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楼主: 慕容诗雨
收起左侧

活色生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六章 华星发动机(中)


    北京。

    这是一个晴朗之夜,夜幕在食堂大门响亮的关门声中悄然降临。

    电影学院的大放电影厅里,一片喧哗。早来的,晚来的,找座的,乱哄哄一片,大家兴高采烈,满怀期待,等待着半个小时后,《花木兰》在电影学院的放映厅里和首都各大影院一起上映。

    全国……应该说全世界,只有这里看《花木兰》是不要钱的,而且拷贝还是导演易青专门嘱托华星北京分公司副总张建亲自送来。

    影院一角……

    “嘿!你这人怎么回事啊?这个位置我先占着的?”

    “什么就你先了?写你名字了?”“就是,搁片薄纸就叫占座儿啦?您也忒没有专业精神了吧?”

    “嘿,你这人怎么这么无耻啊!这一排都是我们美术系的先占的,你们瞎凑什么热闹啊?”

    “拉倒吧!不就是出了个杨娴儿吗?看把你们牛的!再牛能牛得过人家导演系不?让开让开……”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根据首都大学生的一贯原则,女生优先——两系的男生都到后面去做,这一排两系女生各占一半。

    如此迅速的达成妥协,是因为电影就要开始了。

    无数电影学院的在校学子,怀着“将来早晚我也能和他们一样”地骄傲心情。正襟危坐,准备欣赏这部传闻赚了三亿多美金的师兄级人物的作品。

    易青、孙茹、周依依、杨娴儿、何风……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不断的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来,尤其是一些号称见过易青他们本人的老生,那模样自豪地好象自己是易青家的远房亲戚一样……

    随着场灯的猝然熄灭,整个大放影厅突然一片寂静。

    中影某团的大幅字幕及标号打出,银幕上出现了“出品人韩山平”,“监制孙茹孔儒”的字样……

    银幕上一片黑暗。高倍音响里开始隆隆的作响,闷雷般的一片战马冲过平原时的马蹄声,然后无数刺耳地金铁弯折脆裂之声爆响出来,伴随着今人心悸的惨叫和一阵阵菜刀剁排骨般的怪异声响——当然,观众都会猜到,那声音绝不是剁饺子馅儿,而是……

    放映厅里,那些和男朋友一起来看《花木兰》的电影学院女生们把头埋在男生后背上。这种过于逼真地声音令她们无法忍受——女人地想象力之丰富,并非是她们自已那脆弱的神经可以负担的。

    看不到,远远比看不到更加恐怖一百倍!银幕上依旧一片黑暗,可是观众心目中感受到的血腥与恐惧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恐怖片的观看感受。

    这个后来被人津津乐道的著名开场段落。是中国商业大片第一次在影片一开场的时候首先使用声音造型。并成功的把观众的感受和注意力提升到极至地范例——这个方法后来被无数的电影导演模仿效法,一用再用,一直用到后来观众一见到黑幕出声音,就不耐烦的捂住耳朵……

    第一个把姑娘比做花朵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第四第五个……是蠢材。

    导演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摄影机直拍刺目的阳光。

    眩目的红光中银幕正中的一点亮起来,然后迅速的扩散开来!银幕上出现了图象……

    突然!

    刚才还近乎疯狂的嘈杂着的所有音响骤然全部消夫。影院里死一样地沉静……

    银幕上出现的第一个有图象的镜头,象是把摄影机放在水里,一半镜头在水下,一半镜头在水上,平拍出来的。

    镜头里出现的上半部分是明净的蓝天,透蓝透蓝的天空,牛奶一样的白云飘着:而下半部分,却是晃漾着的污浊的水,血红……红的发黑的血水!

    以美术系和摄影系为两个核心扩散开来的惊叹之声又变成了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大放电影厅……

    只*这一个镜*。这部电影就该拿几个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这是所有观影的师生的想法。

    镜头拉大出去,一个宏阔的远景——满目的残肢断体,一片片渗进了大地的血红!这是真正的血流成河,在坑洼的地方,血水流成了小潭,一片破损的战旗在上面漂了起来……

    一声普通士卒装束的、由小意扮演的花木兰,出现在一个矮矮的土丘上,伸长了双腿坐在那里……

    镜头特写小意清秀的面容,她的眼睛清澈的一尘不染。镜头拉开,小意拈着一支小小的竹笛,悠悠的吹奏着关中的放养小调……吹着吹着,笛声里突然加进了铜管和大提琴等西洋乐器,然后是钢琴和小提琴的协奏;最后加入的是二胡、古筝和模拟心跳声的巫鼓——何风用刻意变形了的配器法写出的这段配乐,妖异之中带着悲壮开阖的如泣如诉,他把不规则中的特殊规则这一音乐理念和技法发挥到了极至。

    随着乐声渐远,一切又都安静下来。

    远远的,有几个花木兰的战友在打扫战场,收集战友的尸体。

    小意慢慢的从土包上下来,用一个筐子拾了几块手、脚、腰身之类的残破肢体;然后,她推开地上一个士兵的半截身体,在尸块下面发现了几朵被踩断揉碎了的小花——红地、黄的、绿的……

    小意挑了一朵还算稍微整齐的,捧在手里……

    特写黄色的小花。在小意的手中轻轻的摇曳……

    深夜,花木兰和战友们地帐篷里,呼噜声此起彼伏。

    突然,月光下一个黑影一闪,猫腰钻进帐篷,压在睡在角落里的花木兰的身上,伸手就去拉她的裤子……

    暗夜里寒光一闪。那个摸进来的黑影捂着大腿内侧一声惨叫!花木兰一脚踢开他,把他一路踹出帐篷。

    帐外月光下,一排急不可耐的低级军官模样的人,大约五六个,人人都提着裤腰带,排好了队。看见先前进去的那个军官浑身是血地被踢出来,都在月光下尴尬的提着裤子,看着捉刀追出来的花木兰……

    被惊醒的士兵们纷纷从四下里赶来。见到这一幕,大抵因为那几个是军官地缘故,都没有人敢出声。

    那几个军官连忙穿好裤子,重整威严。其中一个大声道:“花木兰刺杀尉官。是奸细,拿下他!”

    花木兰知道自己是女身地事情今夜已经瞒不下去了。她一个小兵,一旦被发现是女人,即使过了今天这关,以后恐怕每天晚上刚才那一幕都会重演一边——这里可有几万名饥渴难耐的长期见不到女人的士兵啊!

    她冷冷的在月光下,逼视着那个说话的军官,然后短刀往脖子上一横……

    “住手!”一声厉喝,一个将军全身巡夜甲胃,士兵们连忙两下分开。

    持军走到受伤的尉官面前。把他拉起来,对他说道:“你站好。”

    尉官双腿发抖、勉强站好,面如白纸。

    寒光闪过!将军的佩刀快如迅雷般出鞘,噗得一声,一个人头碌碌的滚在地上,那尉官的无头尸身轰然倒地!

    几个刚穿好裤子地军官吓得全跪在地上。

    将军冷冷的道:“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

    然后,他一指花木兰,道:“从今天起。你做我的亲随。”

    他在走出人群中的时候,回过头对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指了指尉官的尸体道:“算他阵亡殉国,报上厚恤吧!”

    ……

    李杜和易青合写的这个剧本,遵循着华星的电影一贯的编剧风格——故事要简单,讲故事方法要复杂。

    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反过来,就象上世纪的一些香港电影或者早期好莱坞电影那样——故事要复杂,讲故事地方法反而简单,那这部片子的票房恐怕剩不到一个零头。

    剧本故事用插叙手法,先写花木兰在军营的生活,一开始因为瘦小被派去做清理战场的工作‘然后身份性别暴露,和李将军相遇,与他一起杀敌。

    故事的另一条线,通过花木兰的回忆和叙述,引出替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家乡的富豪地主,和殿军勾结,强逼花木兰嫁给他们家的残疾儿子,否则就要拉花父入伍。

    花木兰不甘受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是后来前线军粮不敷,为了使后方大郡的富豪开仓犒军,木兰的姐姐,由小云扮演的花本香最终还是嫁给了那个残疾人,用婚姻换得三十万石粮草。

    花木兰跟着李将军屡经大战,步步升迁,在最后一场大战中,李将军战死,木兰生还。

    木兰不要封赏,带着几名战斗中负伤失去劳动力的战友回到家乡,影片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六章 华星发动机 (下)


    孤独地指向天尘的花树,漫天缤纷的落英,仿佛在祭奠着李将军和万千死难将士的英灵。

    西边残阳似血,仿佛是一个民族巨大的尚血的伤口,正在缓缓愈合。

    花木兰和战友们把李将军葬在花树之下,误伤的竹笛之声响了一夜。

    天亮了。花木兰率领着回乡的军队,投向熹微的天际。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遍地。

    ……小云那独特的清澈嗓音幽幽地在放映厅里响起,由著名作曲家施广南先生原作,何风重新改编及编曲的《多情的土地》荡漾在全场数千名青年学生的心头。作为这部电影的片尾曲,何风在新编的曲子里加进了一些最前卫的Hip-pap元素,前景小云的演唱在

    两个小节里,后面开始加入男中音美声和声;复歌两段后,小云的声音、男中音和间或加入的花腔合唱,形成了优美宏阔的三重唱——“我深深地爱着你,关山,故土,多情的土地”……一声声如泣如诉,唱到满场吹嘘,泪如雨下。

    影片结束了。

    “鸣谢

    李氏国际电子集团技术支持

    甘肃定锡市骊家堡子拍摄墓地

    香港半岛酒店……”

    最后一行字幕缓缓地滑过银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场灯亮起,一片光明。

    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没有人走动。

    无数掩着嘴的抽泣着的女生,泪水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定格……

    终于,坐在最前排的老师们的留座中,默默地站起了郑国思老师,带头拍起了手。

    潮水般的掌声开始在整个放映厅的各个角落疯狂地响了起来,渐渐汇成了一片春雷!

    激动的纷纷起立的人群,不知疼痛不知停歇地拍着自己的巴掌,经久不息的掌声持续了十几分钟,此起彼落。

    郑动天教授、谢小晶教授、齐世龙教授、王劲权教授……所有的老师都在鼓掌。

    多愁善感的老院长谢非教授轻轻地背过身去揉了揉湿润的眼睛。多年以前,这个心比天高,惊才放旷的学生在他亲自主持的导演系三试中点中状元时,那傲气冲天的豪言仿佛还回响在耳边——

    “……我热爱电影,热爱艺术。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我违背我的良心,低下自己的头!”

    那时的易青,是多么的莽撞而稚嫩啊!

    还有那句话他当年在学院求学时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这就是我的人本主义艺术观!

    对于一个从事了一辈子艺术教育工作的老人,还有什么东西能比亲眼见证一个学生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辉煌……更值得骄傲呢?

