要城市。
  他们得出的结论惊人地一致:“成渝如果不联手发展,就很有可能在竞争中落伍。”
  调查显示,由于行政割据,长江上游经济带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国内其他三大经济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2006年,重庆GDP仅为上海的1/3左右。
  长江上游经济带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优势不及沿海。例如目前成都到上海的铁路距离为2351公里,而重庆到广州的铁路距离为2023公里,造成货物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对外开放程度也无法与沿海一搏。以2002年为例,长三角当年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34%,珠三角占28%,两地的总和就占到62%。
  “目前,成渝地区GDP占全国总量的5%左右,如果只谈这两个城市微不足道,但抱成团就有力量了。”廖元和称,以城市密度为例,成渝经济区每平方公里有1.73座城市,而西部只有0.24座,全国为0.7座;此外,成渝经济带每平方公里产出350万元,比全国高出227元,比西部高出316元。目前,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密度和产出水平低于沿海的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福建等发达省区,高于海南、广西等不发达省区,和处于沿海的河北省大致处于同一层次。可以说,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和中部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是全国产出水平较高的区域。
  此外,重庆成都直线距离300公里左右,两个特大城市,又有一部分小城市群。高度聚集城市、产业、高等院所,其它地区没有比得上的。
  专家认为,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一般是兴起于江河流域,集中于城市带群。成渝经济区具有三个和长三角、珠三角相同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流域经济,以密集的城市群为主要载体,是跨省级行政区划的开放型经济区。“尽管成渝经济区在目前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程度还远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但它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却可以使它迅速成为两者相媲美的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如果能够将渝蓉连为一体,西部的增长极就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是实现第四增长极的一个较快、也是较合理的路径。”
  据了解,渝川《行动计划》显示,成渝经济区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地级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的23个区县。其GDP占成渝两地GDP总量的80%左右,占全国GDP总量的5%左右。其经济基础、人口密度、产业聚集、物流条件,均比大郑州、兰贵昆、大西安、大武汉等区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也就是说,成渝经济区完全有理由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新支点。
     
发表于 2007-3-27 15: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跟贴.
     
发表于 2007-3-28 1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苏州
顶起,想法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2: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呵呵, 这个主题在新华网上的争论很大哦......
成渝经济区重庆的一些人是反对的哈.呵呵.....
发表于 2007-3-28 13: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我不反对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3: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引用第4楼我行我素于2007-03-28 13:12发表的  :
我不反对
呵呵...我是不发表意见..怕被骂啊......哈哈.....
     
发表于 2007-3-28 13: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渝川合作與成渝合作原本就是兩回事
前者是與全川合作,而後者是單方面的與成都合作
無論川渝還是渝川,大家都是支持的,必竟,重慶要想成為長江上遊的經濟中心,需要強大的經濟腹地,不但要有渝川合作,而且還要有渝黔合作、渝湘合作、渝陝合作、渝鄂合作……合則雙贏,這是發展的規則,這些地方有市場、有資源、有產業!!!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3: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楼上的.注意一下...它是打造成渝经济区.....这个在新华网上已经有所争论了.呵呵....
     
发表于 2007-3-28 14: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成渝經濟區隻是某些人單方面的YY
眾所周知,重慶直轄以後
四川立即放棄了全來經濟基礎相當不錯的成渝一線的發展
原來的簡陽、資陽、內江這一段原來是多好的經濟區,為什麼四川會舉全川之力發展川西成綿德呢?
甚至重慶至廬州的道路重慶段修好了,而四川段長期斷頭,而不配合其發展

合作是大勢所趨,並且潼南也會從中得利,如果是兩廂情願、誠\心合作,何樂不為?
但重慶不能、也不會與成都搞什麼產業整合,汪老板也不是一個好忽悠的人
如果真如成都人在兩會中提出要整合成渝汽車產業,成都搞研發,重慶搞制造,居心有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发表于 2007-3-28 14: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六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核心提示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是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导航定向”的三大定位之一。如何理解“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内涵?长江上游地区包括哪些区域,经济中心应具备怎样的水平?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重庆市规划局局长蒋勇、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易小光、重庆社科院企业研究所所长王秀模,综合他们的见解形成以下文字,希望可以引发更多人更广泛的思考。

  长江上游地区包括哪些区域?


