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楼主: 慕容诗雨
收起左侧

活色生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三章 调教美国大亨(上)


    “中国飓风?”强森惊讶的道:“是怎么刮起来的?易,是你打了个喷嚏吗?

    “是的,当然。”孙茹立刻一本正经的接口道:“如果你认为《花木兰》只是一个喷嚏的话。”

    强森立刻大笑道:“当然不!我怎么敢跟美金过不去!那可是一周一亿一千四百万哪!我的上帝!”

    “什么?”这个数字连孙茹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她当然知道《花木兰》第二周口碑和宣传效果都出来了之后,票房会大涨,但是涨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太今人意外了。

    只有易青象个没事人一样,大大咧咧的走到李恩华旁边挑个位置坐了下来,口袋里摸出刚才在唐人街买的松子糖咬得嘎嘣脆响,好象他早就知道这个数字了一样。

    “一亿一千四百万?美元?一周?”孙茹非常夸张的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用英语重复着这个数字,然后瞪着强森道:“你确定不是港币或者日元什么的?”

    强森的女助手非常认真的道:“当然。加上前一周的三千八百万美元,《花木兰》的两周票房总额已经达到一亿五千三百万左右。我们计算了所有放映合约的分成之后,扣除发行过程的耗损和必须分配给院线的分成,我们目前的直接票房利润已经超过九千万,基本完成了易青先生最初的最低票房构想……”

    “哈哈,嘿嘿,嚯嚯……”强森一连发了三组语气叹词,挥舞着大手道:“先生们女士们。我们现在总结战果是不是太早了点。要知道。还有两周呢!一周一亿一千万,再有两周……天哪!花木兰万岁,我喜欢中国女兵,是的,我是说我爱她,你们知道地。我爱死她了……”

    易青懒洋洋地打断了强森这种南美式的激情胡言乱语,对大家说道:“得了吧,伙计们。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第三周的票房下跌的跌幅应该超过40%。而第四周和第二周相比,跌幅超过60%,要知道新鲜感这种东西,尤其是来自外国,我是说来自异体文明的新鲜感,是很难持久地。要让他们再对中国感兴趣,那得是下一部电影了。”

    “所以,我预计,”易青总结道:“《花木兰》的首轮票房大概达不到三亿;而后加上第二轮和派拉蒙、华纳续签之后的票房。大概可以达到三亿五六千万的成绩,具体如何,那还要看上帝地安排。”

    说这些话的时候。易青的嘴角挂着强大的自信和一丝戏谑的微笑,那种感觉,仿佛他才是那个主宰一切的“上帝”一样。

    这时,李恩华的秘书温莎把一壶绿茶端了进来,按照英美贵族喝茶的习惯,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还配上了牛油小饼干。

    易青端起杯子,笑着示意大家道:“来吧,让我们为《花木兰》干一杯!各位,请别忘记了。这,来自中国……”

    李恩华欣赏的看着这个朝气蓬勃地师弟,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他喜欢易青说的这句英语故意在“这”的指代上用了歧义病句,让人搞不清他地“来自中国”到底是指电影,还是指绿茶……

    La中国城广粤料理厅。

    在吃午餐的时候,李恩华拾易青要了一笼他最爱吃的虾饺,然后随口问道:“你怎么在唐人街买那么多东西?”

    孙茹笑着在旁边接口道:“马上回香港了,买点中国的东西,送一送在美国认识的朋友嘛!”

    李恩华诧异的道:“不是还有两周吗?再说电影上映完还有很多事情呢!”

    易青被虾饺里的热油烫得直呼气,好容易腾出嘴来,道:“不,最迟后天早上走,该回香港了,那边还有好多事等着办呢!”

    “别闹了,小子。”李恩华笑道:“你周五上午约了詹姆斯·史密斯谈他手上那几条院线续签的事,怎么你忘啦?”

    易青簌溜一声,喝了一口鱼翅羹,满意的咂着嘴摇着头,好象在感叹鱼翅的润滑美味,然后突然正色道:“日期是定下周五没错,但是我可没说地点在La。他不是要谈吗?飞趟香港吧!”

    李恩华听了这话,眼晴微微一亮,随即笑着摇了摇头、仿佛一个老成地长兄看着自己淘气的幼弟一样,夹起一个叉烧包放进他的碟子里,瞪了他一眼,道:“吃你的包吧!告诉你别玩的太狠,人家也是有爹妈生养的。”

    “靠,当初他搞我们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易青白了老师哥一眼,拿起叉烧包对孙茹道:“从今天开始,我们有粥喝粥,有饭吃饭,有包就吃个包,总之就算是饿死,至少在华星公司的生意范围内,决不再让外国鬼子骑在咱们头上装大尾巴狼!”

    孙茹懒得理他,看了七八年这嘴脸还没看够吗?她低头对李恩华道:“他这个饭桶,别说饿死,饿他一顿他都要嗷嗷叫。他将来要是死了,决不可能饿死,我者多半是贫死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把那个咬了一半的叉烧包向着易青那刚要反唇相讥的大嘴方向顶了上去,给他塞的满满的,不让他再唧唧歪歪。

    李恩华坐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忽然有些鼻酸,他望着天花板默默的想到:老师啊老师,要是你还健在,还能看到今天这一切,那该有多好!

    第二天,李氏国际在影城最昂贵的法国餐厅里,摆下饯行酒,为易青和华星制作单位的全体成员饯行。所有在这次合作中参与联系、交流和共同工作的双方员工全部出席。

    接到消息的何风、李佩佩夫妇。急急忙忙从墨西哥边境驱车赶回来,在酒宴开始之前终于赶到,连声抱怨易青太着急回国了,害他们不能玩的尽兴。

    大家看着这对艺术家夫妇哈哈大笑。这两人穿着美式皮夹克,带着墨西哥风情的毡帽,脸上晒得红扑扑地。身上背着一大堆马骨、石器做成地墨西哥乐器,还有几把民间制琴师制作的吉他一一这哪是进过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音乐家,整个一个墨西哥流浪艺人。

    李恩华手下这些干将,长期跟着李恩华。对中国的事物有着特殊的爱好,对易青、孙茹和这些可爱的中国同事更是几个月以来建立了不错地感情。

    美国人从本质上说,其实个个都是孩子,他们的感情直接而热烈,没有收敛和合蓄的概念,所以整个宴会的场面就显得有点热烈和悲壮。华星地人还不怎么样,李氏国际的一些职员居然抱着自己的中国朋友哭了起来,尤其是李恩华手下的美籍女职员们。

    易青看在眼里,乐在心头。这就是未来两家合作的一个非常良好的人文基础了。看来华星的同事们这次给李氏国际的人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

    最后吃过了甜品,双方又倒上了祝福友谊地香槟,然后互相交换礼物。那天孙茹精选的那些中国商品就派上了大用场。

    易青也举着杯子来到李恩华的身边。郑重地道:“香港见!”

    “香港见!”李恩华也郑重的举了举杯子。

    香港再见!再见的时候,风云际会,金龙腾空,那从东西传来的隐隐龙吟,要震撼寰球!

    ……

    易总回来了!孙小姐他们回来了!

    整整一个早上,华星总部上上下下,男男女女,都处在一种兴奋的脚不沾地的状态。

    中午十二点三十分,大家都知道了司机已经在机场接到了易青和孙茹、小意、小云、何风、李佩佩他们,两小车一大车。正在向这里赶来。

    午休时间居然没有一个人去吃饭,所有人都拥到华星大厦一楼大厅,翘首期盼着。

    “来了!”

    不知谁一声高呼,或坐或站的人们纷纷拥到了门口。只见停车场方向遥遥的走过来一群人,好象一个刚刚观光归来的中国旅行团一样,扛着大包小包向这里走来。

    除了被易青打发走回去放假休息的少数几个人外,大多数去美国地同事都跟着回到了华星大厦,说是因为有很多器材和资料要先放回公司才安心;其实,他们也是想念自己留在公司的那群死党和损友们吧!

    依依站在人群的最前列,她刚刚完成《北角夜未半》的内地宣传,昨天晚上才从江苏飞回来,没等睡上几个小时,又赶回公司来,等着易青了。

    认识易青以来,从来就没有分开那么久,这一走,竟差不多有半年了!听说易青有意提早了两周回国,说起来,恐怕他也是想依依想坏了吧!

    “来了来了!哇,易总万岁!”

    “《花木兰》至胜!”

    “易导至强!”

    各种各样的欢呼声,喊叫声好象要把整幢大厦震塌了一样响起来!同事们已经陆续听到了美国反馈回来的消息,两周一亿五千万美元——这真是一个能让人疯狂的数字。身为华星的一员,有这么犀利这么牛B的一个“头儿”,谁不自豪?

    远远的,易青和孙茹相视一笑,紧了紧背上的包,大步向狂喜的欢迎人群走去。

    就算是古时候的大将,开疆拓土,灭国万里而凯旋归来,所得到的推崇和殊荣,也不过如此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活色生香 第十三章 调教美国大亨 (中) 作者:司马

  就在易青和孙茹他们回到香港自己的住所,为缓解这几个月以来的疲劳呼呼大睡的时候,美国那边已经开了锅。

  密切关注影市票房的美国院线大亨们,最近都在找《花木兰》这部电影的中国发行方。保守估计,如果这部电影再追映两周,至少有一亿美元左右的收入,就算分拆到其中十分之一,分成后也有几百万美金的利润,务实的美国人怎么可能放过这种机会。

  更重要的是,华星打明了旗号要进军世界市场,大家都知道北美票房占世界一半,未来华星的电影主攻目标一定是美国影市。谁要是能签下华星以后几年的作品在北美的发行上映权,对开发亚洲市场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詹姆斯·史密斯先生还在为自己的独到眼光而洋洋得意呢。他是所有院线商中第一个看出《花木兰》加映潜力的,早在《花木兰》放映完第一周,第二周时他就已经开始与易青的人预约时间了。

  具体约定的时间是这周五,毫无疑问,他也是所有院线商当中第一个和易青谈判的,占到了绝对先手。

  可没等他高兴两天,他就得到了易青带领华星一行人回到香港的消息。这下这位骄傲的美国大鼻子可傻眼了,美国时间的周五和香港时间的周五相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他在得到消息后的三个小时就登上了飞香港的班机,连助理都没带,只带了一台电脑;需要的资料文案只好等谈判前让助手传过来。

  坐在飞机上,詹姆斯回想起自己和易青第一次打交道时的情意,虽然他隐隐觉得自己有些地方可能让那个矮小的中国人不高兴了,不过他还是没感觉出来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了。

  本来就应该这样嘛!在美国,跟中国人、印度人、中东人谈生意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没什么不妥……

  想着想着,詹姆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

  “易总,宁小姐上来了。”

  “请她进来。”

  休假结束后易青和孙茹他们第一天回到公司;除了杨娴儿、何风这些创作部门的人,没有戏就不用开工之外,其他去美国出差的同事也陆续到岗了。华星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不能休息太久,现在连易青和孙茹都要受公司规章地约束了,不然铁面神孔儒那关就不好过。

  易青正了正领带。让秘书给自己泡壶红茶送进来,然后刚坐下。宁倩华就进来了,手上捧着一捧文案。

  “什么东西这么重要,让底下人做好了,还要宁姐送上来。”易青笑着起来让宁倩华。

  两人走到办公桌下面的大沙发对面坐下。

  宁倩华把文案放在易青面前的茶几上,道:“你们休息这两天,我让行政部门的同事做出来的。你也是,在美国把事情办完了就是了。为什么非把那群美国佬支到香港来累我们。”

  易青不解的道:“这些是什么?”他拿起一份文件细看,全是一些接待和谈判方面的事宜。宁倩华不愧是行政和管理方面的全才,工作做的非常细致。易青这才想起来,他回来时确实交代过助理和行政主管、会计等人,下一阶段会有大量的美国院线商和发行商来公司谈判,请大家做好准备。

  可没想到这么快,宁倩华连接待和商洽的方案都做出来了。什么人员的配制、食宿的安排,还有参观华星艺创部的工作和演员培训部等等的活动。

  易青粗略的看了一下,疑惑的道:“宁姐,为什么还安排他们参观艺创工作中心,还要参观演员的培训?”