    更令这些从事了一辈子专业工作垢老人们激动的是,这部《花木兰》告诉了他们,中国电影终于走向了世界市场,中国电影离政治遥控,实现商业化,自主产业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这个叫易青的学生开创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而他们作为易青的老师、培养人和他事业的见证人,也将永远被中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铭记。

    ……

    《花木兰》的全国上映,又一次在全国的学术界、艺术教育界、传媒舆论界掀起一股讨论商业电影的热潮。

    然而,易青似乎并不打算暂时关闭发热的华星发动机,他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外界沸沸扬扬、贬褒不一的评论,尤其是那些骂他篡改历史和热衷于讨论《花木兰》的剧本故事“真实不真实”的议论,更不用提那些所谓“又一个讨好外国评审的烧钱导演”之类的评价了。

    一个时代的历史,往往如冲刷过河滩的江水一般,泥沙俱下;世俗的短视和偏狭往往会遮掩真相,使潮流变得浑浊,使我们无法在这浑浊的历史大潮中看清事实真相清澈明净的本质,而把它们和一些肮脏杂质混同在一起。惟有等待历史的沉淀与分辨,使我们最终看到一切的本来面目。

    华星要开新戏了!

    易青在艺创部本年度第一次重要的全体会议上,向扩张到了六百多人的艺创部大声宣布。

    引来全场一片欢呼。

    华星养了这么多人,平时薪水不高,所有人都盼着开戏赚钱。之所以他们宁愿在华星自我冷藏,每天在办公室拍苍蝇也不出去接戏,就是因为谁也不愿意错过华星每年的计划,因为华星一旦开戏。给他们的好处是几倍于外面的剧组,而且往往是名利双收。

    今时今日的华星,连罗纲、何风等人带出来的几位靠近他们的助手,在外面的身价都可以开到水涨船高的天价。有几个镀金成功后离职去外面发展的立刻在其他导演手上挑起了大梁。

    香港电影人才后继乏力,缺少专业资源;张建领导的北京华星就源源不断地为华星提供和物色着来自内地的优秀人才。从《花木兰》全球票房大红后的2014年开始,“去华星”成为电影学院应届毕业生的首选,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出国留学。

    易青含笑看着大家,等待兴奋的同事们安静下来,然后道:“华星艺创部现在有十一位导演,加上总部的孔儒先生,一共有十二位能独立执导的创作者;此外,在摄影组、美术组、录音组和编剧组甚至是演艺组的所有同事们。如果你们认为自己有当导演的潜质和能力,也可以呈上你的创意策划案。只要是通过公司艺创部审核的创意,准备附诸投资拍摄的,其作者都可以享受公司的导演津贴。”

    听了这些话,气氛宽松的会场甚至响起了口哨声。华星的导演津贴,一千万港币加上电影票房利润的5%…,这种机会只要抓住一次,就可以打断腿不用做,享受下半辈子了。

    “……第二件事。”易青等大家反应完了,继续说道:“今年我们华星必拍的重轴戏,需要优先在艺创部挑最优秀的同事参加,请大家配合。我们今年……”

    “……要拍一部巨资的灾难片!”易青环顾全场,认真地说道。

    “哇!灾难片!”

    “要拍灾难片了!”

    “这么快,行不行啊……”

    “易头儿真狠……”

    如果说先锋实验电影的水平能代表一个国家电影艺术理论和学术方面的最高水准的话,那么一部成功的灾难片无疑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集中展现。

    除了美国好莱坞之外,全世界目前只有类似法国这样的传统电影强国和日本、韩国这样烧得起钱的发达国家,敢于挑战灾难片。

    美国好莱坞拥有冠绝世界的技术水平、工业化程度和雄厚的资金。是拍摄灾难片最多、成功范例也最多的国家。目前在全球票房上稳居榜首,至今地位无可撼动的《泰坦尼克号》就是成功的灾难片的典范;还有《龙卷风》、《天崩地裂》等等,都是北美票房榜上有名的成功影片。

    但是即使是美国,每成功拍摄三部灾难片,也会出现一到一点五部失败的作品——也就是拿不回本钱的作品。

    拍灾难片难,首先是剧本难写,其次是演员难演。

    技术上更难,摄影是最难的,别说加进摄影师的创作和风格思想。光是完成导演的拍摄计划就很难,剧情动了动天塌地陷,演员东倒西歪,能不难吗?

    美术则是比最难还要难的,要再现那些惊天动地的场面,还要保证演员的安全;场景中所有的东西,哪怕小到一片木屑、一块泡沫,都不能穿梆,穿梆就要重来。

    最难再难也难不过监制和制片人员,世界上至今为止,好像还没有听主哪部灾难片是在预算内完成的,人们的计划似乎永远赶不上变化。灾难片花钱就像个被霰弹枪打中的盛水的皮袋子。你以为眼儿全堵上耻,结果一走路还是到处漏水。

    所有的一切都这么难,导演能不难吗?

    中国以往拍不出国际水平的灾难片,关键还不是这些困难;关键是灾难片对工业技术的要求太高了,以中国电影工业的那种水平,拍灾难片简直是瞎胡闹。

    现在,易青刚刚得到李氏国际在技术上的支持,就要挑战这个领域了,这倒很符合一贯胆大大妄为的风格。

    易青望着面带疑惑的同事们,点了点头。他严肃地望着满屋子第八代中国电影人中的翘楚,大声地道:“我非常了解大家的想法,也许你们认为我术急进了些,但是我希望各位能了解,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可以慢慢地积累经验,可是我们有一位前辈,他不能再等了,也不该让他等下去。”

    “这位前辈,”易青站了起来,看着大家道:“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当年不要命的功夫打星,程龙大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七章 通向地狱的诺亚方舟(上)


    华星艺员部化妆间。

    早上刚刚结束一个影迷会后的依依,回到公司,匆匆走进化妆间,做到自己的专用位置上,立刻有他的专用化妆师过来给他卸妆。

    依依捏了捏自己的虎口,让虎口上的肌肉向着手腕的方向,用力下压一一据说这样能让手掌上的肌肉和骨骼更快的从血液中获得氧气,缓解她的手因为一个上午签了上千个名而带来的酸痛疲劳。这个招数还是刚入行的时候,宁倩华教给她的,据说娱乐圈里的大明星们都会这招“秘技”。

    依依一边活动着手腕子,一边按着虎口,转头对自己的助理道:“把我早上带的便当盒拿去热一热。”

    化妆师捏着她的下巴让她对着镜子,皱着眉头道:“请别动!”

    依依歉然吐了吐舌头。

    华星的女艺员都是正年取的时候,年纪最大的也没超过25岁,所以妆容都特别的淡,依依更是出了名的只化上镜妆,生话中根本不化妆。化妆师三两下洗掉了依依的淡妆,开始给她的脸上肌肤进行补水和护养。

    依依似乎着急着想坐起来,可是看了一脸严谨的化妆师一眼,还是没敢支声。华星这个公司,自易青以下所有稍微有点本事的专业人员都有股臭脾气。也算是一种企业文化或者风气吧!孙茹给她配备的化妆师当然是华星最好地,但是最好的也意味着脾气最牛。依依可不想被人议论说她依仗自己是大牌就不尊重同事地专业,落个娇横的名声。

    好容易挨到化妆师弄完了,依依接过助理热好的便当盒,低声道:“去问问易总今天在哪里?”

    ………………………

    依依提着便当盒走进电梯,后面艺员部和化妆组的工作人员都悄悄议论。依依的平易近人和简朴都是出了名地,世上哪有她这样的明星。出入四五个助理和保镖,一个月开这些人地薪水都要十几万,但是一有机会却自己带便当来吃午饭。

    去年易青去美国的时候。依依趁比较空闲,就亲自去北京把母亲接到了香港,让她老人家在这边等待肾源,准备进行肾脏手术。

    周妈妈到香港后没几天,调理好了身体之后就喜欢给依依做点家乡饭菜,依依也不喜欢外面的东西。在她看来,妈妈的饭菜有着属于她内心最本质的那部分过往的回忆,是山珍海味鲍参翅肚都比不上的。

    电梯停在了顶楼大放映厅。

    依依在门口架子上拿了一个备用的手电。把门推开一条缝走了进去。她一眼就在第四排正中间的位置上看到了易青。

    易青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象现在这样静静的拉片子了。尽管做了华星主席之后,他已经可以一个人享受整个大电影厅了,但是却忙得连看电影的时间都没有,不象以前在电影学院地时候,整天除了上课就是拉片。

    刚刚看到入神的时候,突然觉得眼前一晃一晃的金灿灿的很是晃眼,他有点气恼的眯着眼晴用手挡着光源看去,只见依依笑得花枝招展的弯下了腰。

    “死丫头,还不快过来!”易青又气又好笑,早该想到公司里除了孙茹和依依这几个人。谁也不敢在他拉片时候打扰他。

    依依举着电棒,提着便当盒轻快的走了过来,到易青身边刚要坐下,易青一把把她拉到怀里,抱着她坐在自己的腿上。

    依依吓了一跳,举着便当盒叫道:“哎呀,小心压到我的饺子。”

    易青大喜道:“咦?有饺子吃啊?阿姨包的?”

    依依自豪地打开便当,只见大号便当盒里整整齐齐的码着几十个饺子,分成两种形状,一种是北方人包的荷包形的,还有一种是南方人包的叶子形的。

    易青高兴的用手抓了一个道:“闻着就香,还是家常饭好吃。”

    依依从便当盒里拿出一双筷子,打了他一下,道:“用筷子嘛!脏鬼!一双手不知道摸过什么地方就抓东西吃,亏你还是做爸爸的人了。”

    易青嚼着嘴里的食物含糊的道:“唔……我这手今天只摸过你,没摸别的东西。哇,韭菜猪肉馅的,很香啊!那种形状是什么馅的?”

    依依又羞又恼,用手肘顶了他一下道:“下流东西!不给你吃了!”

    易青一把抢过便当盒,涎着脸道:“哎呀,敢顶我,当心我一会用其他东西顶你……”

    虽然在一起这么多年,但是依依还是经常拿这个流氓没办法,听他语带双关的说出这么色的一句话,登时脸颊都发烫了,连忙站了起来坐到旁边的仁置上,佯装看着屏幕。

    谁知看了两眼,依依就看的入迷了。

    顺手拿过拉片单子一看,只见易青早上写给放映房的三个片名全是程龙大哥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后期作品:《尖峰时刻Ⅰ》、《新警察故事》、《全贝计划》。

    象依依这样的女孩子,即使在学院拉片也是以学习女演员的经典表演段落为主,很少注意看程龙大哥这种男人戏、功夫戏。今天偶尔认真看了一段,还真的浙浙入迷了。

    她知道易青和李杜这个星期正在为程龙大哥度身打造剧本,多半是易青思维卡壳了,才到这里来看程龙大哥以前的作品。

    依依静静的看着银幕,正在放得是《新警察故争》中地一段。程龙大哥扮演的香港警察,因为同组地手足全部死亡而消沉。中间有许多爆发戏和情感戏,程龙大哥都完成的非常出色。

    尤其是一些爆发戏。他的表演完全不是一些香港明星的那种乱喊乱叫的路子,而是呈现了非常分明地层次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共鸣感。

    演员地爆发力是考验一个演员的最高标准之一。最初级的爆发是歇斯底里地吼叫撕打;次一级的是在平稳的表演中均匀的爆发,例如《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军人孙海英老师的那种表演;再难一点的是在同一事件或者表演段落中,根据人物情绪和欲望,以及剧情地起伏呈现的多层次的爆发,有快有慢。时快时慢,而且强度不一;最高级的表演爆发力——这是我们东方电影家提出的,西方表演理论里没这条:把外在的爆发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控制和内敛。说白了就是“无戏胜有戏”,“脸上无戏,心中有戏”,当然最后这种是神级的武林至尊的演技了,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估计和独孤九剑也差不多,一种哲学思想而已。

    但是,在这一刻。依依却似乎在程龙大哥纯出自然的表演中,看到了所谓地神级境界!