  地理角度:长江上游河段西起青藏高原各拉丹东,东至湖北宜昌,全长4511公里。该段干支流流域覆盖面积宽广,包含青藏高原,东至湖北宜昌,北到陕西南部,南至云南以及贵州北部的广大地区,涉及西藏、青海、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湖北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经济角度:指在现代交通意义上建立起来的新的长江上游经济带,不仅包括沿江城市群和产业带,还包括了沿公路和铁路分布的城市群和产业带。


主要指沿长江干支流及其两侧区域分布的攀枝花、昭通、宜宾、泸州、江津、合川、永川、重庆(主城)、长寿、涪陵、丰都、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等沿江城市;沿成渝高速路、成都至上海国道主干线(上游境内包括成都-遂宁-南充-梁平-万州-宜昌);成渝铁路、遂渝怀铁路等交通干线分布的成都、乐山、绵阳、德阳、遂宁、南充、内江等城市;沿渝(川)黔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分布的遵义、贵阳等城市;以及由成昆、内昆、贵昆线连接的昆明等城市。其经济腹地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市。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内涵?


  经济中心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承担区域金融、贸易以及生产性服务等多种功能,作为区域经济的控制和决策中心,具有强大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

  要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要求重庆不仅自身要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还要成为聚集和配置各种资源要素的高地,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具体包含哪些条件?


  第一、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国际或区际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和产业结构高地,对区域经济有相当的支撑力和影响力。

  第二、总部基地。集中较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外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或国家级经济与政治组织的区域性总部,是区域资本集散中心,某种程度上能够控制和影响区域性经济活动。

  第三、很高的经济开放度。市场化程度高,通行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生产性服务(特别是通讯、信息、科技、咨询、商业、市政公用业等)发达,具有方便快捷的高速区际和区域内交通系统。

  第四、商品集散中心。包括拥有先进信息技术支撑的国际性、区域性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市场。

  第五、创新基地。有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吸引大批海外及本土人才,汇集新思想、新技术,创造新兴的产业高地。


第六、庞大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拥有支柱性,竞争力强的大集团,支撑相当的资产存量、要素流量和内外贸易额。还有相当数量的中介组织,配套服务,产业链联动。

  第七、人性化宜居地。拥有现代化的公用事业网络,和较好的人居生态环境。重庆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早在直辖前,江总书记就提出了将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制定了“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的规划。

  三中心:指以区域性中央商务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和购物中心、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商贸中心;以长江上游金融机构聚集地和区域性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以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现代教育体系、文化弘扬创新基地、信息资源开发集散基地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

  两枢纽:包括由“一枢纽十干线一专线七支线”的铁路网络,“三环十射三联线”为骨架的高速公路网络,“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三大枢纽港区和五个重点港区为重点内容的内河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空港构成的长江上游综合交通大枢纽;以发达、安全、高速、相互融合的信息网络,西部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国际出口局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通信枢纽。

  一基地:以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以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装备制造业基地、化工基地为重点内容的长江上游现代产业基地。

  近几年来,重庆一直围绕“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在努力。到“十一五”末,我市将基本搭建起这样的框架,对整个长江上游地区发挥广泛而深入的基础设施支撑、生产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带动、可持续发展示范等综合功能,起到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重庆距离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还有多远?   尽管近年来我市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较直辖之初都有大幅度增长,但发展的现实基础较差,总体经济实力偏弱。

  就整个重庆与四川、云南、贵州有关指标比较来看,我市只占整个区域经济总量的19.35%,四川占47.6%左右,云南21.49%,贵州11.56%。实力明显偏弱,区域内的影响力也不及四川。


重庆主城9区经济总量与成都、昆明、贵阳相比,主城9区占22.55%,成都占47.4%,昆明20.43%,贵阳9.62%。主城区的经济总量只有成都的一半左右,辐射和影响能力比成都差。

  如将主城9区加上渝西经济走廊12区县和涪陵、长寿,即“1小时经济圈”范围,该区域经济总量与成都、昆明、贵阳相比,重庆“1小时经济圈”占36.52%,成都占38.85%,昆明16.75%,贵阳7.88%。重庆与成都在总量上基本接近,但经济人均水平和三产比重比成都低。(以上为2004年统计数据)

  城市功能还不完善。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总部经济的地位还未形成,外国领事馆、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的中国总部或片区中心设在重庆的还比较少。同时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重庆如何才能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321”规划仍然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主框架,它含盖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所有功能内涵。建成“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重庆就是当之无愧的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321”规划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不分的过程。目前重庆正在致力打造长江上游现代产业基地。打造这个基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就是所谓的“三中心”,实现了这三个中心,“一基地”就能顺利实现。

  我们不可能在一个沙漠去建一个大工厂,所以重庆又必须加快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的建设。“两枢纽”是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基础。

  “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功能,重庆大都市区(一小时经济圈)是主要载体。重庆要发挥产业发展带动和综合服务功能,成为区域内的要素集散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必须按照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明确大都市区的产业发展导向,加快大都市区城镇化进程,发展服务经济,突出大都市区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促进重庆大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级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