  宁倩华含笑解释道:“我以前跟家母一起接受过几次中影集团和好莱坞院线的商洽谈判活动……哦,就是张一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在北美发行的那两次,所以对这方面还算熟悉。这次我们也是按照中影集团和北影当初的模式和规格做的。比如说参观我们的创作部门等等,主要是让对方坚定和我们的合资信心,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潜力……”

  “等等,”易青毫不犹豫的道:“对不起,宁姐我打断一下。关于这次的商洽活动,你们行政部门搞上来的这个方案很好,但是有这几点,我希望你们修改一下。第一,人员配制减一半,除了必须的部门以外,所有陪同的、做排场的人员全部减掉,而且除了我和小茹,各位主管出席谈判全部不要带助理;第二,美国方面任何一位合作商到香港,华星一概不负责安排食宿,饭局全部取消,他们要住宿,自己找酒店去,要在华星餐厅吃饭,自己刷卡,我们一概不管;第三,所有的参观活动,一概取消,除了提供我们历年在亚洲、中国市场的票房记录和附带音像、文化产品的商务记录之外,任何资料都不提供,他们爱有信心不有信心,对我们没信心的,就别合作,没什么好谈的。”

  宁倩华惊讶的看着易青,良久才嘣出一句话来:“你在美国没受什么刺激吧?这可不是意气用事的事儿……这样接待,会不会太草率了,显得我们没有诚意……”

  “您别管了。”易青无意识的挥了挥手,做了一个坚决的斩首似的动作,道:“先按我的意见做吧,下次开会的时候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会跟大家通气的。中影和北影以前那个方案根本不行,我们不学他们。”

  宁倩华不解的又看了看易青,在这个年轻的华星主席的脸上,有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和威严。宁倩华知道易青做事每每出人意表,但是决不是一个胡来的人,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于是,她什么也没说,点了点头,收起那叠文案道:“我拿下去让他们照着你的意思重做。”

  宁倩华走后,易青独自坐着想了一会儿,然后走到桌前按着内线问道:“通知美国那边,明天和詹姆斯的会面时间不变,早上十点!”

  ……

  第二天早上一早,易青开着自己的车子去接孙茹上班。两人一路说点事情,到了公司,刚进大厅就听公司的职员告诉易青道:“丽丽姐急着找您。”

  丽丽姓冯,是宁倩华刚为易青新请的生活助理,二十七八岁年纪,戴幅厚镜片的眼睛,做事情非常细心。易青以前一直不爱用助理,除了创作上,其他时候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偶尔让秘书和行政助理做一点,主要还是他有依依、孙茹、杨娴儿这三位,平时什么事情都不用他自己操心。

  不过现在事业越做越大了,总不能让公司的副总、影后级的大明星、美术组的创作主管这样的人才整天做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吧?

  易青不等上楼,就在大堂用内线接了上去,问秘书道:“丽丽找我什么事?”

  冯丽丽立刻在那边接口道:“易总,日程上今天您要和美国八大院线的首席商务执行官詹姆斯·史密斯先生会晤谈判,您忘了吗?”

  易青笑道:“没有啊,怎么了?”

  丽丽急道:“可是我们这边一点准备都没有!美国方面打电话过来说,詹姆斯先生早晨六点的飞机马上到香港了。”

  易青笑道:“需要准备什么?什么都别准备,昨天不是安排人去接他了吗?你给接他的司机打电话,让他把人接到了直接送小会客室,就是有保安监视器的那间小的。”

  “这……这样可以吗?那间小房间……”

  “那你还要给他安排欢迎依仗吗?”易青冷笑了一声,道:“好了,我早上在大会议室,你给我准备一点茶点饮料上来;对了,去茶楼订一车包点,要全套。詹姆斯来了让他等着。”

  别说丽丽了,连站在旁边的孙茹都吓了一跳,拍了他一下道:“你想干什么,别玩的太过分。”

  易青歪了歪嘴道:“谁玩了,你别管。”

  两人一起上了楼,孙茹看他按了大会议室那一层,忙问道:“连办公室都不去一下?开什么会呀?”

  “茶话会!”

  ……

  小云从美国回来以后就一直在练歌,她的第一张专辑收歌收的都差不多了,这是她也是华星的第一张唱片,所以无论是制作部门还是她自己都非常重视。

  这天早上,她正在跟声乐老师做例行的发声练习,没唱上两句,助理就推开隔音间的门,小声道:“易总说,卢小姐要是没有特别重要的事,今天就别练了,上大会议室看点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三章 调教美国大亨(下)


    小云的声乐教练拍了拍手,音乐停了下来。老师笑道:“你去吧,这几天连着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也让你的嗓子休息一下,注意喝水,别吃辛辣的东西。”

    小云点了点头,走出了隔音间。

    坐电梯上到大会议室,刚一进去就忍不住赞道:“好香。”

    学演艺行当的都知道“饱吹饿唱”这个道理。小云早上起来为了唱歌,就喝了一杯牛奶冲麦片,这时候被里面传出的食物香味一激,立刻觉得饥肠辘辘了。

    她椎门进去一看,只见一会议桌的虾饺、叉烧包、蟹黄包、凤爪、酿丸子、烧卖、粉蒸排骨……配着一大壶极品普洱的清香,勾得人食欲大振。

    易青、孙茹、杨娴儿、何风、李佩佩五个人,有坐在桌子上的,有站在椅子上的,有用筷子的,有用手抓的,哪里还有一点社会贤达人士的样子,完全是他们当年在电影学院时代的做派。今天他们几个都特别“闲”,旧戏没他们什么事了,新戏还没开始筹备,行政方面的事有宁倩华呢,正好放放羊。

    小云刚站定,就听见身后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小意怯生生地站在后面。问道:“小云姐,你也来了?易导找我们什么事?”

    小云笑着挽起她道:“小意你吃过早点没有,你要吃过了可就亏了。”

    说着,两人一起走进会议室,关上大门。小云笑道:“在会议室吃吃喝喝,这个主意不用说,一定又是易大导演出的吧,真荒唐。没点正形的,让孔儒知道了又要找你麻烦了。”

    易青拿着一个烧卖吃得直吹气,对小云嚷道:“你吃不吃,吃就坐下,不吃少废话。”

    小云哪还有跟他客气的,直接把他那笼烧卖拉到自己面前,挽了挽长发,找了副筷子很秀气的吃了起来。

    小意疑惑的问道:“只是吃东西吗?”

    易青扶正了自己面前的一个笔记本电脑。一手拿着咬了一半的烧卖,盯着屏幕不耐烦地道:“喂。怎么还是没有信号?以前怎么没发现,我们华星的工程组效率这么差……”

    “你是衰神,你在怎么会有?”杨娴儿说着,走到他旁边,只见屏幕抖了几抖,她立刻得意的道:“看到没有,衰神。本小姐一过来它不就有信号了?”

    小云凑过去看了看,只见屏幕上信号一跳,视频上出现了一个小房间的影像,原来是易青让工程组把保安室的监控录像的信号接到了易青的办公电脑上。

    只见屏幕上的小会议室里。面对着监视镜头坐着一个大个子白人,正在不停的打呵欠。

    “噗……”

    杨娴儿站在易青身后当即笑喷了,幸好她家教比较好,嘴里没有含着食物。

    小云疑惑的道:“怎么有个外国人,这人是谁啊?啊……易青你变态,居然玩囚笼行为艺术。而且还玩男地……啊一你离我远点儿,太恶心了。”

    (囚笼行为艺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源于欧洲的一种极端行为艺术的代称。把目标人物关在玻璃屋子里,脱去衣物或者带上锁链镣铐——一般是受惊的少女。然后观察她惊恐、饥饿、疑惑的各种表情来取乐,跟日本的SM变态程度有的一拼。)

    易青看了一眼小意,对小云道:“你滚,少中伤我,这里有未成人在,少教坏小孩子。”

    说着,他对小意招手道:“小意你来看看,这个人你认识吗?”

    小意听小云那么说,不知道易青是不是骗她过去看不该看的脏东西,象只受惊的小鹿一样疑惑了半天,才慢慢的挪了过去,偷偷探过去看一眼。

    小意才看了一眼就认出来了,惊讶地叫道:“呀!这不是上次在美国跟我们谈宣传计划迟到两个小时的那个美国有钱人吗?”

    易青和杨娴儿、何风一起哈哈大笑,拍手道:“小意真聪明!”

    易青拍了小云后脑勺一下,道:“就知道吃!你看看人家小意,都是一个屋檐下滴仁,做仁的差距咋就那大捏?”

    小云喝了口热茶,探过去看了半天,才慢慢的“哦”了一声,没好气的道:“谁认识他是谁啊,外国人的样子都长得差不多嘛!哎呀……易青你把他绑票到公司来啦?啧啧,大肥羊啊,你说我们敲诈他多少钱比较好?”

    易青白了他一眼、道:“你才是肥羊呢,长得就象肥羊!我约了他今天早上十点谈续签加映地事。”

    小云一听,作势一看表,大声道:“哎呀我地妈呀,介不九点六十了吗?”

    易青不怀好意的笑了笑,笑得那叫一个阴险,道:“刚刚一大早才把他从机场接来,让我们美国朋友休息一下再谈公事吧!”