    那是在《新警察故争》的中间的一个表演段落里,说的是程龙的女朋友杨彩妮,和冒充警察的谢廷峰,要给程龙大哥过生日。但是程龙大哥扮演的这个角色的心理是根本高兴不起来,但是又不忍心拂逆女友和朋友的好意,他想笑一下,结果笑着笑着却变成了落泪,然后最后有一个控制中的小小爆发。

    就是这个不足十秒的表演段落,把依依给看呆了。

    她虽然受易青的影响。也很尊重程龙大哥,但是从来没有把他归类到跟梁超伟、梁佳辉这类演技派男演员的行列里去。上星期易青开会宣布新戏计划,她本来是不想跟易青这组的,她可不稀罕什么大投资,什么商业巨片,可是现在……

    易青看着依依发呆的样子,微微笑了笑,拿起通话器对放映房道:“摇回去五十格。”

    拉片用的放映机器一般是比较老式的那种,不是自动放映机,以方便搞研究的人能随时用停机手摇的传统方法来“倒带”或者“快进”。

    依依如痴如醉的又看了一遍。只见银幕上的程龙大哥呆呆的看着捧着生日蛋糕的杨彩妮和谢廷峰,先是想努力挤出一个像笑,但是随即落下泪来,然后表情由笑变成了哭,接着是痛苦的抽搐……

    从微笑到落泪到哭再到抽搐,这一步步的顺序,和对着镜头的时间长短,就叫做层次。

    这其中只要颠倒了一个顺序,或者是某个过程时间短了或者长了,观众的感受马上会不一样,会觉得别扭,觉得假——但是程龙大哥做到了!没有学过一天专业,没有念过半点理论的程龙大哥竟然完成了这样一个完美的表演!

    尤其是在将哭未哭,欲哭还笑,欲笑还哭的那种分寸的拿捏,依依从前只在自己最崇拜的影后章曼玉身上看到过;深沉的压抑和喷薄欲出的内敛式爆发比歇斯底里的发泄更能表达痛苦,让人能更强烈的感受到他内心的巨大悲伤和那种悲壮的剧情氛围,这不是“于无戏处寻大戏”,这不是“无戏胜有戏”吗?

    如果换是不会演戏的那些所谓偶像,大概会大吼一声“不”,然后一下掀翻蛋糕,痛苦的抓着自己的头发大吼大叫吧?如果是这样,那该多么无趣。

    依依呆了半晌,突然一把揪住易青的耳朵道:“这么好看的戏,你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居然不介绍我看?你可以去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七章 通向地狱的诺亚方舟(下)


    易青得意的笑笑,道:“这就是我当初一口应下程龙大哥的原因了。我是不会仅凭一个人的名气或者票房号召力就用他做主角的。恐怕他自己都没有想过,他其实是个天才的演技派演员,是因为他在功夫喜剧和特技方面的才能过于突出了,才掩盖了他在表演上的天赋。”

    依依赞同的点了点头道:“有些人你不服他真是不行,在程龙大哥身上,似乎完全找不到天性不解放不开的部分。这次,你们是不是该写个开发他综合才能的好剧本,让大家见识一下,这位功夫天王也是可以演文戏的?”

    易青把最后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惬意的边吃边道:“程龙大哥今年60岁了,但是我敢保证将来大家会说,程龙大哥六十岁以后,他的第二次电影生命才刚开始。嘿嘿,肖恩康纳利不也是六十多岁还跟孙女辈儿的性感女明星爱得死去活来吗?”

    依依怅然神往了一下,叹道:“唉……要是跟程龙大哥演一场对手戏,一定是很有挑战的事……不过,放心吧,我识趣的!程龙大哥的戏一定以美国市场为主,所以这次这个商业片还是小意主演好,现在美国青少年可迷她了。票房有关,我不会扯你的后腿的。”

    “切,少来。两头话都让你说了。”易青笑着拍着依依的大腿道:“你是导演还是我是导演?我早跟李杜说好了,这个戏的女主角按照你的假想形象来写!你的戏占三成,程龙大哥一半。小意一成,其他人共占一成,大概一千多个镜头,估计最后剪完长度在120分钟左右。”

    易青拍了拍肚子,道:“吃饱了。你下午要是没事。就在这里看片好了,我让他们把程龙大哥的胶盘都找出来了,你就当熟悉熟悉对手好了。”

    “你下午还有应酬?”

    “去金像奖董事局开会。”

    ……

    对于易青而言,他的“野心”远远不局限于区区的一个香港电影市场,他更不会以华星影业集团能独霸香港影坛为荣。

    相反,他对这种现状非常不满意。

    一家独大的寡头形状,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长久、全面的发展来说,都不是件健康的事。美国那些资本雄厚的大托拉斯。都逃不过这条规律,更不用说成立不足五年的华星;过早的形成地域性的垄断,是易青不愿意看到的事。

    以华星今天的声势和资本实力,已经隐隐成为香港电影核心的势力,好像武侠小说里的少林和武当,各大电影公司都看着华星做计划。

    除了明年影市的起落,和市场时尚风气、市场需求风气的指向以外;每年香港电影进埠的数量、政审地尺度。更是需要易青去联系和确认。所以易青知道,只有自己胸脯拍的梆梆响,才能让各位香港同行放开了心思去投资、去拍戏,一起把沉寂多年的香港影市彻底的再搞旺起来。

    要想实现中国电影业的改良——香港电影复苏,对内地影业形成支撑和良好的市场先导,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易青这些年的努力,目的正是为此。

    这个短期目标,现在基本已经到了收官的阶段,也就是到了要出成果的时候。

    易青和金像奖的董事们以及九大影业集团的老板们开了一下午会。敲定了成立新的金像奖基金的事。

    新成立的基金具体还是交给文俊等金像奖的老董事们去操作。

    同时,易青在会上也向各家老板保证,在不影响华星自己的年度开戏计划的前提下,各家公司需要什么技术支持和人才资源,尽管开口。

    晚上易青宴请九大影业的老板的时候,谈到明年参加金像奖的各家计划。虽然彼此在本港票房上必然是竞争对手,事关商业机密,但是互相试探之下,易青心里也大概有了底。

    王家伟筹备了两年的新戏。明年铁定能参加金像奖;杜其峰今年要开一部新戏,他们的银河映像其他导演估计也要有一部戏问世,加上刚刚下画的《北角夜未半》,仅杜其峰一个人明年就有两部电影参加金像奖。

    暮气沉沉的香港电影,需要崭新的现代电影理念来拯救。当年煊赫一时的邵氏、嘉和、寰亚这些大公司,现在还在拍传统的那种香港商业电影,票房一年不如一年,无论是拍摄即使、设备还是主要创作团队的理念思想,都已经过于陈旧了,完全不能跟王家伟的春光映画、杜其峰的银河映像地这样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公司相比。

    但是经过改组之后。这些公司的创作团队引进了一些新鲜血液,购置了新的设备和器材,里里外外焕然一新。虽然在影片的艺术质量和商业价值上,不可能一下子赶上有名将名帅坐镇的春光和银河,但也是一派再起风云,东山复出的气象。

    这样一来,易青粗略的算了一下,明年能参加香港金像奖的电影,光是这几大影业集团的作品,大概就有十几二十部;再加上华星的作品至少还会有四五部;其他香港中小型的电影公司、制作室,还有有些中小投资的制作……

    拢共算下来,明年金像奖至少会有四五十部拿的出手的电影——那必将是一届异常盛大的、再现东方梦工厂荣光的金像奖,一个伟大的夜晚!

    和各家老板别过之后,易青开着车回自己的别墅。一路上,心里还十分兴奋。

    他知道,华语电影、香港电影只有整体的综合实力、水平、经济资本得到根本的提高。变成一个整体的存在称雄于东方,才能算真正的复兴了。否则,就靠一个华星,永远也形不成规模。

    从某种依依上来说,香港电影能大规模地出现大家期待已久的繁荣。易青比自己的电影大卖还要高兴。

    ……

    时间晃眼即过,距离上周开会,又是一周过去了。

    按照艺创部的规定,接下去几天,华星艺创部要闭关开会,挨个听取同事们的创意策划书,以此决定明年的拍摄投资计划。

    首先会议的议题当然是易青的提议,也就是程龙大哥要主演的那部片子。

    华星的宁倩华以及经济部。这段时间已经联系上了程龙大哥。程龙这个阶段刚刚结束一轮在非洲的慈善宣传,刚回美国休息,随时可以过来,就等剧本出来了。

    这次剧本的创作难度,是华星成立后最难最大的一次。所以李杜出动了整个文学组,用好莱坞借鉴来的那种工作方式,由十几个编辑分工来写这个剧本;并且根据易青的行业改革中的规定。易青作为导演,自己必须参与创作。

    这部灾难片的片名,暂定为《地狱里的诺亚方舟》,主要的故事北京是2010年发生在中原地带的一次大型矿难加地震。

    故事大概是说,程龙大哥扮演的一个地质学家,通过各种奇怪的自然现象和动物迁徙的情况,预感到矿脉附近有大规模的地壳活动,急忙向有关部门通报。结果由于个别主管人员的**,耽误了撤退疏散地时机;男主角屡劝不成,想到一个办法。利用自己的地质学知识,在地底震源的死角,开掘除了一个矿山内腹中的诺亚方舟,用来到万不得已的时刻,救援工人,使来不及逃脱的人能够在其中避难。

    在这期间,他解释了精明干练的女消防队长(依依),又无意中和自己疼爱的小女儿(小意)产生了沟通不足导致的深刻矛盾,为了挖掘地下方舟,他百般设法。终于取得了矿井工程队队长——一个生性幽默滑稽,富有喜剧感的青年人(乔帆)的帮助。

    女消防队长一开始不相信老人的判断,渐渐的发展到恍然大悟,终于和自己的主管上司,也是自己的未婚夫争吵决裂,在大灾难来临前夕,听说国家派来的工程师陷在地下,于是就勇敢的履行消防队员的职责,冲进矿井去拯救受困的矿工,要把他们带进方舟。

    而另一方面。本来只打算在外面指挥的程龙,听说和女儿小意的男朋友在最后时刻误入了矿井,毫不犹豫的进入地下。

    在逐步扩散开的地质动荡下,依依和程龙历经种种危险,会和在一起,将各自救出的人带入方舟;在里面经历了难忘的两天两夜,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全部得救。

    依依的未婚夫,也就是那个莽撞的官员,终于用自己的生命补偿了自己的过失,死在拯救行动中;而小意体会到父亲的用心,惭愧不已的和男朋友一起接纳了和自己本来有代沟的父亲。

    影片在悲壮温馨的气氛中结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八章 《星际黑帮》(上)


    李杜在艺创部的会议上就《地狱中的诺亚方舟》做了简单的介绍说明,介绍完之后五分钟,会场响起礼貌性的掌声。李杜知道这是他们电影学院传下来的习惯,表示这个剧本原则上是通过了。

    易青道:“那就先把这个计划做出来,等今年的年度计划做完了,再安排人手建组准备投入拍摄。估计这部电影的投资额可能超过五亿港币,是目前我们集团能承受的最高投资水平的商业电影。宁小姐,孙小姐,你们二位尽快把预算案做出来,确定投资额度,这一点最重要。”

    宁倩华立刻点了点头。

    孙茹却扁了扁嘴道:“慢!今年你可别指望我。我不给你做管家婆了。年年都是做监制。不是管钱就是管发行,给你易大导演打下手。可别忘了我也是导演班出身的。而且还是你们这些猴子的班长。”

    听孙茹这么说。李想和单少圣先失声笑了起来。以前导演班的老轻带说导演班是十只猴乎和一个公主。这个公主当然就是班长孙茹。易青、李想这些猴子都归他领导:单少玉是文学系出身。但是跟导演班也走的很近,算是编外猴子一只。

    这一笑。感觉亲是回到了校园。倍感温擎和亲切。

    易青有点惊讶的看着孙茹——她地事易青还不知道吗?

    依依现在成了大明星,一个月难得和易青“相聚”一次;杨姻儿家里有小孩。还和自己的堂哥住在一起、也不是很方便,易青一去她那里光是逗儿乎就要累到半瘫;所以这几年他倒是和孙茹住在一起的时间居多。

    这几天根本没看到枕边人做什么导演计划。更别提创意的草本、剧本了。她能有什么计划提出来?

    于是易青笑道:“好吧,持会儿等轮到孙大导演的时候,我们好听听她有什么惊人的创意。”

    孙茹瞥了他一眼,不满的哼了一声。大家都窃窃的笑了起来。

    会议按下去的议程。是各个又导演计划地同事开始阐述自己的创意。

    除了讲述剧本故事之外。还要谈一下市场方面地卖点、拍摄地的选择、扮演片中角色的目标明星等等——这个格式是华星在这几年的工作里慢慢形成的。既是艺术创意的草案,又是商业计划方面的初步报告生动的体现了当年易青这帮人对电影地主寻理解:在艺术中寻找商。在商业中保留艺术性。

    冯丽丽在一旁负责会议记录,开会散事先交到她这里的文黄堆得老高,全是大家的创意方素。她负责排好发言顺序。然后把所有文件打印分给所有来开会的中层主管一人一份。

    这样当某一位“淮”导演站起来发言时。所有的主管立刺能找到才应的文件和他(她)的发言进行比照。

    这样一个个计划讨轮下来。很快就到了中午。会议气氛却一点不降温。

    一早上一共塔二十来个主创提出了自己的创意拍摄方素。被大家公推通过地也有七八个。留下待定讨玲地五个。

    大家地情绪都很高。看来明年对于华星来说。一定是个丰收年。

    单少玉还是保持了自己一贺的细腻、优美、注重都市人内心情感、突显人文关怀地大特怀等风格。谁备在明年推出一部都市特感戏。片名暂时定为《离爱》。讲述40、30、20三个年龄阶段的都市男性对于爱情与性的看法。

    作为华星集团明年确保香港、内地市场,并保持国内口碑和影响的重要作品。单少玉的这个创意获得通过。并且被重点关注。

    而摩拳擦掌了大半年的李想。这次则自己的新创意——《天下江湖》。

    他在和肥强这帮人混了大半年后,收某了不少素材。但是以他这种心比天高的电影玩家,显然不甘心拍那种老掉牙的传统香港黑帮戏,因为他知道。他就再怎么拍也拍不过杜其峰等香港的那些黑帮戏宗师——与其做杜大炮第二,不如做李想第一。

    所以当他知道华星获得李氏国际的技术支持之后。就一直在策划和淮备一种把黑帮戏的内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题材。

    《天下江湖》中的江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黑帮与黑、社团与社团之间的组合,而是提供了一个关于江湖的思考:什么是江湖?为什会有江湖?

    因为底层的民众物质生话得不到基本的满足。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而上层建筑又无法确保社会的公正平等,所以就产生了游离于法律和道德之外的来文化群体——这,就是江湖。

    简单点说,为什么会有黒\社会?是因为社会不公,如果社会都公平了,人人依靠法律都可以保护自己;只要努力工作都能得到平等权利,那誰要要去混江湖?

    出现黑社会,不是黑社会本身的错:更不是加入黑社会讨生话的人的错,而是统治者的错;是社会矛盾加剧的结果。更是人类社会在主流秩序不能保证人人公平的特况下。人类对主流的一种自然补充。

    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公,有不公平,就有江湖。

    李想的这个构想,可以说是第一次正面的从社会的高度去看黑社会。把黑帮戏当作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来反映,而不是犯黑社会当做脱于社会的另一个体系。

    这就是所谓的天下江湖,普天之下,处处江湖!

    这帮人一早上喝掉了十几壶绿茶、红茶、咖啡,还有单叫果计、奶茶、汽水等饮料的。

    小条一张张的传出去。里面开会的那些大腕的助理们站在大会议室门外,来回跑腿象棱子一样忙话个不停。

    楼下的大办公间里,能得空的华星中下层员工都时不时的跑到楼上探一探头,找点借口,路过”一下。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会议。要决定狠多事特。如能枪先听到点东西。对自己在公司的发犀极有好处。

    而喜好八卦的文员们则在楼下纷纷议论——诸如公司哪个女明星最大牌:个年哪个导演会挛到过亿的投资;哪个部门的谁谁又会被易主席赏识。提拔上来做独立导演……

    到了中午下班时间。刚才上去“路过”会议室,去跟宁请华的助手要签宇的一个文员神神私秘的跑了下来。办公间里大家一起兴奋的看着她、等着听她爆点猛料。

    这要命的小娘们儿先不紧不慢的喝了口水,然后微笑的环顾了一下满屋子的同事。见她们一个个期持的望着自己,这位八卦妹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立刻神秘的道:“上面已经休息了。正在让冯丽丽叫饭呢!”

    “啊?”

    “切……”

    “靠?”

    “有没有搞错……”

    “丢……”

    一心淮备要听大八卦的文员们,等了半天等来这么句“猛料”。忍不住怨声大起。

    八卦妹见自己被大家鄙视了,大为着急,连忙低声喝道:“急什么。没讲完呢!”

    大家立刻恢复了高度关注,紧张的看着她八羚妹得意的低声道:“我跟你们说。公司艺员部这么多大明星,还是咱们一姐周依依最厚道。一个早上。听说她的助理只进去送了一次茶。还是那种大旅行壶的,整个早上她都没提别的要求;哪象卢云那个狐狸精,一会儿要个橙子,一会儿要半杯果计,再不然就是装模做样的让助理去给易总买包烟什么的,抛媚眼。拍马屁。刚才大家都订了简餐。连易总和孙茹都是。就这个骚包还要助理开车出去给她去那个路菲索亚餐厅订半打法国烤田螺……”

    这些女人整天在办公室背后讲是非。议论公司和圈里这个哪个的,早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小云为人比较高调。讲宪生话精致。人又招男性喜欢,自然是八卦党的公敌。

    写字间里的八卦党们听完这一段,齐齐打了个呵欠,表示无聊之极。

    一个个木然看了者唾沫横飞的八卦妹,闷声道:“啊?这样啊?那是怎样?”

    “走了走了。打卡打卡……”

    “中午去哪里吃……”

    “四楼新开了一家”

    这些话天天说。天天背后编排小云等人。她们也觉得无趣了。哪吸引她们的注意力。

    八*妹一见又没有收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大急之下,终于不再卖子。脱口而出,道:“急什么!这个不听你们小心别后悔!

    说着。八茹妹叉着腰身体前倾,大声道:“你们知道不知道。那黑面孔老二。已经拿到今年第二大投资了,三亿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八章 星际黑帮(下)


    本来已经对八卦妹的“猛料”失去了兴趣,欲作鸟兽散的八卦党众们,一听到这条结结实实的超大爆料,一齐大吃了一惊,转头看着得意洋洋的八卦妹。

    “真的假的?”

    “有没有搞错!咩人都能富贵!”

    “正衰人!公司今次仆必啦!靠!”

    平时不苟言笑,治下严厉苛刻的孔儒,一向都被评为华星的“第一衰人”;包青天是包黑子,他孔儒是“孔黑子”,“黑面孔老二”,专会说教和罚人——得罪人的事情全教孔儒做了,他的脊梁骨上当然吃华星底层员工不少唾沫和“一阳指”。

    再加上江湖风传他原来和倍受公司上下爱戴的易青是不死不休的对头人。大家更对他没什么好感。很多人甚至以为易青是迫于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压力。或者是什么江湖大人物的刻意安插。才不得不被迫让孔儒进公司掌权的。

    华星和大多数顶级的电影公司一样,每年都有一到两部大型的投资。作为条团一个商业年度的主打。也就是嫌钱的主力——比如去年的《花木兰》。以华星个年的财力、同时支撑两到三个数亿以上级别的商业电影。当无太大问题。

    大家都知道最大宗的投资一定是由易青、孙茹、罗纲、何风、杨娴儿这些最高级班底来主持。

    “易家班”地声威早在全世界都打响了名堂:只是第二大投资地电影。将会由谁来领头。大家还在纷纷猜测之中。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华星易家班的知名度和在整个华语电影业里地行亚水淮。已径莫定下牢不可撼的基础;而华星这么成功的集团公司。不可能只有一支架海的金梁。还得至少再打造出一根擎天的玉柱。

    今年是华星资本扩张后的第一个商业年度。谁来领寻这个年度第二大投资的拍摄,也就意味着谁持成为易家班以外,华星第二大剧组班底的领头人——它几乎可以决定华星条团高层领寻势力未来地分拨和走向。或者胳示着:谁是易青、孙茹之外的华星第三号人物!

    现在。这个谜底终于揭晓了…“真没想到啊!八赴党们个个忿忿不平的摇着头,信誓旦旦的用各种语气、各种方式表示自己早就巳轻泪察到了孔儒一帮人的夺权阴谋,而自已则一定会站在易寺、依依等正面人物一边,跟反派奸角势不两立……

    就在楼下议玲的沸反盈天的时候,楼上的会议室里,掌声也经久不息……

    大家一边鼓掌一边兴奋地看着神情淡然的孔儒,他刚刚作完自己的创意介绍。

    ……

    十几分钟前,会议室。

    易青一边吃着楼下餐厅的番茄诲鲜浇饭。一边和依依低头谈笑。

    正是会议中地休息时间。在华星亲团。这种会一般要开一天。当天不完事。第二天还要继续。

    易青和依依聊着聊着。忽然想起今天早上听了导演组全部成员的计划。还有几个其他部门的,不过怎么好象还是缺点什么,少了什么人计划书。好象是忽略了谁……

    易青这样想着,抬起头来四处张望。目光终于落定在正在埋头吃一份什锦素炒面的孔儒身上。

    易青想了一想。拿起放在膝盖上的那叠会议文件。从头翻到尾也不见孔儒的提素。不过他确实听宝叔和孙茹说过。这两天依稀见到孔儒在网上查一些市场统计资料,同时做一些镜头草本,似乎是为这个年度会议也做了不少淮备。

    可是他为什么不犯自己的创意提交拾会议审查呢?