    小云和杨娴儿、何风几人一起哈哈大笑了起来。

    上次他们约詹姆斯谈宣传计划的时候,做足了礼数一一易青他们通宵赶计划书,小意和小云下飞机时差没倒过来,硬撑着等了他两个小时。现在看易青戏弄詹姆斯,杨娴儿等人都觉得十分解气。

    孙茹一直坐旁边,看着他们摇头,她不知道易青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易青并不是那么儿戏的人。对方毕竟是八大院线的首席商务主官。而且在好莱坞大同盟的各个公司都有股份,是美国影业有数的人物,人家牛是有人家牛的资本的。

    易青这样做,自己这边当然心里是痛快了,可是如果影响公事就不好了。

    不过,一个易青,再加上杨娴儿、李佩佩、小云这几个起哄架秧子的,她也拿这些人没辙。其实就连她自己也有点想看看最后结果如何的顽皮心态。

    其实包括孙茹在内,这帮家伙可都是混世魔王一样的顽主儿,虽说这两年生意做大了有了点身份地位,看着有点四平八稳,起居八座地样子了,其实骨子里头还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想当初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在电影文化节上,易青把人家日本摄影大师气得心脏病发住医院,照着日本导演的屁股练飞腿,暴打市委外事办官员……相比之下今天这场面,也只不过是个升级版而已。

    一伙人说说笑笑,吃吃闹闹,谈几句以前在电影学院的旧事,说两句今年华星准备开几部新戏的事,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丽丽给他们订得是十二人的一桌粤式茶点,量特别多,才吃了一多半就都吃不下了。易青惬意的靠着椅背拍着肚子,在和小云、杨娴儿开玩笑。

    只见视频里地詹姆斯站起来走几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一直不停的打哈欠,想躺在沙发上又不放心地往门口看看;刚靠了没多久又烦躁的站了起来。

    易青和小云指指点点,哈哈大笑。小意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她倒不觉得这么报复这个美国佬有什么可高兴的,她自己才吃了几筷子东西就放下了。易青看她腾出一个干净的大盘子,正在往盘子里夹虾饺,好奇的问道:“小意,你干吗?打包啊?不用。你什么时候想吃让助理给你单叫外卖就行了。”

    “太浪费了,剩了这么多。”小意细心的挑比较好的一件件夹到盘子里,道:“依依姐快回来了,她爱吃虾饺烧卖。”

    易青才想起来。依依今天早上去“周老福”珠宝店参加他们店庆酒会,因为她有给几款昂贵的珠宝做代言,算时间应该午饭时间就回来。

    依依不象一般的明星整天在外面应酬,她特别讨厌那种气氛,总是每天按通告工作,事情完了立刻就回公司或者回家。

    孙茹听小意这么说,才反应过来时间不早了,对易青道:“十一点多了,让人家等这么会儿就行了吧!差不多点儿得了,别玩得那么过分吧!”

    想想这个詹姆斯也够可怜的,昨天赶了一天飞机,在天上肯定没睡好;今天一大早就被接来,谁都不认识,司机也不会英语,二话没说就把他扔在这小房间里;打了一早上呵欠,也不敢睡,也不敢走,不但没个接待地人,连杯茶水也没有。估计现在他是又累又饿又渴还外带烦躁不安,这种有钱人哪受过这个?幸亏他不知道头上有个镜头正拿他当动物园里的猩猩看呢,他要知道易青他们这么干,非气疯了不可。

    “差不多?哼,差多了!”易青见大家眼睛都盯着他,突然脸色一变,冷笑着说道:“你们都以为我在玩,以为我拿这个鬼子撒气呢吧?我告诉你们,今天这件事,我想了好几天了,在美国的时候我就在想。”

    说着,易青指了指孙茹道:“你还记得不记得,我们刚认识罗纲的时候,他给我们看的那个他自己拍的参赛作品《中国鱼》?这么些年我就一直在想,同样是东海、黄海捕上来地鱼,用同样的国际标谁分拣归类的甲级鱼,为什么日本渔民的鱼就包好了放在显眼的地方卖,我们中国的鱼就该当成杂鱼卖?再拿电影业来说,同样是电影,张一谋的《英雄》卖了一亿多北美票房,《满城尽带黄金甲》也卖了几千万美元,凭什么中国电影就只能缺拣人家剩下的场次、院线,难道我们的电影给那些美国院线换来的不是花花绿绿的美钞?”

    刚才那种欢快轻松的朋友聚会式的气氛立刻被这几句话弄得凝重起来。

    “也许我们在产业整体上确实和他们有一定距离,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妄自菲薄,自轻自贱的理由吧?”易青愤然道:“论单个电影,美国一年能卖几千万的电影也并不是很多吧!卖得都是一样的美元,我们给他们的分成还比同类美国电影给他们的还要多,这是我们在关照他们,是我们在给他们钱嫌,是我们赏饭给他们吃!为什么到头来卑躬屈膝的反而是我们?为什么张一谋和中影那些人就跟孙子一样,跟美国人作生意说话楞不敢大声呢?我们比人家低哪儿了?”

    “……昨天我看了宁姐依据以前中影的行业惯例拟订的下一阶段接待商洽美国商人的建议方案,气得我一个晚上睡不好。”易青接着道:“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我们中国的各行各业就都是如此。只要到中国来的外国鬼子,不管是来卖技术的还是谈生意的,一律都是‘外国专家’。这些专家一来,好吃好住,陪吃陪喝,大批人马跟着,到处参观,好象只要是外国人,都是主子爷,惟恐伺候的不周到,等到了谈判桌上、张嘴就矮三分……”

    “……老话说的好,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咱们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说这个叫好客、这个叫谦逊,这个叫礼仪之邦,可是人家领情吗?人家有没有因为我们的低姿态而多给我们一点优惠,多施舍一点友好给我们?扳着指头数一数,程龙大哥刚到美国的时候,受人歧视;李连捷大哥刚到美国的时候,也受人歧视;还有吴雨森导演、发哥、巩丽……太多了,为什么中国人要受这份气?”

    “……这都是我们自找的!我们自己就拿自己当孙子,那还凭什么让别人尊重我们?”易青咬牙道:“我怎么没听说让雷诺在美国受歧视?怎么没听说朱丽叶·比诺什在美国受歧视?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明星和电影人,都在好莱坞混饭吃,为什么中国艺人就公认的好欺负?”

    “……我易青就不信这个邪!我今天就不要那个礼仪之帮,不要那个待客之道,”易青抬了抬下巴,冲着电脑视频里坐立不安的詹姆斯道:“从今天这笔生意开始,我就要好好教教这些美国佬怎么做人,教教他们什么叫平等,什么叫尊重,教教他们应该怎么尊重中国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四章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上)


    中国人有个毛病,也是过于善良过于温文造成的毛病——总是用自己的心理逻辑去揣度别人的内心想法。我们总是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却不知道此心非彼心,人心之间的距离,不会比地球距离银河系尽头的距离更近。

    中国人讲人情,西方人讲理性;中国人讲谦让,西方人讲进取;中国人委婉,西方人直接——美国人从来没有我们那些弯弯绕绕,他们的势利举世闻名。当然,他们不认为这叫势利,他们把这个叫做务实。

    当你名不见经传的时候,他可以明目张胆的藐视你、慢待你;可当你的市场统计数据一路长红,显示你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能够赚到大量金钱的时候,他又可以容忍你的一切来迁就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自己之前的狗眼看人低有什么可尴尬的;直到你的这根红线走到了尽头,你不再能为他们赚大钱了,他们又会突然不认识你了。

    这就是美国资本家,马克思告诉我们,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们时刻在追求利益,在利益面前,一切都规范都可以忽略。

    中国八九十年代在首都大学生中盛行起来的狂热崇美风,使无数青年知识分子温馨的认为美国是一个人人相亲相爱、平等自由的王道乐土,以为即使是中国的国力和美国差距这么大,伟大的美国人民也不会歧视我们;至少,即使心里歧视,表面上也会用委婉的态度对待我们……

    易青其实是鄙视崇美族的,就象他鄙视哈日族一样,但是在刚到美国的时候,第一次和詹姆斯约见时,他也不可避免的抱有这种可笑的心态。

    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思维逻辑去揣度美国人的行为。易青以为友好的美国商人如詹姆斯之流,一定不会肤浅的歧视中国同行;他还以为詹姆斯即使看不起华星地人,大概也不会表现出来,而会很委婉的完成这次商务谈判吧!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两个中国商人之间,那这种逻辑倒真是成立的——即使双方的实力再大,也会依据东方民族的传统美德完成这次会晤。互相尊重,留有下次见面的余地,哪怕一分手实力强的一方立刻鄙夷地往地上吐唾沫。

    可惜人家美国大亨不跟你讲这套游戏规则,在人家眼里,中国人这套叫虚伪;人家眼里只有实力,这叫务实。

    这件事教会了易青一件事,易青的一大重要优点就是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他一学就会。举一反三。既然决定一切的只是钱,只是支票上的那几个零;既然放低姿态装孙子和挺起腰杆当大爷。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还要习惯性的低声下气呢?

    两个人交往,即使某一方再多的财富、再高的社会地位、再大地权势,也不能成为他凌驾于另一方的理由,人生而平等,在人格尊严面前,富人穷人。是天然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美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之间的道理,不也一样是如此吗?

    无论美国再怎么强大,作为两个主权国家,中国和美国天然就是平等的;无论好莱坞再怎么先进,再怎么实力强悍,中国电影业和美国电影业天然就是平等的。这与钱少无关、与先进落后无关、与实力强弱无关,谁也没有资格看不起谁。

    当然,在现实社会里由于实力水平的差异,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出现。但是作为我们个人,作为我们中国,要承让并坚守这个道理和原则。要是我们自己都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要是我们一看见别人的好,别人的强,别人的富就自然而然的弯下了膝盖,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不平等姿态是应该的,那还有什么国格人格可言?

    人家占我们的钓鱼岛,我们“礼仪之邦”;人家炸我们的大使馆,我们“礼仪之邦”;人家侦察机窥探我们的领空,把我们的防卫飞机都撞下来了,人都死了,我们还在“礼仪之邦”……“礼仪之邦”的次数多了,到最后礼仪之邦就变成了懦弱之邦。对不该宽容的人实行温良恭谨那一套,说穿了就是“贱”!

    中国确实有许多天生就有强烈奴性的,满脑子都是奴才逻辑、二等民族逻辑的人,看到别人实力比自己强,就觉得自己应该矮人家一等。不过易青显然不是这种汉奸二狗子性格的人,任何侮辱和轻慢他以及他的祖国的人和行为,都必然得不到他的原谅。

    ……

    中午十二点十分。

    华星小会客室。

    饥肠辘辘的詹姆斯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出虚汗了。他闭上了眼睛想养一会儿神,可是怎么也定不下心来,眼前仿佛有一块块炸得金黄的鸡块在漫天飞舞……如果这时候再来一大杯加冰的可乐,夹上起司片和香肠的一大条热狗,再来一些薯条或者土豆沙拉……

    哦,上帝啊!感谢主,赐我食……

    易青和孙茹他们,在楼上的视频里看到詹姆斯的这个舔嘴唇的动作,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请詹姆斯上来吧,丽丽。”

    丽丽在耳机上应了一声。

    易青摘下耳机,挥了挥手,让那几位没正形的找个位置坐下。

    杨娴儿懒洋洋地道:“我是吃饱了,我走了,我才没兴趣看那个美国啤酒肚呢,看了一早上了。”

    何风也站起来要走,易青干脆对小意和小云道:“你们也都走吧。今天玩的挺高兴,接下来的事就不用你们了,我和小茹在就行了。”

    楼下小会客室。

    詹姆斯坐立难安,只觉得自己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了。

    这时,大门一开,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国女职员走了进来。

    詹姆斯立刻站起来大声嚷嚷道:“这是怎么回事?易呢?我从美国飞过来,约好是十点的!他到底在不在这里,如果他不在,请告诉我,我需要找个酒店休息,我们可以另约时间……”

    “对不起,先生。”丽丽是个非常憨厚、严谨、内向的女人,她不知道这里头的事情,只是很忠实的一板一眼的“背诵”易青交代给她的话:“我们易总让我告诉詹姆斯先生。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迟到几小时都是很平常的事。”

    詹姆斯愣了一下,顿时语塞。说起来,易青可一点没占他便宜,上次他也让易青等了他两小时又十分钟,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詹姆斯无奈的摊了摊手,道:“好吧。那现在呢?”