    他略一犹豫。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蹊跷——孔儒在公司圭持行政和企业改革,基层口碑必然不好,这种特况下他不得不牺牲自己在艺术方面发挥所长的机会。因为同样的要求。在别人提出来是上进,他自己要是提出来就成了“夺权”了。

    这就是“中国国特”下中国企业、财团的悲哀,永远要在公平健康的体系之外,另外考虑一套人特的体系,犯一大部分精力花在分拨结党窝里斗上面。

    想到这里,易青微微一笑。孔儒这是在等他主动开口呢!只有易青亲自开口支持孔儒的创意,孔儒才能减轻一点在公司方面的人际压力。

    “孔师兄,”易青故作谩不经心的笑道:“怎么不把你做的计划拿出来大家瞻仰瞧仰。难道要学王家伟三年拍一片吗?

    这么一说,大家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一起看着孔儒。

    孔儒慢条斯理的放下筷子,对易青点了点头,然后道:“不急。”

    说完,又不慌不忙的吃起炒面来。

    一群一就算孔的饭量小,吃的少,但是也数他吃的慢。大家都吃完了,就剩他一个人在那里一根面条一根面条的挟。

    好容易者他吃完了,只见他放下筷子,拿着餐厅送来的一次性便当。自顾自的走到门口,跟他的助理要了一杯热水。

    助理急忙从饮水机里取了水过来,孔儒伸手指借了,慢慢的倒进纸便当里,轻轻的晃了晃。

    把炒面盒里剩下的一些菜渣和菜油连热水一起。慢慢的喝干净了。才把便当盒拿给助理去丢掉。

    这是寺庙里修行僧人的习惯。吃完斋饭之后必须自己用的菜碗用汤测一涮。喝下去——这碗汤叫“罗汉汤”。是珍惜万物,修身自持的意思。

    后来大家开玩笑说请吃“罗汉汤”,就是请喝洗锅水的意思。易青曾轻你疑这个规矩当初是不一位寺院里负责洗碗的僧人制定的。

    易青耐心的喝着热茶。等着孔儒。看他坐定了。才低声交代冯丽丽。把下一项会议的议程先停一停。先给孔儒做介绍讲解的机会。

    看看大家都休息够了。易青向门口的同事做了个手势。示意关门,然后道:“好,我们继续。”

    大家伙儿清了请嗓子,坐正继续开会。

    易青道:“我们请孔儒先生介绍一下他的新片构想。”

    孔儒依旧是慢慢的站了起来。仿佛他不是这个尘世的人,这里的一切以及他接下来要说的一切都毫不重要一般。

    “其实。我还没有想好,”孔儒道:“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思。”

    大家一起皱了皱眉头。本来对他就没什么好感,他这个人自从进了华星、就阴阳怪气的:平时懒详详的仿佛身上没长骨头。可是罚起人来立刻声色俱厉的吓人。大家背地里都议论他是不是变态的……

    现在到了这么严肃的重要会议上,连个草案都没有,光打算用嘴来讲吗?

    “我想拍一个戏。想了很久。”孔儒思索着道:“黑帮戏,星际黑帮”。

    大家一听到是“黑帮戏”。立刻有几个性急的差点直按鄙视之。黑帮戏早都被拍烂了,华星现在就有一个李想,被业界誉为江湖戏的绝对宗师极按班人——孔儒又来凑什么热闹?

    可是易青和孙茹坐的比较近,立刻捕捉到了重点。孙茹使劲挥了挥手,让议论的人安静。然后问孔儒道:“什么黑帮?星际黑帮?什么星际,科幻吗?”

    孔儒仔细的想了想,才回答道:“算……算是吧。”

    大家一起耐住性子。听孔儒把他的想法说了个大概。

    孔儒刚刚介绍完。大家就纷纷呆呆的想了一想,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有搞头,而且被孔儒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打动——真没想到这个平时象和尚一样蔫了吧唧的清教徒。在脑海里还藏着如此绚烂多彩的一个世界。

    这是一个把星际战争和黑帮戏结合起来的新题材。说白了就是星际间的古惑仔对砍的故事。把电影的舜台放到高科技的未来世界。假设人类在宇宙间生话。而钻宇宙星际法律漏泪的黑私会社团控制人类居住的行星上的地下秩序,火并的时候用太空船对P。

    这个创意的提出也易青等人兴奋不已。好莱坞从静似乎也有人做过这才面的尝试。但是没有做的象孔儒这么彻底。等于是犯美国传琉的星战系列和香港传统黑帮戏的两种优势商业题材里。所有的卖点和吸引观众的因素都抓住了。

    而且孔儒的故事内核里,明显有非常东方化的哲学思考。这个更使这种题材具有椎向国际市场的潜力和神秘性。

    所有人里面最高兴的恐怕就是易青了,他塔心扶植孔儒进入华星的领导核心,又恐怕因为种种原因孔儒不能服众,正需要孔儒自己做出一点今人信服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这个机会就来了。

    易青笑着环顾众人,问道:“大家认为这个提议怎么样?如果可以。我们就先交下编剧组去运作了。

    话音未落,掌声已经迫不及待的响了起来。大家都是识货的专业人士。断不会因为对孔儒的旧日成见而埋没了这么好的创意。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九章 真正的高潮(上)


    在华星各部门主管雷鸣般的掌声中,易青笑着看着孔儒,悄悄的在桌子底下,比画了一个“V”的姿势。

    孔儒默然低下头,忽然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或许他自己都忘记了,自己上一次微笑是什么时候了吧!

    有了《地狱中的诺亚方舟》和《星际黑帮》,再加上李想和单少玉的每年必拍的保留节目,今年已有十几亿资金落了听。中层干部中阶级较低的几位,心里一阵怅惘,还伴着焦急——在华星上位,就是在整个华语电影圈上位了!

    天下谁不爱名利二字,此时不努力,又要再等一年了。

    为了争取剩下的一两个执寻名额,后面发言的都使尽了浑身解数,“组织行动”和“台词”都积极了许多。

    又听了十几场报告。越到后面名额越少。各位主管的评定也越加审慎起来。

    转眼一个下午时间又过去了,算算通过的连同待定的,也有十七个计划书了。未来要就这些计划进行讨铃。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最后敲定至少十项五千万港币以上的大中型投资——华星明年一年椎出十部制作精良,技术先进的电影,在电影史上也持算是一场盛事了吧?

    至于小型的投资,多种体栽、多种拍摄模式百花齐放地小打小闹。只要资金允许,创意能通过的。一概放行,多多益善。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华星在易青的领寻下呈现了一种花团锦簇的繁荣。从来没有一个电影公司。会亲华星这样。近乎疯枉的盛产导演。

    几乎艺创部的每个单位,都有个别有导演天分的员工捞到了独立执导的机会。包括灯光和化妆这样的部门。

    到了后期,华星开一个庆祝若干周年地嘉年华聚会。到场的媒体记者出去收一圈名片,十张有九张是XX导演字样。还有一张是专门经纪导演的经纪人。

    执行这么大的商业年度投资计划,即使全世界捞钱,如朝日初升般的华星也得精打细算才行。

    易青在这方面不缺人才。孙茹和孔儒不用说了。一个世家出身。一个科班学管理:另外宁倩华打造的华星行政部队。香港白领的素质之高全世界都有名。

    所以商业上的事情虽然芜杂,易青也尽可放手让孙茹和宁情华去处理。

    比如个年的财务情况。《花木兰》在美国嫌到的三亿五六千万。到了手上还有十几亿港币;内地和香港虽然还没有下画。但是以易青和李杜做地市场估计。大概拿回两三亿没有问题。

    凡人皆是越富越保守。易青原来的估算。他对《花木兰》的内地票房是奔着四亿这个目标去的。1997年的《泰坦尼克》创下的3.6亿中国票房至今地位无人可以撼动——一个拥有世界最大基数市场、十几亿人口的文化大国,收取民众最多钞票的电影居然是一部外国人地作品。这简直就是中国电影业和文艺界地耻辱。

    当年张一谋拍《满城尽带黄金甲》。全国一片赶超《泰坦尼克》的呼声。结果最后国内票房才定格在区区的2亿。要不是海外宣传和亚洲地音像制品市场收回大半的投资。这个成绩简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从那以后。业内再也没有人敢提超越《泰坦尼克》。易青就不服这个邪,从《花木兰》国内上映两周半的特形看起来,冲破这个纪录相当有希望。

    不过在宁请华的劝告下。易青还是保守的在个年的年度计划里。把《花木兰》的国内票房只算做两亿。这样扣除去必要的资金存留,华星今年能拿出来拍戏的资金。不过十五亿左方。拍了《地狱里的诺亚方舟》和《星际黑帮》。剩下的还能组织中小规模的投资七八个。

    十部电影中只要有赚有赔之余,能总体持平。这对于华星和整个华语电影业而言,就将是一个成功的大丰收年。反正持来在音像和其他软产品上,还可以把钱赚回来。就算不赚钱,也权当积累资历和人气了吧!

    毕竞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市场衰败、固定受众体尚未形成、行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更是几乎为零。更谈不上产业辐射和产业链条了……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形成!

    易青创业以来,一直都是靠着孙老爷子和电影学院系统这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宏观经验。审时度势的在“打边锋”。至今还没触及到铁板一块的最核心部分。

    根据基本的产业改良规律。易青和他的伙伴们目前为止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的资本积累而已。

    面对按下来真正要应对的困难。易青从来没敢奢望自己会象之前的两三年那么顺利。他已经有充足的心理淮备了,即使拿三到五年时间出来做一些不赚不赔的、甚至是小赔几年也无妨——先给长期疲软的亚洲市场腾出一个复苏期再说!

    比起改革一个国家的某个基础行业。孙老爷子留拾他们的十亿美金简直就渺小的象倒进沙漠的一桶水一样:韩山平、李恩华这样的大鳄大亨成就一个亿万富翁当然是容易的很,但是要完成易青的野心和志愿,他们的力量也远远不足凭恃。

    他得有足够的时间和积累去耐心的等待整个国家的大趋势、大环境出现一个转折性的改变,然后作为一个牵线人一样。把可能投入这个产业的方方面面的基数人群,象一颗珍珠一样串成中国电影的产业链条!

    ……

    随着窗外的暮色渐渐降临,在会议室里关了一天的华星众位当家们。纷纷开始打呵欠、伸懒腰。站起来话动话动筋骨。只有老实巴交的冯丽丽还在不停的敲着电脑。整理今天的会议资料。

    易青茫然无目的地看着窗外。有点倦乏的靠在椅背上,盘算着今年投放下地资金和明年可能出现的盈亏。

    无意间他的目光略略收了回来。正好和孙茹对个正着。想想从大学到现在,两人一直并肩作战。心理一暖。刚淮备给她一个微笑……

    以两人现在的默契,孙茹眼睛里的话易青当然读的出来。那一点不满和娇嗅,带一点凌厉的威胁的眼神……

    糟糕糟糕!易青突然明白过来。原来上午开会时孙茹说她也有个计划。打算今年拍个戏地事情。居然是真的,不是说的玩的!

    一想到这里。可怜的易青心里七上八下——这孙大小姐在三位夫人之中,最是刁蛮。稍有不满,晚上踢被子。早上揪人耳朵。动不动还罚一个星期不许吃肉。真正是恶女妨夫。

    今天得罪了她,只怕又有几日不得安生。说不得要上杨姻儿和小念青那里涟避难去。

    不过易青大总栽毕竟是党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四有大学生。知错就改、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他一贯的革命情操。当下连忙正襟危坐。

    面现岸然之道貌,对众人说道:“各位。先别忙着整理东西啊!都说好戏压轴,咱们今天这个会,真正的高潮才刚刚开始呢!想想看,少听了谁地创意,也不能漏了咱们孙大小姐、孙大导演、孙大副总、孙大股东、孙大……总之不听大家个晚怕是很难睡着了!”

    杨姻儿坐在罗纲地下首,听他说地夸张,见了易青冲着孙茹做出一脸亡羊补牢的諂媚笑容。不禁笑着淬了一口,道:“不听孙大小姐地计划。晚上被揪着耳朵没得睡的只有一个人而已,其他人不必担心。”

    一阵哈哈大笑过后,何风、罗纲、李杜、李想等人齐齐向易青做了个鄙视你的手势。当场搞得易青贼拉没有尊严,连忙岔开括题道:“严肃点!还在开会呢!还是请孙小姐说说吧!”

    孙茹狠狠的剜了他一眼。笑道:“其实我这个不说也罢!最近事情太多。没时间写东西。只是一个构思。”

    易青皱了皱眉头,心想刚才孔儒“只是一个构思”,就撸去了三四亿。这位孙大小姐再依样画葫芦的来一次,那可就要了亲命了!

    谁知孙茹马上道:“因为我这个构想吧。最多只要五百万港币的投资就行,未必要公司投资,我自己私人出资拍也行,照样打华星的LOGO就是。”

    现在这世道。五百万能拍什么电影?

    大家连同易青在内。都齐齐吃了一惊。以孙茹一贯的力争第一,不做陪村的心气儿,断不会做一个平庸的创意,有什么选题是可以用五百万港币拍出惊世骇俗的效果来的呢?

    依依坐在孙茹的正对面。咯咯咯的敲了敲桌子。好奇的道:“小茹,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就赶紧说吧!只要是你看好的,我入一股,和你一起投资!”

    孙茹摇了摇头道:“我这个题材。可能会让公司赔钱。所以我才要白己拍。近几年内。不赚钱的创意案不给通过,这是公司的规矩,不能在我手上破例。”

    ……

    历史定格在这个瞬间。

    孙茹说这些话的时候。如果能够提前知道这部电影后来在整个中国社会掀起多么大的一场枉潮,想必她这时也会生出人生如梦的沦桑之感吧?

    当葛纳电影节上的颁奖嘉宾激动的宣读孙茹的名宇的时候,她暮然想起的。也是这个下午…。。。。。。。。。。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十九章 真正的高潮(下)


    以孙茹今天的资产当然不会把五百万港币看的很重,但是令易青恍然的是孙茹的这份心气儿。

  这位集万千荣宠于一身的中国电影业第一公主,在八年前的那场专业考试中,被一个楞头小子的慷慨陈辞所折服, 从此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交付给了他。可以说,孙茹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爱情、理想、事业全部拴在了易青这辆战车 上。

  但是,她可不是那种藤蔓一样的女子,甘心一辈子攀附在易青这棵大树上。作为一个才华横溢、思想前卫的精英女 性,她从来都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想法。

  她可不愿意将来大家提到她是。说她是华星或者业内“仅次于”

  易青的导演。或者称她为“易青导演的忠实伙伴和红颜知己”。

  她希望自己是“孙茹导演”。一个不让须眉的电影家,与易青平起平坐!

  但是她自己也非常请楚。在专业上。

  易青的才华、他的博闻强识,他宏大的思维格局。不是自己能够递越的。

  孙茹的优势在于女性对社会人文方面的那份特珠的敏感和柔软的悲悯:更重要的是、易青犯自己放在了一个电影行业改革领头羊的位置上。以此为终身理想,决定了他不可能去做一些小范围的题材或者小模的投资。

  有这两点,够了。孙茹得出的结论促使她决定了自己今后在电影事业上地发展 方向——如果易青终持成为华语商业电影的一代大亨,那她孙茹就争取做一个在艺术电影和人文关怀题材方面的一代大师!

  这就是孙茹的野心。

  孙茹在华星的第一个电影。是关于娱乐圈潜规则的,对她来说算是一个练手。从票房上来说。虽然只是在保本基础上略赚了一点点。但是却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在国内有不俗的口碑。

  尤其是在大学生和城市白领观众群中,她和当年大名鼎鼎地才女导演徐晶蕾被并称为电影学院都后两代美女导演。

  徐晶蕾当年是学表演系的,当导演算是半路出家、这一点孙茹已经比她强了许多:再加上她显赫的家世出身、尤胜徐晶蕾的美丽容貌身材、亿万身家和华星第二号人物的地位——在国内早已属于传奇中的人物。

  这就为她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社会基础。这一次她要触及的。恐怕又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现实意义的人文关怀题材。

  易青这样猜想着,不禁露出一个欣然地微笑,孙茹的才华是他激赏的:她的成功,易青比她自己还要乐见其成。

  “你自己拍也好。”易青笑道:“宇幕上打上“孙茹作品”的字样。好象当年第六代的那些作家电影!”

  孙茹意味深长的者了易青一眼,眼波流转间尽是得遇知音的喜悦。

  她笑着道:“所以我说嘛。这个片子就不用在我们会上讨论了。总之我自己个年内打算把它拍出来。到时候我会向易总请假要档期的。在这里提前告诉大家一声。很抱歉。个年的计划中。我不能替各位大导演的剧组打工了。”

  易青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那咱们就散会吧。”

  “不行不行!”小云急得拍了桌子。冲易青嚷道:“你倒是不心急。反正她的事断没有瞒着你的道理。你早晚会知道。可我们呢?孙大姐。你要么别说。要说别说一半啊。把人家好奇心勾起来了。这么就走了算什么?”

  杨娴儿也笑着道:“小茹你就说拾我们听听吧!就当是已经散会了。想先走的同事可以先走。剩下的当时朋友们聊聊天好了!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的鼓掌赞成。孙茹环硕了一下全场,只有几个拿起手机或者手表看时间地,一个起身挪窝的都没有。大家都好奇地看着自己。仿佛对这位华星的二当家要拍什么惊世骇俗地作品这件事非常感兴趣。

  “我这个片子名字土的很。暂定为《爸爸再爱我一次》……”孙茹不好意思的说道。

  “啊?”

  “哈哈哈”

  话音刚落。房间里就有了笑了起来。开了一天会。笑笑挺解乏的。

  几十年以都、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有部台湾电影叫《妈妈再爱我一次》。是歌颂母爱的。当时轰动全东南亚。造成疯狂的收看狂潮。

  当然,这跟当年国内缺少电影作品,群众缺少基本的文化生话有关。但是电影本身的催泪弹效应也不可忽视。

  后来内地业界就把这类电影称之为“水龙头戏”,归于纯靠煽情感动观众赚眼泪一类此时听孙茹说出这个片名,大家不约而同的想起那部电影来。

  依依抿嘴笑道:“小茹。你不是希望持来大家都叫你,水龙头演,吧?

  孙茹骄傲的歪了歪脑袋。道:“我这个戏。观众沫不沫眼泪不知道。可是演员表演过程中一滴眼泪不掉!”

  大家见孙茹说的这么有把握,都下意识的坐直了身体。

  孙茹微笑道:“大家如果有关心新闻,想必都知道最近最大的社会新闻是什么?人大代表再次将解决网瘾少年和黑网吧的问题搬上人民大会堂。要求限制游戏业和网吧行业的发展 ,甚至有代表提议设立戒除网瘾的少年管教所,强制青少年减少上网的时间。”

  大家听了之后,纷纷点头。前不久北京爆出新闻,去年一年。全国各地因在网吧长期上网熬夜过度造成未成年人死亡的个案,竞然上升到三百多起:上网过度寻致肾衰竭、脑病、肺部感染等疾病地,各地平均都有几千起:至于说在网吧里发生和未成年人有关的打架斗殴、敲诈偷窃、枪劫伤人、黑社会行为等等有治安隐患的事件更是多如牛毛。

  网瘾少年问题早在2000年时就被程上人大的议事日程,屡屡“遭到解决”。结果可想而知。是屡屡解决不了——又是一桩“中国国情”吧!

  当年第一位自称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大代表。出得嫂主意就是遏制刚刚起步的小型游戏企业,限制已经遏制不了的大型企业;限制的办法就是在这些公司的游戏里。限定玩家连续游戏不超过两小时,超过两小时部分经验值和游戏收益全部为零。

  这个听起来有点高明的解决方法导致的结果有二——

  第一是中国游戏业大范围萎缩、畸形发展,中小型企业纷纷破产,国内出现了几个大型游戏公司垄断的恶性局面。

  第二是破解“两小时禁今”的外挂谩天飞舞。使得本来尚在可以控制范围内的外挂现象上升为普遍现象——谁肯玩一个游戏每天只玩两小时?

  外行领导内行,看问题只看表面,出了事只知道严防死堵。不知道寻找问题的根源加以疏导——这又是一桩“中国国情”吧?

  易青听到孙茹这么说。立刻热血上头。激动的道:“早该有人拍这件事了!这个片子只要能过政审。在国内肯定轰动!”

  杨姻儿蹙眉望向孙茹道:“太难了吧!估计只要涉及一点实质问题就会被剪掉!即使是你爷爷孙老师复生。恐怕那些当官儿的也不会私这个口。更别说你了。”

  杨仲本身就是拿国家捧禄地,杨拥儿算是香港华星这帮人里对这些事恃最请楚。兄妹两个每天没事就在家里议论政治。每次杨仲回北京开会学习回来,都是一脸忧国忧民的忿忿不平。所以这方面的事特。杨姻儿也体会的深一些。

  孙茹笑道:“你听听我这个构思,看看会不会撞到官老爷的枪口上。

  说着,孙茹想了想道:“我只是用客观的镜头记录一个中学生从迷上网络,到在网吧里病死的全部过程。我的构想很简单。需要一个影帝极的功夫过硬的大陆男演员来演主角的父亲。然后要几个角色演员扮演学校老师。我要不断的展现父子间的感情、父亲对儿子的爱;还有儿子本身对生话的爱、对未来对理想的希冀;再来还要表现学校和老师对这个孩子地关心……也就是说。这三方面都没有做错任何事,但是最后这个孩子还是死在了网吧里……这个剧本应该很容易写吧?对于我们华星科班文学系地各位大拿来说。一挥而就没问题吧?”

  罗纲有点疑惑地插进来道:“三方面都没有错。那悲剧结果的源头呢?谴责谁关怀谁呢?人文艺术片不是都要这样拍吗?”

  孙茹点头道:“是啊。人都没有错。那么是谁错了呢?根据艺术基本论来说。绝对地黑是要把主题的白衬在的更高。我这三方面都没有错的的做法是为了凸显真正的“错”!在这个个人作品里,我要表达的观点是,三方面都没有错,是社会错了,是我们的制度错了!同时我们要关怀的是那些因为社会制度的错误而陷入网瘾深渊的受害者。他们无辜受害,可是社会却蛮横愚昧的把所有的过错推到他们的身上:应该检讨的不是他们,而恰恰是那些对他们严防死堵的人和势力!”