    “先生,请跟我来。”

    ……

    詹姆斯跟着丽丽走进大会议室的时候,屋里只剩下孙茹和易青两个人了。

    詹姆斯一进门就看见站在桌边的易青,他悻悻的抱怨道:“哦,易!你可真是个记仇的男孩!”

    易青大笑的张开双臂迎了上去,道:“记住今天吧,老伙计。这是中国人的风俗和礼节,我们有句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也就是说,你怎样对待一个中国人,中国人也必然怎样对待你。”

    “好吗,神秘的中国人。”詹姆斯无奈的笑了,他上前拥抱住了易青,大声道:“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你和我见过的几个中国人不一样,你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易!”

    孙茹静静的站在一旁,等他们拥抱完了,她只是隔着桌子跟詹姆斯握了握手。她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好笑,不过这位詹姆斯倒是洒脱——不过也难怪,如果你知道对方随时可以带给你数以百万、千万美元的利益,想来任何人都会表现的这么洒脱的,不洒脱行吗?

    詹姆斯一边和孙茹握手,一边眼神已经飘到了一旁的一架酒楼送餐的小手推车上了,刚才易青他们吃剩下的东西,起码还有两三人份的,已经重新装盘了,摆了一车面,看上去象新的一样。

    尽管詹姆斯不认得那些是什么,总之不会是炸鸡和热狗吧,不过看上去也让他饥火更盛。

    易青笑着让过一个位置,请他坐下,然后亲自走过去把车推了过来,道:“谈正事之前,想必你已经饿了,先吃点东西吧,边吃边谈。”

    詹姆斯悄悄咽了口唾沫。他笑了笑,艰难的道:“还是……哦,我是说还是等生意和合约谈完再吃饭吧。”

    “哦,不不不。”易青非常严肃认真的道:“中国是个非常强调‘吃’的民族,我们最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边吃边谈是我们的一个习惯,更是尊重客人的礼节。”

    詹姆斯愣了一下,孙茹在旁边语气不容置疑的补充道:“请尊重中国的礼节和风俗。”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四章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中)


    詹姆斯听两人这么说,乐得高兴,连忙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吃了。”

    说着看了看餐车上的筷子,发了两秒呆,也没找到刀叉。他想了一想,用手抓起一个是饺塞进嘴里,随手又拿起一个叉烧包。

    易青和孙茹对望了一眼,他们都知道,美国佬喜欢吃油炸的和带馅的食物,叉烧包和虾饺、蟹黄包这类点心,对于一个饥饿的美国人来说,一定是能带给他舌头奇特感觉的异味。

    “哦,嘿嘿嘿……太棒了,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詹姆斯才吃了一个虾饺就兴奋的叫了起来,大声道:“我发誓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当然,”易青静静的坐在那里,淡淡的道:“中国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吃的是饥饿。”

    “哦,饿最好吃!哈哈,中国人真了不起!”詹姆斯已经吃得没有吃相了,他大声笑道:“我爱死中国了!不过……对不起,有可乐吗?我想我需要这个……”

    “不,只有茶,中国茶。”易青这样说着,孙茹马上让门外的助理职员进来重新沏开了一壶茶……

    十分钟后。

    詹姆斯惬意的靠在椅背上,用湿纸巾擦着自己地大手。然后端起本子来又喝了一大口,笑道:“谢谢你,易。我以前从来不去纽约和La的中国城料理,早知道中国菜这么好吃,我早就去了。”

    易青微笑道:“我们中国还有两句话。叫‘何处清泉不解渴,何处山薯不饱人’。意思就是说,哪里的食物都可以吃饱人的。吃饱了以后,中国菜和炸鸡薯条都一样。”

    “当然。哦,不,我打赌中国菜更好吃。”詹姆斯意犹未尽的道。

    “那么,”易青还是懒洋洋地道:“中国的电影呢。它为美国院线赚来的,同样也是花花绿绿的钞票吧?”

    詹姆斯一下没明白易青的意思,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是易青英语不行,发生了沟通障碍。

    谁知一直懒懒散散坐着的易青突然坐直了身体,上半身侵略性的前倾,目光犀利地盯着詹姆斯道:“中国的食物和美国的食一样。都能提供热量;中国地电影和美国的电影一样,都能赚到美元!为什么你和你的美国同行们,却总是给中国电影那么苛刻的条件,比同档票房成绩的美国电影苛刻的多?”

    詹姆斯顿时哑然。他无法说不,因为他嘴里还飘着普洱的茶香,最后一块粉蒸排骨估计还在食道里没有完全下去,他只好想了想。摊了摊手道:“好吧,我不得不说,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东方人。你赢了!易!说吧,你要什么?”

    易青微微一笑,又松弛了下来。这就是美国人——以前他们因为中国人的低姿态和自卑心理而刻意的对中国人压价,现在被易青指出来后却没有半点的尴尬和不自然,因为人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生意。

    如果按照中国人的逻辑,这种情况下一定会觉得不好意思,仗着对方谦逊就趁机压价。这是奸商所为——这就是礼仪之邦的儒商逻辑。可惜美国人从来不遵循这种逻辑做生意,这就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一和美国人做生意就吃亏的原因所在。

    许多中国商人一辈子想破头都没想通的道理,易青和詹姆斯打了一次交道就想通了,而且占据了主动。这种过人的智慧让詹姆斯心折——这一点上,美国人又是非常可爱的,他们的情绪直接而热烈。

    现在,詹姆斯要为他对易青产生地这种特殊好感买单了。

    “《花木兰》的美国续映,原先的分成比例不合理,我要减一半,两成到两成五。”易青毫不客气的说道。

    詹姆斯想也没想,立刻嚷起来,道:“嘿,这不行,伙计。我说……”

    “没什么不行的,”易青尖锐的道:“得了吧,詹姆斯!如果是一部美国电影,分25%是最高的分成了,不是吗?你忘了我们刚才的话了,中国电影给你们赚的一样是美元,别想用什么双重待遇标准,伙计!”

    “何况,”孙茹马上在旁边补充道:“詹姆斯先生,我想你应该知道。你们美国的电影进入我们中国的院线,我们最高也没有收过你们15%的分成,低的时候甚至有5%和7%的。现在我们易总承诺的是美国电影在你们行业里的最高分成标准,我认为这很公平,先生。”

    “哦,不……我是说,三成怎么样?”詹姆斯的口气显得有点软弱。

    “不,两成五!”易青摇头说道,口气不容置疑的坚决。

    “好吧!那么,”詹姆斯自己知道自己事,他的底限其实是20%,在这个基础之上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他想了想道:“除了原先的那六条院线合约……”

    “我知道你有八条院线的话事权,这八家公司加起来,覆盖大半个美国。”易青打断他道。

    “当然,是的。”詹姆斯骄傲的道:“我是你合作地唯一最好的的选择,易。”

    易青点头道:“《花木兰》原先跟你手上的六条院线签约。现在。如果你接受,我除了和原先的六家院线公司之外,可以给你再增加一条。你看,圣地亚哥的那一百二十一家影院再加入进来,再加两周地上映。每天的场次由你们决定,怎么样?”

    “嘿,你是怎么了,男孩。我们有全美国最棒的院线结构和戏院分布,为什么只是七条院线。”詹姆斯耸了耸户道:“我一直以为我该带八份合约过来给你签!”

    “抱歉,老伙计。”易青看了看詹姆斯道:“我不能把整块蛋糕全给你一个人吧,那样你会撑坏的。下周三之前。全美国的主要院线和发行商都会因为《花木兰》而飞到香港来,到时候会有一个盛大的会议。为了我们华星集团未来的产品……包括音像和软产品能在美国卖得好,我必须在加映合约上给他们留一块带了奶油和松仁的……呃。我是说好吃的那种蛋糕……”

    詹姆斯沉默了一会儿,他绝对猜到了自己的美国同行们会因为两亿多美元地《花木兰》票房蜂拥而至,但是他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易青和华星的效率这么高,这么快就把事情全安排好了。

    有时候做生意很关键是打个时间差,这个易青。难道他两周前就有十足把握《花木兰》的票房一定赚钱了?这些中国人,真是不好捉摸。

    “易青,你知道,你这样让我很为难。”詹姆斯在心里快速的打着算盘,计算着自己可能在这里头获得地最大利益。表面上看,这些美国人可能热情的象个单纯的孩子,但是做起生意来。他可一点不含糊——七条院线,两成半的分成,假设《花木兰》还能产生一亿美元的加映票房,这七家至少能分得六千万左右,两成半的分成就是一千五百万;以他在这七家院线的股份,这一笔他就赚到了三四百万美元,这种生意绝对做的过。

    他现在要考虑的只是如何把利益最大化而已。

    可是,还没等詹姆斯开口,易青的直接和干脆立刻让他吃了一惊。

    “我不会让你吃亏的。”易青马上道:“明年华星集团开两部新戏,投资额超过一亿美元。依旧从这七条院线上映,一样给你两成半,我们可以这次就签下来。”

    詹姆斯眼睛放光。他这次来最大的目的不是《花木兰》的续签,《花木兰》能再赚多少钱也有限,一锤子买卖还不值得他跑这一趟。

    可是华星公司能做出全亚洲唯一卖大钱的电影这点事实他是看的很清楚的,抛开电影本身的质量不说,电子大王史蒂文森·李公开在技术上支持他们,这次《花木兰》体现出来的很多技术水平还超越了好莱坞的平均水平。

    这方面詹姆斯这位大行家怎么会看不出来?这年头全世界都在打亚洲这块蛋糕的主意,詹姆斯这次最大的目标就是华星下一阶段的新戏。哪怕易青下部戏大赔大亏,卖不起票房也无所谓,反正赔钱的是制作方,他这个院线方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关键是哪怕自己不赚,也不能便宜其他家,先占下再说,这也是竞争激烈的美国影业生存之道。

    易青把他这种心态摸得很清楚,但是他后面还有求于詹姆斯,所以先扔了这个大诱饵过去。

    詹姆斯心里狂喜,但是还觉得不够保险,他马上补充道:“我希望在合约里规定,华星的下两部戏至少有一部还是有林小意小姐主演!”

    易青和孙茹微微一笑,他们当然知道小意宜男宜女、刚柔并济的“神性女郎”形象在美国人心目中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票房号召力,詹姆斯这是在为他的利益加筹码。

    其实下面开部戏给小意巩固国际市场也没什么。但是易青今天是彻底不肯惯美国佬的毛病,为了给接下去的大谈判打基础,他牢牢控制主动,把詹姆斯拿得死死的。“不,詹姆斯。华星的戏用哪个演员做主角,必须由华星内部自己决定。”易青毫不松口。

    孙茹笑道:“詹姆斯先生,我们有许多比林小意更杰出的演员。或许,你也听说过戛纳上的东方明珠周依依的名字?”

    “如果没有林小意的票房保证,”詹姆斯马上摇头道:“我看明年的票房分成要提高到三成我们才有保证,毕竟不可能每部片子都象《花木兰》这么赚钱的!”

    “不,两成五。”易青心里暗笑,原来他提林小意是这个目的,在这儿等着我呢。

    “两万八。”

    “不,两成五。”易青懒得再跟他废话。

    孙茹马上道:“如果詹姆斯先生实在有难处,我想下周三来开会其他美国院线商或许会有兴趣的。”

    詹姆斯怕得就是这个,立马泄气了,马上道:“好吧,易!你是我见过的最会做生意的中国人。”

    “别这样,伙计,”易青看着詹姆斯折服中有点沮丧的样子,安慰他道:“相信我,未来你会是和我们合作的最大院线商,而且,华星的电影决不会让你失望的。”

    “好吧,我们什么时候签合约和意向书,今天晚上,明天?”詹姆斯显然非常急于把这两件事敲定下来。

    “下周三,朋友。”易青完全无视詹姆斯的急迫和焦虑,平静的道:“下周三我们这里会有一个大型的商洽会。”

    ……

    时间很快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就到了周三这天。

    詹姆斯早早的就来到了华星,这两天他已经在华星附近的酒店里见到许多“老朋友”了。

    挂在好莱坞十大同盟名下的几大院线商、美国最大的音像出品集团赛拉利公司的代表、迪斯尼旗下的几家文化公司形象策划公司的代表……以及十几家大大小小的他也叫不上名字的公司派来的谈判代表。

    这似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来临,一个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亚洲影市新集核地在渐渐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全世界的电影行业托拉斯们,开始以华星的这部《花木兰》为契机,把手伸向了日渐成熟的、拥有两到三亿消费市场的中国。

    好大一块蛋糕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四章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下)


    詹姆斯熟门熟路的找上华星的顶楼,这两天他来过不止一次了,不过易青好像总是很忙。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高兴的,看在美元的份上吧,毕竟他自己以前在国内做生意时,别人有求于他时,他也是这么干的。

    美国人就这点好,讲公平。

    好容易到了周三了,今天是当初易青、孙茹和他约定签约的日子。

    早早的他就拿了合约来找易青。他知道华星这两天都在忙大商洽的事,但是他可不想跟那些美国同行碰面,更无谓让他们知道蛋糕上最大的果仁最多的一块已经被他切走了,他想先签了合约再走。

    “不行,伙计!”办公室里,易青坚决的拒绝了他,道:“你是我们华星最重要的伙伴,亲爱的。你怎么能不出席今天早上的谈判会呢?”

    “谈判会?是什么?”詹姆斯有点不解。

    照一般的规矩,当然是各个跟华星有关系的美国公司根据自己的商务要求分别和易青接洽,然后拟订合约;然后易青的秘书排出日程,单个单个的和他们签下一份份合约。

    可是照易青的意思,怎么好像要把所有在香港的、过来跟华星谈合作的美国公司全集合起来,一次过开个大会呢?

    “又是中国人的规矩?”詹姆斯无奈的歪了歪脑袋。

    易青突然觉得这个身家巨亿的美国大个子真是可爱极了,他大笑道:“是的,中国规矩!”

    ……

    那天送走詹姆斯之后,孙茹就问过他,他怎么知道詹姆斯和其他美国人一定会就范?还有,他那么耍詹姆斯,如果这家伙恼羞成怒了,宁可不赚这几百万美元。拂袖而去怎么办?

    易青笑而不答。

    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问题地重点是利益,而不是态度;但是态度反过来又影响利益。

    这些成熟的美国商人,追逐利益是他们地唯一目的,他们是不会因为华星的态度高傲强硬就舍弃利益拂袖而去的,这是易青的第一个砝码。

    第二个砝码,是易青在美国研究了所有跟亚洲市场有关的影业股和企图进入亚洲市场的影业托拉斯的资料,从而得出了美国影业迫切进入亚洲市场这一判断——这就是他那段看似懒散地日子在做的事。

    然后他总结了这么多年来,中影集团、华裔兄弟为首的中国影业,还有张一谋、冯晓刚等中国导演一直想进入美国市场。却一次比一次艰难的原因。

    谋定而后动!易青最擅长地就是扮猪吃老虎,他那懒洋洋地微笑之下,掩藏着猛虎一样的锋利的爪牙,计谋老辣。布局深远。

    一切看似儿戏简单的举动。后面都藏着环环套套的机谋……

    他先突然回国,从时间地点上,打乱了詹姆斯和其他美国影业大亨的计划。

    詹姆斯仓促间连个助手都没带,匆忙赶到香港,这就谈判而言,先自输了一半了。

    易青再利用他曾经轻慢过华星的旧事,故意晾着他,让他在小会客室打了两个多小时呵欠。又累又饿,还没谈,主动权已经一边倒了。

    詹姆斯本来和其他美国商人一样,本来面对中国影业时,至少以前面对张一谋这些人的时候,有很强的优越感;可是两个多小时的等待下来,易青轻松就挫掉了他的锐气。更重要的是,他当初让易青等了两小时十分钟,现在易青也让他白等这么久,而且还明摆的告诉他。自己不占他一分钟便宜——这其实归功于易青学生时代广涉群书时学的那点心理学,说白了这是设计一个心理假设,然后成功的让詹姆斯形成一种他和易青是绝对平等的这样一个心理自我暗示罢了。

    平等的谈判氛围下,詹姆斯又累又饿,又没有任何时间地点上的谈判心理准备,连个助手都没有,一切都在易青的操控之下进行,而易青提出的条件又确实不违反詹姆斯追求利润的初衷,大棒加甜枣,詹姆斯当然只有乖乖接受易青安排的份了。

    但是,对于易青这次的而已和全盘考虑来说,和詹姆斯达成的这两个合约才不过是整个计划的冰山一角。

    可怜的詹姆斯,被易青玩得溜溜转。务实的美国人哪,他们还不了解,这是一个诞生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国家,东方人的智慧,远没有他们想象中的简单。

    这正是:弯开窝弓待猛虎,安排香饵钓金鳖。

    网已经撒开。诱饵已经垂下,易青要收网了。

    ……

    今天华星上下一片肃穆。职员们都显得很有素质,见到一个外国客人就点头让路,但是公司的动作还是有条不紊。

    孔儒这阵子以来的辛苦收到了成效,华星公司表现出来的行业水准——至少在表面上令到来的这些美国人十分满意。

    上午八点五十分,孙茹和宁倩华把各路美商请进了会议室。

    华星各行政部门主管坐左边一排下手,所有的美国客人按照他们的财团规模依次坐在了右边上手。

    孙茹和宁倩华挨着自己公司这边坐了。正中间空出两个位置。

    几个美国大亨面面相觑,谁都知道《花木兰》的导演——易,是华星的头号人物,那还有一个座位呢?留给谁的?林小意吗?

    还是资料里的那个戛纳东方女郎,金像影后周依依小姐?

    易青并没有让他们猜测太久。

    九点整。大门一开,易青春风满面,当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白种人。

    按说论个子、体重,易青比起身后这个白人真是矮小了许多。可是不知怎么得,愣是给人一种非常高大的威压感觉。大概是因为他身后那位美国人脸上写着明显的迟疑和困惑吧!

    “嘿,那不詹姆斯·史密斯吗!”

    “嗨,詹姆!”有熟识的人在叫詹姆斯地昵称。

    易青微笑着拉过詹姆斯,让他在中间的两个位置其中地一个上坐下,然后自己居中坐定,笑道:“女士们先生们,这一位,想必不用我来介绍了吧?全美八家院线公司的首席商务主官,我们华星集团最亲密的伙伴,我本人的老詹姆斯·史密斯!”

    宁倩华和孙茹神色自若的在底下掐着自己的大腿。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易青说到詹姆斯的全名时非常夸张的提高了音量,声音里充满了自豪和肯定的语气,仿佛他和詹姆斯是斩鸡头烧黄纸的拜把子兄弟一样;而他地那种神情,更让人觉得他和詹姆斯的合作关系亲密的不容置疑。

    在座的美国人都是一片恍然大悟的表情。易青突然从美国“失踪”,而且如此高调地处理和美国影业各方面的合作。原来是有了史蒂文森·李和詹姆斯·史密斯两座靠山。

    这样一来,那些离开美国时下了军令状的;把预设条件定得很苛刻的商人立刻大大懊悔。有李氏国际和詹姆斯这样的对手,如果他们已经和华星达成了某种默契,那么自己在这块蛋糕上能分得的东西就少多了。

    好一阵沉默,终于,美国音像制品业的大托拉斯赛拉扬的代表试探地问道:“不知道易先生想要怎么开始谈呢?我们美国人并不熟悉这种集中在一起的中国人的谈生意方法……”

    易青没等他说完,挥了挥手道:“各位只需要听我说就行——”

    “第一,《花木兰》的美国加映,除了詹姆斯先生的七家院线。我另外再签六家,最高分成只给两成五,不讲价!你们这里有这么多家院线商,谁给的条件最好,分成最低,我就签给谁。

    第二,《花木兰》的音像制品,在美国的部分,交给赛拉扬来做,但是版权不转让。

    第三,华星公司包括《花木兰》在内的所有电影相关软产品,可以让在座任何一家美国公司代为设计、策划、营销,我们自己买单付费,付给各位的费用比照国际标准再多给10%。但是,产权我只委托给中国企业,中国人的文化商品形象,中国人自己来决定。

    第四,明年华星财团开两到三部新戏,上映权已经签了七家院线给詹姆斯先生,还打算再签十一条,分成为两成半,不讲价;华星集团明年、后年、后年的后年,今后所有的文化商品的版权和营销权,一概不出售,但是各位可以参与在美国的宣传和发售……”

    说完这四点,易青突然停了下来,他平静的扫了一眼那排美国人,然后慢慢坐直了身体,微笑着道——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五章 亚洲影业新秩序(上)


    就好比任何一个跨国企业,要想进军世界市场,就不可能绕过美国一样;任何影业财团想要进入亚洲,就不能绕过潜市场最大的中国。

    现在和中国能挂钩合作的,无非是三个选择,一个是执中国影业之牛耳的中影集团;二个是以华裔兄弟为首的几家中国大型影业;第三就是香港新近崛起的这家资金雄厚,又有美国电子大王提供技术保障的华星影业集团了。

    这三家之中,华裔经营的太杂,而且产品质量很不稳定;中影集团不用说了,基本是个政府机关,很多事情不讲商业规则,没法合作。

    那么现在的首选,就剩下眼前这位笑容可掬的年轻人领导的华星影业了。这个中国易可不简单,资料显示他连拍几部戏,无论在国内还是亚洲,都是全胜的战绩, 200%以上的回报率;一部《花木兰》风靡美国,票房过两亿,堪称传奇;又有史蒂文森·李撑腰,前途无量;最重要的是,资料显示这个公司好像和中国大陆官方尤其是中影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加上詹姆斯·史密斯——连詹姆斯这样的人都绑上了这辆战车,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说到底,商人最看重的还是利益。他们才不在乎你什么版权、什么中国文化产品的独立形象呢!这些东西有当然最好,因为能赚更多钱。要是没有……也罢也罢。

    这里坐着都是世界级地生意精,他们都知道易青这是在捏着谈判的主动权。也都知道这样自己会少得不少好处。但是他们不得不认服,这个中国年轻人太厉害了!