  满座皆惊。

  罗纲迫不及持的追问道:“那你说、这个问题的社会根源在什么地方?,孙茹郝然一笑,不好意思的道:“我之所以要把这个作品拍成个人作家作品,就是怕自己想得不周全。或者之前早就有人这么想过了。

  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网瘾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悬之难决的私会问题。至少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我们过度追求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速度,缺乏与之进度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和民族文化建设。任何一个国家在规划国计民生地计划时。都不能只重视径济而不重视精神。否则经济一旦发展上去了。文化缺失就要来拉后腿,造成各种社会问题。反过来影响径济:以前同步进行的时候、只要花一点点人力物力财力的精神文化建设、到了出现问题的时候再来补。那就花上十倍二十倍的代价也补不回来了。要是中国的青年人都有足够高的文化素质。要是我们国家的文艺基础教育不是么薄弱。那么电影、音乐、文学、体育运动、高水淮地电视节目……有这么多可以排遣寂寞心情。打发空闲时间的方式方法那么多。何必要几十个小时呆在电脑里面呢?现在国内的孩子。6到18岁全部都在枯燥的书本学习之中。完全没有任何文艺底子,缺乏参加体宵运动和游戏的时间。不玩网游你让他们玩什么去?”

  易青深有同感的点头道:“真是这样,我们这次去美国。看到美国孩子也很多非常迷网游的。但是人家就不存在网瘾这个问题,不信你们问问李杜就知道了。那边有很多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就知道主动每周让父母带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听一些音乐会、演唱会,至于体育运动,简直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在美国。如果一个孩子艺术课不及格。那是非常严重地事情。而且会被自己的同伴嘲笑。我想其他发达国家的艺术基础教宵的特况也大抵如此。可是在中国,电影就别说了,根多年人甚至当它是用来圈钱的娱乐话动;古典音乐和高雅文学就更不用说了。简直被年轻人当作伪君子和附庸风雅的代名词,这样的社会现状,这样几乎是一片空白的艺术基础国民教育。青少年怎么可能心灵不空虚?当然只能流行网络游戏了。”

  罗纲若有所思地道:“听起来是挺有道理。不过这个道理未免太大了点。不容易在一个作品里表现出来吧?

  孙茹道:“所以我说的第一只是个大方向。重点的现实意义要着落在后两点。说简单点。我认为中国网络少年的问题。罪魁祸首根本不是游戏公司或者网吧、更不是那些拘屁专家所谓的青少年自制力!这个问题根本的源头。是中国家庭普遍的自上而下绝对父权的封建家长制度和中国落后地填鸭制应试通才教育!”

  此言一出,立刻有几个人兴奋地鼓起掌来。有些事特真经不住琢磨,越琢磨就越觉得。哎呀,怎么我以前没想到呢?

  孙茹按着道:“今天整个人类世界地文明社会,都在追求一种广泛的平等,自由和民主。中国目前已经很大程度上进入了民主国家的文明秩序之列,但是在社会伦理和家庭结构上,还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在一个家庭里,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绝对权威,孩子犹如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的意志可以代替子女,可以完全不尊重子女,可以完全不把子女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子女没有向父母要求人格平等的权力……

  当然,根据各个家庭的不同情况,文化素质高一点的父母可能情况会稍微好一些,但是大多数中国式的家庭,依然是严格的封建家长制。比如说,在中国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还是很平常的事,甚至还有些电视节目动辄搞一些打孩子也是爱孩子之类的主题。宣扬这种在文明国家绝对被视为违法的行为……

  ……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要求我们有一个民主、文明、自由、平等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样的经济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会各阶层的道德伦理规范与之相匹配。而我们目前的现状却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家庭伦理观发生了巨大的矛盾冲击。这个冲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媒体上第一次出现。代沟,这个词的时候就开始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平等的权利,尤其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和人格自尊。就无法流畅的沟通:由于父母事有随意处置子女的权力,而社会伦理还认为这种处置权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子女不敢全方位的和父母沟通。说简单点儿。

  比如一个孩子考了不及格。他绝对敢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但是很难对自已的父母启齿。本来父母和子女应当是最容易成为好朋友的。但是我们的社会伦理却逼得父母必须板起脸高高在上,即使心里再爱孩子外在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所谓网瘾事件不过是这个矛盾、这个社会毒瘤在中国社会深埋了几十年总是得不到解决。终于借助网络游戏爆发出来而已!”

  杨姻儿突然想起自己严厉的父亲。忍不住失笑道:“呵呵,还真是这样。好象没听说那个家庭幸辐美满,父慈子孝的家庭有网瘾少年的,都是那些父母不善于教育子女。子女内心苦闷无人倾诉的个案比较多。

  孙茹见有人赞同。高兴地道:“第二点就更容易理解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可是中国的上层社会却长期有那么一些人。就是不肯放开手里的既得利益,不肯对通才教育和应试教育进行改革。整天找一些似是而非的借口来搪塞,强调通才教曹的必要和应教育的困难,装模做样的稿什么。减负,!以分数评优劣的根本弊端不改革。怎么可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结果只能是。减负减负,越减越负!

  ……通才教育地结果是青少年浪费了大量时间去学习那些将来自己必然要全数忘掉的知识;应试教育使学校和家庭恶性攀比式的增加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个未成年人一天的体力和脑力的损耗。几乎顶上两三个成年人,他们怎么可能不去寻找精神的寄托,怎么可能不从繁重的课业中到虚拟世界里去逃避一下呢?”

  听到这里、易青他们噼里啪啦地鼓起掌来了。孙茹这几句话。简直把他们上学时心里那些郁结和困惑都给说出来了。

  封建专制的家庭伦理和无休止的填鸭式教背,才是把千千万万青少年赶向网吧的根本原因!

  如果大多数家长都能以民主平等的态度,细心的与自己的子女交流沟通;如果学校确立因材施教的体系,把多余繁琐的重复部分地课程换成基础地文体素养的教育启发,再用学生地平时考评和日常操行以及课外活动作为考量一个学生是否能继续升学的指标:如果能在注重卷面数的同时,多注重一下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文艺天赋、兴趣爱好,并且对他们的这些话动加以起码的尊重和支持……

  如果能这样的话,网吧开得再多。游戏公司再怎么开发出多好玩的游戏。又有多少孩子会愿意命都不要似的几天几夜的呆在里面呢?

  到那时候。网瘾问题还堪成为社会问题吗?

  没等易青表态,杨姻儿、何风、李佩佩等人就纷纷激动的敲着桌子嚷嚷起来了…。

  “拍!一定要拍出来!”

  “小茹。我支持你!投资这个片算我一股!

  “我过去帮你的忙!免费打工。不收你工钱!

  “易青。你者看你。尽拍些赚钱的戏!看看人家小茹……多关注点民生疾苦,现实主义题材!你说你上大学的时候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热血劲头上哪儿去了?”

  说最后这句话的是李佩佩。不过她是以起哄开玩笑的态度说的。

  易青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抬头看着孙茹。

  孙茹突然说了一句只有他们两个人才听得懂的话——

  “不相干。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你缺的。都在我这里。”

  易青微微的笑了笑。他听懂了孙茹的这句括里的深意。一刹那间,这七八年来的相知相守、相懦以沫的并肩作战,林林总总、都涌上心头。如果说他和依依是瞬间的灵犀相通,碰撞成了灿烂辉煌煌的深情挚爱。那么他和孙茹的感情就是岁月如歌默默缠绵成了甘醇的陈酿。

  一言之衷,如铭五内!知我之心,惟有卿卿!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二十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上)


    一言之衷,如铭五内!知我之心,惟有卿卿!

    易青并不是不想做一个率性而为的艺术家,想拍点儿什么就拍点儿什么的那种。

    青春热血,豪气风发,针矾时弊,忧国忧民??如果没有孙老爷子,没有改革中国电影的志向,为华语电影与东方文化崛起于世界而奋斗的宏愿……如果没有这些,从电影学院学习四年而毕业后的易素定然会成为那样一个人。或许,许多年以后电影界会把他称为“愤青导演”吧!

    但是命运之手把他推到了这样一个位置上,很多事情他决定不了,很多时候他身不由己。不用说他自己要做行业改革的领头祟,就算仅仅是在华星主席这个位置上,他也无法单凭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拍什么题材的电影。

    中国电影在这几十年来走的弯路已经够多的了。

    先是政治挂帅,电影作为政府喉舌、宣传工具。

    然后是十几年的电影是否应当依附于文学、戏剧的争论??一直到今天许多中国观众还是这个观点,认为电影应该是、只能是讲故事的;电影只不过是镜头化了中短篇小说或者话剧,只要用镜头把故事讲出来罢了;好电影就意味着讲得故事感人,有内涵……

    好不容易到了第五代,提出了电影首先应该是造型艺术,其次才是叙事艺术的说法??这是一个纠枉过正的时代,刻意的强调造型。淡化剧情,说白了是种向权威挑战地逆反心理。一群年轻的电影家妄图一口气清除所有的陈腐观念,迅速的解决问题。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显然是太乐观了。就算行业内地改革能办到,至少让普通观众认可还得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段。毕竟人类文明各个领域的所有进步??哪怕只是极微小的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经过了相当漫长的十几年后,今天大多数观众,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一批观众成长起来后,大家已经能够普遍接受电影是一种造型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产品,是一种融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表演、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及其内淋的存在。说简单点儿,电影是个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无论是第三、四代地把电影当作用镜头讲故事的观点;还是第五代张一谋那些人把电影当作用镜头画画(造型艺术)的观点,都是片面地??把两派观点结合起来。又讲故事又画画,边画画边讲故事,用画画来讲故事……这才是现代电影理论应该遵循的科学理念。

    看似如此简单的道理。中国电影家们用了大半个世纪才转过这个弯来;而就凭中国这种薄弱的文艺基础教育体制,这种社会大环境,想让普通观众了解这些道理还不知道要再经历多少代人的辛勤努力。

    这些道理,易青当然是知道地。前人走过的弯路,他是不能重复了。因为他是领头人。他是榜样。

    象孙茹想拍的《爸爸再爱我一次这样地题材,他要是拍了,华星的导演和国内看着他一举一动的电影家们就会说。这是历史的倒退了。

    实际上,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创作方法、创作类型的电影,都应该有一些,不见得非要所有电影都是现代电影理论指寻下的。

    孙茹也知道这套道理,但是她就能用第三代第四代导演们那个时候地方法拍这个电影??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适用于自己的创意和题材,不管老的旧的还是新的。拿过来就可以用。

    只不过易青在这个位置上,这方面身不由己罢了。

    今天的易景,恐怕是续张一谋、程凯歌、冯晓刚等人之后,被国内观众骂得最多的一个导演了。《花木兰简直被骂做是汉奸电影,小意简直成了张子怡第二??谁让你从国外开始红的?人家可不管你有没有为中国人开通国际市场,有没有传播中国文化,反正你肯定是为了赚大钱、为了奥斯卡去讨好美国鬼子的;而且以某一部分人的眼光,他们永远能在一个导演的作品里找出“贬低侮辱中国人”的证据,并且证明该导演是用这些侮辱中国文化的东西去讨好美国大老爷??至于这些证据有多愚蠢荒唐,是否真能讨好到任何人,他们自然就不管了。

    从古至今,要想在中国这地方掐死一个创新者、或者一个比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更优秀的人、或者一个天才、或者一个有独特见解的知识分子,或者仅仅是个跟大自数人有不同意见的普通人??要弄死他只要一番蠢血沸腾的煽动就足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世,人必非之。真理价值几何?是非对错又价值几何?