    以他们这些人地消化能力,华星这块蛋糕做大十倍也不够他们分的,但是由此进入亚洲的合作轨道这个诱饵让他们怦然心动。

    狼多肉少,谁敢在这时候站出来反对?这时反对就等于退出。你爱干不干,你反对有的是别人赞成。

    孙茹和宁倩华以及华星几个部门的主管全部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他们地现在的任务就是忍住笑,别当着老外的面喷出来,影响礼仪。

    这哪是国际商务谈判啊!简直是黑社会老大主持的搓汤圆仔的分赃大会嘛!

    有些女职员已经在心里说了七八遍了:易头儿的演技直追梁佳辉啊!

    当年梁佳辉先生在《黑金帝国》里,一句“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风靡东南亚。今天被易青照搬到这里来了,别说,还挺有威慑力的。

    孙茹在一旁乐开了花。现在已经不用易青解释,她多少有点了解易青的全盘计划了。

    把所有人弄到一起,然后借詹姆斯来狐假虎威,让他们无可选择的接受自己的提议,这是一;在条件里安排下大量诱饵,让这些人觉得有利可图。双赢,这是二;利用这种形式,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使今后和华星打交道地美国人,学会了什么是平等和尊重,这是三。

    如果不是易青布得这个大局,他们就要在美国那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待到所有合作合约签完才能回香港。而且要跟这些精的跟鬼一样的鬼佬商人们挨个谈判,一场马拉松下来。不知道要让出去多少利益,还要把人累到吐血。

    当初易青第一次没经验,做那场马拉松式的院线上映合约的谈判时就是如此,结果谈下来的动不动就是分四、四成半给人家的合约,可惜了《花木兰》那么高的票房。

    现在好了,有了上次的教训,易青三下两下,翻转乾坤,被动变主动,大搓汤圆仔,指点群豪,一次过定下了大方向——替公司争取的最大利益,而且还让这些美国商人上杆子的追上来要跟华星合作。

    ……

    又是赛拉扬的代表首先发话,大家说了点不着边际的,边边角角小打小闹的讨价还价,初步的意向就达成了。

    然后易青就故做姿态,当着大家地面,先跟詹姆斯把他那两份合约和意向书签了,让其他其他美国影商亲眼看到白纸黑字。然后,宁倩华一组,孙茹一组,几个主管一组,把这些外国人分开细谈。

    要答院线的、签文化产品的、签北美音像制品发售权的、签小意的北美商品形象使用权的,杂七杂八各种各样……一时间大会议室里分成几小拨,就象国内中学生开课外活动读书讨论会分小组讨论一样,三五人一堆,五六人一群,低头商议、大声争执,一时间沸反盈天。

    易青大导演得意洋洋的喝着小茶,看着自己亲自导演的这出大戏,心里乐开了花。

    一直谈到下午两点左右,终于全部搞定,有些争到了华星合约的,洋洋得意;有些没有分到蛋糕的,极力保持风度,过来跟易青握手,希望“下次有机会合作”。

    最后,《花木兰》续映的合约签了十三家,包括詹姆斯的七家;音像制品独家包给了赛拉扬;文化商品北美营销和设计包给迪斯尼和另外三家公司;连华星明年开的两部戏,也有院线上定下初步定下签约上映的意向。

    今天签约是来不及了,得到了孙茹和宁倩华的允诺的各家影商,纷纷和易青的秘书约定了正式签约的时间。

    忙乱了一个上午,这些人终于或满足或遗憾的陆续离开了。

    詹姆斯临走的时候还有点迷糊,不过他对于易青耍了什么把戏没兴趣,反正这两份合约他也赚到了,赚到钱最实惠。

    于是他临走时指着易青的鼻子笑道:“哦,易。我发誓你是只狡猾的小狐狸……哦,不,你是只地地道道的年轻的老狐狸!”

    易青大笑着拥抱了这位热情直接又有点傲慢的美国合作伙伴,和他告别。今天这么顺利,真要感谢他。

    詹姆斯走后,只剩下孙茹和宁倩华两个人和易青在会议室里,他们大概交换了一下刚才的“战果”,笑得嘴都合不拢。拿明年要上映的两部戏来说,根据各家院线的情况,分别签下了分成14%到18%的几份合约,这和《花木兰》之前在美国签的那些苛刻的40%到45%之前的合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依依的《北角夜未半》今天晚上首映,我准备去,你们去不去?”宁倩华问道。

    “当然,盛装出席!”易青和孙茹异口同声的应道。

    宁倩华笑道:“那我这就去打电话给他的助理,告诉她一声。”

    依依早上有个慈善签售会,签卖《潜龙于渊》的DVD和《北角夜未半》的专场点映票。

    宁倩华出去之后,孙茹仿佛还在想整件事情。

    她当然知道成大事者不谋于众的道理,不过还是对易青连她也不告诉有点腹诽。她想了又想,有道是当局者迷,好容易才回过神来,了解到易青这一路的全盘想法,她突然指着易青道:“啊,我懂了!”

    “什么?”

    “你在美国的时候,跟我和李恩华大哥在一起吃饭那次,你说要提前回国,其实从那个时候起,你就已经在算计詹姆斯他们了对不对?今天这一幕,也是你早就策划好的对不对?”

    易青听了之后放声大笑,他一把搂住孙茹,亲了她脸颊一下,笑道:“哎哟哟,我的孙大小姐,这么点简单的道理您到现在才想明白,你可真是笨到了姥姥家!”

    易青的生活助理冯丽丽看看到午饭时间易青还不张罗着吃饭,她连忙来到会议室找易青,想问他中午订什么午餐。谁知刚到会议室门口,只见大门虚掩着露开一条缝,往里看去,易青和副总孙小姐正扭在一起热吻,大肆亲热……

    冯丽丽吓了一跳,登时面红耳赤,连忙扶了扶眼镜,捂着胸口退了出来。

    ……

    从那次谈判以后,在往后的几十年中,北美和欧洲与亚洲市场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几乎都似有意,似无意的要依照易青提出的这几点原则来进行。

    因为这些双赢的原则确实也能为双方所接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新的商业惯例。

    这些原则包括:第一,亚洲电影产品和美国或欧美本土的电影产品在西方上映时,采用一视同仁的院线分成机制;第二,亚洲各发展中国家在商业谈判中享有商业、文化上的对等原则;第三,亚洲各国的电影行业只出售商品的经营、买卖、使用权,但是文化形象及其版权,归本国所有;第四,欧美先进国家在与亚洲各国的商业协商中,尊重亚洲各国的风俗礼节和惯例。

    这四条,就是后来著名的“亚洲影业国际商务新秩序”,也是易青和他的华星集团对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五章 亚洲影业新秩序(中)


    幕灯熄灭。

    影院里缓缓的安静了下来。

    “我不知道什么是江湖,更不知道有一天自己会靠近它……”依依的声音出现在画外。

    然后,依依一身绿衣警服,出现在镜头里,清秀的面容,垂鬓的秀发,一双深邃的美目里透着茫然迷惘。

    只是看这个镜头,易青和小云就已经忍不住要喝彩,依依在镜头前的灵性和深度无以伦比。

    想必杜其峰在片场的时候只是对她说,要一个迷惘的眼神,甚至什么都没有说,依依自己通过人物规定情境的开掘捕捉住了这个人物的神韵。

    清俊苗条的瘦小身躯,笔直的透着倔强,仿佛和这个浑浊的尘世格格不入一样,行走在北角的大道上;可是尽管她努力的做出不与这个糜烂的都市妥协的桀骜姿态,可是眼睛里却透着软弱、无奈与不知何去何从的迷惘……这一切,再配上杜其峰酷爱的“底灯+顶45度斜摄”,镜头带一点微微的摇曳;幽蓝暗灰的用光,背景的音乐是拉长了的变形的铜管和大提琴——面对浮躁奢靡的都市文明而产生的颓废和女主人公的个性中的倔强、清高既矛盾又妥协的糅合在一起,使人在第一眼看到时就产生了莫名的压抑与企图追问的情绪……

    一个好地导演如果遇上一个好的演员,得到的结果就是如此,一切都臻于完美!

    什么叫巨得?什么叫实力?什么叫演技派?依依当之无愧。

    那种只会做表情和摆造型的花瓶女演员,给她十几分钟的戏。看完后还觉得不知道她在干什么,还得要摄影美术灯光使了吃奶的力气帮她才能交代完剧情;可有的女演员,只要一个段落乃至一个镜头,她就能够凭空塑造和创作一个人物出来,就象画家作画那样,而且比画家画的人更有内涵和神韵。

    现在电影工业的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了,利用灯光、摄影、音响、美工甚至一些特殊道具都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演员完成表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以为演员就只需要做个表情,摆个姿势,再说说话就行了。

    其实一个演员的演技的优劣,无论是在拍摄过程中,还是在成片后观众地欣赏中,都有天渊之别。

    品评一个演员的演技。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看他(她)在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务后,发生的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一个演员如果只以交代剧情、完成导演的要求为目的,也就是说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有什么他就做什么,照本宣科——那这样的表演就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完成了表演,好像一种物理变化一样。这样的演员就可以说他的演技一般或者很差。

    真正的好演员应该是在剧本和导演的要求之外,给予角色一种“新生成的物质”,使这个角色有了生命,有了编剧写不出来而导演想象不到的东西,但是又能引起创作者们的共鸣,刺激他们产生新的灵感——就好像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的第N+1种物质一样。

    易青赞叹的摸了摸了下巴,依依真是越发炉火纯青了。跟这样的演员一起工作,想必杜大炮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吧?

    今天晚上是杜其峰的新戏《北角夜未半》首映,易青下午开完会,就派人去找依依的助理拿了一叠票,然后找人通知杜其峰,告诉他晚上华星这里会派人来给依依捧场。

    对于这种免费宣传,杜其峰当然是欢迎之至;而且晚上看完首映,还有一个酒会。

    易青左手坐着小云,右手坐着小意,小意旁边是孙茹、杨娴儿、何风、宁倩华等人……华星总部有空能来的基本都来了。

    依依陪着杜其峰和剧组的人坐在前面。

    《北角夜未半》可算是杜其峰沉寂数年之后的一部突破之作。简单的剧情,复杂的角色内涵、多元的结构变化。

    讲述一个女警面临着是否要放弃自己理想的警察工作去继承千万遗产的选择时,突然遇到自己的搭档被黑帮当街残杀的事件,从此卷入江湖纷争的故事。

    这个电影还是沿袭了杜其峰一贯的风格,这位苦苦支撑香港电影“后鼎盛时代”十几年的港片末代皇帝,习惯于用苦心雕琢的多元结构、多重线索的悬念故事来揭示人生的无常,并解构人性。他的作品充满着黑色与荒诞的气氛,剧本的安排也同样是那么扣人心弦、难以捉摸,无怪有人称他为香港的黑泽明。不过易青倒是觉得他和北野武、高安兄弟或者昆汀·塔伦天奴等人更相似一点。

    一百多分钟很快过去,随着字幕缓缓的下滑,满场大放光明。

    可是没有一个观众站起来。满座的电影院里乌压压一片人头,没有人挪动。

    观众们还沉浸在剧情中,没回过魂来。

    良久,剧院里突然爆发出了潮水般热烈的掌声,然后一个声音高喊着——

    “周——依——依……”

    所有的观众开始有节奏的拍手,要用这种方式把首映礼上藏在观众中的主创人员请出来。

    观众的叫声越来越整齐划一,最后所有的声音汇成了一句——

    “周依依,啪啪啪!周依依,啪啪啪……”

    “周依依,啪啪啪!周依依,啪啪啪!”

    “周依依,啪啪啪!周依依……”

    大家叫一声女主角的名字,就拍三下手,一直持续了十来分钟。

    小意伸长了脖子向依依那里看去。大概杜其峰和依依也觉得不出来不行了,于是在人群的欢呼声中,依依一手挽着杜其峰,一手挽着编剧游莱海,三人一起走出了观众席,向银幕方向走去。

    香港观众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素质,基本没有人蜂拥而上要求签名什么的事情出现,大家只是热情地在下面高呼着依依的名字。

    小意兴奋地道:“依依姐今天晚上真漂亮!”

    易青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小意道:“完了。我以为明年香港金像奖凭《花木兰》大概可以给你拿个影后回来;现在看来,明年的影后十有八九是依依的了。”

    “我?影后?”小意这下吓可吓得不轻。连忙使劲摇着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连连摆手道:“依依姐才是影后呢,我怎么敢跟依依姐抢影后?”

    说话间,杜其峰和依依已经分别致辞完毕,向观众答谢了。准备下台。但是观众掌声如雷,大有不肯让依依离场的架势。

    没办法,依依只好应观众的要求,用广东话给大家演唱了一下《北角夜未半》的片尾曲。

    其实说实话,依依的粤语相当的不怎么地,但是粉丝们依然听地如醉如痴。好容易唱完了歌,依依才在大家恋恋不舍地目光中由保镖和助理簇拥着离开影院。

    易青等人看着依依下了台。也纷纷起身,悄悄离开,取了车直奔酒店。

    杜其峰和依依等人与易青等人前脚后脚,纷纷到了。

    华星众人挨个上前向依依祝贺。小云和小意首先上前,然后是孙茹和杨娴儿,依依一直心不在焉的跟朋友们打招呼,眼睛却一直飘在她们背后含笑望着她的易青身上。

    易青这一去美国就是好几个月,她在拍《北角夜未半》的这几个月,在陌生的剧组和工作环境中更是越加地想念易青了。易青回来这一个礼拜,依依又特别忙。匆匆见了几面,也没好好叙叙。此时电影上映,也就意味着包括后期宣传在内,属于演员的工作终于完成了,可以松口气享受一下个人生活了,这种情况下见到易青,更使她心神荡漾。

    终于所有人都拥抱过了,最后轮到易青。当着酒会上这么多传媒,易青当然只能以老板的姿态和依依拥抱了一下。可当他上前的时候,依依清楚的看到他脖子上戴着一条细细的朴拙得和他的财富身家极不相称银链子。依依知道他即使在美国这些日子,也把自己当初给他的这件信物贴身戴着,不由得心里一暖,和他拥抱在一起,久久没有分开。

    易青见许多人都在看着自己两人,知道依依是有点忘情,连忙轻轻拍了拍她的背,两人才分开。

    为了转移记者的注意力,易青连忙来到杜其峰面前,高调的大声祝贺他,和他握手,然后道:“杜导宝刀不老,明年的金像奖又要独领风骚了。”

    杜其峰爽朗的笑道:“易导太客气了,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了,再说了,不要讲明年,今年有没有金像奖还是个问题呢!唉……”

    易青见他最后一声叹息发自由衷,不禁愣了一愣,怎么自己去了美国几个月,就成了火星人了?怎么说今年不会有金像奖了?

    易青正待发问,忽然孙茹从身后走了上来,向杜其峰以及周围的人告了罪,然后凑在易青耳边低声道:“吴司远先生和香港金像奖董事文俊先生在那边等你……”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五章 亚洲影业新秩序(下)

  易青微一错愕,连忙向杜其峰点了点头,告了失陪,拿起一杯香槟,跟着孙茹身后,向会场角落的几张沙发走去。

  “吴先生。”易青还没等走近,先非常恭谨的叫了吴司远一声。当年吴司远受老友孙教授所托,为易青监制他的处女作《两个人的奥运》,从这点意义上说,他可谓是易青入这行的引路人之一。

  易青可不是忘本的人,此时功成名就,再见到这位当初为自己启蒙的前辈,想起当年拍戏时他教给自己的许多东西,心中十分感慨。

  吴司远背对着易青和孙茹,听到易青的声音连忙站起来,转身和易青握手。然后他让过文俊,对易青道:“文先生不用介绍了吧?”

  易青连忙以后辈的姿态恭恭敬敬的双手和文俊握手——这可是当年和大名鼎鼎的黄瞻先生齐名的香港影坛的两大才子之一;著名的、评论家、制作人;前辈中的前辈,易青这一代孩子迷恋的许多著名的港片,不是他写的就是他参与出品或者创作的。

  不过,易青刚才听孙茹说,文俊这次介绍自己用的是“金像奖董事”这个头衔,心里多少有些预见,想必今天他和吴司远专程到杜其峰的酒会上来堵自己,所谈的事多半与金像奖有关。

  易青自己也是看早上的谈判顺利,临时决定来捧依依的场的。这样都被文俊和吴司远收到风,一方面可见这两位老“地头蛇”在香港手眼通天;另一方面也可见他们找易青找得急迫。

  易青和吴司远、文俊简单的客套寒暄了两句,马上道:“今天是仁导地地方,两位前辈请开门见山吧。不要失礼主人家。”

  文俊马上伸手做了一个“借一步说话”的手势。

  四人悄悄的向更僻静的角落走去,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站定了。易青拉着孙茹低声道:“你去帮着依依应酬一下,她不擅长这种场面。还有,让我们的助理都掩过来围一圈,别让记者靠近我们几个。”

  孙茹这些年和易青配合地足够默契了,听了这话微一点头。就了解了易青意图。她拉着依依和小云、小意往易青他们相反的方向带,到大厅的另一边去。

  依依是今晚的女主角,再加上《花木兰》在美国的轰动已经传回了香港,这两天在香港和大陆两地的上映前审查,小意、小云这两天更是新闻的焦点——这三位美女穿着靓丽的裙装礼服,光彩夺目,一举一动当然牵动着所有传媒记者的注意力。孙茹把她们带开,是个调虎离山之计;这样,还有谁会注意到角落里的三位大人物呢?

  ……

  易青看着孙茹走后,转身对着吴司远和文俊,等着他们两位开口。

  两位老人还未张嘴,神情先自黯然,易青就知道话题不会太让人开心。

  文俊想了想措辞,慢慢的道:“易总,我们两把老骨头,是为了今年的金像奖来的。”

  吴司远马上补充道:“也是为了以后……所有……每期金像奖。”吴司远先生和金像奖渊源很深,也做过一段的董事和评审,他这么说易青也不意外。

  当下文俊和吴司远简断掐要,你一言我一语,把事情向易青说了个大概。

  原来,杜其峰刚才的话既不是玩笑,也不是危言耸听,曾经盛极一时,创造过无数辉煌的香港电影金像奖竟然真的到了无以为续的地步。

  香港金像奖创办于1982年。1983年12月,《香港双周刊》等十三家香港电影团体和香港电视台一起注册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有限公司”,作为一个非牟利团体,该公司靠每年的电视台、电台广播版权费及海外发行收入来维持日常基本开支。

  当年港片极盛,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是金像奖最风光,最轰轰烈烈的时候。不过自从九十年代后期到二十一世纪开端,随着香港电影的颓势渐成,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渐渐辉煌不再,步履艰难。

  首先是港产电影量锐减,当年地情况,每届都有几百部港片等着参加,挤破了头还不见得能进入。而这几年下来,电影公司一间间倒闭,港片一年年减产,渐渐的连一年五六十部拿得上金像奖的电影都没有了。

  金像奖本来是有着强烈地域气息的,只针对香港本土、奖励香港本埠电影工作者的地方性奖项,由于参加评奖的影片一年比一年不足,被迫从刚开始的只接受香港本埠电影,到开始接受港资地大陆电影,到最后完全接纳国内的电影。

  而在各个奖项上,香港本土人才的青黄不接和日益匮乏,也给金像奖带来了年复一年的尴尬。影帝一年比一年老,新人的水准根本接不上来,也幸好香港还有这批四五十岁的老同志,不然不知道奖杯发给谁去;影后方面更不用说,一连几年全颁给了地地道道的大陆女演员。

  除了参展影片的质量、数量下降之外,更要命的是资金财力上的窘迫。

  随着香港电影业的颓败,每年电视转播、海外发行的收入也随着民众的关注度的日渐下降而慢慢紧张起来。

  一方面银根告急;可另一方面,自从金像奖搬到红馆之后,费用一年比一年縻费,场面一年比一年奢华。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观众的档次和要求越来越高,金像奖是靠电视转播和广告赚钱的,节目做的不好看、场面不壮观,收视率就要下降,那资金就更紧了。

  本来以金像奖的影响力,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旧船还有三千钉,金像奖组委会、董事局如果发一个意向出去,相信还是有无数香港商家愿意赞助这一盛事地。

  这方面的提议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被许多人多次提出了,但是以文俊为代表的一些资深董事拼死抵制。无论如何不肯将金像奖这个非牟利团体办成一个商业化色彩浓重的活动。他们的坚持显然是非常有道理的,商业化的结果必然是无法确保公正和艺术性。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富豪出资一千万赞助承办本届金像奖,但是私下向组委会提出影后的奖杯必须颁给某某与他关系“特殊”的女演员——那该如何处理?