    这些思想准备,易青在决定如花木兰发行路线的时候早就考虑到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在这个位置,你享受的名利比一般人多,就要作好招人不忿和被人骂的准备。

    易青知道要实现自己和老师的理想,就要拍这些挨骂的电影。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做的比张一谋、程凯歌好一点,被骂得轻一点而已??虽然在中国,口碑越差必然票房越高,被骂得越狠的电影一定是最多人买票去看的电影.但是口碑这个照西易青还是很注重的。

    可想而知,一个把人本主义当作自己主要艺术观念的年轻电影家,看着自己的人格隐私和自己的作品被人任意践踏侮辱时地内心感受。

    如果没有孙老爷子的遗愿,没有华星上下无数人的理想和希冀寄托在他身上这个事实。可想而知的,易青必然会成为一个专职拍〈爸爸再爱我一次这样题材地导演。他天性里其实是这种秉性的人,他拍这种东西会比孙茹更得心应手,事实上。无论是在《花木兰还是在他后来的许多大型商业电影中,他总是努力的挤出一点空间来寄托一点“现实意义”;而他的作品更是不遗余力的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当然,有没有人理解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孙老爷子当初在给他的最后一封绝笔信中,所提到的那些所谓的“牺牲、痛苦、不被理解的折磨”,今天地易青多少体会到一点了。

    当年老爷子就是不忍心爱徒走上这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孤独奋斗之路,才在几经天人交战之后,决定把遗产做成基金的形式,让易青天空海阔去自由翱翔,拍想拍地电影。过想过的人生。

    可惜老人没想到,易青是个责任感和报恩之心如此强烈的人;当然,也许睿智狡猾的老人根本就想到了。这也许是他老人家用的激将之计,把易青牢牢绑死在中国电影地战车上的一种计策罢了……

    谁知道呢?这些伟大人物的生命即使如划过夜幕地星辰,他的心智机巧却必然象谜一样长久的存在于后人的猜测想象之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易青现在特别能体会当代一些电影家的人生际遇以及他们的心情。因为他今天走的路恰恰是延续他们走过的路。

    象张一谋、冯晓刚这类导演,他们不可能是象易青这样遭遇的人。更难想象他们努力地拍那些让他们赚了大钱的商业片是为伟大的中国电影复兴事业。

    红尘滚滚,大多数人辗转其中其实只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名利纷扰了一生。

    之前的那些中国导演前辈或许也有跟易素一样理想的人。但是他们主要还是为了个人名利而奋斗。

    不过,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他们自己只有把自己的名利前途绑在中国电影发展的战车上,顺应历史潮流而动,才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那些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只看到“满城都是大咪咪”的人不可能理解,这些被他们污为祸国殃民欺骗百姓的大型商业电影对于中国电影这个行业、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千千万万跟这个行业沾上边的老百姓有多么了不起的意义。

    拿《满城尽带黄金甲举例,光是这个电影需要的一个普通造型道具——菊花,张一谋就花费了上千万的钱来购买,一时之间。各地花农种植菊花成风。张一谋剧组派去买花的剧务,把大把大把的钞票交到笑得合不拢嘴的农民手里——这个用经济语言来概述,就叫产业辐射产生就业机会。

    一个菊花就是如此,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电影业成为一个稳固的产业,那么在它辐射范围之内形成的庞大的产业雪球,将会裹胁多少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多少效益、制造多少就业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第五卷 第二十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下)


    对于易素而言,他首要的任务——也许光是这个任务就足够他做一辈子都做不完了——就是在他所处的这个位置上尽力的推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

    要想中国电影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最初级的条件当然是资本积累;其次是形成产业结构;但是最难最复杂的就是形成稳固的产业链条。

    说白了,就是要让中国电影变成一个能够裹胁了无数资金、资本的大蛋糕,一个能产生无数长期、稳定、高收入的就业机会,让各行各业的人能够安心参与其中的新兴产业。

    当年香港电影全盛的时候,电影业是香港经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在国外,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好莱坞为首的美国电影业一直在美国经济中排名五、六,是美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人每年在电影这一项上,从全世界各个国家获得的外汇财富,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型发展中国家全年的国民产值。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又有世界上最大的观众基数群、公认的世界最大的潜力市场,如果中国电影业能够被建设起来,对整个国家国民经济产生的好处是可想而知的。

    这还只是经济产业化方面,至于文化方面的意义,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这些属于艺术样式本身地意义。就更不用说了。

    要实现这个目的,唯一的途径就是易青之前的前辈张一谋他们走过地路,也就是大量的出品类似《英雄》、《无极》、《夜宴》、《花木兰》这样的巨资投拍的大型商业电影。

    只有这种作品,才能做到第一积累资本,第二产业辐射吸引产业结构的形成。近几年随着中国电影的大型投资商业化活动的增多。这个行业也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这种改变,在短短的几年间取得的成就,远比中国电影之前地几十年取得的成效还要显著的多。

    大量地影视学校,公立的私立的,正式的非正式的,民办地和国家部委申办的……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为影视行业地人力资源培养打下了基础;以全国上百个影视拍摄基地为圆点的产业辐射圈,解决了成千上万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这些拍摄基地的附近,经常是整村整村的男女老少在农闲时期来充当群众演员和场工赚钱;除此之外,与影视产业相关的各种制作加工产业、手工业、小型机械制造业、餐饮服务业、旅游业、教育产业……以及其他林林种种数不胜数的大大小小的行业、亚行业实体。依附在中国电影这新兴的产业链条上获得地实惠更是不胜枚举。

    所有这些,都是这寥寥几部商业电影为中国电影业带来的巨大改变,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历史的担子到了易青他们这一代电影人肩膀上。这条路还应该继续走下去。倘若孙茹是个男孩子的话,也许孙老爷子就毅然决然的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这个长孙身上,但是孙茹外表潇洒内在柔弱的性格和她的女儿身决定了她只能在自己的艺术和思想的天地里驰骋;那么这个担子最后就理所当然的落在了易素的身上。

    历史与偶然,当着落在一个人的个人命运上时,有时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和无奈。

    显而易见的。只有大型的商业制作,才能吸引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人被裹胁进这个产业雪球中来,实现电影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投入的资金多。资金规模大,才会有大量的人为了利益涌入,形成伴生的新兴附属行业;行业稳定了,工种稳定了,工作效率和熟练度才会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了以后,电影业的各个工种齐备并且熟练了,我们才能有足够的人才资源、物质资源进行大批量的中小规模的制作,进行单纯为了满足一部分观众的美喜好的传统电影的制作。

    否则,中国电影业永远只能是原本那种草台班子的模式。一到有戏要唱了,临时再去叫人,组成一个剧组,组里谁也不认识谁,拍完戏分了钱吃了猪头肉立马各奔东西——这样的粗糙的产业模式,就好象大家都是兼职打零工,除了导演和明星演员外,大家都不是专业的电影工作者,如果这样,中国电影恐怕永远上不了台面,更别说走向世界了。

    中国电影终究是要走向百花齐放、花团锦簇的大成之路的,各种类型、各种样满满足各种观众的审美需求的产品作品都应当要有——但那是以后,不是现在。

    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没有学走就不能学飞。好莱坞现在就是大中小型各个阶段的投资、各种类型的作品都有,商业院线和艺术院线同样火爆,但是人家那是经过了多少年的资本积累和产业建设,建成了何等完备和发达的产业结构才能运作的如此流畅。

    好莱坞也是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运营自己的商业全球计划,用多余的行业产出,也就是多赚的钱来进行多样化现实作品的投资,而不是本末倒置。

    现实主义的多样化题材,确实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拢不住钱,更拢不住人。投入的资金少了,参与的人都不把这个当作固定的工作,产业规模起不来,那么要不了几年,这个行业积累下来的资源就会被这些产品消耗殆尽。

    如果为了满足一时一地的短期的观众需求,而去大量的拍一些很讨巧的、容易获得口碑的作品,那中国电影业只能象上世纪中后期的台湾电影和九十年代后期的香港电影一样,一步步的走向产业萎缩、衰败……最后濒临消亡。

    普通人的视野永远只关注自己的短期欲望,关注自己眼前这一亩三分地的得失,但是站在易青的这个位置上,他不能。

    如果他也象大多数人那样思考问题,那受到损失、受到连累的恐怕还不只是华星集团这区区千名员工。

    成大事者,要割舍自己的一些欲望,这就是孙老爷子的遗书里要告诫易素的最核心的内容。

    所以易青每每看到一些自己想要拍的东西,甚或是他在学生时代就冀望已久的想拍的、想倾诉和表达的那些东西,都只好暂时搁置了。

    但是他做不到的事情,孙茹却可以去做。以他们两个人的默契程度和亲密关系,易青看着她在艺术片和现实题材上的成功,从内心上来说也是一种补偿作用。

    ……

    易素坐在孙茹家的沙发上。

    从他的这个角度,可以清晰的看见孙茹纤美的背部轮廓。她正坐在书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搜肠刮肚的写《爸爸再爱我一次的导演手本。

    再过两三天,她就要出发回大陆考察,和文学组的编剧们去做资料搜集、采访一些网瘾少年、参观一些专门的戒除网瘾的学校。

    五月的香港已经相当炎热,孙茹在家里穿了一条四角裤和清凉的吊带装,露出柔美浑圆的两个晶莹的肩头,嫩藕一样的两条玉臂。

    和依依那种近仙般美、近妖般媚相比,孙茹异于一般美女的地方在于她那种出自大家的高贵气质,和保养到每一个毛孔的细腻晶莹之美。

    记得当初刚刚毕业来香港时的第一个晚上,第一次和孙茹颠鸾倒凤的时候,她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那种能使男性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极度膨帐的呻吟和那两条修长有力的玉腿。

    在易青见过的各式美女中,孙茹的腿是最特别也最颀长优美的,那种修长亭亭如玉的高挑而高贵的挺拔感觉,配上她最偏爱的红色皮草,尤其具有一见难忘的视觉震撼力。

    想到孙茹的长腿扛在肩膀的那种姿态和感觉,易青突然觉得小腹热热的。

    他悄悄的走到她的身后,笑着搂住她的腰,下巴凑在她俏巧可爱的耳轮边轻轻道:“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

    孙茹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双手向后抱着易青的脖子,微笑着道:“好久不做这些事,手生了。大木头……你干嘛?讨厌!”

    孙茹娇嗔着不依的扭着身子,原来易青的坏手已经顺着她滑腻的乳沟贴着半敞开的衣领伸了进去,里面那充满弹性的丰盈恰好是易青的虎掌一握,尖头的那红椒一点娇颤颤的直立了起来,顶着薄薄的丝质衣料显出一个诱人的凸点来……

    孙茹轻哼一声,双手把易青搂的更紧,微微抬起头来,吐出丁香小舌在易青的唇上轻轻一舔……

    易青刚忍不住要吻,却被这小妖精格格一笑避了开去,媚眼如丝的看着他嗔道:“好啊,大色狼导演,你要白昼宣淫啊?坏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