  种种因素之下,这项东南亚著名的、质量极高的电影奖项,终于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日薄西山的末路。

  先是2006年底,当年金像奖的最主要创办单位——《电影双周刊》宣布破产倒闭。可想而知,在这个商业发达的浮躁社会中,一本如此注重艺术性、严肃性的刊物如何能生存下去?

  《电影双周刊》的倒闭仿佛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为金像奖的末路唱起了挽歌。随后,当年创办金像奖的十三个电影团体陆续又有三四个单位退出,使本来紧张的资金更加窘迫。

  去年、前年两年间,又由于易青整合驱逐香港影业中的黑势力,以及股市影业股动荡等等事件带来的整个香港电影业的末世情绪,使得包括十大影业在内地各家电影公司无心创伤;除了王家伟、杜其峰这类不倒翁型的大导演外,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作品问世,港产片进一步锐减。

  本来金像奖是每年四月,最迟五月就会开始。今年干脆拖到现在快五月底了,连基本的参奖影片还没有全收上来,提名地情况更是迟迟没有向社会公布。在传媒的步步紧逼追问之下,社会上的舆论压力更使得文俊这些人喘不过气来。

  眼看着煊赫一时的金像奖竟窘迫到了必须选择“办”与不“不办”、生存或者终结的关头,文俊、吴司远这样的香港老电影人真是心如刀割。

  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了。不依靠外力,金像奖就无法起死回生,必然无以为续。

  而这个强有力的“外力”,在当初那个群龙无首、日益萎缩的香港影业群体中是找不到的。无论是黑社会背景的中国星、英皇,还是老牌的佳禾、环亚或者影业世家邵氏,都不足以充当这个力挽狂澜的角色。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香港影业有了华星。现在的华星市值超过百亿。是香港目前唯一一家能制作国际级大型商业巨片的影业集团,今年更是以一部票房过两亿五千万美元的《花木兰》横扫异域;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祖国大陆还是北美海外,华星人脉广泛,关系强硬,无论是中影还是好莱坞大同盟,华星地招牌都能通行无阻。

  这样的影业集团,资金雄厚,神通广大,当然是香港影市“救市主”的不二人选。

  所以文俊和吴司远今天一个代表香港电影金像奖董事委员会,一个代表香港电影人协会,先来探探华星头号人物——主席易青的口风,其实说白了也是希望靠吴司远的易青的旧交情铺路搭桥,希望能为濒临停办的金像奖请回一尊活神,注入新鲜血液。

  易青听清楚了文俊和吴司远的来意,思虑再三,缓缓的点了点头,道:“为了亚洲影业的新经济秩序,为了华语电影,为了香港电影的繁荣,我们华星责无旁贷!”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六章 华星发动机(上)

  易青这一代中国的青年人,准确的说是七零后、八零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孩子,对香港电影金像奖有着非常特殊和深厚的感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和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的国策板逐步和确立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从近现代的蒙昧真正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一个过程; 在文化消费上尤其是如此。

  国门打开了,外面的东西哗啦一下涌了进来。顿时让整整一个国家自以为是的土老冒傻了眼——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承认,想当年,我们还天天想着要去“拯救这世上五分之四还在受苦的资产阶级国家的人民”呢!

  而青少年,是最容易被新生事物和优势外来文化感染和影响的群体。那时候,注重观众感受和商业效果的香港电影简直看疯了一代人。整整一代人,几乎个个都以某个香港演艺明星为偶像,以说话办事能有一点“港味”为朋友间炫耀的资本,以看过的港片的数量来判断一个青年时尚的程度。

  每年电视台转播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之夜,更是牵动着无数年轻的港片迷地心。这个活动不但能了解到近一年来,市场上最热最好的港片都有哪些。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几乎所有香港明星、梦中偶像的熠熠星光。

  时至今日,易青关于少年时代的各种重要的想象之中,还有这样地一幕——每年一到那个日子,就在晚上十一二点地时候,瞒着父母打开电视,把声音调到最小。然后坐在离电视机很近的地方。恨不得耳朵贴在喇叭上听里面的人说话,熬夜收看香港金像奖地电视转播;然后在结束的时候恋恋不舍的看着字幕,披着衣服钻回被窝。整个晚上激动不已。

  那懂懂的年代,青涩的回忆,那些火热的青春,滚烫地年华啊!

  可以说易青这一代人关于优越生活、精致人生及情感的全部启蒙,几乎有半数以上来自于港产电影和流行文化。

  当然,随着年岁渐长。知识渐丰,今天的易青,自己也是满腹才学,见惯世面的电影家了,当年的狂热早已淡淡退烧,代之以理智和思考。。他也渐渐明白了香港电影所谓“港产港味”的狭隘和局限性,更了解一个只能满足地域需求的文化样式是不可能形成优势文化的,更明白过分集中的地域特色和狭窄地受众面必然会带来一个文化消费形式的消亡……

  ……这些易青都知道。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接受是另一回事;理智是一回事。情感又是另一回事。当他猝然听到曾经在他心目中有着无比崇高地位的、有着特殊情感的金像奖,居然到了要被迫停办的地步时,在惊愕之余更多地是痛心和怅惘。

  这黯然落幕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那么,谁能在这个时代的挽歌中。奏响又一个伟大时代的序曲呢?

  ……

  华星的董事会很快取得了一致的意向——全面介入香港金像奖,华星集团以单位身份加入金像奖董事局。

  开会的时候,除了从小在外国长大的罗纲和刚刚从美国赶回来的李杜——这两个人没有经过那个时代,无法了解一般人对港片和金像奖的感情——几乎所有人都投了赞成票。这点倒是令易青吃惊。

  就连一向冷静的近乎冷酷的孔儒和精明的宁倩华都赞成这个费钱又费力却又看不见“回头钱”的提议。不仅仅如此,董事会还决定,全资并购《电影双周刊》!

  《电影双周刊》自倒闭以来,接连转了好几手,都是以惨淡的可怜的价格成交,而且在新主人手里也丝毫没有起色,更不用提当日的荣光了。

  香港电影没落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港味文化的短视、狭隘和功利。《电影双周刊》的命运传神的说明了这一点。

  易青等人的行事风格,是这些香港商人所想象不到的。就象易青的电影永远能在商业和艺术两种属性中游离出一个良好的契合点一样;在商言商,易青不能真的完全靠感情去决定一个计划,他不能花着股东的钱去做一个真的没有“回头钱”的投资。

  所以在他的这个计划书里,他提出了几条——

  第一,停办一年的金像奖。当然对外不能说停办,而是说因为金像奖董事局改革,两年并做一年来办。这样一来,明年的这届金像奖,就会有类似《花木兰》、《北角夜未半》这类优秀电影参加;同时,整合完黑股份后重新出发的九大影业,也必然会有一批作品面世。到那个时候,金像奖就不会是没影片可评,而是会实现九十年代以来第一次的空前繁荣。

  第二,并购《电影双周刊》。利用这个刊物当年的影响,为华星集团的一系列作品做宣传,并且以此促进香港大陆两地电影文化的交流。

  第三,力邀九大影业共同注资金像奖。加上华星,一共十间公司,凑个几亿出来没什么问题。别的不说,就凭易青为九大影业拿回的那些股份平价卖回给他们这件事,他们就欠了易青天大的人情。更何况,有了易青这个“好朋友”,明年开始,他们的电影无论是出埠销售往大陆,还是拿到美国去放映,都有了指靠。毕竟通过易青。总比通过那些扑克牌面孔的大陆官员要好,所以易青这个朋友他们是舍得花大价钱结交地。

  十家公司一起拿钱出来,成立一个基金,交给金像奖董事会去运作,钱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三件事情一做,华星至少能得到以下好处:第一。成为金像奖的大救星;第二。奠定了华星集团成为整个香港影市当然的“盟主”、“霸主”的地位,至少在普通人心目中是这样的;第三,在国际市场这盘棋地棋局上。华星集团作为代表香港同时也代表中国大陆最优势行业力量地这个事实,更加稳固了,从今往后所有象进入中国乃至亚洲市场找合作伙伴捞钱的外国电影公司,想要绕过华星都将成为一个非常费劲的事。

  同样地事情,易青能做,而香港本土的电影商人没有一个能做成或者想到去做。那是因为香港生意人的短视决定了他们不了解,许多时候,潜在资产这种东西会比摆在明面上的银行数字更“值钱”。他们要是有这种宏观和布局的大魄力和智慧,当年也不会为了赚快钱疯狂的跟风出片,把影市做坏了。

  五月底地一天,和金像奖董事会的前辈们以及九大影业的代表开完会出来,易青站在TVB的电视大楼外,迎着头顶的阳光惬意的眯了眯眼睛。

  漫长而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香港热烈而激情的夏天。又将来临。

  易青知道,事情正慢慢的遵循着当年孙老爷子天才般地预见而一步步的实现——一个以华星为整个东南亚电影行业的发动机的新的亚洲电影行业资本聚集地,已经诞生了!

  ……

  六月初,香港本地影院地上映号,和内地政审机关的三审准映证同时批了下来。《花木兰》要在香港和大陆两地同时上映了。

  《花木兰》在美国上映第三周和第四周的成绩,确实如易青当初所预言的那样,出现了大幅度的跌幅。第三周的票房仅为六千万美元多点;第四周则跌到四千多万。

  而加映的那两周,由于添了一些之前没有覆盖到的美国城市院线的缘故,票房还是稳定的保持在一亿美元上下。

  就这样,《花木兰》以$354,658,914的北美总票房成绩,略低于美国历年票房总排行榜的第六名《保罗纪公园》($357,067,947),而超过了第七名<拈环王2>($339,457,993),正式跻身于美国票房排行榜十大行列,排名第七。

  三亿五千四百万美元!这个票房成绩从美国传回华语世界后,造成的轰动效应是可想而知的。一轮又一轮的炒作把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推升到了最高点。

  易青和孙茹、孔儒这些人非常清楚大陆电影审查制度的流程,如果《花木兰》当初拍完之后,先拿到大陆放映,之后再拿到美国上市,至少会产生两个后果:第一是《花木兰》的大量战争镜头会被自认为自己很聪明的审查官员以暴力界线为由删改的面目全非;第二,将来拿到北美放映的时候会因为时效性和版本、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在和美商的谈判中丧失大量利益。

  可以说,那样的话,《花木兰》的票房成绩可能连现在的一半都拿不到。

  所以,明知道会被中国网络上那些自诩很有见识的人骂做“取悦外国人”、“迎合奥斯卡”等等或者被冠以其他罪名,易青还是毫不犹豫的决定先进国际市场,再杀回来。

  现在以《花木兰》的名气,和它明摆着可能带来的巨额利润,电影局的政审官员基本上是一个镜头都不敢改,韩山平在背后示意了一下,不到两周全院线准映的证号就批下来了。

  六月七日,《花木兰》中文字幕版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映!中国电影行业票房榜长期由美国大片占据榜首的历史,即将改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